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是傳播知識最強大的利器!
這個獎項,從起初遭到少數學者抗議,倡議禁止舉辦,
到眾多「正經版」諾貝爾獎得主挺身相挺,
不只出席頒獎,還非常配合,極盡搞笑之能事。
如今它儼然成為諾貝爾獎頒發前,科學界另一盛事。
作者以輕鬆、有梗又犀利的文筆, 呈現科學研究奇特而精彩的一面,
讀了它,你對科學家的看法就「再也回不去了」!
「搞笑諾貝爾獎」是本書作者馬克.亞伯拉罕斯於1991年創立,諧仿正規的諾貝爾獎,在每年諾貝爾獎頒發前的一、兩個星期,頒發十個搞笑版獎項,對象是「乍聽之下好笑,實則發人深省」的研究或事件。
此獎創立二十餘年來,雖曾有少數學者擔心壞了科學家的形象與科研的地位,而抗議並倡議禁止舉辦,然而更多科學家樂見這個從詼諧角度呈現科研群像或當代時勢的獎項,也共襄盛舉——除了每年有數千個研究報名,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者及評審來頭也都很大,有不少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此外獲頒搞笑諾貝爾獎的人,亦不乏後來拿到「正經版」諾貝爾獎的。
此活動至今已經演變成科學界鬧鬧熱熱的年度盛會,每年的獲獎研究都在各國廣獲報導(包括台灣媒體),作者的生花妙筆,使得這個獎成為讓一般民眾親近科學的大功臣。成了推廣科學的大功臣。
作者簡介:
馬克.亞伯拉罕斯
Marc Abrahams
搞笑諾貝爾獎創始人,他是哈佛大學出身的數學家,也是趣味性科普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的編輯與創辦人,同時經營該雜誌非常受歡迎的網站www.improbable.com。
譯者簡介:
林東翰
曾任出版社編輯,譯有《品嚐的科學:從地球生命的第一口,到飲食科學
研究最前線》、《網路行為的關鍵報告》(以上兩本是合譯),以及《落腳矽谷:一位創業家的貼身觀察》、《漫步自由市場》、《The Beatles:披頭四唯一正式
授權傳記》等書,並長期為《BBC知識》雜誌翻譯各類型文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媒體、其他作家這樣讚譽馬克.亞伯拉罕斯的科普著作:
他的書在在提醒著我們,科學是無所不包的。
——英國權威科普雜誌BBC Focus
概覽了離奇、令人瞠目結舌的研究,精彩!
——《怪咖心理學》作者李察.韋斯曼
透過馬克.亞伯拉罕斯的生花妙筆,科學故事變得令人捧腹。
——《打包去火星》作者瑪莉‧羅曲
馬克.亞伯拉罕斯 是全世界怪咖科學的首席掌門人。
——《請求的力量》作者阿曼達.帕爾默
蒐羅了許多既知性又饒富趣味的研究。
——《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丹.艾瑞利
名人推薦:
媒體、其他作家這樣讚譽馬克.亞伯拉罕斯的科普著作:
他的書在在提醒著我們,科學是無所不包的。
——英國權威科普雜誌BBC Focus
概覽了離奇、令人瞠目結舌的研究,精彩!
——《怪咖心理學》作者李察.韋斯曼
透過馬克.亞伯拉罕斯的生花妙筆,科學故事變得令人捧腹。
——《打包去火星》作者瑪莉‧羅曲
馬克.亞伯拉罕斯 是全世界怪咖科學的首席掌門人。
——《請求的力量》作者阿曼達.帕爾默
蒐羅了許多既知性又饒富趣味的研究。
——《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丹.艾瑞利
章節試閱
要怎麼依照官方標準來泡好一杯茶
「我們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泡茶標準,而且能夠被大家當成一回事,受到肯定,我們覺得非常高興。」——摘自英國標準局的史帝夫・泰勒(Steve Tyler)接受《衛報》專訪的內容。
正式宣布
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頒給
英國標準局(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該局為泡茶的正確方法,制定了長達六頁的標準程序(BS6008號),因而獲獎。
泡出一杯上等好茶的正確方法是什麼?這問題有很多解答,但其中最標準的,是英國標準局制定的程序。
泡茶標準程序(Tea Standard)是由英國標準局發布的,這個機構也跟任何一個標準局一樣有個簡稱,叫做「BSI」。
和BSI公開發布的其他所有標準程序一樣,泡茶的標準程序有個官方標準名稱「感覺測試用的茶湯之準備方法」(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a Liquor of Tea for Use in Sensory Tests),而且它有官方編號,是BS6008號。
「BS6008號」標準從一九八○年制訂之後就沒有更改過。它是長達六頁的出版品,而且還不便宜,每份二十英鎊,由英國標準局公開發售。
對於那些不了解茶藝的人來說,「感覺測試用的茶湯之準備方法」標題裡的名詞「湯」(liquor),就有些令人費解了。BSI特別指出,這裡的「湯」字與酒精或烈酒完全沒有關係,它是指「可溶性物質濃縮物的水溶液」。
有些人不免要問:泡茶,到底是什麼意思?官方的說法是:「將乾燥茶葉放置於瓷壺或陶壺內,注入剛煮好的沸水沖泡,再將此沖泡出來的茶湯盛入白瓷杯或陶碗內。」茶壺必需「有蓋子,且在蓋子的一處有一齒狀突起,蓋子下緣可與茶壺內的溝槽鬆鬆地貼合。」
「BS6008號」標準不是死板不變的。它其中的規章也提到可以沖泡成奶茶:「在茶碗中未調味過的茶湯裡,添加適量的牛奶」,當然也可以不加。
以下是節錄自「BS6008號」標準的英國泡茶標準程序:
●每二公克的茶葉,用一百毫升的滾水沖泡,上下誤差不超過百分之二。
●茶湯的口感及外觀,會受到用來泡茶的水質硬度影響。
●將剛煮好的滾水注入茶壺內,水位以距離茶壺邊緣四至六公釐為上限。
●蓋上蓋子,靜置,讓茶葉浸泡六分鐘整。
●泡成奶茶的茶、奶比例,每一百毫升茶湯添加1.75毫升牛奶。
●蓋子蓋著舉起茶壺,將茶湯從浸泡過的茶葉中倒出。
●將茶湯慢慢注入牛奶中,以免滾燙的茶湯將牛奶燙壞。如果要把牛奶直接加進茶湯裡,茶湯最好保持在攝氏六十五到八十度之間。
截至目前為止,英國標準局已經發布超過一萬五千種標準,範圍包括了商業性活動以及日常生活。泡茶標準程序排在BS6007號(「用於供電與照明的橡膠絕緣電線標準」(Rubber-Insulated Cables for Electric Power and Lighting)之後,BS6009號(「拋棄式皮下注射針:識別用色標編碼標準」(Hypodermic Needles for single use:Colour coding for identification)之前。底下是6000系列其他幾個比較熱門的標準:
BS6094號「實驗室攪打紙漿方法標準」(Methods for Laboratory Beating Pulp)。
BS6102號「組裝自行車前叉螺帽配件的螺紋標準」(Screw Threads Used to Assemble Head Fittings on Bicycle Forks)。
BS6271號「迷你型鋼鋸鋸帶」(Miniature Hacksaw Blades)。
BS6310號「耳塞耦合式耳機量測用之封閉式人耳模擬器標準」(Occluded-Ear Simulator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arphones Coupled to the Ear by Ear Inserts)。
BS6366號「英式橄欖球鞋鞋釘標準」(Studs for Rugby Football Boots)。
BS6386號「帶固定螺拴之削平型直柄銑刀夾頭:夾頭鼻端尺寸標準」(Tool Chucks with Clamp Screws for Flatted Parallel Shanks: Dimensions of Chuck Nose)。
對許多文學評論家來說,其他這些受歡迎的標準,都無法和BS6008號標準「感覺測試用的茶湯之準備方法」媲美。BS6008號標準裡頭熱騰騰、冒著蒸氣的散文,制定了一套讓喝茶者有所依據的標準,濃縮體現了文學、體面舉止與下午茶時光。
英國標準局就靠這篇長達六頁的經典之作,獲頒一九九九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
英國標準局的代表雷吉諾德・布萊克(Reginald Blake),在標準局的贊助下,從英國飛來參加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他身穿深色西裝,頭戴著綴有一個小茶壺的帽子,耳朵上掛著叮叮噹噹的小茶杯,抵達波士頓機場,搭了一小段計程車到達哈佛大學的典禮現場。布萊克先生聲嘶力竭地讓大家明白,他不僅僅代表僱用他的英國標準局,也代表整個英國的泡茶與飲茶傳統。他說:
「我們花了五千年,只制定出一套沖泡熱茶的標準,所以別期待我們能在西元七千年來臨之前,制訂出沖泡冷茶或冰茶的標準。順道一提,我們英國人有這樣的共識,波士頓茶黨事件可說是不折不扣、最盛大的嘗試泡出冰茶的始袓。要如何迅速泡好一杯茶呢?每一百毫升的水放上一小撮二公克的茶葉即可。當然,在這裡我就不需要再為大家一一示範了。注水進入茶壺內,水位距離壺緣四至六公釐,蓋上壺蓋。浸泡六分鐘。將五毫升的牛奶倒入茶杯中,再將茶湯倒入杯中。依照著優良的傳統,我要謝謝英國標準局,波士頓交響樂團,還有凱撒大帝:『我到之處,我見之地,我都要喝杯茶!』的名言【 】。謝謝大家。」
觀眾們熱烈地向布萊克先生投以滿滿的熱情、紙飛機,和茶包。
英國皇家海軍的「嘴砲」訓練法
「這是我國軍方不斷努力、盡可能善用每一分錢的部分做法。」
——引自英國《每日電訊報》對英國皇家海軍發言人的採訪,二○○○年五月二十日
正式宣布,搞笑諾貝爾獎和平獎頒給
英國皇家海軍(British Royal Navy),因為皇家海軍下令水兵不再進行大砲實彈射擊,而改用大聲喊「砰!」來代替。
英國皇家海軍找到一個節流的方法,這方法還能帶來某種程度的和平與寧靜。儘管這方法要比某些人所知道的還要老派,不過大家卻推崇它是新奇的創舉,而且在邁入二○○○年之際,也許還會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二○○○年五月二十日的《衛報》(Guardian)上,刊登了這樣一則報導:
「為了撙節開銷,皇家海軍禁止它最頂尖的砲兵學校學員進行實彈射擊,命令他們改用大聲喊『砰!』代替。位在德文郡普利茅斯(Plymouth)附近陸地上的『劍橋號』(HMS Cambridge)『砲兵與海軍軍事訓練學校』(Gunnery and Naval Military Training School)的水兵,被告知在把砲彈裝填到大砲裡,瞄準好之後,不能實彈發射,而是要對著麥克風大聲叫喊。他們先前已經在陸地上的砲塔實彈發射過幾枚砲彈了,改用喊砰來取代實彈射擊,據信可以減少砲彈的花費。每一枚砲彈要價六百四十二英鎊,三年多下來,英國國防部就能節省五百萬英鎊。」
「一名水兵說:『你坐在大砲旁邊,卻只能大聲喊『砰、砰、砰』,而不能發射任何砲彈,這做法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我們水兵都氣炸了。』這個正在軍艦上服役的水兵接著說:『菜鳥兵上了軍艦,但如果沒有職業士官在一旁盯著,他們就不能射擊。這讓他們失望透了。以前很習慣聽到『劍橋號』上傳來砲聲,現在那裡只會傳來麥克風發出的『砰、砰、砰』喊叫聲。』」
下令喊「砰」其實是英國軍隊的光榮傳統。軍事史學家史派克・密立根(Spike Milligan)在他的著作《希特勒:他會垮台我也有份》(Adolf Hitler: My Part in His Downfall)裡,就記錄了一個實例,這是他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遇到的:
「有個致命傷,就是已經沒有彈藥了。這種問題並沒有嚇到我們士官長,他很快召集所有砲兵,要他們齊聲大喊『砰』。他告訴來訪的亞倫布魯克將軍(General Alanbrooke)說:『這能幫助提振士氣!』我們運氣好,後來在伍爾威治圓形大廳(Woolwich Rotunda)找到一枚9.2吋的砲彈,於是我們馬上送出正式申請書。我們派了一名衛兵守在砲彈旁邊,邀請市長前來檢閱,市長夫人還在砲彈旁邊比了V這個手勢拍照;我想她肯定知道這個手勢是什麼意思。一個月後,『南方司令部』(HQ Southern Command)批准了我們的申請,允許我們發射這枚砲彈,發射日期訂在一九四○年七月二日。發射砲彈的前一天,我們舉著標語牌到貝斯西爾(Bexhill)一帶宣傳,牌子上寫著:『各位在明日正午聽到的聲響,是貝斯西爾的加農砲發出來的,請勿驚慌。』」
後來米勒根回報說,結果這枚砲彈是枚啞彈。
這是一九四○年的時候,陸軍發生的事。海軍向來比其他軍種來得有條不紊,因此有時候會動作慢了半拍——他們最終還是採用了這項創新做法,不過是在整整過了六十年之後。
英國皇家海軍由於大膽採取穩扎穩打且寧靜的行動,獲頒二○○○年搞笑諾貝爾獎和平獎。
但得主們可能無法(或說不會參加)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我們改邀請一名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一九九三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得主理查・羅伯茲(Richard Roberts),來替他們領取講座,並暫時幫他們保管。羅伯茲發誓,必要的話,他會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努力找到一名海軍人員,把獎座頒發給他。他後來確實找了一年,但沒有找到,直到現在他還保管著獎座。羅伯茲希望有海軍高級軍官跟他聯絡,商量商量要把這獎座送到哪個合適的聖殿,永久供奉。
頒獎典禮過後幾個星期,有好幾個國家的憤怒民眾(尤其是德國人)寫信給搞笑諾貝爾獎委員會,說他們國家的軍方也是打「嘴砲」的,應該要和英國皇家海軍共享這個獎座。
諾貝爾獎得主理查・羅伯茲替英國皇家海軍領取搞笑諾貝爾獎時,發表了以下得獎感言。
我得承認,我從來沒有想到今天我會站在這裡,代表英國皇家海軍領這個獎。我運氣很好,他們在我符合入伍資格的前一年,就廢除了徵兵制度。
然而,我必須承認,要我站在這裡喊出『砰』,實在是有失我的身份,所以我想了個變通辦法,希望皇家海軍能夠接受。」(說著,羅伯茲博士掏出一把玩具槍,槍口插著一面寫著「砰」的旗子。)
說到削減成本,我想了無數點子,或許可以讓海軍比照辦理,其中一個點子和他們非穿不可、貴翻天的制服有關。我和十一歲大的女兒阿曼達討論之後,她做出一頂給海軍總司令戴的帽子。」(說著,羅伯茲博士戴上一頂造型華麗的紙製海軍總司令帽。)
還有,大家都知道,讓這些船艦無時無刻都在航行,花費實在太凶了,所以我想到有個法子也許行得通:我們可以用某種塑膠製船艦,來取代大多數軍艦——說不定能取代全部;我們只要把這些塑膠船停泊在戰略據點就可以了。記得嗎,英國皇家空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用過這一招,而且效果很好,他們在東安格利亞(East Anglia)擺了很多假飛機,耍得德國人團團轉。而現在,讓英國自豪的時刻來了:看過奧運比賽的人都知道,英國在划船賽上表現得相當優異。這讓人聯想到可以成為皇家海軍得替代方案。
越無知,越自大: 鄧寧—克魯格效應
「我們主張,當人們沒有能力採取正確的策略讓自己獲得成功,或得到滿意的結局時,他們得承受著雙重負擔:一來他們會達成錯誤結論並做出不幸的選擇,再者由於他們無能,對此也毫不自知。」
「一九九五年,麥克阿瑟.惠勒(McArthur Wheeler)在光天化日之下,未曾企圖偽裝就直接走進匹茲堡的兩家銀行搶劫。他在當天稍晚的夜裡被捕,距離十一點晚間新聞播出他被監視攝影機拍到的影像時,還不到一個小時。後來警方把監視錄影帶畫面播給他看時,惠勒先生不可置信地瞪著雙眼,喃喃自語說著:『可是我塗上檸檬汁了啊!』很顯然,惠勒先生還以為用檸檬汁塗滿臉,就可以讓臉隱形,讓攝影機拍攝不到。」
——摘自鄧寧與克魯格的報告
正式宣布,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頒給
康乃爾大學的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與伊利諾大學的賈斯丁.克魯格(Justin Kruger),他們以一針見血的報告〈毫無才能且毫無自知之明:何以「無法認清自己的無能」會導致「過度高估自己」〉(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獲獎。
******************
鄧寧和克魯格想要找出人類無能的「深度」與「廣度」。他們在康乃爾大學找了好幾組人,進行了一連串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他們做了一些預測,最明顯的是:
(1)無能的人對自身的能力,會過度高估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2)無能的人看不出「無能」這個事實——他們既看不出自己無能,也看不出別人無能。
在其中一項實驗裡,鄧寧和克魯格測試了人們對於笑話好不好笑的辨別能力——尤其是,能不能分辨出那些笑話是否能夠逗「別人」發笑。
他們準備了一份笑話清單;笑話內容的涵蓋範圍從公認的「一點也不好笑」,到公認的「非常好笑」。接下來他們要求六十五名受測者,將每個笑話依趣味程度評分。
他們把同樣的笑話,交給由八位專業喜劇演員組成的小組(鄧寧和克魯格強調,這些人是「靠找出什麼事情是好笑的,並將它呈現給觀眾」為生的)。再來他們就把這些受測者對笑話的評分結果,跟專業喜劇演員的評分結果做比較。
有些人對於別人覺得好笑的笑話,簡直是感覺遲鈍——但是相同的這群人,大多認為自己對這方面非常在行。
鄧寧和克魯格也很清楚要評量「幽默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們的下一個實驗,就使用較容易量度的測驗:來自法學院入學考試的邏輯測驗題目。
邏輯問題測驗結果跟笑話測驗差不多。那些推理能力貧乏得可憐的傢伙,還堅信自己是像羅素(Bertrand Russell)或史巴克先生(Mr. Spock)那種智力超凡的人。
整體來說,實驗結果顯示,無能的程度遠比表面上看起來的還要慘。無能的人不僅無能認清自己無能,他們看到別人無能時也無法認出。
大衛.鄧寧解釋了為何他要做這種研究:「對於為何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天賦以及品格的看法,總是過度讚譽而且客觀來說很不可靠這點,我很感興趣。舉個例來說,有整整94%的大學教授表示他們做的事『超過平均工作量』,然而實際上要每個人的工作量都超過平均工作量,就統計學上來說是不可能的。」
鄧寧與克魯格做這個實驗時,克魯格還只是鄧寧的學生,而今他們都是學校裡的教授了。他們發表最後的報告時,結語就顯得很客氣了:「就某種程度而言,這份報告並不完美,我們並非刻意犯下這樣的過失。」
因為頌揚無能與無知,讓大衛.鄧寧與賈斯丁.克魯格贏得了二○○○年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
要怎麼依照官方標準來泡好一杯茶
「我們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泡茶標準,而且能夠被大家當成一回事,受到肯定,我們覺得非常高興。」——摘自英國標準局的史帝夫・泰勒(Steve Tyler)接受《衛報》專訪的內容。
正式宣布
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頒給
英國標準局(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該局為泡茶的正確方法,制定了長達六頁的標準程序(BS6008號),因而獲獎。
泡出一杯上等好茶的正確方法是什麼?這問題有很多解答,但其中最標準的,是英國標準局制定的程序。
泡茶標準程序(Tea Standard)是由英國標準局發布的,這個機構也跟任...
目錄
第一章 搞笑諾貝爾獎創辦始末
●什麼是「搞笑諾貝爾獎」?
●贏得搞笑諾貝爾獎該高興嗎?
●怎麼選出得主?
●頒獎典禮
●不當的內容
●內容分級監察人的說明
●內容分級監察人的警告
●爭議
●搞笑諾貝爾獎源起簡史
●如何提名
●如何閱讀本書
第二章 和平獎
和平外交與斡旋類
●國會全武行【台灣的立法院】
●飄浮的犯罪打擊者
●洛城甘地——戴露・蓋茨
●史達林世界
●火烤劫車犯
●英國皇家海軍的「嘴砲」訓練法
●氫彈之父
●太平洋的核彈煙火秀
第三章 心理學與醫學
〔心理學與智能類〕
●起鬨嬉鬧的學術研究
●「禁止」的實驗:禁止吐痰、禁吃口香糖與禁餵鴿子
●無知就是福
〔醫學突破〕
●用電擊療法急救響尾蛇咬中毒,無效!
●充氣娃娃成了淋病傳染途徑
●青春期的挖鼻孔行為
●公共場所背景音樂可以預防感冒
第四章 經濟類
●智利的經濟v.s.戴維拉
●榨乾橘郡財政/拖垮霸菱銀行
●倫敦勞合社的保險災難
●到死都要節稅
第五章 愛情、婚姻與生殖技術
●愛情的強迫性生化作用
●百萬人的集團婚禮
●高速助產機器
●親身力行的嬰兒製造者
●從這裡插進來
●陰莖長度與身高、腳的尺寸之間的關係
第六章 基礎科學篇
●耳朵裡的蟲子
●蛤蜊的「性」福
●清楚看出別人沒看出來的東西
●雞體內的冷融合
●迷你恐龍和迷你公主
●追憶逝水年華
第七章 新發現與新發明
●被掉落的椰子砸傷
●掉落的奶油吐司
●格拉斯哥的馬桶爆裂事件
●青蛙飄起來了
●最會發明的業務員
●貓咪與鍵盤
●汽車影像裝置
●為輪子申請專利
第八章 得主不想被分類
特洛伊與灰熊
第九章 教育類與地獄技術類
由美國所獨霸,其他國家想贏可得要拼盡全力來競逐――有些國家甚至連上場一搏的機會也沒有。這個章節講的是兩個有關地獄的得獎作品。
●誰會下地獄
●戈巴契夫就是敵基督
●能量療法
●禁止購買燒杯
●迪佩克・查普拉
●丹・奎爾
第十章 藝術與藝術欣賞類
●塑膠粉紅火鶴之父
●鴿子比較喜歡畢卡索嗎?
●糟蹋掉藝術史蹟的「日行一善」
●麥田圈
●動物界陰莖大展
第十一章 氣味類——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
三個試圖把嗅覺問題複雜化的例子︰
․The Good——能自己散發香味的「香氣西裝」
․The Bad——「不再臭屁」內褲
․The Ugly——刺傷手指的男人與五年來揮之不去的臭味
第十二章 食物類
準備與處理
●極高速烤肉
●QQ彈彈的亮藍色果凍
●兜風過的豬會排出沙門氏菌
●稀稀水水的早餐麥片
適口性
●蝌蚪美味評量
●麥酒、大蒜與酸奶油對水蛭食慾的影響
●不需要食物
茶與咖啡
●要怎麼依照官方標準來泡好一杯茶
●It Takes Guts:麝香貓咖啡
●加拿大甜甜圈店的社會學
●浸泡鬆餅的最佳方法
第十三章 文學類
●用放屁來對抗無法形容的恐懼
●撇號保護學會:不要亂撇
●九百七十六名共同作者
●搜尋單一作者找到的九百四十八篇論文
●諸神的戰車
●垃圾電子郵件之父
●直腸裡能塞進多少種東西?
第一章 搞笑諾貝爾獎創辦始末
●什麼是「搞笑諾貝爾獎」?
●贏得搞笑諾貝爾獎該高興嗎?
●怎麼選出得主?
●頒獎典禮
●不當的內容
●內容分級監察人的說明
●內容分級監察人的警告
●爭議
●搞笑諾貝爾獎源起簡史
●如何提名
●如何閱讀本書
第二章 和平獎
和平外交與斡旋類
●國會全武行【台灣的立法院】
●飄浮的犯罪打擊者
●洛城甘地——戴露・蓋茨
●史達林世界
●火烤劫車犯
●英國皇家海軍的「嘴砲」訓練法
●氫彈之父
●太平洋的核彈煙火秀
第三章 心理學與醫學
〔心理學與智能類〕
●起鬨嬉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