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其一生四十多年的弘法生涯中,不只一次地對弟子們耳提面命:「不要因為我是已覺悟的大成就者,就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我所說的每一句話。你們必須以獨立的思考與實際的行動,來親身檢驗這些我所交給你們的種種方法。」
歐雷.尼達爾喇嘛將佛陀這項囑咐奉為圭臬。在《事情本如是》一書中,他詳盡地為我們剖析佛陀三大類教法——小乘、大成與金剛乘彼此間的關聯性與相異處,同時介紹佛陀最初在傳授這些教法時的時空背景與講述對象,使我們能輕易了解並掌握這些方法的宗旨與要點。歐雷喇嘛更生動地將這些教法具現化為一棟擁有三根支柱的高大樓房,並從知見、禪修與行為三種角度,為我們闡釋這三大類教法在修行之道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
透過歐雷喇嘛的解說,我們將能得知為何佛陀的三乘教法,對於靈性的完整發展而言都同等重要、不可偏廢,並如何得以循序漸進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避免因超出能力所及而錯失使自己能夠成長突破的機會。唯有認知到心真正的本質,並看透假我以及一切相對事物的虛妄不實,我們才能以無懼戰勝所有煩惱,迎向真正永恆不變的智慧與歡喜——大手印的究竟圓滿境界!
作者簡介:
歐雷.尼達爾喇嘛(Lama Ole Nydahl,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九日生於丹麥哥本哈根)
一九六九年,年輕的歐雷‧尼達爾與其新婚夫人漢娜(Hannah)在尼泊爾渡蜜月時,巧遇了噶舉派傳承的精神領袖。他是二十世紀西藏最偉大的禪修者之一——第十六世嘉華噶瑪巴(Gyalwa Karmapa),並幸運地成為他的第一對西方弟子。在喜馬拉雅山中,歐雷賢伉儷於噶瑪巴座下經過數年的學習與訓練之後,噶瑪巴將弘揚佛法於西方世界的重任交予他們兩人。
自一九七二年起迄今,歐雷喇嘛已相繼在世界各地六十三個國家中建立了五百五十多所金剛乘佛教中心,歐雷喇嘛本人及其弟子們皆在這些中心傳授及學習佛法。
若您想進一步了解更多資訊,或尋找離您距離最近的金剛乘佛教中心,歡迎上網至金剛乘佛教官網查詢:
www.diamondway-buddhism.org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亮點推薦】
這本以易於理解的現代形式來詮釋佛陀教法的《事情本如此》,自第一版發行問世以來,便不斷證明這是一本廣受學佛人士歡迎且實用的入門簡介。這次的改版與擴編將不容置疑地使本書更具影響力,讓世人得以更深入地認識解脫與覺悟之道。
歐雷.尼達爾喇嘛是 第16世噶瑪巴最親近的弟子之一,同時也是以金剛乘的實際行動傳承噶瑪噶舉派悠久教法的一位具格上師。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中,他以相應於今日西方世界的方式傳授佛陀永恆而博大精深的法門,使為數眾多的人都得到利益與幫助。
——第十七世噶瑪巴.赤列塔耶多吉
【編輯推介】
當代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人物與金剛乘藏傳佛教導師——歐雷.尼達爾喇嘛,萬眾矚目的首本中文著作熱烈上市!!
當接受西方正統哲學教育、深具思辨與批判力的年輕博士,遇見東方古老靈性傳承中最偉大的精神導師與成就者,這段意義非凡的因緣,註定將成為啟發新世代人類靈性的重要契機。
甫成婚的歐雷.尼達爾喇嘛在因緣際會下,得以親近噶瑪噶舉派第十六世噶瑪巴——即著名之嘉華噶瑪巴,並在其法王座下密集而廣泛地學習藏傳佛教的精隨,成果深受肯定與讚賞,更傳承了包含大手印在內種種最心要的法門。歐雷.尼達爾喇嘛於是被賦予將此佛陀最究竟的教法弘揚於西方世界的重責大任。
喇嘛不負所託,在接下來三十年的歲月中,他日以繼夜地奔走各國,馬不停蹄地教學與傳法。在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成功使金剛乘佛教成為廣受歐美人士接納與歡迎的修行之道,使擁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佛教終能於此處女地上落地深根。歐雷.尼達爾喇嘛將佛陀精微奧妙的種種教法,轉變為現代人皆可輕易理解並實踐的形式,並與在地文化民情相互結合,得以淺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從最根本之處開始轉變我們的生命。
此書即是歐雷.尼達爾喇嘛弘法三十年所累積出的精華與大綱。年輕博士與老法王彼此之間的相知相惜,以及在生命上深刻的交流互動,已為這個迷惘不安的世界與時代,帶來既長遠又實際的改變和影響力。同時,這份力量如今仍繼續在每個渴求成長與指引的心靈中不斷散播,使無數人在看似幸福實則徬徨的生活中,找到值得全心投入的積極目標,與生命源源不絕的動力。
名人推薦:【亮點推薦】
這本以易於理解的現代形式來詮釋佛陀教法的《事情本如此》,自第一版發行問世以來,便不斷證明這是一本廣受學佛人士歡迎且實用的入門簡介。這次的改版與擴編將不容置疑地使本書更具影響力,讓世人得以更深入地認識解脫與覺悟之道。
歐雷.尼達爾喇嘛是 第16世噶瑪巴最親近的弟子之一,同時也是以金剛乘的實際行動傳承噶瑪噶舉派悠久教法的一位具格上師。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中,他以相應於今日西方世界的方式傳授佛陀永恆而博大精深的法門,使為數眾多的人都得到利益與幫助。
——第十七世噶瑪巴.赤列塔耶多吉
...
章節試閱
前言
我們的本師——佛陀釋迦牟尼——生活於兩千五百年前靈性文化發展極為燦爛的北印度。開悟成道後,他在悟性極高的弟子們簇擁下,滿懷慈悲與喜悅地廣傳教法長達四十五年之久。當時的環境條件在各方面都極有利於佛法的實踐與弘揚,這也是今日佛陀的智慧與行法之所以如此浩瀚無邊的主要原因。佛陀的指導後來逐漸發展為三部重要的藏經:藏文大藏經(包含甘珠爾與丹珠爾)、中文大藏經與巴利文大藏經。甘珠爾 為佛陀於四十五年的傳法時期親口所述,在其圓寂後由弟子們結集而成,共一百零八卷,包含八萬四千法門;丹珠爾 是佛陀的弟子與後世修行有成的祖師大德們對於佛經的註釋,共二百五十四卷。甘珠爾與丹珠爾是在西元七至十四世紀間,由梵文與中文經典逐漸翻譯為藏文的。
佛陀在八十歲捨報時說:「我可以快樂地離開了,我沒有保留任何一法,所有對你們有所助益的,我都已經傳授,接下來你們就是自己的導師了。」這番言論在在彰顯了佛陀教法的焦點都放在人的成熟完美與實際生活上。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教導眾生,以及究竟教導了些什麽的問題,佛陀簡單明瞭地回答:「我之所以要不斷指導,皆因你們和一切有情都想離苦得樂;而我所指導的內容,不是別的,正是諸法的實相(the way things are)。」
佛教中的眾多宗派皆從這些龐大的法教中發展出來,並致力於將身、語、意業提升至與佛陀相等的境界,他們依循佛陀所指導的修行次第發掘人類的潛能。佛陀的教法並非建立在人們的信仰上,而是立基於實修實證的基礎上,單從文字內容著手將無法真正理解佛法的真義。唯有將這些教法與其他世界觀或宗教信仰相比,我們才能清楚佛陀真正獨一無二的貢獻為何。抱持開放的態度來學習佛法將很有幫助,因為佛陀完美的智慧無法以是此非彼的觀念來描述。另外,在進入主題之前,有些觀念必須在此做出一些澄清。
在西方世界,許多人認為佛教是種哲學,若是從「佛陀教法的內容完全合乎邏輯」這個層面來看,這種認知並沒有錯。當透過修行持續提升自己的境界,我們的思慮將同時跟著心境的轉化而益發清晰與活躍;包括邏輯思維在內,佛法能將人的潛能開發至全然綻放。那麽,為什麼我們不說佛教是哲學呢?因為哲學的研究僅止於概念及觀點上的探討,人們總是在得到令人滿意的完美辨析後便將書本束諸高閣。然而,佛法卻遠遠超出概念的層面,它是種能徹底改變我們身、語、意業的實踐辦法,使人覺察自己的心在日常生活中的運作,並提供我們一個看待外在世界的宏觀視野。佛陀的教法能深遠地轉變那些實踐它的人。
即使在最初的修行階段,將對於佛法的理解以及佛陀的解脫之道運用在生活中,也能使我們徹底擺脫身為無助受害者的感覺。隨後,當我們觀察到一切事物都遵循著因果律的模式在運作後,真正的信心會油然而生,因為一旦理解了因果間的關係,任何事情都能夠操之在己,這也會深化我們更進一步求法的渴望。當這種覺性越來越高,我們的行為舉止將更加自在寫意,同時受益於心中那塊不為外境所動之處。因為佛陀的教法能如此根本的改變那些實踐者,因此佛教絕對不僅僅是種哲學而已。
有些人因為看見修習佛法的人變得愈來愈沉著冷靜、知足且堅強,便認為佛教等同心理學。對這個說法我們該如何來解釋呢?心理學的目的非常明確——改善人的日常生活。所有的心理學派都希望能使每個人對所處的社會有所貢獻,並於有生之年不要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太大的負擔與困擾。
就這個範疇來說,佛法與心理學有著很相似的目標,但佛陀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更加根本。佛陀告訴我們,所有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物都是暫時的現象,因此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真正可依可靠的。對於那些願意發掘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者,佛法點出了在念與念之間以及之前的那個能被印證的永恆自性,唯有這份證悟能闡明可以帶領眾生度過生、老、病、死的真理。
基本上,佛陀的「心理學」所闡釋的內涵不僅止於我們從生至死的這一生。發生在生命中的每件事以及在當中所經歷的一切,其起因可能皆是前世言行的結果,因此往往不能只用這一世來解釋;同樣的,每個人今天的思想、語言及行為,又決定了自己來生的境遇。這種超出一生一世的因果原理,在佛教中被稱為「業」,它解釋了為什麼不論是從外在條件還是內在狀況來看,每個眾生間皆有很大的差異。每個生命都在承受自己的業報,也就是過去的身、語、意業所帶來的結果。
由此可知,佛教是從「自己對自己負責」及「自立」等較高層次著手令人轉變。雖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這一點,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然而,佛陀告訴我們,造成痛苦的原因並非惡的本性,而是「根本的無明」,這種無明使人無法認知到自己與佛陀、與眾生其實是無二無別的。所以我們應該祛除愚昧無知,如此才能帶來恆常不變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每個人都不斷在尋找的,佛陀的指導則正是相應的路標。
心理學和佛教都可以使人改變,而心理學的治療只限於因緣合和所成的日常範疇,一旦當人心有餘力,也就不再需要心理學的幫助了。而此時佛教正好可以開展工作:佛教闡釋了不為時空所縛,每個人本自俱足的「自性」,因此遠離所有的二元對立。只要證悟到不論內外在世界皆轉瞬即逝、對不生不滅的本體而言皆是「空」,修行人便能在兩者間同樣感到安樂。這種指導說明了能夠感知的「心」才是經歷的主體,以及它的富饒。佛陀啟發人們明瞭人生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舒適安穩地生活直到生命結束,而是要不斷地挑戰開發自己全然的潛能。
從什麼時候開始人會想要有覺知地駕馭自己的生命呢?就在理解了因果法則並希望能找尋到擺脫痛苦的方法。當他們累積了足夠的善根並想利益眾生時,興趣就會自然而來。想要在這條道路上取得成功,這份心願首先幫助我們認識一個事實——如果連自己的感情、思想、語言及行為都不能控制,那就無法為別人多做些什麼。接著我們會對於慈悲與為眾生著想而獲得滿足。最後,有些人會立刻被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所激勵,從這些榜樣中領略到心胸的坦誠、能力與不可限量,讓人迫不及待地想成為像這些上師一樣德行俱足的人。
不論基於何種因緣使人走上修行之路,也不論他想要從哪一個層次開始著手,佛教的方法總是賦予人勇氣、快樂、力量和一顆利益眾生的愛心,並且使人身、語、意三方面的潛能得以持續不斷增長。一旦我們逐漸體悟到「世事無常」,就找到了真正的自由。對於因緣所聚合的一切均無法永恆存在、萬事萬物都會生死成壞、每個人渴望離苦得樂的心願是如此相似、生命浩瀚,自己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等等的認知,將一步步帶領我們超越自我。當確認了假有的「我」根本不存在於身或心上的任何一處後,所有惱人的煩惱便就此不著痕跡地消失無蹤。修行的第一步就此達成,這雖然不是最終目標,卻是一件走在「眾生無盡誓願渡」之途上所獲得的禮物——「解脫」。在這個境界中,虛妄不實的假我不復存在,修行人則自苦難中永遠脫離。而這正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基礎。
第二步,也是修行的最後一步,就是「覺悟」,即心性的完全實現。「覺悟」意味著不作意而帶著全然的覺性處於當下。當我們突破了所有觀念的局限,便能達到這個本然而清淨的狀態。當「非黑即白」的思想模式失去了制約力,來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寬闊境地,蟄居於心性中的無量潛能便會甦醒。許多人在生活中極其幸福的片刻淺嚐過這種滋味:突然間與萬物連成一體,虛空不再是分隔你我的間隙,而是包容森羅萬象的容器,它賦予意義、傳達和擁有一切。覺悟後,自層層束縛中解脫的心分分秒秒的感受都將比過去清晰無數倍,讓人激動更勝於所有可想像或經歷過的場面,這種至樂與啟發將不再離去。
坊間還有第三種觀點,即聲稱佛教是一種宗教,雖然佛教與西方社會傳統上對於宗教的理解與討論截然不同。一項根本上的差異可以從「宗教」(Religion,拉丁文為Religare)這一詞彙本身來探討。“Re”表示「回」或「再次」,“ligare”則表示「連接」或「合一」。意謂這些起源於中東,在西方佔有統治地位長達千年的宗教,基本上是在嘗試著與某種「完美」重新結合。而著重實踐與經驗的佛教,則沒有什麼需要「重新結合」,因為沒有什麼天堂人能從那兒降生。人心從無始以來就因為無明的覆蓋而迷失,然而佛陀的教法像面鏡子般,能使我們認知到本然存在的自性與恆常不變的本體,並明瞭到心即為「能」(主體)、為「所」(客體)與「行為」。一旦證悟此真理,便再也不會忘失。
如果將佛教視為宗教,我們必須先將眾多的信仰區分清楚。第一種是強烈介入生活的「信仰式宗教」,比如猶太教、基督教,特別是伊斯蘭教,這些宗教其各自的上帝充分表現了人的特性。第二種是與前者相反的非教條式宗教,即「經驗式宗教」,如印度教中的寶冠——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Vedanta)、大部分的道家思想與佛教,它們的目的是使人認知心的本性而成就。這兩種類宗教,不論是目的還是方法都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今天,在世界上佔居統治地位的「信仰式宗教」都是從中東的一個小區域裡誕生的。它們的政治中心是歷史悠遠的耶路撒冷,共同基礎則是舊約聖經,現在仍保持著兩千五百年前的形式。
從過去到現在,中東社會始終為了生存而不斷地鬥爭。這也是為何他們崇拜男性的神祇,為了強大而爭取信徒,並按照其上帝制定的法律統制一切。在這些條件下,設想一個創造、懲罰及審判的外在力量就能成立,它的真理必定與人類的不同,因為這種真理在本質上無法被驗證或企及,所以只能相信。對那些未悔改與順從的信仰者來說,他們的任務就是滿足此一外在力量與其代言人的願望,這些代言人向人宣揚由教條、禁令和諭令為內涵的教誨。信徒們也必須從此忠於一個與實證經驗全然相反的信念,那就是對所有的人而言,只有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好的,其他的全都是錯誤的、壞的。在過去超過兩千年的歲月中,宗教以非人道的方式所殘殺的民眾,很可能遠大於受政治迫害而死於非命的人。
在舊約聖經出現的同一時期,「經驗式宗教」在東方的北印度和中國崛起。當時這個區域內富饒而更加文明的社會雖然可能不如很多人所想像的那樣和平與慈憫,但卻哲思洶湧、百家爭鳴,各種不同思想所能自由揮灑的空間都很大。在這種前提下,宗教完全朝著另一種方向發展,它們的目標是生命層次的提升,與人類潛能的全然發掘,因此沒有很多外在規矩迫使所有人朝向同一個方向走。即使是在為生活營利、土地或影響力而互相競爭時,這些為數眾多而實際的邁向真理之道對每個人各自不同的處境都能產生助益。舉例而言,佛陀常常告誡學生不要一昧相信他所說的話;相對地,他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夠思辨、質疑,並以自己親身的經驗來確認他所有的教導。佛陀對於眾人的期望,即是每個人皆能因享有靈性上的自由而達到覺悟解脫的境界,這在過去是、現在也是。
為此,一條循序漸進的路將有助於絕大多數的人,直到善業、慈悲、智慧與覺性累積成不可動搖的堅實基礎。自此,成就便自然展現,因為修行人已然覺悟到,那份長久以來夢寐以求所追尋的圓滿,自始至終都在自己心中——也就是清淨的自性。佛陀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完全相信學生們俱備追求這份圓滿所需的獨立自主和資質。佛陀只是將自己的教導當作一面能照出覺悟解脫的鏡子擺在我們面前,顯示出每個人內在所蘊藏的寶藏,所以這份眾生皆具的開悟潛能被稱為「佛性」。佛教中所提到的「信」,指的就是對這條道路及目的的信心,這也是佛教與其他信仰式宗教本質上的區別。
此外,佛陀避開了在今日時常被提到的神秘主義。雖然有些人很令人感動地在六○年代後的數十年間,試圖在個人主義囂漲的氛圍中不靠藥物的協助而持續那個時代的理想性,但這種純然的感性方式卻不足以理解這個世界。將四處蒐集而來有關於心的片面認識兜在一起,就當成永恆的真理四處行銷,只會造成不知所以然的困惑。即使經過最精心設計的嶄新包裝,一旦沒有經歷好幾個世代的實修加以檢驗,這種拼裝品終究也不過是種意識形態的文字玩具罷了。真實的智慧與此毫無關聯,它的力量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那麽,佛陀到底教導了我們什麼無上的真理呢?他說,所謂的本體必然是知曉一切、普及於一切的,同時也是萬事萬物的基礎。這個絕對的真實超越十方三世的限制,不生不滅,如同虛空以及它無盡的包容力般超越了所有是與非的對立概念,除此之外的都只是因緣合和的相對之物。只要一個人條件俱足,便能認識這個至樂的真理。人在覺悟之前將無法或只能部分了解這個真理,因為我們愚昧不覺的心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所有佛陀的教法都是直指心性並帶領我們走向覺悟。如果我們冀望從所見、所意識或所經歷的事情中尋找永恆不滅的東西,最後終將發現沒有任何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因此,佛陀用「空」來表達心的本質。使用這個辭彙來表達這種感知力本身不具備任何實體或特性是相當實用的,如此一來人們就不會將「空」與「無」或「黑洞」等觀念弄混淆,也能夠明瞭這個「經驗者」本身——也就是我們的心——是無形無相、無依無住的,既無法分離,也不會消失。
現代數學家或許會將心的本質解釋為事物的「單位元素」;科學家或許會說它是「固有的可能性」;工匠可能說它「什麼也不是」;把世界當成是自己所延伸出的感知來體驗的情人或武士,所體會到的心就像「宇宙一樣開闊」。
心的空性帶給我們無比的信心。雖然身體會死亡,心念來來去去,然而感知者卻不生不滅,所以超越了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束縛。心就像是虛空,是個永恆的容器,能讓所有的事物顯現,它包容一切,知曉一切,並且連接起一切現象。所以也沒有什麼外在的事物必須去信仰,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處境與提昇負責。佛通過自身的例子體現出每個人都能達到的最終目標,同時藉由他的教法讓我們能夠完整地認識自性,自此人們擁有了一個真實的皈依,以及日常生活中一股穩定支持的力量,從踏上修行之道開始,直至開悟。
在中南半島,包含越南與斯里蘭卡,修習佛法所要達成的目標被稱為「解脫」,也就是破除虛妄不實的假我;另一方面,北傳佛教則將目標放在「證悟」,即破除一切二元對立的概念。特別是對於後者以及終極目標而言,修行人需要佛陀進階的哲學與心理學指導,即所謂的「大道」(Great Way)以及金剛乘中的法門。此時導師與同行善知識的重要性在菩提之道的提昇上將無須言喻。
佛的教法是一把開啟恒久幸福的鑰匙,在此智慧中,他以導師、護法與善友的身份顯現。聽從佛陀的建議可以免於受苦,使自己茁壯,並有能力幫助他人。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便親自選定了用來稱呼教法的最適切名稱:在梵文中稱為「達磨」(Dharma),藏文稱之為“Cheu”,中文的意譯為「法」。它們的意思都是:「事情本如是」。
前言
我們的本師——佛陀釋迦牟尼——生活於兩千五百年前靈性文化發展極為燦爛的北印度。開悟成道後,他在悟性極高的弟子們簇擁下,滿懷慈悲與喜悅地廣傳教法長達四十五年之久。當時的環境條件在各方面都極有利於佛法的實踐與弘揚,這也是今日佛陀的智慧與行法之所以如此浩瀚無邊的主要原因。佛陀的指導後來逐漸發展為三部重要的藏經:藏文大藏經(包含甘珠爾與丹珠爾)、中文大藏經與巴利文大藏經。甘珠爾 為佛陀於四十五年的傳法時期親口所述,在其圓寂後由弟子們結集而成,共一百零八卷,包含八萬四千法門;丹珠爾 是佛陀的弟子與後世...
目錄
中文版新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佛陀的生平和教法
佛陀的生平
在皇宮裡出生及成長
失望及心靈的追尋
兩千五百年前北印度的條件
覺悟
皈依
三條道路
小乘──四聖諦
大乘──慈悲與智慧
金剛乘──運用一切法門
上求佛道的目標──解脫和覺悟
第二章 踏上成佛之道
將佛法應用於生活中
上師的意義
在修行之道上獨行
佛教的生活方式
佛法體系
知見──禪修──行為
戰勝自己的痛苦──追尋個人解脫的自利型層面
廣渡眾生的智慧和慈悲──利他型的菩薩道
無限的空性與歡喜──正等正覺的成就行者層面
第三章 禪修法
虹光法——給所有人的禪修法
觀呼吸法──小乘的禪修法
施受法──大乘的禪修法
十六世噶瑪巴禪修法──噶瑪噶舉派金剛乘的基本練習
術語彙編
中文版新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佛陀的生平和教法
佛陀的生平
在皇宮裡出生及成長
失望及心靈的追尋
兩千五百年前北印度的條件
覺悟
皈依
三條道路
小乘──四聖諦
大乘──慈悲與智慧
金剛乘──運用一切法門
上求佛道的目標──解脫和覺悟
第二章 踏上成佛之道
將佛法應用於生活中
上師的意義
在修行之道上獨行
佛教的生活方式
佛法體系
知見──禪修──行為
戰勝自己的痛苦──追尋個人解脫的自利型層面
廣渡眾生的智慧和慈悲──利他型的菩薩道
無限的空性與歡喜──正等正覺的成就行者層面
第三章 禪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