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為情而造文
拿到《風從台灣來》這部小說的書稿之後,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從事兩岸交流數十年來,我的思維越來越理性化,論理的文章讀得多、寫得多,而描寫兩岸關係的小說等文學作品讀得少,能夠讓我感動的自然就更是少。但是,《風從台灣來》則不一樣。
《風從台灣來》怎麼不一樣?我掩卷深思,突然,想起了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篇中的一段話:「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蓋風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此為情而造文也;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馳誇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故為情者要約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是的,《風從台灣來》最能夠打動我的一點,就是它具備了「為情而造文」的特點。
《風從台灣來》通過十位軍人的坎坷曲折經歷,在宏觀的方面充分彰顯了崢嶸歲月的兩岸情、民族情、時代情,還有歷史悲情,在微觀的方面也淋漓盡致地描述了微小個人的親情、戀情、恩情,其中夾雜著大量的苦情、仇情乃至無情。書中人物杜巴與蘇嵐安的故事與性格、情感的對比,尤其引人入勝,典型地再現了時代與人物交融的場景,更是予人啟迪:人物的命運與情感,無法唯心而是、孤立獨存,過去是這樣,今後也是這樣。與時代、與民族共命運,應該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二的選擇!我想,這就是《風從台灣來》最讓我感動的情懷!
「為情而造文」,首先就是需要作者對台灣有充沛的情感。久聞作者林振明先生長期來以文化情懷關注台灣,極力推動兩岸民眾的情感融合,創作了很多感人的涉台文學作品,以此致以高度敬意。作者林千畬我就太熟悉了,看到他從小長大,他熱愛台灣,甚至不惜放棄在美國出生而獲得的身分。好小子,這一部著作,足以證明你已經成長為有情有義的男子漢了!
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郭偉峰
推薦序二
小人物大時代
一九四九年是個極其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國共內戰勝負分曉,勝的一方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敗的一方逃到了台灣。大時代的翻攪是如此地劇烈,以致即使已經過了六十九年,依然深刻影響著今天的兩岸。
在那個充滿未知的年代,有兩群人可能是最幸運也是最不幸的。一群是逾百萬自願或非自願隨蔣介石倉皇來到台灣的各省軍民,一群是曾經在日本殖民時代作為日本軍人的台灣人。前者飽經顛沛流離之苦,在失敗、離散、恥辱與憂患中逐步在台灣安定下來;後者在殖民母國日本投降後,從南洋、東北以及大陸各地陸續撤回到台灣本島。但和平的日子十分短暫,他們有些人很快被國民黨徵召送到大陸參戰,據估計,從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間,約有一萬五千名台籍老兵被送往大陸各地,其中有些人被俘後就留在大陸。
近幾年隨著兩岸交流頻繁,書寫一九四九年那場變局的著作風靡一時,在大陸有作家岳南的《南渡北歸》系列,在台灣有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還有齊邦媛的《巨流河》;這些廣為人知的巨作,敘述重點大都擺在所謂外省人的身上,然而關於那群在短短幾年內歷經日本軍人、國民黨軍人和解放軍軍人身分轉換的台灣人的故事,一直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關注。
曾在台灣長期駐點採訪的振明兄是有心人,他在繁忙的採訪工作之余,寫成了這本《風從台灣來》,為這段幾乎快被遺忘的歷史做了補白,令我十分感佩。台灣在甲午戰爭後被割讓給日本,從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間屬於日本殖民地,這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誠如振明兄所強調的:「正視台灣被殖民的歷史是了解台灣問題的開始,理解皇民化運動改造的人心則是探究台灣問題的關鍵。」
當然,理解歷史和對歷史的正確詮釋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但反映人心人性的真實面,則是理解歷史的第一步。本書透過大量的人物採訪與歷史考據,以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串接成大時代的完整圖像,讓讀者從涓涓細流的情節中建構出濤天巨浪下的歷史軌跡,在兩岸依然對峙的此刻,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前不久,台灣大愛電視台因上映新劇「智子之心」,劇情改編自慈濟志工林智惠女士的親身經歷,由於預告片有女主角年輕時自願加入日本軍隊,前往廣東與香港擔任護士照看日本傷兵,在聽見日本投降後,與同僚哭成一片,招致部分線民的批評,最後於播映兩集後電視台下架停播,引起不大不小的風波。事實上,當時部分台灣人志願或非自願地加入日本軍隊,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對照,本書呈現的是更豐富更完整但也更複雜的台灣人故事,我以為不但大陸人應該讀,更盼望它及早在台灣出版,讓台灣讀者了解上一代曾經走過的歷史。
兩岸畢竟隔離太久,彼此不了解乃至誤解很深。因此,如何減少誤解、增進了解,用心學習對方的長處,寬心包容對方的短處,同心理解對方的難處,是所有推動兩岸交流者的共同信念。未來,兩岸除了經貿層面的交流,更需要在生活習慣、文化認同以及歷史觀等深層面上進行對話與分享,才能逐步建立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毫無疑問,振明兄這本《風從台灣來》就具有這樣的意義。
「中國時報」發行人、「旺報」社長黃清龍
推薦序三
以史為鑑善待眾生
從台灣吹來的風,被風吹過的每個臉龐底下,有我。哼著「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走在回家的路上;掠過席慕蓉「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不可遺忘地離開原鄉的背影;默誦著余光中先生「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止不住的淚動;品味著胡適先生「不願勾起相思,不敢出門看月,偏偏月進窗來,害我相思一夜」中不敢觸摸的相思;這一串串純樸的文字,真實的情感,美好的和諧,炎黃的血液流淌著從未分割的從台灣吹來的風,吹動我們七十年代的芳華歲月。
林振明、林千畬雙「林」的《風從台灣來》,好一個充滿詩意柔情的名字。出版在即,受邀為這兩位各自在海峽兩岸土生土長的青年互動譜寫的作品題序,真的,十分強烈地撥動了我的心弦。這除了文字功底記載了一代人的經歷外,作者人生的閱歷不算豐富,如千畬只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青年,而他們用前輩的故事反省歷史,用生活反映生活。
這個從台灣吹來的風,被風觸及的每個心靈深處,有我。書中的每一個小人物,他們在戰火中爭取能喘息的生命,他們在妻離子散時隔著海哭乾了淚,他們渴望和平安定不眠不休地祈禱,他們在歷經一場場災難,在痛心、破滅、爭執、失去理性的喧鬧中守望萬事皆寧,天下皆歡,這本是一個人,任何一個人基本的最原始的希冀吧?!
這本《風從台灣來》以原始部落出生的「多巴」即「杜巴」自焚的場景倒敘,拉開一個失去少年純真穿上日本皇軍服冠以「台灣籍日本兵的楷模」的他的序幕,結局是被排灣部落人鄙視、驅逐。自詡為「日本人留在台灣繼續為天皇而戰」,卻被日本人拋棄迷失在台灣街頭,成為失去靈魂軀殼的浪人――「戰爭和歷史造就了他們錯亂的祖國思維」,沒了根的他,又怎麼會不瘋?!其實瘋了真的也好,清醒著怎麼能承受千瘡百孔的記憶?而另一個在台灣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已在台灣戶籍裡申報死亡的蘇嵐安(後改名葉玄),就因為國民黨徵兵有薪水還會安排工作的誘惑離開了家,他只是1945年至1948年間15,000名台籍老兵被運往大陸各地參與國共兩黨對決的一個士兵,「戰爭改變了他,也給了他風險和機遇」。他在膽戰心驚、失望和希望掙扎中存活了下來。
本書以這兩位主人公經歷為主線,也插敘了不同時段發生的歷史事件、史實和人物。如每個台灣人都會有各自解讀的「二二八」事件,作者的另一種解讀是對當時不夠強大不夠文明的祖國的再確認;外出抓藥的被從廈門抓去當兵的趙仁嘉,他一心鑽研著「潛逃」,卻在冰冷的水中從金門又游回了金門,而他媽媽趙三嬸在冬天最後的腳步到來時也沒見到兒子。此刻,背景一定是――「站在海邊的人都在撕聲痛哭,淚水、憤怒都無法挽回被載往金門的親人」;林清錦在「抓壯丁」中,手抖著聲顫著對同鄉說了句「活著就還有機會」,輾轉南洋葬在異鄉――「在那個人親兩離的時代裡,這種特殊的僑批承載著別樣的思念」;無論外省人、本省人、浪人、國民黨兵,在失重中度日――「我知道,那一次不經意的離去,漂泊便已是天命」。正如書中所言,「多年之後,他們的子女分享著這些故事時,故事又多了些傳奇色彩,仿佛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甚至讓我們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心痛得都不願相信。
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每一個章節可以增加熱淚湧動的字句,每一個人物可以成為一部小說,每一段時空都可以感慨萬千。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可以歷經艱險依然站著,也可在瞬間不留意中腦迸血流地結束。但人的生命不可被輕視,在大江大海的波濤中,我們都聽到他們的心聲「越過長江,如同越過台灣海峽,每一個遠行的腳印都烙下了負重。我不曾想過,那跨過的每一條河流都阻斷了回家的路」,我們也聽到他們呼喊著要回家,回到和平美好、安寧繁榮的家。「以史為鑑」,讓能善待自己和世界的每一個人懂得一個道理――個人需要理想,世界需要理想,一種為眾生為人類謀福祉、立善根的理想。
謹以為序。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國委員、詩人、作家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