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數年來思考打消寫回憶錄之念。但生平蒙受師長教誨、垂顧、提攜、護持,實不能不寫出受恩之經歷與感念。本小書重點,即實現此一構想,傳示世人供為觀覽,以見及今代師道醇厚,實亦個人成長與學問之提升,而得見其淵源背景,勢不能不留下紀錄。本書所載大小十六篇憶往文章,自是全在此一宗旨。
我之決計不寫回憶錄,基於承認我生平可取以資他人參考者,俱在於學問建樹一個方面。我之學術專論著作已問世者有二十四種,將來尚準備再出一種。我所編輯之重要史集已有十四種,將來或可成一、二種史料。故在學問上史學之貢獻應是遠在史界中之前列,非自詡也。
我雖治學有術,而治事無能,應世大多失敗,徒增悔恨。我是意志薄弱,優柔寡斷,常受他人欺愚玩弄。即是我一力在中文大學教書編書,亦有向校長告訐我,亦有插手侮弄我之編書。實際不足以傷害我(校長支持),並尚有造言中傷,使朋友懷疑。凡此實無必要再提,實不值寫出來,只有我妻子一人得知如此齷齪之事。一切俱成過去,別再提起算了。
本書記敘我的十餘位師長,固不得謂詳備,而感承獲益蒙愛之點滴,仍可說是未足答報,至我老年,尚能記憶疏於禮數之愧恨。
此書俱言長輩,而隨思及先慈王太夫人,亦吾欽敬仰承之慈母。既決定不寫回憶錄,將無法論家教、家業,誠不得已而略陳述於此序之中,祈求讀我書者容許我之逾越,曲諒我之私心。
我自一九九七年退休之後,回憶先慈自幼撫養教訓,卻始終不暇於檢敘身世家教。曾作一篇〈敗家實錄〉,若不寫回憶錄,即無法呈現如此之文,恐此生亦未能下筆寫成,不得已乃想於此序中一述先慈。
先父王家楨,字棟臣,前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生於故鄉河南省周家口,於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在故鄉辭世。先父一生娶妻四次,皆為正娶,蓋前者亡故而繼娶填房。先慈王氏來歸,先父已五十餘歲。而家中早有六女,已五女遣嫁並生子女,僅吾六姊在吾幼年之時方出嫁。六姊實深愛吾母子也。
先慈生吾與兩妹一弟,撫育我兄妹弟頗致辛勞。先慈雖不識字,而能識大體明大義,教誨吾兄妹弟從不打罵,以醇愛誘善,以訓戒示警。尤其先父六十六歲辭世,寡母撫育教訓兒女,甚是辛勞。父歿吾方十餘歲,弱弟方三歲,俱仰先慈操勞持家,教吾輩成人。吾此生體氣之成長,讀書之進造,皆先慈身教言訓所促成也。仰念母愛,此生未嘗忘也。惟恨少年離家,一生未敬養慈母,不孝之罪何可逭也。吾彌老思之,痛愧難安。
吾因國共內戰,於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離家,與先慈訣別,慈母徹夜不能眠,相告在外必有貴人相助,務須珍惜生命,保重身體,受到慈母之言,吾亦終身未忘。於今草草寫入本文,皆血淚之積也。望識者令我宣白吐訴,萬萬不能報先慈撫育之恩也。
吾抱持母訓,奔走衣食,果能得遇本文所寫之諸位師長,實皆先慈所謂之貴人也。出此小書,在記師道之厚重,亦暴表慈母之遺訓。作此小序,無從弭我不孝之罪責,做人為學,焉敢不誠。心實碎矣,文字語言不能明喻矣。
本書承門人劉德美教授詳加校訂,並承學長陳三井教授推薦出版。
中華民國一○二年(二○一三)九月九日寫於多倫多之柳谷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