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洪流中的新星/王立本
民國肇建,做為建國政黨的中國國民黨在面對軍閥割據的混亂局勢,顯得蒼白無力,只能依附或者與各派系軍人合作,欠缺屬於自己的武力。隨著民國12 年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大致已定,建立一支真正革命武力的時機已經成熟。13 年6 月16 日黃埔軍校正式成立,這不但代表中國的革命事業到此進入一個嶄新階段,也象徵那個世代有志救國的青年知識分子一次大結合。
胡宗南就是這個洪流中的一顆耀眼新星。
胡宗南出生於民國前16 年(光緒22 年)西曆5 月12 日,浙江寧波府鎮海縣陳華埔朱家塘樓。民國元年考入湖州公立吳興中學,虛歲17 歲那年由吳興中學畢業後,即被孝豐縣立高等小學聘為國文史地教師。民國10 年暑假,胡宗南決定遠赴天津、塘沽、山海關一帶考察山川地理形勢。此時深感中國國防空虛與國步艱難,決定投身大時代之中。12 年12 月,中國國民黨宣布將在廣州建立一所陸軍軍官學校,以培育革命新血輪。胡宗南在得知後義無反顧決定南下報考,由於他原本就是品學兼優,順利錄取,成為革命陣營的新血。
13 年5 月25 日全體新生集體加入中國國民黨,胡宗南被分在學生總隊第二隊第四區隊,6 月16 日舉行隆重開學典禮,由總理孫中山主持。校長為蔣中正,教官階層的何應欽、劉峙、錢大鈞、蔣鼎文、陳誠等人也多是日後國軍名將;而黨政要人如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周恩來等人也擔任該校黨代表、政治部主任等要職。同年10 月14 日,黃埔學生總隊在校長蔣中正的指揮下與英帝國主義支持的商團在廣州市區展開激烈戰鬥,這是胡宗南生平第一次參與正式的軍事作戰,數日激戰終於將商團敉平。11 月30 日,黃埔軍校第一、二、三、四隊學員正式畢業,胡宗南被分發到軍校教導一團( 團長何應欽) 第三營第八連擔任少尉軍官。
14 年1 月,孫中山指示廣東各路黨軍,合組成東征聯軍,對盤踞在粵東的陳炯明作戰。教導兩團與學生軍共約3000 人,配置在右路。全軍出發前,胡宗南寫信給同窗賀衷寒:「國危民困,至今而極,既不能救,深以為恥,獻身革命,所為何事?此次出發,但願戰死!」教導第一團2 月15 日開始進攻淡水城(今惠陽),3 月初一舉底定潮汕地區;其後又在棉湖戰役擔任重機槍排長,受到教導團長何應欽充分肯定而升任副連長。14 年7 月1 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 軍隊重新整編。胡宗南被編入第一軍,第一軍由蔣中正兼任軍長,何應欽擔任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胡宗南擔任第一師第二團第二營少校副營長。9 月底,國府中央決定進行第二次東征,任命蔣中正擔任東征軍總司令,11 月初的河婆之役後底定粵東。15 年初,胡宗南升任第二營營長。
胡宗南進入軍校後逐步在各種學習歷程中接觸到國共兩黨人物,這對其言行與思想都產生深刻影響。蔣中正生於民國前25 年(光緒13 年),只比胡宗南年長9 歲,又是其浙江小同鄉,豐富的軍隊資歷與革命歷練都可說是胡宗南的最佳表率。蔣中正本人對於黃埔一期生嚴加考核,對於平日學習認真與戰場表現英勇者都會給予特別的關照,培植為軍隊棟梁。蔣中正在單獨談話的機會中就已注意到胡宗南,而身為校長與最高指揮官,對於這位表現出色的小同鄉更是刮目相看。蔣中正計畫縝密,身先士卒,各部隊也都在其指揮下奮力作戰,最後終於力克強敵告捷,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這使胡宗南也更加堅信在蔣中正的領導下,必然可以完成國民革命,達成救國救民的理想。因此當國府內部的左派力量發動對蔣中正的種種攻訐時,胡宗南毅然決定加入擁護蔣總司令領導的行列,成為革命事業中最忠實的部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