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心情捕手—小序顧德莎詩集◎林央敏
初識顧德莎已是四十二年前的事了,那時有十幾位出身嘉南平原的文藝青年,他們大多還在嘉義、台南兩地的學校就讀,而且都各自擔任該校學生刊物的編輯,也都是各自校園的文青健將,這些人因文學興趣,加上地緣之便,糾合起來共組詩社、出版一本名叫「也許」的現代詩季刊,於是顧德莎和我雖然不同校,卻成了同仁,在一九七四—七五年間得有幾次連誼互動,記得那時,德莎的筆耕重點是在散文。
由於大家當年都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畢業後各奔前程,或升學或就業或服役去,散居他鄉外里,《也許》也在五期後斷炊,從此不復再會,如有消息,大約只能在報章上看到有人發表作品而已,但這方面「也許」多數同仁為了生計而讓文筆荒蕪了,以致四十年來總是空嘆石榴寂寞紅的斷無消息。直到去年春,我們才在facebook的牽線下重逢,繼而連上多位舊友,再相約聚晤,竟然大夥兒各自歷經滄桑後,老去的熱情不減當年,相談甚歡之餘,得知德莎已重拾犁耙,再度勤於筆耕,這回,她的文學田園的主要作物是詩,而且就要結出詩集了。
這本小品詩集《時間密碼》便是她的秋收。估計全書,大約九成多的作品都是發乎情、止乎美之作,即書寫心情主題,講究文字美感。這麼多的心情小品中,近半數屬情愛之詩,包括情人初識、相戀、想念、分手、斷情、絕情等過程的各種心理感覺及情緒反應。其他寫景、寫物及乃記事之作也不是單純的以該景物為焦點,而是寄情其中,甚至將作者的心情移植在景物身上。讀之,發現作者擅長由小入微,看到隱藏在不起眼的小事物中的特異,並賦與觀感。讀完時,我覺得作者就像一個心情捕手,將捕獲的內容化做詩,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心裡彷彿也感覺到品小鮮的美味。
這裡稱感覺到「美味」,實是欣賞文藝作品時的美感經驗,要讓讀者產生美感經驗是需要技巧的,不管作者知不知、懂不懂心理美學的理論,至少是在創作時使用了該技巧,以觸發閱讀者的美感經驗。就美學觀之,這本《時間密碼》裡的詩,較偏向二種審美效果,僅小舉本書作品簡述如下:
一為形相的直覺。所謂「形相」是指文句內容在欣賞者的大腦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所謂「直覺」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抽象的、概念的思維,簡言之,就是詩的意象給讀者的第一個感覺,而這感覺有可能人人互異,但都會覺得美。比如:
葉子在牆上寫詩/一天一句/等秋天來的時候/再一句一句刪除—引〈葉子在牆上寫詩〉全文
讀者不必探究葉子怎能在牆上寫詩?如何寫?寫什麼?只需意會可能是指枝葉在牆上的投影或葉子在不斷茂盛或葉子隨春夏的成長,最後進入枯萎凋蔫即可,這樣便從葉子的盛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而覺得詩文之美。再如:
不想被寫成書中/短短的一句/她們逸出男人的筆線/寫自己的篇章//...(省略三段)...她以文字記錄一生/再將其收進盒子/埋入土中/只有她知道/他藏在長篇中的哪一句—引〈寫詩的女人〉首尾二段。
這首詩給我的直覺是這個寫詩的女人有獨立的心性,要做自己的主人,而非男人生命裡的一段,並且奮勇前行的追求目標和創造自我價值,終於達成願望,男人反而只是這女人生命裡的一點或一部分而已。詩中當然還有其他內容可有更多的分析,那些屬於理解的部分,就有勞讀者自己去看了。
二為移情作用。這一點在美學上是指審美者在欣賞作品時的心理作用,欣賞者把自己的主觀感情轉移或投射到作品的身上,以進行欣賞和體驗。筆者以為此一作用更能用來指稱創作者在創作時的一種心理作用,如是便成為一種寫作技巧,作者用此一技巧產生移情作用的現象,讓讀者在欣賞作品時,也能出現「物我同一」的效果,而享受到一種美的體驗。比如:
時間用綠色的絲線/刺繡/牆壁不想被瞭解的/心情
—引〈綠牆〉全文。
我認為作者在寫這一首(一句)詩時,應是將自己的心理(感情)外射在那一堵綠牆上,所謂「綠色的絲線」應是指牆上滋生的苔痕,這牆壁已久未清理或少見陽光照射,暗喻自己久藏的心情如青苔構成的圖案,不欲人知,即使洩漏也無人了解。
本書裡有多首詩,作者都有使用到「青苔」這個物象,當你看到詩句裡的「青苔」時,若直覺認為它只是青苔而能理解文義的話,就當做青苔即可,要是覺得不懂,對字義有所疑惑的話,不妨將「青苔」看成是「時間、歲月」或「心情」的隱喻意象,這樣大概就比較能解開作者有意蒙著一層紗的「時間密碼」,比如這首直接題為〈青苔〉的小詩:「青苔爬上唇角/黑髮變成銀絲/寫下的想念/厚厚成書」,我想,把首句裡的「青苔」當做歲月的痕跡,應比當做女人的鬍鬚更美更恰當吧?
〈情書〉一詩也有作者的感情外射,因此寫活了情人的想念,「我在等落日之後的黑暗/把想念的句子一字字投入潭中/不要被人看見/除了遲到的星星//星星把那些話撿走/一句句掛在天上/幾百里外的你/會不會看見」,這種情境簡直就是唐朝張若虛「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的再現了。
凡是深受中國古典詩詞影嚮而深愛之的台灣詩人、尤其女詩人,寫作之初多屬鴛鴦蝴蝶或風花雪月一派,很自然地「詩言志」時就會志在一己私情的發抒,顧德莎也不例外,但本書還有幾首較長的詩屬於社會寫實的,比如〈都市甲蟲的希望之歌〉、〈高跟鞋和女人〉、〈問〉等都有細膩的社會觀察,〈城市記憶〉一詩並置著歷史感與現代感,這些作品都有更高的文學份量和更豐富的內涵,顯示德莎並非只會李清照的唯美說情,她還能夠杜甫、白居易的觀照社會,我想這些應是她較後期的作品,由此推而想之,她未來的詩路應會更寬廣。
寫到這裡,再看這些影印稿,突然想到像顧德莎這樣在老大橫秋之際始見處女詩集問市的情況實乃古今罕有,如非本具深厚的文學興趣和才情是不易有此毅力的。
—2016.09.26寫於桃園中壢
自序
寫詩年代
詩人顧城說:詩是樹葉,比秋冬短,比世界長。
那時候,我們的世界是一座高牆—「髮長不得過耳」、「裙長要過膝」、「男女分校、分班」、「異性不可私下約會」、「不得說閩南語」、「不得議論師長」......每一項規定都是一塊磚,疊成一座牆。
青春是想展翅飛翔的鴿子,牆高如籠,稍稍不慎便要因為衝撞而折翼;於是我們用文字編成繩索,結繩成梯,爬上高牆,眺望牆外一片森林—余光中、瘂弦、葉珊、鄭愁予、席慕蓉,均是枝葉亭亭,鬱鬱蒼蒼的樹林提供烈火青春一片清涼。我們一面讚嘆,一面拿起筆,學著寫下心中的詩句。
當年寫詩的青年成行成列,他們嚶嚶齊鳴,求其友聲,用書信往來、幾次聚集,情投意合就成立詩社,「天狼星」、「秋水」、「藍星」、「龍族」、「水星」、「風燈」、「笠」、「八掌溪」......,青春擂鼓,遍地開花。
一九七三年秋天《也許詩刊》創刊號出版,黑色封面,薄薄數頁,那是一群結合雲嘉南在學年輕人創立的「森林詩社」的刊物,以有限的經濟能力,奮力擊出的一道手印。老友的發刊詞寫:「也許,也許只是小小的塵,小小的沙;但仰臉的我們,終要以恆定的風向,望及,森林」,仰臉的勇氣印在詩社每一個人的胸膛,是可以抵抗歲月淘洗,恆久的印記。
那時身邊的男詩友個個英姿勃發,我的詩句只敢藏在口袋,或擇其一二以不同的名字發射出去。畢業之後,我終究屈於現實選擇另一條路。這四十年來總不經意讀到舊友的新作,他們繼續以詩以畫以文發出熒熒之光,青春火焰轉成對土地、對人、對歷史的關心,火焰不再熱燙,可以靠近取暖。那些創作延續了「樹葉」的生命,會比世界還長。
其後;
離開文字四十年,重新提筆,日日寫詩,寫散文,用文字與死神周旋,寫詩抗癌。
這本詩集收錄從2014年秋天到2016年春天的口袋詩,在好友催促下,終於要拿出來曬曬太陽;寫詩不為在文學國度領取桂冠,為的是完成年輕時帶著文字飛翔的渴望—
〈寫詩的女人〉
不想被寫成書中
短短的一句
她們逸出男人的筆線
寫自己的篇章
寫詩的女人
在筆尖琢磨痛與快樂的程度
風狂雨暴的天氣都阻擋不了她
向滿佈砂礫的暗流航行
寫詩的女人
與男人辯論
缺角與盈滿的定義
指出晴空陰影的位置
用女人的視角和高度
校正航道行向自己的故事島
女人搭文字的天梯
翻找生命的奧祕
再走下來
燒飯洗衣或不燒飯洗衣
哺育兒女或不哺育兒女
她以文字記錄一生
再將其收進盒子
埋入土中
只有她知道
他藏在長篇中的哪一句
收錄的這些詩,是我沿路收集的葉子,希望有人聞到它們獨特的香氣。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