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捩點,為中華民族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自主奠定了重要基礎。從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到1945年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時間內,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不願做奴隸的中華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抵抗,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鬥爭。在空前慘烈的抗戰歲月中,臺灣人始終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抗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臺灣抗日叢書》包括《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一》、《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二》、《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三》、《臺灣抗日團體》、《臺灣共產黨抗日史實》、《臺灣光復》。將於臺灣光復70 周年前夕,陸續與讀者見面。這套叢書從不同角度展示「中華人民的抗日戰爭,臺灣人沒有缺席」的歷史事實,反映臺灣人反抗外來侵略的不屈精神,他們之中有傑出的臺灣女性革命家謝雪紅,從黃埔軍校走出來的臺籍抗日將士李友邦,智取《田中奏摺》的蔡智堪,為第二次國共合作而勤勉工作的謝南光,支持日本戰俘反戰運動的康大川,用文字或電影作為抗戰武器的李純青、何非光,為籌畫收復臺灣做出重要貢獻的劉啟光、連震東、謝東閔、黃朝琴等。
在中國大陸的臺灣人自發成立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上海臺灣青年讀書會、臺灣義勇隊、臺灣革命同盟會等愛國組織,積極投身於抗日復臺的活動。臺灣共產黨在島內與臺灣人開展抗日運動,以臺灣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回到中華人民自主為革命理想。
叢書的作者和編者,是從事臺灣抗日歷史研究的專家或學者。書中許多史料是第一次對外披露,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臺灣人用可歌可泣的實際行動續寫了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書就了民族精神的壯麗篇章。
作者簡介:
藝煤、徐康/主編
章節試閱
前言
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鍾理和《原鄉人》
在祖國東南遼闊的海上有一座美麗的寶島,清晨最先迎接東升的太陽,傍晚靜靜聆聽喧囂的波濤,積雪的玉山頂是它聖潔的桂冠,明淨的日月潭是她美麗的眼睛,終年不斷的山風海嘯是寶島永無休止的歌聲……
是的,這正是祖國美麗而富饒的寶島──臺灣!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從三國時期衛溫帶著大陸的先進技術遠航臺灣,到鄭和在寶島留下「三寶薑」再到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千年滄桑凝聚著祖先開拓耕耘的無數血汗,更融匯著民族奮勇不屈的拼搏精神!然而,外國殖民者卻一直垂涎這個美麗富饒的寶島。
1895年,日本殖民者通過侵略戰爭強行割佔臺灣並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這一野蠻行徑立即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義憤,反割地鬥爭風起雲湧。而身處風暴中心的臺灣民眾,更是奔相走告,鳴鑼罷市,發出「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的堅定呼號。此後,在侵佔臺灣的50年裏,雖然日本殖民統治者費盡手段對臺灣社會施以政治高壓、經濟壓榨以及文化侵略,甚至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和焚掠,但光榮愛國、英勇無畏的臺灣同胞始終沒有屈服,浴血奮戰的驚天壯舉無處不在,日本侵佔臺灣五十年,臺灣人民反抗侵略五十年。武裝戰線上,民主國、黑旗軍、霧社起義。臺灣民眾懷著「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悲壯情懷,不畏強暴,前仆後繼,奮起反抗,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他們之中有誓不臣倭的丘逢甲、劉永福、余清芳、羅福清、莫那魯道等等,有傑出的臺灣女性革命家謝雪紅,智取《田中奏摺》的蔡智堪,帶領臺灣農民堅決抗爭無悔的李應章、簡吉等。思想戰線上,有帶領臺灣民眾懷著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發奮著文,爭取民權,喚醒民族意識,對日本殖民文化侵略和「皇民化」運動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文化鬥爭的林獻堂、蔣渭水、賴和、楊逵。他們之中有用文字或電影作為抗戰武器的李純青、張我軍、何非光,為籌畫收復臺灣做出重要貢獻的謝南光、李萬居、連震東等。
特別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發出全民族抗戰號召,臺灣民眾抗擊外辱的英勇鬥爭旋即融入到全民族抗戰的連天烽火之中,湧現出臺籍將軍李友邦率領臺灣義勇隊高舉「保衛祖國,收復臺灣」大旗,奮戰江浙閩,宣傳抗日、光復臺灣。而臺籍翁澤生、李克己、李子秀等革命烈士,譜寫了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共禦外侮、寧死不屈的光輝篇章。更有5萬餘臺灣同胞不畏艱險,回到祖國大陸,如楊誠、馮志堅、沈扶、黎舒林、李煥之、朱天順等一批愛國志士,追尋延安燈塔走向抗日戰場。他們與大陸同胞並肩戰鬥,直至最後勝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臺灣重歸中國版圖之際,臺灣各地萬人空巷,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街頭舞獅舞龍,鑼鼓喧天,到處響徹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歡慶聲⋯⋯
歷史不能忘記,歷史也不會忘記!五十年漫漫回歸路,臺灣光復這不容抹煞的歷史昭告世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開羅宣言》明確宣佈:日本應將所竊取於中國的領土,包括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波茨坦公告》再次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這標誌著日本在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的結束。當前,雖然臺灣和大陸尚未統一,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實從未改變。
五十年坎坷回歸路,臺灣光復這雄渾悲壯的歷史昭告世人,臺灣同胞具有光榮愛國的優良傳統和氣壯山河的民族氣節。日本侵略者侵佔臺灣的半個世紀裏,臺灣同胞義無反顧地投入反帝反殖民鬥爭,65萬人犧牲罹難,臺灣同胞以鮮血和生命證明自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那種在孤絕環境中所遭受的苦難和進行的殊死抗爭,感天動地!全民族抗日戰爭開始後,兩岸同胞遙相呼應,更有無數臺灣志士投身正面戰場,與大陸同胞並肩戰鬥。那種不遠千里,為民族利益而 灑熱血的赤子情懷,可歌可泣!
五十年風雨回歸路,臺灣光復這患難與共的歷史昭告世人,祖國的抗日戰爭,臺灣同胞沒有缺席。臺灣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休戚相關,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血脈相連。從被迫割讓到光復,臺灣以自己的不幸折射了整個民族的苦難,以自己的不屈折射了整個民族的抗爭,以自己的回歸來折射一個民族的復興之路。歷史充分證明,「祖國的命運,亦臺灣的命運,祖國存,則臺灣亦存」。
七十年風雨歲月,七十載滄桑砥礪。今天,在紀念臺灣光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精心甄選了一批歷史圖片、畫作,以及當年的郵票、地圖,並據此出版了這幅《臺灣光復》畫卷,旨在以最生動、最鮮活、最直觀的形式,再現臺灣同胞半個世紀不屈抗爭的苦難歷程,再現兩岸同胞命運相連、共禦外侮、同赴國難的輝煌詩篇。同時,作為《臺灣抗日叢書》的收官之輯,《臺灣光復》也將以畫卷形式區別於該套叢書前五輯以文字為主的表現形式,盡可能地豐富叢書的可讀性、資料性,便於廣大讀者閱讀、收藏。
憶往昔,壯懷激烈。謹以此畫冊深切緬懷臺灣光復這段所有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深切緬懷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付出巨大犧牲的先輩和烈士們!願兩岸同胞繼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順勢而為,齊心協力,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前言
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鍾理和《原鄉人》
在祖國東南遼闊的海上有一座美麗的寶島,清晨最先迎接東升的太陽,傍晚靜靜聆聽喧囂的波濤,積雪的玉山頂是它聖潔的桂冠,明淨的日月潭是她美麗的眼睛,終年不斷的山風海嘯是寶島永無休止的歌聲……
是的,這正是祖國美麗而富饒的寶島──臺灣!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從三國時期衛溫帶著大陸的先進技術遠航臺灣,到鄭和在寶島留下「三寶薑」再到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千年滄桑凝聚著祖先開拓耕耘的無數血汗,更融匯著民...
作者序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捩點,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從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到1945年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時間內,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不願做奴隸的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抵抗,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鬥爭。在空前慘烈的抗戰歲月中,臺灣同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的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臺灣抗日叢書》包括《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一》、《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二》、《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三》、《臺灣抗日團體》、《臺灣共產黨抗日史實》和《臺灣光復》(畫卷),將於臺灣光復70周年前夕,陸續與讀者見面。這套叢書從不同角度展示「祖國的抗日戰爭,臺灣同胞沒有缺席」的歷史事實,反映臺灣同胞反抗外來侵略的不屈精神,他們之中有傑出的臺灣女性革命家謝雪紅,從黃埔軍校走出來的臺籍抗日將士李友邦,智取《田中奏摺》的蔡智堪,為第二次國共合作而勤勉工作的謝南光,支持日本戰俘反戰運動的康大川,用文字或電影作為抗戰武器的李純青、何非光,為籌畫收復臺灣做出重要貢獻的劉啟光、連震東、謝東閔、黃朝琴等。在祖國大陸的臺灣同胞自發成立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上海臺灣青年讀書會、臺灣義勇隊、臺灣革命同盟會等愛國組織,積極投身於抗日復臺的活動。臺灣共產黨在島內領導臺灣同胞開展抗日運動,以臺灣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回到祖國懷抱為革命理想。
叢書以臺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投身於祖國抗日戰爭;祖國大陸同胞支持和援助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為主題,透過海峽兩岸同胞共禦外侮的抗日歷史,彰顯臺灣和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血脈聯繫。叢書的作者和編者,是從事臺灣抗日歷史研究的專家或學者。書中許多史料是第一次對外披露,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臺灣同胞用可歌可泣的實際行動續寫了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書就了民族精神的壯麗篇章。今天,當兩岸同胞共同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時候,我們再一次回顧、記取臺灣同胞為臺灣光復和祖國統一而竭心盡力的這一段歷史,顯得尤為珍貴,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 林文漪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捩點,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從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到1945年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時間內,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不願做奴隸的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抵抗,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鬥爭。在空前慘烈的抗戰歲月中,臺灣同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的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臺灣抗日叢書》包括《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一》、《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二》、《臺灣抗日人物集之三...
目錄
第一章 — 日本侵略者對臺灣掠奪 1
第二章 — 臺灣民眾英勇不屈的抗日鬥爭 11
第三章 — 臺灣抗日英雄圖譜 29
第四章 — 在祖國抗戰疆場上 47
第五章 — 臺灣民眾的非武裝抗日鬥爭 63
第六章 — 國共合作 共同抗日 107
第七章 — 中華民族抗戰取得偉大勝利 111
第一章 — 日本侵略者對臺灣掠奪 1
第二章 — 臺灣民眾英勇不屈的抗日鬥爭 11
第三章 — 臺灣抗日英雄圖譜 29
第四章 — 在祖國抗戰疆場上 47
第五章 — 臺灣民眾的非武裝抗日鬥爭 63
第六章 — 國共合作 共同抗日 107
第七章 — 中華民族抗戰取得偉大勝利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