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得到快樂,只要知道「如何去想」,如何去改變我們的想法,就可以得到快樂。我們都擁有帶給內心快樂的潛力,所以我們都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快樂。
*我不講來世的快樂,我只講今生該如何快樂,我們不談來生跟過去世,只講現在,好好來看我們這一輩子。
*一旦開始修行後,即使只帶來百分之一的改變,但這是零與一的差別。零與一的差別有多大?零與一的差距是無限大的!
*佛法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很多,我將它稱為「生活管理學」;佛陀的教法並不只是為了佛教徒,而是為了所有的人類。
*不論是虔誠的佛教徒,或基督教、回教……等等,即使依照教義過生活,但是如果過得不快樂,那麼就是很糟糕的教徒。
內心快樂是面對一切困境與煩惱的疫苗,康薩仁波切的教導使我們認知到,快樂是理所當然的事。只要懂得以正確的方法修心,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實踐,每個人都能擺脫負面情緒,進而改變自己、找到希望,並使家庭成為快樂的天堂。而且這份不可思議的效果,康薩仁波切親口承諾,只要用心去做,保證絕對能夠實現!
作者簡介:
康薩仁波切(又名為天津楚卿佩登)
出生於1975年,康薩意指黃色房子。康薩仁波切目前在色拉傑佛學院擔任教師,教導數百位僧人與初學者佛學義理。色拉傑佛學院創建於15世紀的西藏雪域,為遵循著那爛陀大學傳統的格魯派三大佛學院之一。仁波切除了在達蘭沙拉,印度及尼泊爾的寧瑪派和噶舉派寺院教授傳承的法教,也在印度,尼泊爾、越南,台灣和西方國家等地區,於大學,社團單位,佛法中心及藏人屯墾區為一般大眾講授佛法。
康薩仁波切除了接受格魯派傳承的完整學習外,仁波切因本身來自於一個寧瑪派傳承的家庭,所以從這兩大教派都獲得許多珍貴的教法。也曾經於多位四大教派的大成就者座前獲得許多經部,密續灌頂和秘密口訣的教授。仁波切的上師包括尊貴的達賴喇嘛尊者,頂果欽哲仁波切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拉諦仁波切(Lati Rinpoche)堪殊洛桑策林(Khensur Lobsang Tsering),凱尊桑波仁波切(Khetsun Sangpo Rinpoche) ,究給企千仁波切(Choegye Trichen Rinpoche)以及;並且在達賴喇嘛尊者座下接受比丘戒。
康薩仁波切除了精通格魯派及寧瑪派傳承的教法,也是噶噹派修心教法的實踐者。仁波切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偉大的上師,懷著強大的悲心,仁波切總是孜孜不倦努力在眾生的心相續種下愛與慈悲的種子。仁波切洞悉當代社會動態脈絡,深具說服力的言談,總能吸引無數的聽者,即為為受苦的心靈帶來希望的曙光。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什麼是生活的意義?」年輕睿智的康薩仁波切輕鬆明確地回答:「生活的意義,就是要快樂過生活!」快樂是世界上最容易理解的一件事,任何人都懂它、欣慕它,願與它日夜常相為伴,卻又往往將它放在最遙不可及的位置——若不是在時間彼端的來世,就是在空間裡與自己最無緣的角落。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明白,快樂其實不必四處尋覓,不用費盡心思捉摸攫取。如果沒有辦法在內心找到快樂,又怎麼可能在這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快樂?
康薩仁波切以自己親身的故事為例,告訴我們,他如何從一位易憤難悅,會令母親傷心哭泣,發飆時又曾一拳打壞電燈開關的血氣青年,蛻變為謙虛有禮,並四處散播快樂真理的精神導師!這與懂得多少佛陀的教法,以及學習多少佛教的義理毫無關係,任何人都有如此翻轉的潛力與權利,不論是否是佛教徒,甚至是否有宗教信仰都一樣。
心的力量如此強大,既能創造出毀滅世界的核彈,也能引領每個人走向永恆快樂的境界。身為這份力量的主人,我們都必須認識這份力量,並學習正確用心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一點也不難,康薩仁波切在本書中循序漸進,將這些珍貴的智慧一一揭露,同時告訴我們,一切選擇都在自己手中。西藏有句諺語:「若一直開心,就會變成開心的老人;若一直痛苦,就會變成痛苦的老人。」您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什麼是生活的意義?」年輕睿智的康薩仁波切輕鬆明確地回答:「生活的意義,就是要快樂過生活!」快樂是世界上最容易理解的一件事,任何人都懂它、欣慕它,願與它日夜常相為伴,卻又往往將它放在最遙不可及的位置——若不是在時間彼端的來世,就是在空間裡與自己最無緣的角落。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明白,快樂其實不必四處尋覓,不用費盡心思捉摸攫取。如果沒有辦法在內心找到快樂,又怎麼可能在這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快樂?
康薩仁波切以自己親身的故事為例,告訴我們,他如何從一位易憤難悅,會令母親傷心哭泣,發...
章節試閱
第二章
佛法的「人際關係學」:悲心
生活中有五件事需要好好管理:1、壓力;2、時間;3、與他人的關係;4、憤怒;5、恐懼。佛陀主要是來教導我們如何生活的,尤其是如何調伏煩惱和負面情緒。
時間的管理和人際關係間有很大的關聯性。我們發現,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不像過去那麼深,人與機器顛的關係反而比較深。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跟家人相處,反而用很多時間跟機器相處,這也影響到跟家人的關係。
有個小孩,爸爸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他問爸爸:「你工作一個小時賺多少錢呢?」爸爸回答:「二十美元。」小孩說:「爸爸可以不可以給我二十美元?」爸爸問小孩為什麼,小孩回答:「爸爸!我需要二十元來買你的一個小時,你可不可以早點回家,花一個小時來陪我?」
昨天到一家餐廳用餐,看到一對情侶,他們大約對談了十分鐘,之後就各自玩起手機,直到食物送來。我也曾遇過一位越南大使,他外交手腕很好,跟我一起用餐時,會從自己的餐盤中夾食物給我,他說彼此分享就是關懷對方。想要處理好與家人的關係,有兩件事很重要:一個是要分享,一個是關懷。以佛教的名相來說,我們稱它為「悲心」。很多人以為悲心的對象是那些遭受災難的可憐人,但事實上「災難」常常發生在我們自已家裡。如果一早起來就在家裡吵,接下來一整天都會很不順。白天工作已經很累,晚上回家又爭吵,那才真是一個「災難」,一個「全球化」的「災難」。
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要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在家裡也要知道如何與家人相處。我們必須學著去關心、了解別人的問題,才有辦法產生「悲心」。有位小女生跟我說,她覺得跟父親相處很困難,父女關係很不好,我教她試著去想爸爸的好處和優點,同時寫下來寄給爸爸看。雖然覺得很困難,她還是試了,之後,她跟爸爸的關係改善不少。
如果想關懷對方,也必須要知道怎麼關懷。事實上,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做。很多人覺得「我明明對你那麼好,你為何感受不到呢?」為什麼?因為沒有用「正確的方式」。雖然分享和關懷是改善關係的第一步,但必須要知道如何去關懷,而且若真的要關懷對方,就必須花費時間。在寺院,與出家人有關的戒律中,佛陀制訂了每兩週聚在一起討論事情的規矩,主要是讓出家人能夠彼此分享。在家庭中,若我們要關懷家庭的成員,就必須要知道方法——關懷家人、朋友和小孩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此外,關懷別人必須注意兩件事情:第一、必須知道對方的問題在哪裡,第二、要知道對方的想法是什麼。
當我們要關懷對方時,了解對方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一開始接觸佛教,忽然間就要講「悲心」,但是慈悲的對象卻是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人,這表示我們不了解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應當要從家庭做起,西方有句諺語:「一天是從家裡開始的。」
如果有人問:「你有什麼問題?」你一定可以不假思索地滔滔不絕,但如果是問:「你的朋友、家人或小孩遇到什麼問題?」你卻得要想一下才說得出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想自己。真的了解對方的想法,發現對方的問題,才能為對方付出真正的關懷。假使有人對你說:「我很關心你喔!」你問他:「你了解我嗎?」除非了解你,否則是很難關心你的,那只是一句空話。
在寺院有辯經的課程,辯論時首先必須了解對方的看法,同時設想對方在想什麼,這樣才有辦法辯。多年前我有一位廚師,有一天我問他:「你知道我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嗎?」他想了幾分鐘,講了兩個食物,完全都不對,當時我不禁笑了出來。如果不知道我喜歡或不喜歡吃什麼,如何能煮出我愛吃的菜呢?如果你要關心對方,卻不了解對方,那麼又如何能夠真正付出關心呢?
為什麼我們無法真正「了解」對方?這往往是因為經常無法「傾聽」對方的聲音。觀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是聽的多還是說的多?大部分人都喜歡滔滔不絕,而不太想要聽他人講。但以人體構造來看,應該是要多聽,因為耳朵有兩個,嘴巴只有一個。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聽」,主要是有個「自我」存在;因為自我,所以無論耳朵聽到什麼,都會變成用我們「想聽」的方式來聽。
有一個人工作不順利,老闆告訴他:「如果你再沒辦法好好工作,我就要雇用別人了。」他回答:「這樣不錯啊!工作這麼多,再多請一個人來做更好!」他是在聽,但卻是用自己的方式。通常爭吵時我們也是只用自己的方式來聽,無法真正聽對方講什麼。
像我父母偶爾會爭吵,每當媽媽責怪爸爸時,他根本聽不進去,只會回嘴,我勸他:「你不要聽媽媽說,只要回答『對啦!對啦!』就好。」一開始爸爸覺得很困難,漸漸越講越順後,父母間的爭吵也變少了。每次爸爸想要解釋,狀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但只要說「對啦!」爭吵很快就結束。我同時發現,和爸爸談論有關佛法的事,他會立刻開始長篇大論起來。我出生的家庭已有好幾百年佛法修行的傳統,即使在這樣的家庭裡,還是有很多「災難」。為什麼佛法對這家庭沒有一點好的影響呢?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學習佛法。
佛陀所傳授的教法,主要目的是告訴大家如何創造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可是在接受傳統佛法的人中,有很多並不以「實用」的方式來理解和實踐。佛法應該是要運用在「實際生活」的。若想要了解對方,首先要多傾聽;而想傾聽,就必須減少自我。
大家都讀過《心經》,經裡觀自在菩薩在講,舍利弗也在講,只有佛陀在聽,他只在最後講了一句:「如是!如是!」這就是佛陀給我們的一個很好的示範。所以,想要改善與他人間的關係,首先應該傾聽,聽的多就會了解更多。當我們跟親人爭吵時,不應該立即罵回去,應該退一步去傾聽。寺院裡,學生們也會爭吵,每次我都會靜下來聽他們說。想要讓兩個正在爭論的人立即停下來,是很困難的,這時候必須去聽他們在吵什麼。比起批評,傾聽更困難。
小時候我們的老師說話非常嚴厲,他常說:「你們跟驢一樣!根本不是人!」當時我忍不住想笑卻又不敢,怕老師會生氣。西藏有句諺語:「真正關心你的人,會用批判的語氣跟你講話;反而那些講你好話的人,可能是會殺了你的人。」能真正「聽見」別人在說什麼,那是一個很大的成功,因為我們的自我往往太強大。別人用批評的語氣,我們習慣上聽了會不高興,進而讓關係變得更糟。可是我們不只要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更要聽別人的批評。
在我的寺院中有位十三、四歲的小沙彌,有段時間突然變成全班學業最糟糕的學生,他不專心聽課,甚至不來上課。我將他叫來,試著和他談,他並未說明為什麼不好好聽老師的話,不到學校上課。接著一個星期,我跟知道他過去的朋友聊,才了解原來他有段傷心往事。老師對他的批評完全沒錯,但是疏忽了一件小事情,他小時候曾經親眼看過爸爸對媽媽施暴,打到媽媽腎臟壞掉,可以想見這件事對他一定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他怎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呢?但是老師沒有試著了解,卻只管功課,訓斥他。我看出這孩子的問題後,再問他:「你真的很在意你媽媽嗎?」那時候他流淚了。
為了了解人生真正問題所在,佛陀要我們首先了解什麼是「苦」。然而一些佛學家卻只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他們會講苦的定義是什麼,苦在哪裡,苦是什麼……,這個苦和佛陀所說的差距甚遠。如果想在實際生活上得到法益,我們就必須以「實際」的方式來理解佛法。
在講四聖諦時,佛陀說:「要了解苦。」我們必須了解家人、朋友及所有人的苦,了解他們的問題在哪裡。然而一些學者,每講到苦卻先問:「苦的定義是什麼?」如果你回答了,他又會說:「不對,應該是……」,這樣子不斷討論,有如玩文字遊戲,結果越偏越遠。佛陀的教法應該從實際生活去運用學習,對我們才會真正有幫肋。佛陀所謂要了解苦,是要了解「對方的問題」,譬如剛剛提到的那位小沙彌,因為了解並解決了他真正的問題,後來他在學習上就漸漸進步了。
我們跟他人相處時,經常不去看對方的問題,而是用自己的角度來設想對方。佛陀很多的教法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建言,我聽過一件真實的事,有位長輩對年輕人說希望他們能學習佛法,年輕人卻回答:「我還年輕,等老的時候就會開始學習佛法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沒有真正了解佛法,佛法是任何人隨時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裡的,和年齡無關。
一般人去聽音樂、看電影都不會覺得無聊,因為那是娛樂。在佛陀的時代,「講授佛法」對祂來說就是一種娛樂,這是我可以證明的。像我從來不用智慧型手機,平常日用不超過十美元,以自己喜歡的方法娛樂自己,生活過得很開心。但大多數人如果一天不用智慧型手機,很難預料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寺院和美國一所大學有交換學生的計畫,當時與一位教授談論課程安排時,他提出:「如果美國學生來住你們寺院的話,吃什麼、住哪裡都沒關係,但是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東西——網路,因為網路已在他們的血液當中。」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進到我們血液當中了。我們經常覺得「娛樂」理當來自「外在」環境,但是根據佛陀的教法,真正的娛樂應當來自於內心。
有一回在印度閉關,有位年輕人對我講了他的問題。在一個小時的禪修裡,他將手機關靜音放在身邊,忽然「看到」有人call他,他心裡開始想:「誰call我?」結果這一個小時都沒辦法好好觀想。在現代的生活中,我們非常依賴外在事物來娛樂自已,但是以佛法來說,修心才是娛樂。很多人對佛陀的教法產生誤解,在講到佛法時,雖然想要「更深入」了解而提出很多問題,但卻都是用「不實際」的方式來理解。
佛法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很多,我將它稱為「生活管理學」;佛陀的教法並不只是為了佛教徒,而是為了所有的人類。如果只探究它哲理的部分,即使是佛教徒也很難接受。所以,若想要處理好跟家人間的關係,那就從現在開始去了解對方,並且好好地傾聽。我講的並不是要你「為所有眾生產生悲心」這麼高深的話,而只是告訴你們學習傾聽對方的聲音、了解對方的問題。但要你們真的做到,困難重重。
第二章
佛法的「人際關係學」:悲心
生活中有五件事需要好好管理:1、壓力;2、時間;3、與他人的關係;4、憤怒;5、恐懼。佛陀主要是來教導我們如何生活的,尤其是如何調伏煩惱和負面情緒。
時間的管理和人際關係間有很大的關聯性。我們發現,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不像過去那麼深,人與機器顛的關係反而比較深。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跟家人相處,反而用很多時間跟機器相處,這也影響到跟家人的關係。
有個小孩,爸爸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他問爸爸:「你工作一個小時賺多少錢呢?」爸爸回答:「二十美元。」小孩說:「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序曲:如何讓生活平靜
第二章 佛法「人際關係學」:悲心
第三章 如何讓心平靜
(一)想因果
(二)觀修「取、捨」
(三)克服破壞性情緒
第四章 堅強快樂過生活
(一)減少負面情緒
(二)家是快樂的天堂
(三)健康的生活
(四)皈依
(五)如何活得更快樂
第五章 克服焦慮、恐懼和憤怒
(一)如何克服焦慮
(二)面對內心的恐懼
(三)處理憤怒的情緒
第六章 了解死亡
(一)了解死亡的過程
(二)為死亡提前做準備
第七章 修心,轉變自此開始
前言
第一章 序曲:如何讓生活平靜
第二章 佛法「人際關係學」:悲心
第三章 如何讓心平靜
(一)想因果
(二)觀修「取、捨」
(三)克服破壞性情緒
第四章 堅強快樂過生活
(一)減少負面情緒
(二)家是快樂的天堂
(三)健康的生活
(四)皈依
(五)如何活得更快樂
第五章 克服焦慮、恐懼和憤怒
(一)如何克服焦慮
(二)面對內心的恐懼
(三)處理憤怒的情緒
第六章 了解死亡
(一)了解死亡的過程
(二)為死亡提前做準備
第七章 修心,轉變自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