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幽默
在中國笑話書當中,以主角人物出現在其中的有二種類型,其一是真有其人的真實人物,例如侯白的《啟顏錄》,即是以自己為笑話主角被寫入其中,其二是虛構的人物,例如《迂仙別記》以迂公為主角人物,且具有「迂腐」的人格特質,在二種類型當中,蘇東坡算是一位最被中國人喜愛的文學家,而有關他的笑話也很多,故而有文學家專門輯錄有關他的逸事或趣聞,編成專門的笑話書。
《問答錄》:與佛印的對話
題為蘇軾撰的《問答錄》(又作東坡問答錄)輯入《四庫全書》,全書凡二十七題,是山西祁縣圖書館藏,明代萬曆繡水沈氏刻本、寶顏堂祕及本,前有陳眉公訂正,文末書有李日華及陳繼儒校訂等詞,然而《四庫題要》則揭示該書「詞意鄙陋,亦出委巷小人之所為,偽書中之至劣者也」。無論是否詞意鄙陋,《問答錄》之前有趙開美題辭云:「東坡以世法遊戲佛法,佛印以佛法遊戲世法,二公心本無法,故不為法縛,而詼諧謔浪不以順逆為利鈍,直是滑稽之雄也,彼優髠視之失所據矣,刻東坡佛印問答錄。」是知《問答錄》是記錄東坡與佛印的問答。然而〈的對〉有「東坡之妹,少游之妻也」之句,知非東坡所作,而託名為東坡。有關東坡的笑話故事,大多以他和和尚佛印為主的故事,例如〈納佛印令〉:
東坡與佛印同飲,佛印曰:「敢出一令,望納之:不慳不富,不富不慳,轉慳轉富,慳則富,富則慳。」東坡見有譏諷,即答曰:「不毒不禿,不禿不毒,轉毒轉禿,轉禿轉毒,毒則禿,禿則毒。」
描寫東坡有一天和佛印一同飲酒,佛印興致大發說:「我要出一個酒令,希望你能夠接受:『不慳不富,不富不慳,轉慳轉富,慳則富,富則慳。』」意思是說不吝嗇的人不會富有,不富有的人通常不吝嗇,如果變得吝嗇就會富有,富有就會更吝嗇了,也就是說窮人不吝嗇,凡是富有的人必定吝嗇。東坡知道佛印話中有話,用來嘲諷他,於是也反擊回答說:「不毒不禿,不禿不毒,轉毒轉禿,轉禿轉毒,毒則禿,禿則毒。」意思是說,做事不狠毒的人,必定不會禿頭(指和尚),意謂禿頭者必定行事更狠毒。東坡以此反嘲佛印,二人皆運用了諧音雙關方式達到播弄口舌之強,卻不影響彼此的交情。
再例如〈與佛印商謎〉:
東坡即拾一片紙,畫一和尚,右手把一柄扇,左手把長柄笊籬①,與佛印云:可商此謎。佛印沈吟良久:「莫是關雎序中之語歟。」東坡曰:「何謂也?」佛印曰:「風以動之,教以化之,非此意乎?」東坡曰:「吾師本事也。」相與大笑而已。
一則笑話描寫東坡拿出一張紙,上面畫了一位和尚,右手把一柄扇,左手把長柄笊籬,畫畢,拿給佛印看,並且問說:「你能不能猜出這個謎語?」。佛印想了一陣子回答說:「這莫不是關雎大序中的意思嗎?」,東坡再問:「為什麼呢?」,佛印回答說:「關雎大序不是說:『風以動之,教以化之』,難道不是這個意思嗎?」東坡說:「果真是大師厲害。」二人相視大笑。
《諧語》、《雅謔》:與文人的對話
除《問答錄》之外,尚有《諧語》、《雅謔》也輯錄東坡與文人的笑談對話。例如《諧語》‧〈故人求助〉:
蘇子由在政府,子瞻為翰苑,有一故人與子由兄弟有舊,來干子由求差遣,久而未遂。一日,來見子瞻,且云:「某望內翰一言為助。」公徐曰:「舊聞有人貧甚,無以為生,乃謀伐冢,遂破一墓,見一人裸而坐曰:『爾不聞漢世王陽孫乎!裸葬以矯世,無物以濟汝也。』復鑿一冢,用力彌艱,既入,見一王者,曰:「我漢文帝也,遺制:壙中無納金玉,器皆陶瓦,何以濟汝?」復見有冢相連,乃穿其在左者,久之方透,見一人曰:「我伯夷也,瘠羸,面有飢色,餓于首陽之下,無以應汝之求。」其人歎曰:『用力之勤無所獲,不若更穿西冢,或冀有得。』羸者謂曰:『勸汝別謀于他所,汝視我形骸如此,舍弟叔齊豈能為!』」故人大笑而去。
蘇轍在朝為官,蘇軾也在翰林院任職,有一位老朋友和東坡兄弟有交情,想求子由幫忙弄個差使做,過了很久沒有成事,一天,他又求見東坡,說:「希望你能夠幫我謀個差事。」東坡對著老朋友講了一個故事:「以前聽說有一個人很貧窮,無以為生,於是就去盗墓,首先掘破了一個墳墓,看見墳內有一個裸體的人坐著,對著盗墓的人說:『你難道沒有聽說漢代的王陽孫嗎?裸葬以獲得節儉的美名,那就是我,沒有多餘的東西可以幫助你。』於是,再掘第二個墳墓,花了很多的力氣才掘通,進到裡面,看到一王,對他說:『我是漢文帝,我遵循規定:墳墓中不能置放金銀財寶,所有的器物都是陶器瓦器,我沒有辦法幫助你。』,於是再掘第三墓,發現有二個墳塚相連,於是費很大力氣才才鑿通左右,其中一個人說:『我是伯夷,你沒有看見我面黃肌瘦的嗎?我是餓死在首陽山下,實在沒有東西可以幫你。』盗墓著說:「唉,我花這麼大力氣才掘通墳墓,居然一無所獲,不然我再穿越到西邊的墳塚或許會有所得吧。」瘦得不成形的伯夷說:『勸你不必再白費工夫了,你看我都已經瘦成這副德性,我的弟弟叔齊那裡還能夠幫得上你呢?』」東坡講完個故事之後,他的老朋友大笑離開而去,他明白東坡自身難保,焉能幫他呢?透過這個笑話可以感受到東坡的幽默,以漢文帝的儉約,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等故事喻示自己貧無以自立,自救尚且不能,何能助人呢!
再如《雅謔》‧〈東坡肉〉:
陸宅之善謔,每語人曰:「吾甚愛東坡。」或問曰:「東坡有文,有賦,有詩,有字,有東坡巾,君所愛何居?」陸曰:
「吾甚愛一昧東坡肉。」聞者大笑。
描寫陸宅之是一個喜歡開玩笑的人,常常告訴別人說:「我最愛東坡了」對方問:「東坡有文章,有賦、有詩、有字、有東坡巾,你最愛那一項?」陸宅之回答說:「我最愛一味東坡肉了。」聽到的人無不大笑。真是饞人,別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