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臺語絕對不能錯失的一本臺語入門基礎書!
◎經典臺語教學書《台語漢字正解》作者王華南將內容重新修訂出版!
◎泉州、漳州、廈門各地語調全都錄,英文拼音與注音拼音詳細註解!
◎字詞範例表格與聲調、變調、變韻、反切介紹清晰詳盡,易查易讀!
◎上古至今的語言演化,甚至是日語及臺語之間的有趣連結全部收錄!
◎超清晰字體版面,閱讀絕對不吃力,適合所有年齡層的語言學習者!由臺語的源頭講起,
用新的角度看見臺語的語音與文字之美。
臺語怎麼出現的?跟國語又有什麼區別?
臺語的發音結構有哪些?有哪些特殊腔調與聲韻?
規則變調跟不規則變調是什麼?怎麼區分?
正確的臺語應該怎麼寫?
臺語的變韻有哪些?怎麼說?
何謂「合口入聲」?
臺語漢字的基本八聲調又是什麼?
聲韻學與臺語的關係?
怎麼用臺語解讀《論語》與古代典籍?
臺語漢字發音可以學日語?
不只是應付台語能力檢定考試,更介紹臺語的優雅與趣味性,在學習之餘亦可獲得新知。尤其是臺語與日語之間的互相印證,不只可以勾起老一輩的回憶,也可以使日語學習舉一反三!
最經典的臺語教學暢銷書《台語漢字正解》,重新修訂出版!
臺語根源和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全收錄,完整介紹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
詳細介紹特殊腔調、聲韻、變調、變韻、反切!
超清晰字體版面,大開本讓閱讀絕對不吃力!
作者簡介:
王華南 編著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銀行组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培訓班結業
經歷:
華南銀行國外部科長、副理兼駐行稽核、金融研訓院講師
2004年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美國八大都市做十場台語教學巡迴演講
現任:
台北市日新國小台語老師、社區大學鄉土語言及日語講師
在「台灣網路教會」網站主講「語言世界觀」已有一百多集
著作:
《古意盎然話台語》、《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簡明台語漢字音典》、《愛說台語五千年──用台語解讀漢字聲韻》、《講台語過好節──台灣古早節慶與傳統美食》、《台語漢字正解》、《精解台語漢字詞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
一、官話、北京話
「官話一詞」早在北宋已使用「官話」一詞,當時京都位於河南之開封府,在京為官者多使用北方漢語,民間稱呼當官者所用話語為「官話」。元代定都於大都(即今之北京,其意為天下最大之都),蒙古人入關後學習北方漢語,混雜胡語(蒙古話為阿爾泰語系),逐漸形成新種之胡化漢語(簡稱胡漢語)。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基祖朱元璋(明太祖)趕走關內蒙古人,平定北方,將大都改名北平,但將京都定於南京。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做為留都。清代(公元1644-1912年)亦定都北京,滿州人(滿州話亦為阿爾泰語系)入關後學習北方之胡漢語,夾雜了古代漢語前所未有之捲舌音(即ㄓ、ㄔ、ㄕ、ㄖ、ㄜ、ㄦ,台語、日語皆無此等捲舌音)以及「ㄈ , f」輕唇音(台語、日語皆無ㄈ , f聲母),形成現今北京話語尾連帶強烈捲舌音,同時失去了古代漢語最完美、最值得珍惜之合口入聲。由於以往封建時期一般百姓稱王公、貴族、當官者為大人,清朝之大人以滿人居多,故稱為「滿大人」,而滿大人所言之胡化漢語就是清朝之北京官話,百姓要和大人打交道,自然就得學北京官話,流行所及,傳遍中國,北京官話成為清朝之國家通用語,北京官話簡稱北京話,北京話進階成為近代中國話之對等詞,近代日本人就將「北京語」等同於中國話。而英國人稱「北京話」為「Mandarin」,即源於「滿大人」所言之官話。
二、中國話國語之由來
1909年,清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之北京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
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建立,再度進行推動官方語言計畫。1913年中國讀音统一會制定了「國音」系统,其特點為「京音為主,兼顧南北」,具有入聲(成為當時最大笑話,北京官話已無入聲,因大多數與會者皆不知該如何發入聲,最後不了了之)。「中國讀音统一會」還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共計39個字母,排列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字母順序,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後來去掉「万v、兀g、广gn」三個字母(只做為標注其他漢語系使用),只剩現今使用之37個字母。至1924~1926年,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將國音修訂為「以北京普通讀法為標準」,即新國音。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正式名稱為「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
------
第三章、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
二、台語發音結構方式:分兩種
一個漢字之字音結構可分爲「聲」、「韻」、「調」三部分,或者叫做「聲母」、「韻母」和「聲調」。「聲母」即英文文法所稱之子音(consonant),「韻母」即英文文法所稱之母音(vowel),「聲調」即英文所稱之「tone of phonetics」。
而台語發音結構分兩種:
(一)只由「台語母音」(韻母)發出聲音,再配上聲調。
(二)由「台語子音」(聲母)和「台語母音」(韻母)結合發出聲音,再配上聲調(聲調部分另有專章詳述)。
三、台語母音(韻母)有五大類
1. 台語單母音(單韻母)有8種
1h. 台語單母音(單韻母)輕聲化有4種
1ñ. 台語單母音(單韻母)鼻音化有4種
2. 台語雙母音(雙韻母)有8種
2h. 台語雙母音(雙韻母)輕聲化有7種
2ñ. 台語雙母音(雙韻母)鼻音化有6種
3. 台語三母音(三韻母)有2種
3h. 台語三母音(三韻母)輕聲化有1種
3ñ. 台語三母音(三韻母)鼻音化有1種
4. 以「唇、舌、顎」聲收音之台語母音13種
5. 台語單母音(單韻母)全鼻聲有2種
第一章 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
一、官話、北京話
「官話一詞」早在北宋已使用「官話」一詞,當時京都位於河南之開封府,在京為官者多使用北方漢語,民間稱呼當官者所用話語為「官話」。元代定都於大都(即今之北京,其意為天下最大之都),蒙古人入關後學習北方漢語,混雜胡語(蒙古話為阿爾泰語系),逐漸形成新種之胡化漢語(簡稱胡漢語)。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基祖朱元璋(明太祖)趕走關內蒙古人,平定北方,將大都改名北平,但將京都定於南京。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公元14...
作者序
大約二十多年前,台灣人民開始對民主自由表達出較強烈追求意願,連帶激起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其中最具體表現就是對處於奄奄一息之台灣語文突然恢復生機。自1990年代起,出現幾種台語字典、辭典,對於台語未來發展卻產生各種不同論述見解,在拼音方面首先出現教會(基督教)羅馬拼音字衍生種,後來又有自創品牌,在文字方面更分成羅馬拼音字和漢字兩派,而漢字派又因個人主張選用不同漢字來表達,一時間幾乎是「百家齊鳴」,筆者曾受遠流出版公司之託參與校對一本大字典,當時才體會到找出正確台語漢字是一件大工程。校完後,筆者就下定決心,一切從頭開始,積極收集有關台語資料(包括書籍、專論等),對漢語音韻、漢字本意探源再下工夫研究。在1992年及1998年得到台原出版社發行人林經甫先生鼎力支持出版《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反應還可以,而《實用台語詞彙》竟然有三刷,筆者深感欣慰。2004年暑假承蒙僑務委員會邀請前往美國做12場台語教學示範,5月初決定受邀時,得到僑務委員會贊助,在出發前趕工完成出版《簡明台語漢字音典》。2005、2006年暑假受美國台灣人同鄉會及長老教會邀請前往美國各做10場台語文演講,得到當地台胞熱烈歡迎和肯定,幾位前輩一再鼓勵筆者繼續發表研究心得。2006年自美國回台後,亦積極投入鄉土語言教學,一些臺語教師希望筆者能以實用、趣味性筆調編作一系列有關語言、聲韻、文字研究書籍,一則可供中文或其他語言系所學生做為聲韻、文字學之入門參考,二則做為一般人了解漢語聲韻、字音及字義演變之知識性讀物,於是將筆者近十多年來苦心研究分享讀者大眾,幫助有心學者得到捷徑來探索漢語之堂奧精華。筆者認為可將《淵遠流長話臺語》當做認識臺語之基礎讀本,由衷盼望能讓大眾了解「台語保存古代文字音韻」、「台語是化石級語言遺產」,更深入一層體會「台語之優美典雅」。
本書共分12章,包含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聲韻、聲調了解台語實際發音(漢語古音)及台語、北京話根源:
第1章探討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等名稱之實際內涵。
第2章介紹台語根源以及台語由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組成,並且探討「河洛話」之起源。
第3章介紹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先讓讀者了解本書所採用之標音符號,以便體會後述文中之實際發音。本書採取國際音標和ㄅㄆㄇ注音符號並列方式,提供讀者選擇較熟悉方式來拼音。
第4章介紹台語三大音系、特殊腔調及聲韻。
第5章介紹台語「規則變調」及「不規則變調」之原則及實際運用情形。
第6章介紹台語口語中實際發生之變韻,進一步發現該等台語漢字真面貌(解決不知實際正字之困擾)。
第二部分包含:
第7章何謂反切?漢字發音如何切合?當讀者了解聲韻學入門之基本原則,對於其他古籍之論述自然更加容易通曉理解,成為本書最大實用之處。
第8章舉例說明語漢字基本八聲調符合古代切韻,證實台語保存古代聲韻,當讀者能發出正確台語聲調音韻,所有古代聲韻立即重現於今世。
第9章介紹聲韻學入門書──康熙字典,成為印證「台語保存古代聲韻」之最有說服力根據。
第10章介紹字形及聲韻方面重要古籍,指引有志者做進一步研究。
第11章以台語古音解讀古文,台語如同一把珍奇鑰匙,開啟古韻大門可探知古文真正原意,使得本書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第三部分使讀者學以致用:「利用台語學日語」
第12章從日文假名印證台語保存漢唐古音,「利用台語漢字發音學日語」成為學習日語捷徑,亦使得本書具有特殊實用性,提高本書附加價值。
本書引用資料最主要是參考康熙字典。
一、康熙字典原書所載之「字母切韻要法」
因不少新修編版本之主事者大都已不解古代聲韻,對於原書在字典正文前之「字母切韻要法」等附錄資料,自認為在今日已失原有價值而刪去。實在是因為不少漢字由切韻法所得之正音和當今之北京話發音相差甚大,亦即北京話之漢字發音無法用古代字書之切韻法來表示,講白了,就是切不出來,尤其是北京話無入聲,所以根本無法和古音有所連結。而臺語漢字發音是正宗古音,因此字字相符。請讀者詳見本書所引之例。
茲先舉三例說明:
1.「失」見《廣韻》:「式質切」,「式」發「siék」取「s」及陰入調為聲母、「質」發「chít」取「ít」及陰入調為韻母,切合成陰入調「sít」。
「式」、「質」在北京話發「ㄕˋ」去聲、「ㄓˊ」陽平聲,切不出「ㄕ」。
2.「而」見《廣韻》:「如之切」,「如」發「jî」取「j」及陽平調為聲母、「之」發「chi」取「i」及陰平調為韻母,切合成陽平調「jî」。
「如」、「之」在北京話發「ㄖㄨˊ」陽平聲、「ㄓ」陰平聲,切不出「ㄦˊ」。
3.「吃」見《集韻》:「欺訖切」,「欺」發「khi」取「kh」及陰平調為聲母、「訖」發「kít」取「ít」及陰入調為韻母,切合成陰入調「khít」。「欺」、「訖」在北京話發「ㄑㄧ」陰平聲、「ㄑㄧˋ」去聲,切不出「ㄔ」。
二、選自新修編版本康熙字典附錄之「歷代重要字書表」中所列之
1.《說文解字》2.《玉篇》3.《類篇》4.《切韻》5.《唐韻》6.《廣韻》7.《集韻》8.《禮部韻略》9.《韻會》10.《平水韻》11.《中原音韻》12.《洪武正韻》等上述十二本書,其係康熙字典在每一個字之發音、釋義方面引用最多的字書。
其次是參考許成章大師所著之「臺灣漢語辭典」、陳冠學大師所著之「臺語之古老與古典」,其中舉了不少例說明臺語漢字出自古籍,可上推論語、孟子、禮記、漢書、世說新語等。
對於諸位前輩、讀者一再支持、鼓勵及愛顧,筆者在此謹致最高敬意和謝意。
筆者王華南為序於2015年8月18日
大約二十多年前,台灣人民開始對民主自由表達出較強烈追求意願,連帶激起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其中最具體表現就是對處於奄奄一息之台灣語文突然恢復生機。自1990年代起,出現幾種台語字典、辭典,對於台語未來發展卻產生各種不同論述見解,在拼音方面首先出現教會(基督教)羅馬拼音字衍生種,後來又有自創品牌,在文字方面更分成羅馬拼音字和漢字兩派,而漢字派又因個人主張選用不同漢字來表達,一時間幾乎是「百家齊鳴」,筆者曾受遠流出版公司之託參與校對一本大字典,當時才體會到找出正確台語漢字是一件大工程。校完後,筆者就下定決心...
目錄
淵遠流長話臺語 筆者自序
第一章 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
一、官話、北京話
二、中國話國語之由來
三、中國話國語之定形
四、中國話國語在1949年以後之發展
第二章、台語根源和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
一、「台灣」地名之由來
二、台語、河洛話根源
三、泉州話為台語根源之一
四、漳州話為台語根源之一
五、廈門話亦為台語根源之一
第三章、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
一、國際音標
二、台語發音結構方式:分兩種
三、台語母音(韻母)有五大類
四、台語子音(聲母)有二大類十七種
五、台語聲調共有十五種(本調十種,變調衍生五種)
六、佩文韻府一○六韻(韻母)
七、台語基本聲調和北京話聲調之對應
八、北京話之五聲和台語聲調之對應
第四章、台語三大音系、特殊腔調及聲韻
一、台語三大音系(漳州、泉州、廈門)之比較
二、台語特殊腔調與聲韻
第五章、台語變調分「規則變調」及「不規則變調」
一、規則變調之循環原理解說
二、不規則變調
三、台語變調是為何?
四、北京話仍保有少許變調
第六章、台語變韻
一、兩字連音速讀,前字之韻母和後字之【a , ㄚ】韻相連音,【a , ㄚ】韻和前字韻母結合成為雙母音、或是和前字韻母之尾音結合成為【a ,ㄚ】韻之新增聲母
二、前字尾音「n , ㄣ」,受後字聲母(子音)「b , m , p;ㄅ゙ , ㄇ , ㄅ」影響,尾音「n , ㄣ」變韻為「m , ㄇ」
三、前字尾音「t , ㄊ」,受後字聲母(子音)「b , m , p;ㄅ゙ , ㄇ , ㄅ」影響,尾音「t , ㄊ」變韻為「p , ㄅ」
四、前字尾音「n , ㄣ」,受後字聲母(子音)「k , ㄎ」影響,尾音「n , ㄣ」變韻為「ŋ , ㄥ」
五、前字尾音「m , ㄇ」變為「n , ㄣ」,後字是「á , ㄚˋ」,連「n , ㄋ」成為聲母。
六、前字尾音「m , ㄇ」變為「n , ㄣ」,後字是「lám , ㄌㄚㄇˋ」變韻為「ná , ㄋㄚˋ」
七、字音「chai , ㄗㄞ」、「pai , ㄅㄞ」、「phai , ㄆㄞ」和他字連讀時變為鼻聲
八、字詞相連讀變韻、變調
九、單數人稱代名詞連接「等」字韻尾「n , ㄣ」成為複數
十、字音合併形成新韻(併韻)、新調(陽上調)
第七章、何謂反切?漢字發音如何切合?
一、反切原理
二、反切法
三、「合口入聲」
四、實例說明如何切韻
第八章、台語漢字基本八聲調符合古代切韻
一、陰平聲調
二、陽平聲調
三、陰上聲調
四、陽上聲調
五、陰去聲調
六、陽去聲調
七、陰入聲調
八、陽入聲調
第九章、聲韻學入門書—康熙字典
一、簡介康熙字典
二、何謂四聲、七音、三十六字母?
第十章、字形、聲韻方面重要古籍
一、《說文解字》
二、《玉篇》
三、《類篇》
四、《切韻》
五、《唐韻》
六、《廣韻》
七、《集韻》
八、《禮部韻略》
九、《韻會》
十、《平水韻》
十一、《中原音韻》
十二、《洪武正韻》
第十一章、以台語古音解讀古文
一、《論語》和《孟子》
二、「是知也」、「不知也」、「有也」
三、周代漢代古籍
四、《世說新語》
第十二章、從日文假名印證台語保存漢唐古音
一、日語和台語發音有交集
二、日文之假名和台語漢字
三、日文漢字之音讀、訓讀
四、日語和台語發音相似之漢字字詞
淵遠流長話臺語 筆者自序
第一章 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
一、官話、北京話
二、中國話國語之由來
三、中國話國語之定形
四、中國話國語在1949年以後之發展
第二章、台語根源和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
一、「台灣」地名之由來
二、台語、河洛話根源
三、泉州話為台語根源之一
四、漳州話為台語根源之一
五、廈門話亦為台語根源之一
第三章、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
一、國際音標
二、台語發音結構方式:分兩種
三、台語母音(韻母)有五大類
四、台語子音(聲母)有二大類十七種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