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上冊
上編 明清更迭與清初學術
第一章 清初國情分析 3
一 對十七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發展水準的基本估計 3
二 明清更迭是歷史的前進 5
三 由亂而治的清初社會 12
第二章 清廷文化政策批判 15
一 清初文化政策的主要方面 15
二 清廷文化決策的思想依據 22
三 清初文化政策的歷史作用 28
第三章 蕺山南學與夏峰北學之交涉 33
一 孫夏峰筆下的劉蕺山 33+P26
二 蕺山學北傳的重要途徑 39
三 從《理學宗傳》到《明儒學案》 45
第四章 《明儒學案》的里程碑價值 49
一 從黨爭健將到學術巨擘 49二 《明儒學案》成書時間商榷 57
三 主要內容及編纂體例 66
四 《明儒學案》與《皇明道統錄》 81
五 《明儒學案》發微 84
第五章 從《日知錄》到《日知錄集釋》 99
一 《日知錄》纂修考 99
二 社會政治思想 110
三 經學思想 116
四 史學思想 124
五 文學思想 126
六 務實學風 131
七 《日知錄集釋》的纂輯 140
第六章 李二曲思想研究 147
一 《清史稿》李顒本傳辯證 147
二 「悔過自新」說剖析 152
三 李二曲思想的基本特徵 157
四 李二曲與清初關學 164
五 李二曲思想的歷史價值 169
六 結語 173
第七章 顏李學派的歷史命運 175
一 顏元學說的形成 175
二 顏元與漳南書院 178
三 李塨對顏學的繼承及背離 184
四 王源學行述略 188
第八章 范鄗鼎與《理學備考》 197
一 范鄗鼎學行述略 197
二 兩部《明儒理學備考》 199
三 關於《國朝理學備考》 202
中編 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
第九章 思想史與社會史相結合的典範 209
一 對十八世紀中國社會基本狀況的認識 209
二 關於乾嘉漢學的形成 212
三 乾嘉漢學是一個歷史過程 216
四 餘論 218
第十章 江南中心城市與乾隆初葉的古學復興 223
一 興復古學之前驅 223
二 江永與徽州諸儒 226
三 蘇州紫陽書院 229
四 盧見曾及其揚州幕府 232
五 從惠棟、戴震到錢大昕 235
第十一章 從經筵講論看乾隆時期的朱子學 241
一 高宗初政與朱子學的提倡 242
二 在經筵講論中對朱子學的質疑 246
三 從提倡理學到崇獎經學 253
四 餘論 258
附錄 乾隆朝經筵講學一覽 260
第十二章 《宋元學案》纂修述略 265
一 黃氏父子的創始之功 265
二 全祖望與《宋元學案》 279
三 《宋元學案》的刊行 295
下冊
第十三章 戴東原學述 299
一 從江永到戴震 299
二 惠棟與戴震 304
三 戴震學說的傳播 310
四 獻身《四庫全書》 314
五 《孟子字義疏證》及其遭遇 317
第十四章 揚州諸儒與乾嘉學派 325
一 汪中的先秦諸子研究 325
二 焦循的經學思想 329
三 高郵王氏父子對乾嘉學術的總結 334
四 阮元與《皇清經解》 338
五 孔子仁學與阮元的《論語論仁論》 345
六 餘論 354
第十五章 章實齋研究二題 359
一 讀章實齋家書札記 359
二 章實齋集外佚劄二通考證 374
第十六章 讀《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札記 383
一 乾嘉經學一趨考據之緣由 383
二 乾嘉思想界之三巨擘 387
三 莊氏學淵源之探討 395
第十七章 乾嘉學派研究與乾嘉學術文獻整理 407
一 《清人別集總目》的編纂 407
二 別集佚文的輯存 412
三 諸家年譜的董理 416
下編 晚清學術及一代學術之總結
第十八章 漢宋學術之爭與《國朝學案小識》 427
一 漢宋學術之爭的由來及其發展 427
二 江藩與《國朝漢學師承記》 431
三 方東樹與《漢學商兌》 435
四 唐鑒生平學行述略 438
五 《國朝學案小識》舉要 441
六 編纂體例及其評價 444
第十九章 晚清七十年之思想與學術 449
一 經世思潮的崛起 449
二 從「中體西用」到「三民主義」 456
三 會通漢宋學術以求新 465
第二十章 梁啟超對清代學術史研究的貢獻 479
一 關於《近世之學術》 479
二 《清代學術概論》的創獲 484
三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結撰 488
四 傑出貢獻舉要 494
五 大師留下的思考 500
六 梁任公先生與清華研究院 503
第二十一章 《清儒學案》雜識 513
一 徐世昌倡議修書 513
二 夏孫桐與《清儒學案》 516
三 《清儒學案》舉要 522
四 讀《清儒學案》商榷 530
第二十二章 《清儒學案》之餘波 539
一 對唐徐二家《學案》之批評 539
二 清代理學演進之四階段 543
三 精進不已終身以之 548
四 餘論 550
附錄 詮釋學案之嘗試 553
後記 就清代學術史研究答客問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