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媒體人、《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
以「大女生」的視角,講述她20年來的工作大小事、日常點滴
給經營者、工作者、學生,領悟學習的新觀點
讓你重新認識幸福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執行長
★金惟純‖《商業周刊》創辦人──誠摯推薦
她,沒有大學文憑,卻在台大教書
她,數學考零分,現在卻每天看財報
她,英文底子差,卻時常擔任國際論壇演講者
這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鴨蛋人生,
且看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執行長娓娓道來…
《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推薦 :
成功是沒辦法學的,成功只能真實做好自己。
這本書,是一個成功者用單純的心看人生的真實紀錄,值得細讀玩味。
書中娓娓道出她的看待事物的心得感想,讓同為經營者的人,能夠再次檢視自己的管理能力、經營方式、組織架構;身為職場工作者,能夠重新調整、實踐自己的工作目標;身為台灣人,能夠有重新學習、領悟幸福的機會。
這不是一本商業書、不是一本回憶錄,更不是一本自我成長的勵志書,卻是一本給所有想要重新學習的人,在經營管理間、工作職場中、人生道路上一些建議、自問與省思。「人生」短暫,「故事」卻很多,總結這些心路感受,與想遇見幸福的人分享。
作者簡介:
王文靜
目前擔任「商周集團」執行長。
此之前,曾在《商業周刊》廣電小組、TVBS電視台及民視新聞部採訪中心工作。
長年專注於社會脈動及議題,對「人」有獨到且精準的掌握、見解。任職期間,洞悉讀者需求,將《商業周刊》雜誌內容更多元延伸;使得雜誌廣獲好評、獲獎無數,讓《商業周刊》成為全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改寫過去以月刊為主流的雜誌歷史。
二○○六年,獲頒艾森豪獎,成為台灣第二位榮獲此殊榮的傑出女性。
歷經二十多年的採訪,行腳遍及全球;在專注工作之餘,熱衷於遊山玩水,靠旅行增廣見聞,讓「心」沉澱,重新出發。
章節試閱
摘錄一
聊花草:風吹柳動 未見柳折
我在商周工作多年,讓我熱情如初的原因是,我看到、知道、感受到透過知識的傳播能影響許多人。每每聽到讀者的回饋,總讓我動容。
有一次,在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攝影展,碰到一位建設公司的老闆娘。我們的話題,從她是《商業周刊》老訂戶開啟,她侃侃而談參與第一屆「商周之夜」賈伯斯紀錄片首映會,與閱讀商周的歷程。她與所有的企業主一樣,面臨環境丕變的企業轉型挑戰。那天傍晚,看展的人逐漸散去,我坐在角落靜靜聆聽這位建設公司老闆娘說起,《商業周刊》與她的故事:「你一定不知道,你們的報導曾經影響我非常深。」有一段時間,她很辛苦,公司起起伏伏,就在不知道將如何度難關,忽見柳暗花明。有一週,當期商周的一篇報導竟然觸動她:「風吹柳動,未見柳折」。這八個字,讓她在谷底轉念,而今成為案頭的座右銘。
颶風來時,天地動搖,更何況是各種樹木。唯有柳樹不同。柳枝比較強壯嗎?豈是。柳枝柔弱,一位柔弱者如何度難關,但見柳樹隨著風,順勢而動,不頑強抵抗。颶風過後,巨樹或折枝斷臂,或者被連根拔起,柳樹雖零落一些葉,但依然瀟灑。逆境的柳樹,盡是生存智慧,一如古諺:「處事樹為模,本固任從枝葉動;立身錢作樣,內方還要外邊圓。」柳樹的智慧不只於此,她還耐旱、耐水。當水淹之時,大部分的樹根就此腐爛死亡,但柳樹不同,她會有新的出路,長出不定根,漂浮於水面,幫助她吸收與運輸養分。
這幾年,從大自然身上,我學習許多,不論是柳樹、曇花、玉山圓柏、田螺、……。人若不驕傲,虛心觀察大自然的萬般生態,今日所遇種種逆境,其實未必有我們想像的難。颶風終會過去,問題在經歷颶風後的我們將會如何。
這真是一段有趣的互動,媒體工作者原是知識的輸出者,但沒想到,反過來,從讀者的分享,我反芻這句話「風吹柳動,未見柳折」在不同人身上的發酵,而有新的激盪。那當下,我變成受眾。傳播者與收穫者,角色易位。
摘錄二
議旅途:飯包哲學
這天傍晚,我與農訓協會的一行人來到台東池上飯包博物館。博物館外是一段鐵軌,佇立著舊火車廂改裝而成的車廂餐廳,彷彿回到舊日時光。這裡的遊客應不多,拾階而上二樓幾乎沒有照明,靠著窗外的暮色,我們吃力的走到樓上陳列室,説明飯包歷史。轉身離去前,在樓梯間的轉角處,有兩行平凡而動容的字:「飯包是做給外出人吃的,一定要用心。」這是老阿嬤陳雲六十年前講的話,她是池上飯包的創始人,做了一甲子的便當,就是這麼想事情。
那是一個還沒有飯包概念的年代。同樣在東部,從台東搭火車到花蓮都要七小時,遠行的火車乘客必需自備糧食,阿嬤的夫家於是以粽葉、飯糰的形式開始在月台販售飯包。後來,改良為現在所見的竹片型態的便當盒。阿嬤的飯包好吃又實惠,生意越做越大,他們成為台東池上的富商。不管銀行存摺上的數字變多大,她做便當的初衷沒變。
她用心的想著做好每一個飯包,讓外出人飽食。念茲在茲如何把事情做好,米要這麼煮、菜要如何選購與製作,而不是把想賺多少錢擺第一。她的財富公式是:做好每一個飯包,等於信賴與口碑,等於財富。
她不偷工減料,香腸、醬瓜、卜肉該怎麼做好吃,數十年如一日,配方與訣竅,現在都陳列在博物館的櫥窗內。現在看來,可能不見得有什麼了不得。然而,一顆誠懇的心,溫暖許多外出人,讓池上飯包揚名台灣。我問當地人,阿嬤一定很開心有這麼一天。沒想到,當地人搖搖頭:「她怎麼會高興?池上飯包幾年前已經賣掉了,現在已經不是他們家的。兒子到大陸種稻子失利,台灣的事業也賠上。」不止如此,經營的飯館、不動產都沒了。家族事業傳給子嗣後,未能一本初衷。
這次在台東碰到一位茶莊老闆連婀娜,她跟陳阿嬤一樣心思簡單。她總說:「我對茶好,茶知道。」她種茶,不用殺蟲劑。她認為,自己最幸福的時候,就在烘焙茶葉,她全神專注於每一道程序,心中沒有其他。因為專注,她的茶在台灣有一席之位。這家茶莊也就是台灣紅烏龍的發源地。
兩位不同年代的女老闆,說著成就事情的同樣道理。她們,應該都沒讀過MBA吧,就是落實初衷,數十年如一日。譬如陳雲阿嬤,縱然便當事業賣別人了,不是她的,她還是以顧問身份拄著拐杖,盯著廚房,守著她的做便當的一本初衷。
摘錄三
談天地:心中伏獅
美國羅斯福總統:「我們唯一值得恐懼,就是恐懼本身。那會使我們的努力陷於癱瘓,毫無根據的恐懼。」當我們讓恐懼增長,大過於信心時,我們的夢想也就被吞噬了。「You block your dream when you allow your fear to grow bigger than your faith.」
我曾經長期被氣喘所苦。不是苦於病痛,而是苦於恐懼,我不知道哪一天會驟然發作而來不及說再見。冬天一冷,氣管一縮,容易發作,若加上情緒過於高興或生氣、緊張,或跑步,就像火上添油。
有一次深秋,我在洛杉磯的近郊山區,看到松樹下好多比手掌還大的毬果,這是台灣的數倍大,太漂亮了。我像發現到鑽石礦般的興奮,一直撿拾,想「偷渡」回台灣。就在此時,忽然喘不過氣,越緊張越缺氧。
癒後,我對生命不定性的恐懼升高,冒險性格也受到約束,海拔太高的地方不太敢去,譬如青康藏高原。旅行一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要素。但此後,我自動把自己歸類為「半殘障人士」,自動把旅行變成懶人行,不敢有太大的想像,就像有翅膀卻飛不遠的鳥。
這樣過了幾年。有一天,我跟自己對話:「我很有可能,最後並沒死於氣喘,卻被『氣喘恐懼症』給困死、嚇死。我要這樣過一生嗎?」
是啊,我為什麼變成「恐懼」的俘虜?
真正讓我恢復行動自信的是,一次長城。
有一次到北京度假,在一位體力很好的友人協助下,我放膽攀登一段野長城。顧名思義,野長城就是荒廢許久的長城,長城上的狀況很不理想,千萬別把觀光景點的八達嶺長城做此聯想。部分地區險峻,爬上山嶺都沒有明顯的路徑,烽火台與烽火台之間只剩下殘缺的石塊。那次,我真的是爬上去,像狗一樣,把手當腳用,四肢前進。體力繃在臨界點,恐懼不斷威脅與逼迫我。咬著牙,在友人的「催眠」下,我終於登上去。那一刻,站在頹圮許久的「國之邊境」,俯瞰蜿蜒連綿的山峰,涼風徐來,遙想歷史。真是過癮!北國的山色蒼拔,迥異於台灣。我想,日後我若有機會出版「一生必玩的五十個景點」,必定大力推薦。
我真的沒想到,被恐懼束縛多年的我,有朝一日可以站在野長城上。這一天,也是我重建我自己體力與自信,很具指標意義的一天。
挑戰成功野長城後,我便想再移走心中的另一塊「恐懼之石」。
獅仔頭山屬於雪山北脈,名列「台灣小百岳」。從我家可遠眺這脈層層疊疊山系,我春也看冬也看,晨也看夜也看,如果從獅頭開始起走,必須先當猴子,藉繩索攀上兩段筆直的天梯,才能抵獅頭。抵天梯前,有一段約半小時的緩升木棧道。多年前,第一次造訪時,走完木棧道只剩半條命,還要拿出氣喘藥救急。根本無力挑戰天梯,更別說登上獅頭。年紀不大,老態龍鍾。
這座郊山,像是啃噬我自信的魔獅。牠禁錮了我,不時喚起我,吸不到氧氣的恐懼。之後許久,我被制約,都不敢再提獅仔頭山。失敗的記憶很深,深到根本否定自己有爬山的能力,所以究竟是「不能」,還是「不敢」?已分不清。無論是何者,結論一樣,就是不碰,不試。把自己打結,卡在那裡。不過,爬上野長城的烽火台後,有一天,不知怎麼鬼迷心竅,竟與鄰居YD夫婦再訪獅仔頭山。雖然透過每天運動,我的體力已轉好,但是恐懼猶深。我顫抖的攀在天梯,每抬一次腳,腦子就浮現隔天社會版出現王某某墜落山涯的新聞。緊閉雙眼,不時確認氣喘藥還在身上。那真是奇妙的一天,在YD夫婦的鼓勵下,我站上獅頭。第一次,竟能從獅頭回望對山──我居住的聚落。
一座小小郊山,我竟任它困了這麼多年。
在我的生命中,獅仔頭山,這頭伏獅代表一個轉折符號。一個「被失敗與恐懼註冊後就投降」的我,也代表一個「不甘願生命就是如此」的我。再度克服恐懼的經驗,很棒,讓我後來生命或工作的黑暗谷底時,讓我相信一定能達彼岸,讓我渴望抵達彼岸的美好。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頭獅子。只是,受困的方式不同。
摘錄一
聊花草:風吹柳動 未見柳折
我在商周工作多年,讓我熱情如初的原因是,我看到、知道、感受到透過知識的傳播能影響許多人。每每聽到讀者的回饋,總讓我動容。
有一次,在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攝影展,碰到一位建設公司的老闆娘。我們的話題,從她是《商業周刊》老訂戶開啟,她侃侃而談參與第一屆「商周之夜」賈伯斯紀錄片首映會,與閱讀商周的歷程。她與所有的企業主一樣,面臨環境丕變的企業轉型挑戰。那天傍晚,看展的人逐漸散去,我坐在角落靜靜聆聽這位建設公司老闆娘說起,《商業周刊》與她的故事:「你一定不知道,你們的...
推薦序
推薦序
心性
文/《商業周刊》創辦人 金惟純
文靜出書,受邀寫序,我義不容辭,因為她常說我是她人生的貴人。表面看來,確實也是。她三十四歲出任《商業周刊》總編輯,四十四歲出任「商周集團」執行長,都由我安排,從我手中接位。但天地良心,我從未動念要成為她的貴人,一切的發生,都水到渠成。
說來也巧,一九九九年我交出總編輯,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二○○九年我卸下執行長,是在金融海嘯後。是不是這兩次超級天災人禍,讓我深感世事無常,因而做出重大抉擇?事後回想,不無可能。但為什麼偏偏都交給了王文靜?
多年來,《商業周刊》編輯部出過不少人才,出身名校者有之,出口成章者有之,領袖群倫者有之;在「商周集團」內,則經營長才者有之,貢獻卓著者有之,名重業界者有之……,為什麼偏偏是只有專科學歷(當時)、看不懂財務報表(當時)的王文靜?
說實在的,我自己當時也覺得奇怪。後來才明白:能擔大任者,重點不在條件,而在於心性。是那種心性,讓人覺得託付重責,可以放心。事實也證明,她擔任總編輯,做得比我好,她做執行長,也比我更稱職。
一個組織要出類拔萃,需要三種人,第一種人能「無中生有」,第二種人能「從有變好」,第三種人能「卓越長青」。我自己基本上是第一種人,組織裡也有不少第二種人,但文靜是稀有的第三種人。沒有她,我創辦的事業,遲早會變成自己的墨碍,人生不可能瀟灑前行,還能享受成果和榮耀。其實她才是我的貴人,真正該感謝的人,是我。
這貴人是怎麼出現的?回想文靜二十出頭進入《商業周刊》時,是在商周的邊陲單位「廣播小組」任職,即使後來升任小主管,也根本不可能讓人看到。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兵荒馬亂、資源欠缺的狀況下,她居然把廣播小組的內容集結成讓人驚艷的新產品,叫做「成功者的壓箱寶」,從發想到執行,可圈可點,大大超越了當時《商業周刊》的作業水準。
我注意到她後,偶有接觸,發現她向我「請教」的,從來都不是工作,而是人生。「這小女生有點意思」的印象,就此種下。後來她請調編輯部,我欣然同意。做記者一年後,我對她說,「妳是商業周刊最有深度的記者,因為妳寫的報導,不只有商業,更有人味。」
後來她到電視台歷練了幾年,也做了主管。我邀她重回《商業周刊》,她不跟我談薪水、談職位,只問我可不可以讓她每年休假出國旅遊?後來我提前告訴她,準備接總編輯,準備接執行長,她都不以為意,甚至根本不相信我會交班,也不相信我會交給她……。這就是王文靜,只用單純的心,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活好當下想過的生活。
這就是我說的:心性!這樣的心性,讓人看到她不同;這樣的心性,讓人放心她擔大任;這樣的心性,讓她可以把事情做到卓越。
讀文靜這本新書,讓我更清楚看到她心性的來由。鄉下的成長環境,一個讓她必須獨立的母親,一個厚道守分的父親。……這一切,讓她對大自然充滿嚮往和感知,讓她的人生熱情而有活力,讓她對事業專注到極致。
身為商業媒體集團的執行長,出版的這本書相當另類,似乎不打算教人如何成功。但以我人生的閱歷,我要告訴讀者一個秘密:成功是沒辦法學的,成功只能真實做好自己。這本書,是一個成功者用單純的心看人生的真實紀錄,值得細讀玩味。
推薦序
心性
文/《商業周刊》創辦人 金惟純
文靜出書,受邀寫序,我義不容辭,因為她常說我是她人生的貴人。表面看來,確實也是。她三十四歲出任《商業周刊》總編輯,四十四歲出任「商周集團」執行長,都由我安排,從我手中接位。但天地良心,我從未動念要成為她的貴人,一切的發生,都水到渠成。
說來也巧,一九九九年我交出總編輯,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二○○九年我卸下執行長,是在金融海嘯後。是不是這兩次超級天災人禍,讓我深感世事無常,因而做出重大抉擇?事後回想,不無可能。但為什麼偏偏都交給了王文靜?
多年來,《商業...
目錄
推薦序 心性─金惟純
自序
聊花草
巨人與侏儒樹
南瓜與鐵絲
香草生死鬥
掛在樹梢的麵包
錯過三毛
沃土種出膚淺的葡萄樹
不與赤陽相遇
風吹柳動,未見柳折
密林養幹
蘋果,可以給我嗎?
原來是山茼蒿
晨曦木瓜樹
議旅途
另一種革命家
征服的不是高山,是自己
貪睡的長頸鹿
無翼鳥的滅絕
萊比錫女孩
飯包哲學
After the Game Is Before the Game
艾森豪隨筆
艾森豪之旅
生氣盎然的驢子,總比死獅子來得好
沒有電話的飯店
郵輪上的「仙女」
論人
老闆教我的兩件事
平庸的馬伕主管
將軍的價值
說人話
戰敗的孩子
辦公室沒有藍鵲嗎?
斷腳酒杯
地上的鹽
沒事常吃飯,有事打電話
下台•上台
燈泡或發電機
能大能小
餃子露出餡
拖鞋之交
心中之尺
包子學
小三與小四
受與擔
冒牌貓
繼續瞎忙到幾時?
失去眼鼻的主管
當傑克威爾許遇上韓非
請問:發票要開統編嗎?
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
Delete垃圾流程
千金難買少年貧
談天地
一顆單純的心
心中伏獅
田螺含水過冬
不能飛高走遠
逢山遊山,逢水玩水
菩薩重因,眾生重果
成功關鍵,九○%想失敗
大佛與石階
螞蟻高,還是長頸鹿高?
燒柴大小事
What a Wonderful World
你看得到「流奶與蜜」?
我是一隻豬
十姐妹與胡錦鳥
心中無事一床寬
南威之容,龍泉之利
人生故事.故事人生
四只鑽戒
被停權的女兒
推薦序 心性─金惟純
自序
聊花草
巨人與侏儒樹
南瓜與鐵絲
香草生死鬥
掛在樹梢的麵包
錯過三毛
沃土種出膚淺的葡萄樹
不與赤陽相遇
風吹柳動,未見柳折
密林養幹
蘋果,可以給我嗎?
原來是山茼蒿
晨曦木瓜樹
議旅途
另一種革命家
征服的不是高山,是自己
貪睡的長頸鹿
無翼鳥的滅絕
萊比錫女孩
飯包哲學
After the Game Is Before the Game
艾森豪隨筆
艾森豪之旅
生氣盎然的驢子,總比死獅子來得好
沒有電話的飯店
郵輪上的「仙女」
論人
老闆教我的兩件事
平庸的馬伕主管
將軍的價值
說人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