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殿另一邊的浪子
關於浪子的故事我們已經聽了很多次:有個不斷要求父親提早分配家產,令父親受辱和蒙羞的年輕人,在得到家產後離開父親到遠方,揮霍無度、縱情享受,最後把錢全都花光,只得去幫人養豬,成了窮困骯髒生活的終極象徵。浪子這個名詞,可以用在任何曾藉由成癮、造反、魯莽、放蕩或其他許多破壞的行為恣意宣洩,並且將自己人生的所有權交託給外在控制的人身上。對於這些浪子(無論男女、老少),聖經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而他們的目光可悲地短淺。1這就是為什麼驅使他們離家的肚腹(慾望),往往也正是帶他們再次回家的肚腹(慾望)。
在這個寓言中,任性的兒子某天早晨在飢餓寒冷中醒來,意識到家裡的雇工過得都比自己還好,至少他們的頭上有屋頂遮蔽,桌上有食物可吃。因此,吸引他回家的並不是悔改或懊悔,而只是單純的飢餓與貧窮。2儘管如此,他還是背負著羞愧回頭,在心裡演練著對父親懇求:「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3然而,當他回到父親的家時(事實上是在他還沒真正抵達以前),就有出人意表的事發生。被兒子羞辱、拋棄的父親向他跑去,擁抱他、連連親吻他,歡迎他回家。沒有羞辱、責備,甚至無須做任何解釋。父親只是深愛地環抱著他,並且設宴歡慶:「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4
取回人生主控權的首要任務,是回到一直在看顧你、等候你和盼望你回家的天父身邊。
取回人生主控權的首要任務,是回到一直在看顧你、等候你和盼望你回家的天父身邊。那裡沒有羞愧或相互指責,只有歡慶。
畢竟你已做了這樣的事,或許你很難相信有任何人、更別說上帝會在你轉頭返回家時跑向你。這點正是直接聽耶穌說這個寓言的人覺得可恥之處。在那個時代,富有的地主絕不會跑向任何地方,他的尊嚴絕不容許他這麼做。不僅如此,他的兒子還離家、揮霍家產使父親受辱。然而,這個寓言的重點是,上帝永遠都向著我們而來、永遠都呼喚我們回家、永遠都準備好以祂慈愛的雙臂擁抱我們。
我們預期審判。上帝給予恩典。
我們預期定罪。上帝以慈愛回應。
我們預期拒絕。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5
如果你向來都恣意宣洩,我們鼓勵你好好處理生命中的那些議題。即使帶你回家的是慾望,而不是愛、悔改或渴望連結,也只不過是證明上帝能以我們生命中破壞性的事物,引領我們回到順服的地步。但唯有當你願意勇敢面對自己破壞性的行為,你才有能力開始取回自己的人生主控權。如果你覺醒並意識到你的選擇已將自己帶往何處,如果你決心要回到慈愛的天父身邊,你會發現祂一直等著帶你回家,就像寓言中的父親,等待和願意歡迎他的兒子回家。
這是我(大衛)的親身經驗。就像許多的青少年一樣,我在整個高中時期都恣意妄為。一旦我大到可以開車而且有輛車時,我更是失控地為所欲為。我的父母無力阻止,所以他們只能選擇眼不見為淨。我知道自己在做不對的事,但是我毫不在乎。我曾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罪惡,因而拒絕領聖餐,但我還是沒有改變我的行為。
在我念高中的某一天,我跟一個朋友喝掉一整瓶威士忌,一整天渾渾噩噩、完全沒去上學。我失去控制,但沒有人出手介入。終於在我畢業之後,我勇敢地正視自己,判定自己走錯了路,決定該是時候與神和好了。當我回頭歸向神時,沒有羞愧、也沒有定罪,有的只是天父張開雙臂,歡迎我回家。
向內壓抑
或許你無法認同浪子,因為你已用盡全力過著正直向上的生活,而且你從來不曾用自毀的方式恣意妄為。事實上,你對生活失控而且走錯路的人沒有太多耐性。如果你屬於這種人,我們鼓勵你讀完寓言中有關浪子的哥哥的部分,或許你比較容易認同他的故事。
在林布蘭(Rembrandt)家喻戶曉的經典畫作〈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中,哥哥低頭沈思的影像佔據這幅畫的右側,邊緣綴著刺繡的深紅色長袍表明他也是家人的身份,然而他在情感上不願親近且無法接受父親和弟弟的救贖重聚。他的雙手在長袍下緊握,與父親張開寬恕的雙手形成鮮明的對比。
哥哥的挑戰是他完全沒有做錯什麼,至少就他自己看來如此。然而卻與他相信應許給他、且曾屬他的富足生活擦身而過。他的失望和挫敗全都轉而向內,表現於外的是憤怒、苦毒、憎恨、批判、猜忌、怨恨、嫉妒、爭執、分裂、憤慨、孤立、拒絕和遺棄。他的靈魂大半被如此複雜的負面情緒所佔據,以致於沒有太多空間能留給愛或感激。他不但失去自己人生的所有權,還被理想幻滅和自身的優越感深深束縛。我們任何一個走過這種情感崩壞道路的人,都曾讓自己的生活深陷於感到錯誤、不公平、不受尊重或無法解決的執著。這位哥哥完全跟弟弟一樣,也需要取回自己的人生主控權。或許對哥哥而言,返回整全的旅程更加難行,因為在他生活的表層下,填壓著如此巨大的痛。
哥哥完全沒有做錯什麼,至少就他自己看來,但富足的生活卻擦身而過。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被視為「浪子的寓言」廣為流傳,然而耶穌並沒有這樣認同。這個標題,是某個人在為聖經文本創造副標的過程中加上的。如果我們要為這個故事取個名字,或許只要簡單地稱為「父愛的寓言」或「憤怒兄長的寓言」。
我們或許也可以說,哥哥以自己的方式成為浪子。我們太常聽到用「浪子」這個名詞描述失去信仰而離家的叛逆孩子,使我們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內在的態度其實是導致外在的行為的根源。所謂的「浪子」,本質是揮霍無度,其中也包括浪費善行的機會,以及將寶貴的資源留而不用。
哥哥有許多可任憑他支配的東西,因為他的父親說:「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但由於他憤恨弟弟的浪蕩生活,使得他無法好好跟朋友一起享用烤山羊歡慶。他為自己選擇的人生,是多麼地悲傷且枯槁。然而,這並不是罕見的生活方式,尤其當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太過忙於遵守一切規則,致使我們忽略神已經給我們通往天國的鑰匙。我們害怕如果我們歡慶任性的兒女回家,我們就是以某種方式赦免他們的壞行為:而那樣的寬恕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放縱。套用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的話說,我們想知道:「為什麼悔改的罪人比他更榮耀……誰不曾犯過罪呢?」6因為我們自以為是的憤怒,使我們成為瞧不起他人的人,或瞧不起會瞧不起他人的人。身兼作家與歌手的希拉‧沃許詩(Sheila Walsh)最近說:「自以為是不過是薄如紙張的掩飾。只要一個亂糟糟的『魯蛇』來家中閒晃,我們的爪牙就無所遁形。」7
任性的浪子從父親家門外找尋他的人生,最終得到悲苦與傷痛的回應。雖然哥哥待在家裡,但連他也認為幸福人生的鑰匙藏在別處。
在此有個重要的真理:我們渴望的生活並不是藏在「外面」的某個地方。我們可以完全取得屬於神的萬事萬物,就在此地、就在此刻,就在我們所在之處。若想過著那樣豐富的人生,我們必須完全地張開雙臂,鬆開我們一直如此拼命試圖緊握一切的拳頭,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領受和接納天父為我們預備的一切。這就是我們得救的生命。這就是我們需要取回的人生。
若想過著那樣豐富的人生,我們必須完全地張開雙臂,鬆開我們一直如此拼命試圖緊握一切的拳頭。
我們從這個故事漸漸看清,兩個兒子顯然都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如果其中有一個曾經了解,他就不會覺得需要以負面和破壞的方式恣意宣洩或向內壓抑;兩個兒子都能夠接受父親的慷慨,而且都感謝他們可得到的一切。但很顯然,某種傷害在這家人之間已經造成分裂。
你從浪子的故事中聽到的多數教導,都將父親描繪成神的形象,因此我們假設他在這些破碎的關係中沒有受到挫折傷害,因為他是完美的。但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到人的規格上,正如耶穌在講述故事時所做的,我們便會看到不同的觀點。誠如我們將在下一章看到的,每一代或多或少都曾受過前幾代的傷害,而每一代也都將那樣的傷痛傳給後來的世代。因此,從這個立場來看,故事裡的父親也代表受傷的無數世代,一路可溯及我們的創造者和終極父親的原始決裂。傷害是墮落的後果,而我們全都以某種方式帶著傷痛。
被動反應的生活
如果我們隨手拿起最新一期的《被動反應的生活》(Reactive Living)(若真有這樣的雜誌存在),我們可能發現封面人物是浪子的哥哥。標題或許寫著:「那我怎麼辦呢?」這就是被動反應生活的全部寫照。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根據自我利益被動反應。如果我們感覺受到威脅、被人貶低或受人忽略,我們被動反應;我們只想要自己被公平對待,我們並不真的在乎其他人如何。我們身處在痛苦之中,當有任何事物觸碰到我們的傷痛時,我們被動反應;我們對於羞辱和受傷都保持高度警覺,每當內在的警報響起時,我們被動反應。就像故事裡的哥哥,當我們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當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得到的東西時,或是當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麼美妙和精彩時,我們被動反應。這是種根深蒂固的反射表現。無論我們是否曾經歷自覺的輕蔑或直接的羞辱,我們都無法主動回應,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內在自我控制能阻止自己被動反應。
就哥哥自己的認知,他完全沒有做錯什麼。他很順從,沒有離家,他也不曾使父親為難受窘或蒙羞。他盡了為人子女該盡的職責,他期待能獲得相應的認可和獎勵。在我們最自私的時刻,我們全都像這個哥哥一樣:嫉妒任何得到更多恩典和感覺光是活著就有資格歡慶的人。我們全都曾經如此,只一心關注宮殿的另一邊發生什麼,而不是享受和感謝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祝福。
哥哥盡了為人子女該盡的職責,他期待能獲得相應的認可和獎勵。
當我們不斷探究其他人發生了什麼,並且根據我們感覺自己受到的對待有多公平來測量我們的滿意度時,我們將永遠任由他處發生的任何事物擺佈。我們把自己裝備成對自己建立的任何一種比較都被動反應。
如果我們的依賴招致批評,我們會採取防衛的被動反應,以此辯解、大事化小,並且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別人或別的事情。我們的被動反應或許是用生氣趕走某人,或者我們退縮並以啜泣引起別人的同情。
這些反應並非總是極端,甚至可能完全沒有引起他人的注意。我們的被動反應微妙而且多變,我們能夠適應內心世界的痛苦現實,將自己的注意力從自身和痛苦來源轉移。經過幾年的被動反應生活,我們已刻鑿出深深的軌跡並想逃跑。我們害怕軌跡之外會發生什麼事,更甚於我們陷入其中。當壓力或威脅出現時,我們被動反應。我們持續被困在這裡。
說句公道話,我們的被動反應,確實往往根植於年幼時累積的痛苦。無論我們是否被忽略、被誤解、被遺棄、被利用、被虐待或被折磨,甚或無論我們是否經歷某些同樣可怕的事,我們都是真正的受害者。我們學會對他人消極地被動反應和憎惡自己。這些攻擊全都是不應受的,在這麼小的年紀,我們能做的唯有力求生存。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事情。即使到了今日,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內心深處還是有些什麼在抗拒有意義的改變、甚至是完全的轉變可能出現的念頭。我們退回陰影之中,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變真的可能發生。因此,我們繼續被動反應以保護自己和任何我們認為我們必須失去的東西。
《我的人生,我作主》這本書整個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讓你看到自己發生真實且持續改變的可能性:不僅是有可能,而且也真的能達成。在某個時刻,我們都必須停止被動反應,學習如何適當的主動回應。如果你的生活已被劫持掠奪,你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倚靠神的幫助去取回,但越快決定越好。
走出陰影
在林布蘭的知名畫作中,哥哥正處於決斷的邊緣,猶豫徘徊。他是否要退回內在執著的陰影,繼續受控於自己的憤怒和怨恨?或者走向光明並在與父親一起擁抱返家的弟弟時得著醫治?
在任何時刻,哥哥都可以走出陰影,一同加入歡慶的行列。然而,他受困於自己的觀點,無法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局面。通常就是向內壓抑這點使人受到束縛。只要哥哥能跳脫框架,透過父親的眼光觀看全局,或藉由浪子弟弟的心靈感受一切,也許他就能再次清醒,明確自在地重掌自己的人生主控權。
至於我們,假使我們從神的觀點(從初始便能看到結局)看待事物,或以耶穌的心(犧牲一切為使我們得自由)感受事物,我們就能遠離《腓立比書》第三章第十九節描繪的悲慘景象:「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進入《腓立比書》第三章第二十節的應許,提醒我們是天上的國民,熱切等候主耶穌基督從天再臨。
在任何時刻,哥哥都可以走出陰影,一同加入歡慶的行列。然而,他無法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局面。
哥哥的第一步是對自己感受為何的覺察,以及這樣的感受如何影響他的行為。改變或許始於他的領悟,意識到自己向來覺得沒有什麼的將會改變所有的一切。事實上,他變得越是憤怒和消極負面,就越無法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只會一頭栽進苦毒的餘波蕩漾中,絲毫不可能變得更好。倘若他能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或許也就能接受父親和弟弟的弱點了。
他可以試著理解神在此做些什麼。他可以從神的觀點重新解讀這個事件,發現自己僅僅只是故事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或許他會因為自己活著並且充滿潛力而感到些許感激;甚或是他能因為自己的弟弟活了下來,並且得以平安回家,而找到另一個感到些許感激的途徑。他可以數算自己領受的祝福,向神表達他的感謝之情。但我們現在必須把他當做林布蘭畫裡的他:姿態驕傲而且醒目,一顆心被苦毒牢牢抓緊,只能癱軟無力地待在外圍。
從哥哥在畫中的位置,暗示了林布蘭知道兩個人都是浪子:一個住在宮牆外,另一個住在宮裡。一個恣意的向外宣洩,另一個則是大力的向內壓抑。兩個人都摒棄了愛,兩個人都需要父親的恩典與慈愛。他們兩個人都需要醫治和恢復。林布蘭似乎也知道哥哥的恢復比弟弟更加困難。當我們高高在上向下俯看,會比處於低處向上仰望時更加難以改變。
公開邀請
神每天都邀請我們走出陰影、邁向光明。祂希望我們儘管感到恐懼和不安,仍有勇氣與他人接觸。當我們謙卑在神的面前,祂將賜給我們向外尋求的能力。
如果你曾屈從於毆打和傷害,不要認為繼續受苦會讓你好過,或是時間一久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我們所需的並不是來自我們自身,而是從上帝透過他人帶給我們。
神每天都邀請我們走出陰影、邁向光明。祂邀請我們取回自己人生的主控權。
我們朝向康復與救贖所能做的第一個負責任的動作,就是自己走出陰影。這意味著我們願意承認問題,接受自己的軟弱無力。神應許會引領我們並賜給我們能力,但我們自己必須做出負責任的行動。即使是在最糟的情況,我們都受神的呼召做到最好,盡我們的所能邁向整全。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會痛苦到能免除追求負責任生活的義務。那些痛苦的負責任行爲,遲早都會變成日常慣例,隨之而來的就是盼望和安全感,以及醫治和救贖。
或許你曾感到自己完全走投無路。或許你曾深受環境或另一個人的控制,以致於不敢希冀自己有選擇的自由。或許你曾任憑自己過著被他人利用或命令的生活。若真是如此,當你選擇離開或讓自己好過一點時,或許你會感到古怪、生疏,甚至好像做錯了什麼。即便生活終將變得更好,但在一開始或許沒有這種感覺。然而,選擇改變的結果,一定是更好的人生和更棒的前景。你必須努力克服在變好過程中的不適,這樣你才能找到自己該過的豐富人生。
另一方面,如果你選擇不要變得更好,這種選擇同樣也有個結果:破壞性的後果。我們通常認為,等待比前進更好。前進太過冒險、太過辛勞、太過痛苦。我們認為,無論自己身在何處,只要能待在原地不動,最後總會有打破牢籠、放我們自由的一刻。但往往事與願違,這樣的想法只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
或許你認為自己是個需要回家的浪子。那就回家吧!或許你現在認定自己是那個哥哥,前往健康和整全的旅途更加難行。但無論你置身何處或曾經歷過什麼,神都希望幫助你取回人生主控權,好讓你能自由地與神同行,並且為祂而活。你還沒有離得太遠,也還沒有太強烈的憤恨。神隨時都邀請你為自己的人生作主,祂一直在等著你的回應。現在,就讓我們開啟這趟醫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