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文一】
到底在搞什麼鬼?
文 / 國立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林文寶
人對於不熟悉或者沒看過的事物,總是充滿著恐懼,舉凡當你遇見陌生人,或者,碰到與你的認知不同的狀況,你便會心跳加快,覺得恐懼害怕,因為你不知道他們,你不了解他們,不知道他們下一秒鐘是不是就會殺了你(人普遍都有被害妄想症),尤其當他們又長得比較可怕醜陋時,你一定會嚇得屁滾尿流,儘管他們只是在書中,或者只是晚上站在離你很遠很遠的馬路盡頭,輕輕的跟你說聲「嗨!」而已。
所以我們怕鬼,因為我們不是鬼;你會感到害怕,是因為你是膽小鬼,想像力豐富,喜歡自己嚇自己,就是如此簡單。
但是,世上真的沒鬼嗎?我想,應該是有的,不過我看不見。大部分的人,眼睛長得正常,比較不容易看到這些看不到的東西;但我相信有些人看得見。縱使看不見,大家會對看不到的東西感到更是好奇,比如有人對著你說,你家有個女鬼,雖然你會感到害怕,你一定也會好奇,她漂不漂亮,有什麼樣的故事,因為你沒看過鬼,你就更想知道鬼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就是鬼故事的迷人之處。
而面對害怕的事,每個人都有他的作為和個性。大名鼎鼎的孔子,應該是個較為謹慎的人,他告訴大家,子不語怪力亂神。簡單的說,就是告訴你不可亂說話,如果真的遇到鬼,也不可以說!當做沒看到!或者一定是你看錯了!另外,也有人科舉一直考不上,卻一直很愛聽這些鬼故事,還把它記錄下來,最後變成現在有名的《聊齋志異》,真的是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東方人愛鬼,西洋人當然也愛鬼,大家都喜歡被嚇,人真的有毛病!所以愛倫坡的驚悚故事,內容真的很可怕,但是我卻愛不釋手。每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鬼怪,鬼怪是人對於恐懼事物的一種具體想像,而你可以看到各時代、各地方鬼的差異,真的相當有趣。其實,這些故事的背後談的都是人性的愛恨情仇與人情世故。
我很高興子魚能選擇這種裝神弄鬼的題材,而且還從千年古墓中挖出來這些陳年老鬼,真的很不怕死!這些被埋了那麼久的鬼魂,陰氣更加溼重,法力更是高強,他竟然將他們放了出來,真是要命!更讓人更捏把冷汗的是,子魚真是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在這些妖魔鬼怪上動刀,重新改寫他們的故事,不知道他是不是嫌活得太久?
沒關係,那是他的事!
不過我們讀者有福了!
雖然我的年紀已經一大把,但是我還是喜歡偶爾在寒冷的冬天,或是在襖熱的夏日夜晚,取下書架上的鬼故事獨自閱讀,眾鬼在我的腦海裡奔馳跳躍,就像坐雲霄飛車,讓我恐懼、讓我流了滿身大汗、讓我氣喘吁吁。
讀完之後,來一杯沁涼的茶飲,絕對是人生一大享受,而且我也萬萬沒想到,茶飲和鬼怪故事,竟然如此相配,過癮。
【推薦文二】
荒荒唐唐亂說鬼,輕輕巧巧談人情—子魚的傳統鬼故事改寫
文 /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黃雅淳副教授
中國人怕鬼,
西洋人也怕鬼,
全世界的人都怕鬼。
恐怖喔,恐怖到了極點喔!
小時候,聽到司馬中原爺爺說鬼故事的這段開場白,就心跳加速,又期待又怕得要命!一邊摀著耳朵,一邊卻又繼續聽下去。奇怪的是,大家都怕鬼,卻又喜歡聽鬼故事,這是什麼原因呢?也許稚純的孩子都對未知的神秘世界感到好奇,畢竟誰也沒有真的從鬼怪世界回來過,鬼故事正能提供孩子們對幽冥世界的冒險與想像。
那麼大人呢?為什麼大人也都愛聽鬼故事?愛講鬼故事?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有非常久遠的鬼文化,以鬼為題材的作品幾乎遍及各種文體,如神話、詩歌、小說、戲劇等。那麼多文人或民間說書人,虛構各種靈怪故事,塑造鬼像、描寫鬼事、刻劃鬼境與各種鬼魂孤妖的荒誕離奇,是因對周遭死亡、喪葬、招魂、祭祀等衍化出來的一種虛幻文化現象的想像,所以對鬼神之事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敬畏心理?又或者這其實是一種想像力的創造,本質上反映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某些欲望和要求?幻想中的神鬼天地其實折射了作者們內心許多難以明言的思想和理想?所以,蒲松齡才會在《聊齋志異》的序中寫:「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這類以人情寫鬼魅的鬼怪文學,其實是想反映一個與人世間同樣的世界,所有的幻想鏡像往往是對現實世界的象徵暗喻。其中提供充滿人情的事蹟與人物,使讀者聽眾在清楚意識到情節荒誕離奇的同時,卻不感到其中情感的縹緲或恐怖。相反的,由於處於一種特殊的審美距離加以觀照,往往能夠產生相當強烈的藝術效果。這或許正是中國傳統文學中保存了如此豐富的鬼文化和鬼文學,而且無論古今,大人小孩都愛聽鬼故事的原因吧。
《在那年代的鬼怪》就繼承了這類以鬼事寫人事的說故事魅力。子魚在歷代經典鬼文學的基礎上進行改編、擴寫乃至再創作,以他幽默的筆調、奇詭的想像力和對兒童心理的理解,使之成為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立體有趣的現代兒童文學,能吸引大小讀者放下對文言文的閱讀障礙,進入一個古老的魔幻奇魅世界。每篇故事的後面皆附上改寫的原文本,使對傳統文學有興趣的理想讀者亦能相互對照,既可理解作者對經典作品傳承、理解和重構的努力,也能使這本書成為連結傳統與現代、成人與兒童的文化橋梁。
每個民族對其傳統文學作品的認知造就了民族的文化記憶和文化認同,古典文學作品的不斷被重寫,即使是顛覆性的重寫,也起了同樣的作用。但或許,我們不必如此嚴肅面對經典改寫故事,也可跳過故事的文言原文,如同清代鬼文學《何典》的作者張南莊所說:「文章自古無憑據,花樣重新做出來。拾得籃中就是菜,得開懷處且開懷。」且讓我邀請大小讀者翻開這本書,體會子魚筆下「荒荒唐唐亂說鬼,輕輕巧巧談人情」的鬼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