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寫作不僅僅是對歷史的書寫,更是對歷史的思考乃至闡釋。遍觀當下書市,當漫漶無邊的「史學書籍」變得越來越有「史」無「學」時,如何站在新的高度來譯解或詮釋歷史,成為一個新的命題。由《看歷史》雜誌與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共同推出的「新歷史記錄者寫作計畫」運作一年有餘,成果破土而出,應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該專案的初衷,是支持優秀歷史記錄者和優質的非虛構歷史寫作,以推動國家、民族記憶的保存與傳播。如今,《海關機密檔》--這部從一百多份初始申請中層層選拔出來,作者、主辦方、出版方共同努力的作品終於付梓,確實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這部作者自謙為「小書」的著作,就其篇幅而言,確實不能算鴻篇巨制,但卻稱得上是一部「嚴謹而又不失漢語之美」的佳作。自 1985 年廈門大學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成立以來,海關史研究業已取得累累碩果。但學界的研究基本上側重於宏觀問題分析,圍繞諸如海關制度沿革、歷史地位等大論題展開。我們知道,近代中國海關由於其本身的特殊性、複雜性,涉及領域相當廣泛,包括一系列社會、內政、外交等問題,因此必須擴展研究內容,深入到具體領域展開實證分析。楊智友先生的《海關機密檔》,通過對近代中國海關所發生重大事件的歷史背景、具體進程的翔實梳理和全面考訂,不僅深入考察了民國時期地方政權與外籍稅務司控制下的海關之間的互動關係,還深刻揭示了國民黨內部的矛盾鬥爭以及外籍稅務司海關制度的分裂危機。尤有進者,該書結構考究,通過大大小小的海關事件,巧妙地串聯勾勒出晚清到民國時期整個的海關歷史,並透過海關視野,提供了一個觀察那個時代的視角,呈現出獨特的民國歷史鏡像。
書名中的「海關機密檔」,絕非時下諸多書刊封面上奪人眼球的「噱頭」,而是「名實相副」。全書有關近代中國海關變遷的史事構建,均以海關自身歷史檔案和民國歷屆中央政權相關機構藏檔為基礎。正如我們所知,廈門大學是海關史研究的重鎮,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收藏海關檔案最多最全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作者既是廈大中國海關史專業畢業的碩士生,又在二史館坐了不止十年冷板凳,功底扎實,筆耕不輟。其學歷專長與工作環境密切結合,加上自身的刻苦,厚積薄發,自是水到渠成。
作為楊智友先生多年來史海遨遊、檔房尋寶的又一結晶,該書的另一特色也值得與大家分享。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撚字成文,娓娓道來,通過新史料、新方法的運用,對民國重點海關人物作了更深入細緻的探討,對他們的評價進一步趨向客觀,深化、拓展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如對於其中三位海關人物,無論是名聞遐邇的赫德,還是一般讀者比較陌生的張福運、丁貴堂,都提供了出版物中甚少述及的秘辛;而對於孫中山、唐紹儀、顧維鈞、閻錫山這四位民國風雲人物與海關的交集,也頗多新的發現。
雖然相較於盤根錯節、包羅萬象的民國海關變遷進程而言,書中提及的各樁海關事件確實只能是雁渡寒潭——「掠影」而已,但在流暢而生動的文筆之下,體現出的不僅是作者闡釋宏大歷史題材中鉤沉稽玄、串珠連璣的功力,更是時刻不忘與讀者諸友分享中國歷史文化深厚底蘊的情懷。
是為序。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吳景平
作者簡介:
楊智友,1968 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廈門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研究員,香港「大公網」、「新浪網」專欄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華民國史、中國近代海關史。出版專著《海關密檔:民國海關事件掠影》、《穿越世紀的 守望:宋美齡》、《大事件:帝國海關風雲》、《晚清海關》,合著參著多部。發表民國史研究學術論文、專業文章六十餘篇。
目錄
序
前言:海關視野裡的歷史鏡像
引子:赫德和他的海關帝國
第一章 孫中山與「粵海關事件」
關山重重
關餘事件
黑雲壓城城欲摧
壯志未酬
第二章 唐紹儀的海關因緣
赫德的對手
總理的得失
中山模範縣
南方巨大良港
未了的心願
第三章 顧維鈞與「安格聯事件」
外交報國
巴黎和會
導火索
出人意料的罷免令
第四章 張福運與海關自主
哈佛同窗
初出茅廬
關務署長
海關自主
緝私風雲
第五章 閻錫山與「津海關事件」
山西王
中原大戰
和平接管
圖窮匕見
喋血天津海關
第六章 丁貴堂的海關傳奇
華洋平等
抗日的烽火
虎口脫險
大結局
參考文獻
後記
圖集
序
前言:海關視野裡的歷史鏡像
引子:赫德和他的海關帝國
第一章 孫中山與「粵海關事件」
關山重重
關餘事件
黑雲壓城城欲摧
壯志未酬
第二章 唐紹儀的海關因緣
赫德的對手
總理的得失
中山模範縣
南方巨大良港
未了的心願
第三章 顧維鈞與「安格聯事件」
外交報國
巴黎和會
導火索
出人意料的罷免令
第四章 張福運與海關自主
哈佛同窗
初出茅廬
關務署長
海關自主
緝私風雲
第五章 閻錫山與「津海關事件」
山西王
中原大戰
和平接管
圖窮匕見
喋血天津海關
第六章 丁貴堂的海關傳奇
華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