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於1971年9月13日
倉皇出逃,狼狽投敵,叛黨叛國,自取滅亡。
林彪口頭上講,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但他對毛主席的六次指示,半句也不聽,頑固地堅持他們要設國家主席的反黨綱領,目的就是他自己要當國家主席。
──九屆二中全會概括的林彪五大謊言之一
史料揭示真相,歷史昭示真理!
文革史研究的里程碑,第一手文革史料。
首次全面、系統出版,還原「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原貌!
「林彪指使林立果、周宇馳等人,在北京、上海、廣州、汕頭和北戴河等地,設立了十多處反革命祕密據點。從這些祕密據點裡查獲了大量的通信、電臺、竊聽、錄相、錄音等進行特務活動的器材裝備,大量的槍支彈藥,竊取的黨和國家的重要機密文件。」
──粉碎林陳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材料之二,節錄)
完整原始史料編撰與整理,本書分為上下兩冊,時間跨度為1964~1980年,上冊主要內容為林彪在座談會講話、大會發言、內部重要指示等;下冊則以中共中央對林彪事件的傳達、通知與批判為主。本書編撰的目的,在於通過一手史料全面深入展示了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扮演的複雜角色。
作者簡介:
約翰‧西西弗斯 John Sisyphus
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思想與文化研究。
章節試閱
【中共中央關於林彪叛逃出國的通知1971.9.18;中發[1971]57號】
毛主席批示:照發。
一、 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於1971年9月13日倉皇出逃,狼狽投敵,叛黨叛國,自取滅亡。
現已查明:林彪背著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極其祕密地私自調動三叉戟運輸機、直升飛機各一架,開槍打傷跟隨多年的警衛人員,於9月13日淩晨爬上三叉戟飛機,向外蒙、蘇聯方向飛去。同上飛機的,有他的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及駕駛員潘景寅、死黨劉沛豐等。在三叉戟飛機越出國境以後,未見敵機阻擊,中央政治局遂命令我北京部隊立即對直升飛機迫降。從直升飛機上查獲林彪投敵時盜竊的我黨我軍大批絕密文件、膠捲、錄音帶,並有大量外幣。在直升飛機迫降後,林彪死黨周字馳、于新野打死駕駛員,兩人開槍自殺,其餘被我活捉。
對林彪叛黨叛國事件,中央正在審查。現有的種種物證人證業已充分證明:林彪出逃的罪惡目的,是投降蘇修社會帝國主義。根據確實消息,出境的三叉戟飛機已於蒙古境內溫都爾汗附近墜毀。林彪、葉群、林立果等全部燒死,成為死有餘辜的叛徒賣國賊。
二、 林彪叛黨叛國,是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以來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繼續,是林彪這個資產階級個人野心家、陰謀家的總暴露、總破產。九屆二中全會上,國民黨老反共分子、託派、叛徒、特務、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陳伯達敢於那樣猖狂進攻,反黨,反「九大」路線,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主要原因就是依仗林彪這個黑後臺。陳伯達路線,實際上是林彪、陳伯達路線。在九屆二中全會以前,第一個堅持設國家主席、陰謀策劃向黨進攻的是林彪。在九屆二中全會上,第一個站出來「採取突然襲擊,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的,是林彪。審定那個「欺騙了不少同志」的《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和《林副主席指示》的八條語錄的,也是林彪。偉大領袖毛主席洞察一切,立即寫了《我的一點意見》一文,粉碎了林彪陳伯達分裂我黨、我軍、篡奪黨和國家的權力、復辟資本主義的反革命陰謀,撥正了全會的航向,使絕大多數同志在毛主席正確路線指引下團結起來,保證了全會的勝利。
------
【中共中央關於印發反革命政變綱領《「571工程」紀要》的通知1971.11.14;中發[1971]74號】
毛主席批示:照發
中共中央通知
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常委,各大軍區黨委常委,中央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黨委常委,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領導小組、黨的核心小組:
中央在審查林陳反黨集團案件中,從林彪的兒子林立果在北京空軍學院的祕密據點裡,查獲了林彪一夥制定的反革命政變綱領《「571工程」紀要》。這個《紀要》證明,林彪一夥發動這次反革命政變是早有預謀的。
這個反革命綱領,顛倒污蔑黨在毛主席領導下半個世紀的革命鬥爭歷史,把國內外大好形勢說得漆黑一團,捏造事實,製造謠言,挑撥離間,惡毒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惡毒攻擊中央負責同志。它的實質,是反對黨的「九大」路線,是要從根本上改變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時期的基本路線和政策,改變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在國內,他們要聯合地、富、反、壞、右,實行地主買辦資產階級的法西斯專政。在國際,他們要投降蘇修社會帝國主義,聯蘇聯美反共反華反革命。如果他們的反革命政變陰謀得逞,中國就會像毛主席曾經指出的那樣:「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全國性的反革命復辟,馬列主義的黨就一定會變成修正主義的黨,變成法西斯黨,整個中國就要改變顏色了。」
但是,林彪一夥的反革命陰謀是絕不能得逞的。他們同一切反動派一樣,總是錯誤地估計形勢,誇大自己的力量。他們所謂的「基本力量」和「可借用力量」,不過是這夥反革命自己的如意算盤,真正死心塌地跟著他們搞反革命政變的,只是一小撮。在毛主席領導下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內,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林彪一夥圖謀推翻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顛倒無產階級專政,復辟資本主義,只能是癡心妄想。他們策劃的反革命政變陰謀,終於徹底失敗了。
------
【中共中央批准《關於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罪行的審查報告》1973.8.20;中發[1973]34號】
中共中央決議,中共中央一致通過並批准中央專案組《關於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罪行的審查報告》,1973年8月20日
關於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罪行的審查報告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黨集團發動反革命政變的陰謀敗露後,林彪帶著葉群、林立果和幾個死黨,私乘飛機,叛黨叛國,倉皇逃命,投奔蘇修。他們所乘外逃的飛機,在蒙古溫都爾汗附近墜毀,林彪、葉群等成為死有餘辜的叛徒賣國賊。
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以極大的無產階級義憤,聲討了林彪,揭發批判了林彪反黨集團的罪行,開展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批林整風運動。經過廣大群眾的揭發和中央專案組的調整研究,查獲了林彪反黨集團的大量罪證。中央專案組編印的《粉碎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材料之一、之二、之三,說明瞭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同以林彪為頭子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的鬥爭經過。這些材料揭穿了林彪的偽裝和欺騙,徹底揭露了林彪搞修正主義、搞分裂、搞陰謀詭計的事實真相。這些材料提供了林彪反黨集團密謀發動反革命政變,妄圖謀害偉大領袖毛主席,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復辟資本主義的確鑿證據。它足以證明,林彪是長期隱藏在黨內的資產階級野心家、陰謀家、反革命兩面派,林彪反黨集團是一個叛黨叛國的反革命陰謀集團。
【中共中央關於林彪叛逃出國的通知1971.9.18;中發[1971]57號】
毛主席批示:照發。
一、 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於1971年9月13日倉皇出逃,狼狽投敵,叛黨叛國,自取滅亡。
現已查明:林彪背著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極其祕密地私自調動三叉戟運輸機、直升飛機各一架,開槍打傷跟隨多年的警衛人員,於9月13日淩晨爬上三叉戟飛機,向外蒙、蘇聯方向飛去。同上飛機的,有他的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及駕駛員潘景寅、死黨劉沛豐等。在三叉戟飛機越出國境以後,未見敵機阻擊,中央政治局遂命令我北京部隊立即對直升飛機迫降。從直升飛...
作者序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優秀的歷史學者都認為史料對於研究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史學家傅斯年認為:「史學即是史料學。」史料固然並非史學的全部,而史學的學科起點必須建立在史料勘查、輯佚、校勘等整理工作的基礎之上。沒有史料積累的歷史學家,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歷史學者沈志華介紹他的治學經驗道:「浩瀚的史料,其實很簡單,我覺得做研究能成功要竅門,第一,你得下工夫,誰也不比誰聰明到哪兒去,都差不多。……別的學問我不敢說,你說你搞哲學,你劃著船轉悠轉悠,回去就能想出點東西來。搞歷史的不行,搞歷史不是想出來的,是看出來的,你得看材料,看不到就不知道,怎麼可能想出來一件事呢?道理可以想出來,史實想不出來的,史實是看出來的。」從材料入手,強調實證,這是史學研究的鐵律。沈志華進一步強調核實原始材料的重要性,他說:「研究歷史需要看大量史料,不看就是蒙自己,如果沒有史料那就沒辦法了,至少我對這個事情的判斷是只要能看到的東西,我必定把它找來看,就是人家都寫了,你都不敢信,你都要找原件看看,做學問不下這點苦工夫,不可能做到有多好。」不但要高度重視史料,而且要做到廣泛搜求、竭澤而漁;即使有二手材料可用,也要親見原始資料才放心。
瑞典隆德大學「文革」史專家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談治學體會時,也強調佔有史料的重要性,他介紹了「文革」研究的心得與經驗:「不管你準備去寫哪個題目、深入什麼課題,你腦子裡肯定不是『一張白紙』,而是由無數早已接觸到事實而形成的一些初步觀點和看法。為了對這些觀點和看法進行核對總和改進,從而寫一部不但對你自己能說明問題的,而且對你想像中的讀者(中國的也好,外國的也好)較有意義的歷史著作,你首先必須查閱汗牛充棟般的原始資料。這是我想強調的第一點:閱讀大量材料的重要性。」他在研究過程中最喜歡使用的中國出版物之一,就是研究資料中的「大事記」或「年譜」。他認為此類材料的信息量往往非常大。
文學史家錢理群對枯燥史料的研究傾注了個人的生命體驗,從中發現了一番別樣的滋味。他說:「史料本身是一個個活的生命存在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因此,所謂『輯佚』,就是對遺失的生命(文字的生命,及文字創造者的生命)的一種尋找與啟動,使其和今人相遇與對話;而文獻學所要處理的版本、目錄、校勘等整理工作的物件,實際上是歷史上的人的一種書寫活動與生命存在方式,以及一個時代的文化、文學生產與流通的體制與運作方式」,「無不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內容」。史料的確並非冰冷之物,研究者的生命體驗、問題意識以及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決定他會喚醒哪些相關的史料。向公眾開放史料,無異於復活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本叢書的編撰思路借鑑了謝冕編撰「百年中國文學總系」,而他的思路則來自於《萬曆十五年》、《十九世紀文學主潮》的啟發,即通過一個人物、一個事件、一個時段的透視,來把握一個時代的整體精神,從而區別於傳統的歷史著作。根據這一啟發他提出了叢書編寫的三點原則:
一、「拼盤式」:即通過一個典型年代裡的若干個「散點」來把握一個時期的文學精神和基本特徵。比如一個作家、一部作品、一個作家群、一種思潮、一個現象、一個刊物等等。這說明叢書不是傳統的編年史式的文學史著作。二、「手風琴式」:寫一個「點」,並不意味著就事論事、就人論人,而是「伸縮自如」。「點」的來源及對後來的影響都可以涉及,強調重點年代,又不忽視與之相關的前後時期,從而使每部著作涉及的年代能夠相互照應、聯繫。三、「大文學」的概念:即主要以文學作為敘述對象,但同時鼓勵廣泛涉獵其他藝術形式,如歌曲、廣告、演出等等。
根據謝冕的上述宗旨,本叢書以「文革」歷史風雲作為對象,通過敏銳的問題意識,試圖梳理重要的人物、觀念、事件、運動、思潮等歷史脈絡;以深入的文獻考證,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編撰專題性的史料文集。
例如本叢書以人物為主的史料編撰,聚焦研究對象整體的生命歷程,全面展現重要問題的來龍去脈,勾勒人物跌宕複雜的人生軌跡。這種編撰方式,可以稱之為史料傳記,或人物史傳。歷史是人的歷史,人是歷史中的行動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研究歷史,從根本意義上而言也就是研究人;反之,研究人,是瞭解歷史的一條主導進路。研究人的歷史,首先需要掌握歷史的載體,即史料。通過對史料的整理、輯佚、考據、爬梳,進一步確立理解歷史的理論與方法,從而形成一種關於史料的闡釋經驗與學術傳統。以「文革」人物個案為對象的史料考察,是形成中國當代通史的前提,也是建構中國當代史料學的基礎。
本叢書希望凸顯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文獻性。希望達到奠基學術根基的目的,為「文革」研究建立紮實的史料基礎。第二,知識性。通過編者按、編者注等詮釋形式對一些史料解題,或者對細節進行補充說明。第三,故事性。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在編撰體例中試圖給讀者一種講故事的起承轉合的感覺。第四,問題式。本叢書的選題或者每一本書中的專題設計聚焦於特定對象,例如普遍有爭議的、有疑問的重要問題,產生了重大歷史影響的人物、事件、運動、思潮或者制度。總之,這些選題都應該具有學理思考的深度。第五,讀本式。每一本書從選題、內容與體例安排等等方面的設計,試圖將該選題的相關問題與知識進行整體掃描,一網打
盡。不僅提供原始資料,而且還有研究文獻等,為讀者瞭解該選題提供一個學術地圖或者研究攻略。
本叢書的編撰方式所體現出的「史料學」,有待讀者做出回答,敬祈社會各界專家、朋友多多指教。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優秀的歷史學者都認為史料對於研究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史學家傅斯年認為:「史學即是史料學。」史料固然並非史學的全部,而史學的學科起點必須建立在史料勘查、輯佚、校勘等整理工作的基礎之上。沒有史料積累的歷史學家,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歷史學者沈志華介紹他的治學經驗道:「浩瀚的史料,其實很簡單,我覺得做研究能成功要竅門,第一,你得下工夫,誰也不比誰聰明到哪兒去,都差不多。……別的學問我不敢說,你說你搞哲學,你劃著船轉悠轉悠,回去就能想出點東西來。搞歷史的不行,搞歷史不是想出來...
目錄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文革」史料整理綜述
體例說明
1970
吳法憲傳達毛主席林副主席指示談當前形勢(1970.5.)
在中國共產黨九屆二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上的講話(節錄)(1970.8.23.)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一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970.10.1.)
1971
對清查五‧一六的指示(1971.2.28.)
中共中央關於林彪叛逃出國的通知1971.9.18;中發[1971]57號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擴大傳達林彪事件的通知1971.10.6;中發[1971]65號
中共中央關於向全國群眾傳達林彪叛黨叛國事件的通知1971.10.24;中發[1971]67號
中共中央關於印發反革命政變綱領《「571工程」紀要》的通知1971.11.14;中發[1971]74號
中共中央關於組織傳達和討論《粉碎林陳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材料之一)的通知及材料1971.12.11;中發[1971] 77號
1972
中共中央關於組織傳達和討論《粉碎林陳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材料之二)》的通知及附件1972.1.13;中發 [1972]4號
揭發林彪在歷史上反毛主席、反黨的罪行1972.5.20;中共中央批林整風彙報會參閱檔之一
林彪一九四○年七月在蘇聯發表的一篇反黨文章1972.6.5;中共中央批林整風彙報會參閱檔之六
中共中央關於組織傳達和討論《粉碎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材料之三)》的通知及材料1972.7.2;中發[1972]24號
本月
粉碎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材料之三)(1972.7.)
1973
中共中央批准《關於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罪行的審查報告》1973.8.20;中發[1973]34號
1974
王洪文、江青就印發北大清華彙編《林彪與孔孟之道》給毛澤東的信(1974.1.12.)
中共中央轉發《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通知及附件1974.1.18;中發[1974]1號
林彪反黨集團的大將鄭維山的反革命罪行揭發材料彙編(1974.4.29.)
中共中央轉發軍事科學院編的《批判林彪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的若干問題》之一、之二的通知及附件1974.8.5;中發[1974]23號
中共中央轉發軍事科學院編的《批判林彪的「六個戰術原則」》的通知及附件1974.12.19;中發[1974]30號
1980
彭真關於四人幫及林彪集團兩案審理工作的講話(1980.3.)
彭真向中央彙報審判起訴四人幫及林彪集團的準備工作(1980.9.8.)
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劉復之、淩雲同志《關於在對林彪、江青一夥審判工作中依法調查取證的請示報告》1980.9.17中辦發[1980]57號
中共中央關於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通知(1980.9.26.)
國家檔案局印發《關於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檔案材料整理的幾項具體規定》的函1980.12.9;國檔發[1980]455號
附錄
林彪研究文獻
「文革」研究文獻
後記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文革」史料整理綜述
體例說明
1970
吳法憲傳達毛主席林副主席指示談當前形勢(1970.5.)
在中國共產黨九屆二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上的講話(節錄)(1970.8.23.)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一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970.10.1.)
1971
對清查五‧一六的指示(1971.2.28.)
中共中央關於林彪叛逃出國的通知1971.9.18;中發[1971]57號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擴大傳達林彪事件的通知1971.10.6;中發[1971]65號
中共中央關於向全國群眾傳達林彪叛黨叛國事件的通知1971.10.24;中發[1971]67號
中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