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房媽過爐是臺灣重要的在地民俗節慶,由五個輪值股(五股)以一年為序,輪流奉祀六房媽金身。每年農曆四月中旬的過爐慶典,吸引來自全臺各地數以萬計信眾共襄盛舉,一○二年「雲林六房媽過爐」獲登錄為雲林縣民俗及有關文物。
中華民國六房媽會特邀長年關注六房媽的學者撰稿,從人文地貌、傳說及口述歷史、輪值規則、過爐儀式、信仰變遷、庄頭公神陣頭等議題著手,俾使社會各界藉此認識六房媽過爐及信仰。期盼更廣大的信眾及學者參與,共同體驗並探索六房媽信仰的豐富內涵。
認識六房媽過爐儀式活動,探索六房媽信仰豐富內涵
雲林縣登錄民俗及有關文物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 雲林縣政府指導
作者簡介:
徐雨村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人類學博士。研究興趣:臺灣漢人宗教、東南亞華人社會、博物館展示、民族主義與跨國主義。主編《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2012),論文刊登於《臺灣文獻》、《思與言》、《博物館學季刊》、《海外華人研究學報》等。
唐淑芳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碩士在職專班畢業,任教新北市新和國小教師(85年迄今)。碩士論文《雲林地區六房媽信仰的社會文化分析》(102年6月)。自小在雲林斗南出生成長,隨著求學、就業遠離家鄉。因為在職進修臺文所,重新接觸鄉土與民俗文化,觸動內心的感動與探究鄉土信仰的動力,對故鄉產生更深的情感與連結。
林啟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長年從事六房媽地方文化與民俗研究,現為中華民國六房媽會祕書、雲林縣六房媽粉絲促進會總幹事、六房媽數位典藏版主。
黃漢偉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畢業,碩士論文《六房媽信仰之變遷研究──以臺北分靈宮壇為例》,現任職報社新聞編輯。相關六房媽信仰的作品刊登於《民俗曲藝》、《說教以禮──臺灣的宗教信仰與民俗文化》、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典blog。
章節試閱
第四章 過爐儀式與固定日
每年到了農曆四月初,信徒期待六房媽過爐的心情就開始高漲。過爐當天,天還濛濛亮,前晚不遠千里回到雲林參與過爐的信眾,就分別搭上車,前往舊紅壇或指定集結點,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盛事。
第一節 六房媽過爐儀式
每年的過爐日期與出發時間係於農曆二月的第一個星期,於該年度新任爐主的新建紅壇內擲筊決定。昔日是由農曆四月初十至十六這七天當中,擲筊選出其一日為過爐日。這在傳統以農業為主的雲林行之多年,但為因應現代社會進入工商時代的變遷,免除信徒需要特別請假才能參與過爐的不便,經由請示六房媽同意,由原本的七天之中的星期六、星期日,由理事長擲筊選出一日為「過爐日」。而出發時間則由過爐日上午六時、六時三十分、七時,這三個時間中擲筊獲最多
聖杯者為主。
大多數信眾僅參與過爐日當天所舉行的儀式。實際上,完整的六房媽過爐是從過爐日之前的四月初一開始持續到過爐日之後的第十二天。整個過程有下列幾個重要的儀式:
1. 舊紅壇起馬戲:約從農曆四月初一開始,由善信及現任爐主延請布袋戲班演出酬神戲,酬謝六房媽恩澤。從過爐日往前推算,至少要做滿十二朝(日)。
2. 四大將回紅壇:輪值在各股爐主(或副爐主)的四大將公須在農曆四月初一送回紅壇。
3. 分階段點交:新舊任爐主於過爐前一到兩週,先行移交不會在紅壇使用的六房媽公物。
4. 過爐儀式:在過爐日舉行,為期一日(詳見下文)。儀式由六房媽會負責協調。
5. 客神鑒壇:在過爐日前三日起,善信及各地宮廟將神像請到臨時紅壇過爐,並在內壇駐駕。
6. 在爐儀式:從過爐日當天起算的第三日,爐主召集本庄陣頭隊伍,並由各股頭香(未來輪值庄頭)協助,將六房媽眾神由臨時紅壇移駕到紅壇安座。
7. 新紅壇謝神戲:在新爐主的臨時紅壇及紅壇前演出的布袋戲,以過爐日起算十二朝(日)。
8. 四大將公過爐:過爐日起算第十二日,負責輪祀四將公的各股爐主(或副爐主)來到新紅壇,迎請四大將公前往舊紅壇奉祀。
一、過爐移交儀式
過爐儀式目前是由六房媽會負責協調,所有重要流程在先前的籌備會已完成協商。以民國104 年5 月31 日由斗南股過爐到土庫股為例,當天清晨在斗南股紅壇的移交儀式。
起馬陣頭由次年度輪值股爐主的庄頭(民國105 年為五間厝股二重溝)擔任,迎請六房媽起馬,準備在新輪值股土庫股遶境。上午五時於舊紅壇舉辦團拜儀式,由六房媽會理事長率領新舊任爐主、六房媽會理監事與祭。團拜時,由理事長或秘書長恭讀疏文,先向外清香稟報玉皇上帝,再向內禮拜六房媽,意在恭請玉皇上帝、諸天聖佛駕臨紅壇,保佑過爐遶境平安順利、四時無災、安座大吉;並請六房媽做主,文武將公賜福,千里眼順風耳前鋒洗路。
團拜儀式結束後,隨即舉行新舊任爐主交接,新任爐主會致贈一個謝籃給即將卸任的爐主,裡面裝有壽金、炮香、紅布、蠟燭等,象徵著過爐任務的傳承,並由六房媽會理事長監交。
四大將公是整個六房媽遶境隊伍的前導,因此先行辦理移交,隨即安座在四大將神轎上,在六房媽大轎出發前的一個半小時,率先出發,以60 名人員每300-500 公尺換手接力的方式,慢跑奔向距離七到十公里外的陣頭集結點。四大將公的神轎必須在六房媽大轎發炮啟程前,抵達在輪值股外的集結點,排在所有陣頭隊伍最前頭,成為遶境隊伍的先鋒部隊。
四大將公神轎出發後,紅壇內部的移交作業繼續進行。新任爐主準備了車輛、人手,並在六房媽會人員協助、來年爐主的見證下,依據移交清冊,逐項完成祭壇聖物的點交,並交代物品的保管使用方式。其中,若是必須隨著六房媽隊伍前進的陣頭儀仗用品,移交完成隨即一一交付給負責的人手。而神像點交則是必須清楚清點六房媽配掛的各個細項,再將神像交由人員安置在龍椅上,以紅綾環繞包裹固定,並採用包覆紅紙的壽金做為緩衝,確保神像在遶境過程的安穩。待神像安置在龍椅妥當後,隨即送至在紅壇外的大轎內安置並固定。所有的六房媽神尊分別安置於三頂大轎:正駕轎、老副駕轎、副駕轎。
第四章 過爐儀式與固定日
每年到了農曆四月初,信徒期待六房媽過爐的心情就開始高漲。過爐當天,天還濛濛亮,前晚不遠千里回到雲林參與過爐的信眾,就分別搭上車,前往舊紅壇或指定集結點,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盛事。
第一節 六房媽過爐儀式
每年的過爐日期與出發時間係於農曆二月的第一個星期,於該年度新任爐主的新建紅壇內擲筊決定。昔日是由農曆四月初十至十六這七天當中,擲筊選出其一日為過爐日。這在傳統以農業為主的雲林行之多年,但為因應現代社會進入工商時代的變遷,免除信徒需要特別請假才能參與過爐的不便,經由請...
作者序
作者序
六房媽過爐是臺灣重要的在地民俗節慶,其特色在於六房媽主神並非安奉在固定廟宇,而是在爐主所興築的「紅壇」。「過爐」即為每年更換紅壇地點的儀式。由五個輪值股(五股)以一年為序輪值。六房媽信仰圈的「五股」位於雲林縣的斗六市、虎尾鎮、土庫鎮、斗南鎮、大埤鄉境內,依輪值順序分別為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及過溪股,共有三十四個庄頭具有輪值六房媽爐主的資格。但各股庄頭數量不一,各有其輪值規則及權利義務分派方式。有的村庄
平均每八年可輪值一次,有的村庄每逢八十年才得以輪值一次。
每年一度的過爐儀式由五股的陣頭及隨香客、旅居外地的五股子弟、股外的進香團體共同參與,有數以萬計信眾共襄盛舉,堪稱雲林縣規模數一數二的宗教儀式之一。昔日在農業社會,過爐日期定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十至十六之間杯選其中一日。近年由於信眾從事各行各業,多採周休二日,為此中華民國六房媽會多次請示六房媽,改訂於這七天之中的星期六、星期日杯選其中一日舉行。
由於六房媽年年搬新家,爐主一年換一位,因此文獻資料的累積至為困難,昔日欠缺有系統的知識累積。所幸自81 年開始,本書作者群及研究者陸續加入探討六房媽祭祀組織及過爐儀式的行列,撰寫並發表研究論文,增進我們對這項民俗的認識(歷年的六房媽研究文獻請參閱附錄一)。
近年來我國重視無形文化資產的維護與發揚,六房媽祭祀活動的管理組織「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有感於六房媽過爐實為臺灣重要的在地民俗,向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提報申請,於102 年1 月18 日獲公告「雲林六房媽過爐」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由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擔任保存團體。審議委員會所提登錄理由包括:(1)因宗族來臺墾殖而衍生民俗信仰。(2)流傳已久、僅出現於雲林地區,具強烈地方信仰特色。(3)無固定廟宇,採取爐主形式,具特殊性。(4)定期舉辦,制度嚴明,其科儀形式具有獨特性。
為進一步建立六房媽文化資產的文獻基礎,103 年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辦理「雲林縣民俗及有關文物『雲林六房媽過爐』調查研究計畫」,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承攬,筆者時任該校客家文化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羅偉嘉為專任助理。該計畫本於國家推動無形文化資產紮根的精神,建基於以往研究成果,繼續深入探討六房媽過爐的源流與歷史、過爐儀式、五股各庄頭公神陣頭、相關文化資產保存及推廣計畫等項,並舉辦講座會、耆老訪談等。該計畫業於
104 年8 月結案並提交成果報告書。
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於104 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書籍出版,由秘書林啟元統籌辦理。並邀集長年關注六房媽的學者,包括唐淑芳、黃漢偉、林啟元及筆者等人,商議成書架構。經討論決定採用前述成果報告書為基礎,輔以各作者的研究成果,並委由麗文文化事業負責編輯製作。
全書共分六章、結語及附錄,在此分述各章主撰者及分工:第一章〈雲林人文地貌〉由唐淑芳執筆。第二章〈六房媽信仰概述〉、第三章〈神尊與爐主〉、第四章〈過爐儀式與固定日〉等三章由筆者主撰,林啟元、黃漢偉補充部分內容。第五章〈傳說故事與信仰變遷〉由黃漢偉、林啟元共同撰寫。第六章〈各股公廟、公壇與子弟陣頭〉由筆者及羅偉嘉合撰,羅偉嘉謙辭未列名共同作者。結語由黃漢偉執筆,彙整本書論點並提出未來發展方向。附錄收錄六房媽相關研究文獻索引、光復後六房媽爐主名單、六房媽會文史委員會林庚申執行長所撰〈六房天上聖母頌〉、顏守韓所撰〈以GPS 搜集六房媽過爐遶境路線的實益與應用〉等文。
本書第二至四章、第六章內容引自調查研究案成果報告書,已徵得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同意轉載,並依行文脈絡增刪改寫。內容來自各作者論文或各界論述者,已分別標明出處。照片分由各作者、中華民國六房媽會及六房媽影像工作隊提供。遶境路線圖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GIS 中心提供資源、顏守韓製作並授權使用。
筆者謹此代表全體作者感謝各界人士的協助。首先感謝無數雲林鄉親二十餘年來的盛情幫忙,無論是茶水、素粽、輕便雨衣、一小段摩托車的順載、暫住一宿、撥空受訪、論辯溝通等等,都成為我們持續探索六房媽民俗知識的強大動力。再者,感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雲林縣政府文化處、中華民國六房媽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所提供的各項行政及經費支援。在成書過程中,麗文文化事業編輯邱仕弘負責各項編輯印刷流程,林啟元溝通協調相關公務,黃漢偉聯繫作者校稿
彙整,唐淑芳在百忙當中撰稿襄助,居功厥偉。為求文字精確流暢起見,筆者邀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滿田彌生女士校訂本書日文翻譯,臺灣大學文學院翻譯學程助理教授石岱崙先生協助英文提要校訂,蔡能寶女士順讀書稿,謹此一併申謝。
本書承蒙林美容教授、張珣教授、林茂賢教授撰文推薦,中華民國六房媽會吳錦宗理事長、周森寶監事主席、高永哲秘書長、文史委員會林庚申執行長撥冗為序,各位發行委員悉心校閱,全體作者深感榮幸。
最後,筆者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讓大眾更深入認識六房媽過爐及其文化資產價值,並期盼各界人士多多參與六房媽的相關慶典,並繼續探討六房媽信仰豐富多樣的內涵。
徐雨村 謹識
作者序
六房媽過爐是臺灣重要的在地民俗節慶,其特色在於六房媽主神並非安奉在固定廟宇,而是在爐主所興築的「紅壇」。「過爐」即為每年更換紅壇地點的儀式。由五個輪值股(五股)以一年為序輪值。六房媽信仰圈的「五股」位於雲林縣的斗六市、虎尾鎮、土庫鎮、斗南鎮、大埤鄉境內,依輪值順序分別為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及過溪股,共有三十四個庄頭具有輪值六房媽爐主的資格。但各股庄頭數量不一,各有其輪值規則及權利義務分派方式。有的村庄
平均每八年可輪值一次,有的村庄每逢八十年才得以輪值一次。
每年一...
目錄
林美容 教授序
張 珣 教授序
林茂賢 教授序
吳錦宗 理事長序
周森寶 監事主席序
高永哲 秘書長序
林庚申 執行長序
作者序
第一章 雲林人文地貌
第一節 地貌地景的改變
第二節 漢人移墾
第二章 六房媽信仰概述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六房媽文獻
第二節 六房媽信仰起源傳說
第三節 六房媽祭祀範圍的變遷
第四節 祭祀協調組織的演變
第五節 五股地區介紹
第六節 各地分會及股外範圍
第三章 神尊與爐主
第一節 六房媽與四大將
第二節 爐主的產生與任務
第三節 爐主的傳承與服務
第四章 過爐儀式與固定日
第一節 六房媽過爐儀式
第二節 遶境隊伍:庄頭陣頭
第三節 擔花、擔燈、香擔及神轎隊伍
第四節 在壇與在爐
第五節 神尊迎請固定日
第五章 傳說故事與信仰變遷
第一節 六房媽的相關傳說
第二節 信仰規模的擴大
第三節 股內、股外:六房媽信仰圈的變遷
第六章 各股公廟、公壇、子弟陣頭
一、斗南股
二、土庫股
三、五間厝股
四、大北勢股
五、過溪股
結語
跋
附錄
一、六房媽相關研究報導索引
二、光復後歷任六房媽爐主一覽表
三、六房天上聖母頌
四、以GPS 搜集六房媽過爐遶境路線的實益與應用
參考書目
影像授權
英文提要
See You at the Guolu Celebration (Annual Rotation)
of Liu Fang Ma in Yunlin
林美容 教授序
張 珣 教授序
林茂賢 教授序
吳錦宗 理事長序
周森寶 監事主席序
高永哲 秘書長序
林庚申 執行長序
作者序
第一章 雲林人文地貌
第一節 地貌地景的改變
第二節 漢人移墾
第二章 六房媽信仰概述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六房媽文獻
第二節 六房媽信仰起源傳說
第三節 六房媽祭祀範圍的變遷
第四節 祭祀協調組織的演變
第五節 五股地區介紹
第六節 各地分會及股外範圍
第三章 神尊與爐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