網路閱讀張尚為
文 / 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黃宗義
網路快速翻轉著人類世界,書法藝術的學習方式與創作表現型態處於急遽變化中,這時欣賞科技人張尚為先生的書法與詩文隨筆,恰好扣住漢字藝術表現的時代脈動。
張尚為的書法、詩、文等隨興創作透過書籍、網路,經由雲端傳播,最近引起不少讀者迴響。他的創作內容不離人性關懷,表現手法卻是漫無框架,他往後的發展動向與成就難以預估,卻可以經由臉書動態影像,讓讀者感受到他臉頰的溫度,穿透到他的書心、文心與詩心。
張尚為愛寫詩,他的創作似湧泉噴灑,本質則溫柔敦厚,閱讀他書寫的內容不論成篇舊句或自撰新語,莫不充滿關懷與愛,一如他的柔情鐵漢形象。張尚為對書法藝術學習及創作視野的寬容,一如他對生活周遭的熱情,聽他怎麼說:「其實在我的定義中,塗鴨也可以算是一種書法。」〈魚癡〉又說:「草草,是不經意與自由的揮灑,很美。」〈草草〉他為時下年輕人不知道如何寫字感到不安,認為是一種「忘本的現象」,他憂心「書法領域中陶治心性穩定的特質,人格健全的教育漸漸退出講台」,卻是「誠心希望許多人能親近書法,欣賞它、試寫它,不因謬誤的認知而打退堂鼓。」〈素人美學〉秉持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及關懷,張尚為樂觀地面對未來,義無反顧地實踐力行,他說:「希望有那麼一天,在台灣的都會區、鄉野、到處看到有人寫書法,不管是年輕的、壯年的或是年老的」〈農田裡的書法家〉
今年六月我在撰寫曹秋圃與南臺灣文士張李德和的筆墨情誼時,談到了古諸羅連玉詩鐘社林臥雲先生。慕元樓主人林臥雲正是張尚為先生的外曾祖父,張尚為很熱心的寄給我他的三本大作《藏心》、《秋千》與《墨痕》,不久又寄來了三幅大行草。這半年來,從網路上拜讀了張尚為源源不絕的創作,透過這些發光發熱的詩文書法,吉光片羽都能讓我完全感受到這位詠歎生命之美的現代科技人張尚為,竟比學院中的文人還要文人。
張尚為的想像力猶如不必冬眠的太空飛行器,他的意志力驚人、創作能量豐沛,可以把無用武之地的領帶架變成〈另類的筆架〉、把菅芒稱做「白色的書法」、把每顆印章看成「都是一幢高樓,也都有其故事、與人間風月情誼。」透過網友的互動砥礪,張尚為的創作日益精進源源不絕,正面光明而且發人深省,好比他說:「寫完或許有些敗筆,但創作完的心情,反而是一種抒壓後的喜樂。」〈魚癡〉。他又說:「以愛為出發點,就能釋懷,造就個人社會、國家的幸福。」〈恨是一座大山〉他說:「原來我的畫不但沒有悲憂,倒是給人一種有生命力與朝氣蓬勃的感動。」〈憂愁圍繞魚癡〉又說:「我的書法是嫁接許多前人書法的精華。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融合這些優點化成自己的風格才好。」〈嫁接〉。他可以把〈亂影書〉解釋為:「整理那動盪的社會影線,化暴戾災難為和平幸福」又說:「幸福的元素不在山珍海味,不在錦衣玉食,只是小小的一幅字,也能置放桌前,隨時陪著自己,寫的人高興,擁有它的人也能勉勵自己,隨時找到周遭的幸福。」〈幸福在旁〉就是這樣的張尚為,我樂於為他的新書出版敲敲邊鼓。
繼《手機詩》四書之後,這本《生活用心點:張尚為的書法療癒學》依舊是篇篇錦繡,字字珠璣。正當我敲鍵作序時,又傳來「張尚為書法展」將與《生活用心點》新書發表會同步舉行。啊,就是這樣的張尚為!他說:「寫書法如同爬山,當人抵達山的高處時,所望下的四周景緻自然不同在山下所見,永遠保持童心,努力當下,即無所悔失也!」〈餘墨〉。看來,科技人張尚為在離開書法又回到書法的奇幻人生旅程中,已然攀上他生命中的第二座巍峨高峰。
書法史上行草創作浪潮迭起,晉人尚韻、宋人尚意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明朝人對行草書的書寫表現屬於另一座值得探索的國度。張尚為喜愛用明代文人
的書風揮灑宋代文人的詩詞,我好像看見一位十五世紀的雲間人物瀟灑穿梭在民國臺、港的科技公司辦公室與尋常百姓廚房之間。張尚為的書法寫作步調如同網路世界的快速翻轉,對於一位素未謀面的書法同好,我似乎講得超過頭了。
感性餐宴-療癒你我心靈的書法與生活小故事
文 / 馬來西亞商春迅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機構科長 奚永智
與尚為相識三十餘年,對他的書法功力,除了佩服還是佩服。近幾年來,尚為以散文、新詩的方式,先後發表了七本書。這七本書,可以看出尚為的廣博知識與獨到見解。看完這幾本書,讓我對尚為的佩服又多了一項。
尚為的創作,著重在「意」,穿插著人生哲學於其中。書法如此,文章也是如此。因此當尚為說他想在第八本創作中,加入一些「人」的故事時,我就很好奇,如何以散文的方式來寫「真人真事」的故事。
「人」為本
在收到尚為第八本書的初稿時,我中心解開了這份疑惑。尚為巧妙的把「人」的故事,以簡短的文章分享給讀者。其中有尚為的忘年之交,有退休的國小校長,有隱身於村野中的務農書法家,也有與癌症搏鬥的軍中同袍。這些故事,讓我們瞭解到民國三十八年那個大時代的人,如何在戰亂後生活。也瞭解當到面對病魔時,親情與友情是最佳的依靠。更為那些勤練書法而有成就的人,感到高興與欽佩。
「事」為禪
我們經常可以在尚為的創作中,看到許多「禪」意。而在本書之中,尚為更以〈禪句〉一文揭開他的處事方式。而這個「禪」,更在〈憂愁圍燒著我〉一文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該文述到,尚為以一張毛筆畫的網格發表於臉書之中,原本只是想表示「憂愁圍燒著我」,卻引來網友不同的見解,但是就是沒有人看出「這是一張憂愁的網」。就像風吹鈴而鈴響,倒底是「風動」,還是「鈴動」,或者是「心動」?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的解釋。
「時」為育
在〈歐巴馬的眼淚〉與〈北捷喋血〉兩文中,尚為敘述了他對這兩件慘案的看法。尚為沒有描述慘案的內容,卻以人文的角度來論述。這些轟動一「時」的慘案,我們應當用「教育」的著眼點來看如何避免,而不是關心慘案的細節。尚為曾在臉書上發表「療育書法」,特意以「育」代替「癒」,我想就是這個原故吧。
「地」為情
尚為在〈我的愛在愛爾蘭〉一文之中,寫了一首給異國求學女兒的新詩。詩中結尾的「像風箏的細線一樣,緊著我萬里的思念」,貼切描述了兩地相隔的情絲,是那麼的遙遠而且要緊緊抓住的。有一天,我看到尚為閱讀兩本書。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他是為了幫女兒擷取兩本書的精華。這份父親對女兒的關愛,讓人動容。而女兒不在身邊的尚為,寄情於書法的「桃花源」,可在〈再尋桃花源〉一文看出端倪。
「物」為樂
木耳在本書中的〈木耳頌〉中,生靈活現。 在〈不逝的青春中〉一文中,尚為把紙、筆、墨、字都被寫得如音樂般的有旋律。「老井與老硯」把井與硯比做靈泉。而〈每顆印章,都是一幢高樓〉,更把古意的印章比做現代的樓房。這些文章,開啟讀者的想像空間,讓「物」成為悅耳音樂的音符,譜出快樂的人生。
具備「人、事、時、地、物」五大要件之後,也許是為了讀者的「拾」起書本的慾望,尚為以本書的文章為原料,做出六道菜,以「生活用心點」這套感性餐宴來呈現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