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成長所需 的20大營養素
嬰幼兒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營養,家長們要放棄吃得愈多愈好的錯誤觀點,只有顧好以下這20大營養素,才能真正照顧好身體。
1 碳水化合物
走近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類從食物中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兩類:人體可以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如單醣、雙醣、多醣;人體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醣類化合物是一切生物體維
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不僅是營養物質,而且有些還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如肝臟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身體正常運作的大部分能量,達到保持體溫、促進新陳代謝、驅動身體運動、維持大腦及神經系統正常功能的作用。特別是大腦的功能,完全靠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氧化後,產生的能量來支持。碳水化合物中還含有一種不被消化的纖維,有吸水和吸脂的作用,有助大便暢通。
食物來源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有穀類、水果、蔬菜等。穀類有水稻、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等;水果有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蔬菜有胡蘿蔔、番薯等。
建議攝取量
嬰幼兒需要碳水化合物相對比成年人多。1 歲以內的嬰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要12 克碳水化合物;2 歲以上的嬰幼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要10 克碳水化合物。每克糖能提供熱量16.74 千焦,每日醣類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35% ∼65%。
2 蛋白質
走近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營養的重要成分之一,約占人體重的18%。食物蛋白質中,各種必需胺基酸的比例愈接近人體蛋白質的組成成分,愈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其營養價值就愈高。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在各
種必需胺基酸組成的相互比例上,接近人體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的作用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材料。人體的每個組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如毛髮、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系統等。
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比較快,充足的蛋白質是腦組織生長發育、骨骼生長等新組織形成的必需材料。
食物來源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肉、蛋、奶和豆類食品。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包括:畜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禽肉類,如雞肉、鴨肉、鵝肉等;海鮮類,如魚、蝦、蟹等;蛋類,如雞蛋、鴨蛋、鵝蛋等;奶類,如牛奶、羊奶等;豆類,如黃豆、黑豆等。此外,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乾果類食品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
建議攝取量
嬰幼兒所攝取的蛋白質大多數用於生長發育,尤其是在生長和發育最快的頭一年,對蛋白質的需求比一生中的其他時間要多得多,大概是成人的3 倍。一般來說,新生足月的嬰幼兒,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2 克蛋白質(按照3 公斤的體重計算,每天需要630 毫升的母乳或450 毫升的嬰兒奶粉)。早產兒對蛋白質的需求會更多一些,通常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要3 ∼4 克的蛋白質,當體重達到與足月嬰幼兒一樣大時(2.5 公斤以上),對蛋白質的需求就與足月新生兒一樣了。1 歲以內的嬰幼兒身體發育所需的蛋白質,主要來自於母乳或嬰兒奶粉,平均每天700 ∼ 800毫升的母乳或嬰兒奶粉,基本就能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
嬰幼兒吃什麼?
宜吃的食物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能吃的食材還不是很多,爸爸、媽媽在選擇食材、製作副食品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蘋果
適用量 每天1 個為宜。
熱量 50 卡路里/ 100 克
性味歸經 性甘、涼,味微酸。入脾、胃經。
主要營養素
果膠、鋅
蘋果中富含的果膠,能在腸內吸附水分,使糞便變得柔軟而容易排出。此外,蘋果中含有大量的鋅元素,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關鍵元素,還可以增強記憶力。
食療功效
蘋果有潤腸、安眠養神、益心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同時能降低食慾,很適合食慾過盛、有營養過剩等症狀的嬰幼兒食用;蘋果汁還能增強抵抗力、治療腹瀉、預防蛀牙。當中含有大量纖維素,常吃可以預防便祕。
選購保存
選購蘋果時,以色澤濃豔、果皮外有一層薄霜的為好。蘋果切開後與空氣接觸會因發生氧化作用而變成褐色,可在鹽水裡泡15分鐘左右。這樣可防止蘋果氧化變色。蘋果放在陰涼處可以保持7 ∼ 10 天,如果裝入塑膠袋放進冰箱,能保存更長的時間。
搭 配 宜 忌
宜
蘋果+蘆薈
生津止渴、健脾益胃
蘋果+枸杞
提供更豐富的營養成分,治療幼兒下痢
忌
蘋果+海鮮
引起腹痛、嘔吐
蘋果+白蘿蔔
導致甲狀腺腫大
溫馨提示
最好選擇無農藥和有機認證的蘋果,重金屬和農藥殘留較少,吃起來較為放心。
推薦食譜01 蘋果奶麥糊
材料∣蘋果30 克,嬰兒麥粉30 克,嬰兒奶粉40 克
作法∣
1 蘋果洗淨,去皮,去籽,磨成泥。
2 過濾出蘋果汁備用。
3 嬰兒麥粉、蘋果汁和嬰兒奶粉拌勻。
專家點評
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鋅,鋅是人體必需微量之素,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成長,對生長發育、免疫功能、視覺及性發育有重要的作用。小嬰幼兒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而鐵質必須在酸性條件下和在維生素C存在的情況下,才能被吸收,所以吃蘋果燕麥糊對嬰兒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蘋果汁和嬰兒的麥粉或嬰兒奶粉混合食用,口感會更好,會更加愛吃。
推薦食譜02 稀釋蘋果汁
材料∣蘋果2 個,柳橙汁少許,冷開水40毫升
作法∣
1 蘋果洗淨去皮,去核,切丁。
2 蘋果丁放入榨汁機榨出汁,倒進奶瓶。
3 將冷開水倒入奶瓶,加入柳橙汁攪勻。
專家點評
蘋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嬰兒常吃蘋果,可預防佝僂病。蘋果可維持消化系統健康,減輕腹瀉現象。而稀釋的蘋果汁更易被吸收,榨汁服用能順氣消食。但是,1歲以下的的嬰兒腸胃特別敏感,所以餵食量不宜過多,一天最好不要超過半奶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用蘋果汁代替水。
烹 飪 常 識
為了避免蘋果氧化變黑,可以將蘋果切成小塊,在沸水中燙到半熟再榨汁,或者在榨汁時加入幾滴檸檬汁。
做完之後,在微波爐中熱1∼2分鐘,這樣不會很燙,也能保持營養元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