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大道回歸
編輯誌 大道系列天書第三冊–《大道回歸》,正是對所有的「唯識學」理論來建構,人類眾生在宗教信仰修持裡面,對於人世間潤生這是必要性,不分別任何國度及人種,每個人都需要「食衣住行育樂」調劑,才有身心安康。 《大道回歸》目錄–最主要標題,是真正由整體建構的原因,提供人類在修持,可以減少三十至五十年無明摸索。人世間有了「初心」正是以「自性佛性」的,開起了「初因的天命」,才能有「了願」中的功能。 在「真假虛幻」過程,必要「藉假修真」的,對「智慧福報」亦要兼備,正是通過了「理障、事障、自縛」變成「魔難考程」的經歷;形成「礙障、惑障、業障、所知障」在一段考磨之後,才能有「了劫」的。 由「起心動念」當中,就有「超性、淨靈、垢識」所發現,對於「三曹普渡」由「真如、靈魂、真我、本靈」,就有「如來藏」的具足,對「菩提、開悟、明心、見性」過程,而由「覺滿、自覺、滿圓」所具備。 弘先天之真詮,行天地之大道, 立杏壇之規範,渡眾生之回歸。 累世因果之償還,借假修真的還元, 完成天賦之使命,當代科技之乘越。 大道者無私無為,亦無所作為,是人世間因有人,方能彰顯自性開啟,亦因有人類方能提引佛性而成就眾生,在人世間因眾生落凡後,即迷失自己,又因人處於世間受凡塵假景而迷障自性,更減少五神通之彰顯。 現今而言,因為往昔所迷失的,現今因科技文明,智識提昇,使得心靈亦較往昔來得落寞空虛,亦因較往昔不知己身所具足,在於現今自然而然即向外求取,而不知本身即具足本有「自性根基」的。 「佛性」乃是現今所言,而古曰「自性」,又自性是自己所具足,而佛性亦為自己所具足;絕不是哪位成佛、成仙、成聖,而言佛性、仙性、聖性可具備,皆是現今眾生因迷障自己,而不得不言之:佛性! 不論以三教而言,佛性、仙性、聖性皆是現今眾生,迷障自己而立言論,因此:佛性、仙性、聖性皆是同一自性而已,自性能否提引闡揚?看自己能否回歸自性當中,回返自性,即能將佛性、仙性、聖性來彰顯。 亦因自己所具足,外人無法得取,亦無法轉換,僅在於迷障中,不了解自己所具足本來,就捨棄自己之物而向外求取佛性,請問眾生能否得之?試思即明!佛本眾生,眾生即佛,僅在迷與悟之分別。 古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即在起心動念中,斷除人世間因緣果報,而不讓它形成果報殘害自己,更能將善德果實來萌芽發展,在於善因、善緣即由此開展,對人之起心動念,就是自己分內之事。 自性、佛性能否闡揚?必觀如何回歸自己之性!能了悟眾生之性,即可開悟:佛性、仙性、聖性,更在自身中所能具足,不僅由修持而來,行善而得,亦非大善人及聖人,才僅具佛性,眾生即無具佛性、自性,不也! 人之初念,正是起於心頭之前,故在人間能行持一切緣頭(起),因有人間的萬緣,才能成就萬物、萬事之準則,人類在起心動念,含包一切萬物起頭,能在緣動而行持對一切是好是壞,就由起心動念而成就之。 是善德因緣?是惡殃因緣?必在自己往昔經驗,累積應行與該行因緣起頭,人類之起心動念,正是一切萬緣開端,在萬緣開端,會因人之作為,改變好與壞及善與惡,這種人為因素,皆由人之所作所為而抉擇。 人類因緣起頭可明瞭,就要有改變思想空間,人間萬緣之中,經由宗教修持,將本來不良惡殃因緣,改變成為善德、良好因緣,也會在人類起心動念,正是在對一切因緣(源)開端,也叫做『含因起動』。 理心光明禪師題於《大道回歸》三版前 丁酉中元、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