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天的你有沒有比昨天好
──致 不安於現狀的設計人
2020 年,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疫情中展開,星星之火延燒到了全球;這下,不只迷了路,看不見的未來,好像連路都沒了。但危機也是轉機,任何事沒有全好、也不會全壞,像疫情期間,人們減少戶外活動,許多國家關閉國家公園,這讓野生動物跟自然資源得到喘息的機會,泰國政府因此研擬以後每年閉園三個月,生態資源得以復甦、永續。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從小至大,不分國內外,各自有了新的定位,刺激再次思考,關於未來的樣貌。
無堅不摧的狠角色
之於設計,面對變動,就像家常便飯,經年累月在變化裡洗鍊,找尋獨樹一格、安身立命的縫隙;特別耐煩耐磨,因為漫漫重複之後,才可能成就一番氣候;也不知會遇到怎樣的牛鬼蛇神,於是在無盡的反覆裡,鍛鍊自己成為一個無堅不摧的狠角色。意外,不請自來,讓人不時還得打掉重練,但這過程裡的必經,只是考驗你決心的大小,不該打擊你「我一定會」的信心;換個方式、轉個彎,依舊洞天別具。你必須先相信自己,別人自然就會看見你。
每天1%,一年後你將成長37倍
《書上設計展2020》帶出設計人的行動哲學,就算身處迷霧當下、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因為過來人實際的思考與作為分享,讓不論處在養成前、熟成期、乃至獨立後的設計師們,都能調配出屬於自己的行動處方。當你一直覺得難,困難就一輩子纏著你;反之,就一陣子。心有想望?把抽象龐大的目標切分成具體可行的細項吧!一步接著一步,成就理想的自己。「1.01 的365次方是多少?」這是樂天社長三木谷浩史的人生公式,每天進步1%,一天一點加乘的威力下,一年後將成長37 倍。夢想的距離,很近也很遠,就差個行動而已。
因為不同,才有火花
2020 年開始,教育部已禁止再新設藝術相關系所,但每年相關的畢業生仍約有兩萬多人,每個設計人都需要一個專題製作,有沒有一本專屬於畢業製作的指引?《書上設計展》—台灣畢業設計年鑑,聚焦在準設計人的畢業專題,針對設計人養成過程會遇到的問題來出發。跨校系、跨類別、跨獎項的佳作收錄,作品剖析有源於設計者的自我回顧與檢核,或來自長期觀察台日設計趨勢「設計發浪」局外人觀點選評的「新一代後浪賞」,帶來客觀而多元的設計思考。觀看作品、向內挖掘反思,是不斷激盪思考的過程,哪怕觀點不同,又何妨?因為不同,才有火花,靈感的誕生,就是在思緒的來來往往裡蹦現。
從畢業設計開展的人生
畢業設計,若只是能讓自己畢業的設計就太可惜了,這可以有對自我的省思、對未來的鋪陳……,成就一個不止步在畢業的設計。像是〈方格人生〉,一個自我探索的創作,雖然作品本身看似隨畢業結束,實則是實踐自己內心答案的開始。〈器物的聲音百科〉走入校園,讓小朋友從小就知聲音的不同變化,甚至成立工作室,持續努力在以日常生活為教育的起點,帶來多元的可能。〈尋找川田一樹〉,如果只是單純的攝影展,就走過而已,但將整個作品當作策展演繹,一場如解謎般,故事中的故事,作品又昇華到另一種境界。通過畢業製作,再次驗證對設計的態度,好好展開畢業後的人生,在各行各業,活出屬於設計人、特出的姿態。
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2020 年,一場無預警的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步調,意外也不會就此停止,不時都可能冒出程咬金。別只是被動接招、倉皇應對,冷靜下來,找回清明的思緒,化被動為主動。那怕眼前百廢待舉,但許多可能也正在萌生;當還無解時,與其無謂的煩憂,不如先好好練兵吧!不怕慢,只怕站,用行動準備好自己,機會來時,隨時能上場。紛擾的年頭,回歸對內在的探求、誠實面對自己。也許,可怕的不是刁鑽難解的病毒,而是那個受世事左右、搖擺不定到懷疑人生、連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
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好了嗎?人生的行進看似日月反覆,回頭細數,好像經過的某些時刻、遇到了某些人事,不知不覺成了轉折的起點。變化是唯一不變的真理,周全的思慮並保有彈性;《書上設計展2020》陪你走出自己的哲學,用行動為變動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