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C恐龍物語1:異特龍生存的時代
COMIC恐龍物語2:喙嘴翼龍生存的時代
COMIC恐龍物語3:迅猛龍生存的時代
COMIC恐龍物語4:暴龍生存的時代
橫跨三疊紀、侏羅紀到白堊紀,博物館裡絕對看不到,電影般的恐龍科普漫畫!
14篇恐龍知識單元、14則短篇恐龍漫畫、
8幀恐龍化石寫真,登場的古生物多達70種。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地學研究部主任 真鍋真 監修
臺灣知名古生物學家 黃大一 審訂推薦
古生物學家透過化石拼湊、推敲,揣想數億年前地球上的光景;
漫畫家拿著畫筆,描繪出恐龍們的冒險與生活。
結合學者研究成果與創作者妙筆詮釋,誕生了這套「COMIC恐龍物語」。
*擬真漫畫
稱霸陸地的波斯特鱷走出故鄉,卻發現自己不再立於食物鏈頂端,新崛起的恐龍正覬覦著霸主地位。一隻小喙嘴翼龍在巢中痴痴等待,她不知道她的母親已經再也不會回來,想要活下去,只能勇敢朝遼闊大海展翅。暴龍的巢穴中,一隻小三角龍破殼而出,暴龍媽媽驚訝又苦惱,看著小三角龍喊自己媽媽,總是捨不得吃了他,更不忍心告訴他真相……
14篇暢銷日本十餘年的短篇恐龍漫畫,由知名恐龍漫畫家以寫實細膩的畫風,描繪數十種恐龍的生存挑戰與生命故事。
*最新知識
恐龍生活在「中生代」,你知道其中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各有哪幾種代表性的恐龍?學者們是以什麼為依據,為每一種出土的恐龍命名?透過科技還原迅猛龍化石,會發現牠們與電影中的形象截然不同,而令人驚訝的研究成果「恐龍其實長了羽毛」,又是怎麼樣推論出來的呢?
14個恐龍知識單元,由多位日本古生物學者以近十年研究成果編修,圖文並茂呈現最新知識、破解關於恐龍的迷思與疑問。
*化石寫真
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的叉龍、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三角龍、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的始祖鳥與異特龍等8幀化石寫真,一窺多座博物館的珍貴館藏,了解主角恐龍們現存的真實模樣!
翻開這套書,就像走進一座恐龍主題樂園!
作者簡介:
所 十三
日本漫畫家,出道作《校園硬漢》刊載於漫畫月刊《少年MAGAZINE》上。代表作有本書的前身《DINO2》與《白堊紀恐龍奇譚:龍國的猶塔》等。《DINO2》為本書前身,在日本暢銷十多年。後因新的發現與研究結果不斷問世,便重新修改這部經典,在古生物學家真鍋真老師的合作監修下,以「恐龍物語」這個全新的面貌問世。他說:「創作這樣會進化的作品,實在是相當新奇,即使是身為作者的我,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監修者介紹 真鍋 真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地學研究部主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古脊椎動物學(爬蟲類、鳥類化石),主要研究內容為「藉由中生代恐龍化石來理解爬蟲類、鳥類的進化過程,同時也兼任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 of Palaeontology)客座研究員,是日本相當知名的古生物學者。
譯者簡介:
李彥樺
一九七八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台灣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推薦序
臺灣知名古生物專家 黃大一 教授
很高興有機會擔任這套有趣恐龍漫畫書的審訂者。
我從很早以前就聽聞日本人對於恐龍的著迷程度令人驚訝,幾乎每年都會有大型的恐龍展。有個在恐龍界小有名氣朋友說過他的經驗:「有一次在東京地鐵,居然被一群中學小女生認出來,大家急忙搶著合影,還要簽名!」
我也目睹這些舉辦恐龍展的日本媒體單位,在幾年前就開始籌備檔期還有好幾年後的恐龍展,甚至到雲南商借恐龍展出,也派出考察團,照相的照相、記錄的記錄、採訪的採訪……每人都兢兢業業,如此專業又仔細的態度令人佩服。
話說回來,我發現所有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恐龍夢。世界上幾乎沒有例外,包括我這個童心未泯的老小孩,都深深為恐龍吸引,我常說:「恐龍比什麼都厲害,會令人一頭栽進去,無法自拔,我就是典型的例子!」不管個子大小、年齡長幼,這套恐龍漫畫,都是了解並接觸恐龍的第一步。
雖然,在審訂的時候,對於原著作的某些地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不過現實就是恐龍化石出土得不夠多,在有限的材料限制下,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與理論,其實很正常——這也是我們應該研究恐龍的重要原因之一。
恐龍非常令人著迷,我正等著大大小小的朋友們,和我一起了解恐龍的世界,探索恐龍的奧祕。
臺灣知名古生物專家 黃大一 教授
很高興有機會擔任這套有趣恐龍漫畫書的審訂者。
我從很早以前就聽聞日本人對於恐龍的著迷程度令人驚訝,幾乎每年都會有大型的恐龍展。有個在恐龍界小有名氣朋友說過他的經驗:「有一次在東京地鐵,居然被一群中學小女生認出來,大家急忙搶著合影,還要簽名!」
我也目睹這些舉辦恐龍展的日本媒體單位,在幾年前就開始籌備檔期還有好幾年後的恐龍展,甚至到雲南商借恐龍展出,也派出考察團,照相的照相、記錄的記錄、採訪的採訪……每人都兢兢業業,如此專業又仔細的態度令人佩服。
話說回來,我發現所...
作者序
本書的前身是漫畫週刊《Morning》上連載的《DINO2》。
但是在後來的十年之中,新的發現與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讓我不得不重新修改這部作品。在真鍋真先生的監修之下,這部作品以「恐龍物語」系列這個全新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我由衷感謝。
隨著時代的前進,或許有一天還得再次修改內容。這部作品在十年之間從《DINO2》進化為「恐龍物語」系列,未來又將出現什麼樣的改變呢?創作這樣會進化的作品,實在是相當新奇。即使是身為作者的我,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所十三
監修者的話
我們古生物學家就像是偵探,透過殘留在地底下的屍體與現場狀況,來推測一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要能從植食恐龍的骨頭表面,找到一點肉食恐龍的齒痕,我們就能推測出凶手的身分,和牠們使用的凶器。
但是,再優秀的學者也沒辦法找出凶手的行凶動機。假如凶手還活著而且語言能通,或許我們能問出牠為何要這麼做。可惜恐龍的化石永遠沒辦法說話,我們只能透過所十三先生的幻想世界,為「動機」之謎尋求解答。或許我們能從所十三先生創造出的世界裡,發現一些新的線索。
──真鍋真
本書的前身是漫畫週刊《Morning》上連載的《DINO2》。
但是在後來的十年之中,新的發現與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讓我不得不重新修改這部作品。在真鍋真先生的監修之下,這部作品以「恐龍物語」系列這個全新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我由衷感謝。
隨著時代的前進,或許有一天還得再次修改內容。這部作品在十年之間從《DINO2》進化為「恐龍物語」系列,未來又將出現什麼樣的改變呢?創作這樣會進化的作品,實在是相當新奇。即使是身為作者的我,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所十三
監修者的話
我們古生物學家就像是偵探,透過殘留在地底下的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