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時代,孩子將在青春期遇上驚滔駭浪!!
父母如何成為他們希望的燈塔和安全的避風港,邁向健康的未來??
父母如何成為他們希望的燈塔和安全的避風港,邁向健康的未來??
一本累積超過38年與2500人諮商實際經驗的青春期教育讀本
升上國中,可愛的小公主變成搔首弄姿的搶戲女王,寶貝王子開始裝酷不理人?
身為家長的您可能不了解,孩子升上國中,彷彿從一個正面生活的童話世界進入一個言論惡毒、資訊氾濫、以及他人惡意氛圍的叢林之中。
孩子可能只能在霸凌別人或被別人霸凌中做選擇,這遠遠超過他們心智的負荷。
身為父母的你,必須看這本書的2個理由:
1. 幫助你了解青春期水面下蟄伏了哪些危機,讓孩子免於落入現今社會邪惡的圈套。
2. 提供實際的工具和妙方,讓你透過交心搏感情的方法,可以跟子女接近彼此。
本書獻給家裡有即將或已經成為青少年的父母,以專家的經驗與方法,帶領你如幫孩子越過那充滿挑戰卻又無可避免的慘綠年少。
・你家女兒開始穿著微露乳溝的性感上衣,嘟著嘴自拍上傳到臉書?
・你家兒子在社群網站發文,文中充滿他平常不會脫口而出的粗話?
準備好迎接子女的青春期了嗎?
假如你曾在午夜清醒地躺在床上,揣想孩子青春期會遇到什麼問題,那這本書你非看不可!
馬克幫助家長了解某些生而用之的管教方式其實會教成反效果,因此完全起不了作用。為此他提供經考驗證明可信的智慧,描繪感情與寬恕的重要性,解釋衝突其實是改變的前兆。
每天有兩億五千萬張照片上傳至臉書,網路上有超過四千兩百萬的色情網站,YouTube有超過八千億支影片。「性」對這些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誘人、蠱惑人心,具有無窮的吸引力,這使得「勾引」成了時尚的表徵,孩子的價值觀已經和我們那個年代大不相同。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有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尋找「歸屬感」。許多青少年想要藉由改變外表來填補慘綠年少在關係上的極度空虛。外表成了他們的首要考量,這麼做突顯了青少年渴望與同儕建立真正的連結。外貌好看之所以變得如此重要,是因為人際關係沒能被滿足,讓他們奮不顧身地填補那種空虛,甚至不惜破壞父母為他們建立多年的品格。
面對孩子這樣的轉變,你千萬不能對他們說:
(╳)「不聽我的就滾蛋。」
(╳)「照我『說』的做,而不是看我『做』什麼。」
(╳)「只要你住在家,就得這麼辦。」
(╳)「我不管你是怎麼樣的;這裡是我們家。」
(╳)「給我放尊重點!我是你爸!」
(╳)「態度那麼差,馬上給我改!」
(╳)「這是我的電視,我想看什麼,你們都得跟著看。」
(╳)「給我滾回房間,在你道歉以前都不准再進來。」
(╳)「娘娘腔,不要哭了。」
(╳)「我很不喜歡你的這些行為!」
(╳)「我是一家之主,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這些話只會惹惱孩子,並在不知不覺中破壞自己的權威。
權威是贏來的,不是求來的;權威是給來的,強求不來。
人會變是因為感情,不是因為權威。
身為家長,能改則改,這樣孩子才能從你們的交流方式感受到你的權威。別逼他們非得順著你不可;你該做的是,透過你跟孩子建立的健康友愛關係,慢慢讓他理解你的權威。
孩子最在意的三十五個罩門:
‧對子女設不合年紀、不切實際的期待。
‧忽視他們的感受或意見。
‧拿兄弟姐妹作比較。
‧對兄弟姐妹偏心。
‧不願傾聽他們的心聲。
‧讓他們丟臉或嘲弄他們。
‧不尊重他們的看法。
‧冷嘲熱諷和謾罵。
‧規矩一籮筐,關係卻很冷淡。
‧在公開場合對他們出言指責。
‧太忙於工作或其他事務。
‧不尊重隱私。
‧期望過高。
‧沒有基於事實,而任意猜測指控。
‧自己永遠是對的,不可能犯錯。
‧對子女撒謊或誤導他們。
‧承諾跳票。
‧過度保護子女,不給他們嘗試的機會。
‧不尊重子女的決定,他們犯錯時又一昧羞辱。
‧不尊重他們的渴望、希望和感受。
‧對子女思考及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期待很低。
‧逼子女在雙親之中選邊站。
‧紀律前後矛盾,雙親之間態度的不同。
‧不信任子女。
‧對於相信的事毫無變通。
‧打斷他們的對話。
‧對子女的朋友斷自批評。
‧嘲笑他們的毛病與過錯。
‧老是告訴他們非做什麼不可。
‧期望子女不合理的、超過他們能力的工作。
‧胸懷批判,正面交鋒時又表現傲慢。
‧展現出有條件的愛。
‧不解釋為何做出某些決定。
‧要求完美但從不滿足。
‧濫用想像力,倉促下結論。
切記!
一旦戳中這些罩門,孩子心裡的小火山就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