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得了自己嗎?我認識自己的身體嗎?我知道病從何來嗎?
我認識自己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嗎?
我真的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嗎?我認識創意思想的升進與緣起嗎?
這一切生命的問題皆因我而有
所以我必須自己學會找到答案
並且自己解決生命的認知與修持
本書特色
《新管理學》學而篇02:生命的修持與認知,是時習堂叢書的第二本書,書名由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命名,透過其學生登琨艷的指導、四位見證者的學習歷程紀錄,讀者可以一起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從管理自己的言行舉止開始,管理自己的起心動念,不使惡念升起,多施善行。
《新管理學》是一門自己從心性出發,用心管理自己言行舉止之生命修養的實踐科學。中華文化儒、釋、道三家早已融合,現代人完全可以透過自我學習與實踐,認識生命的真諦;而明白了生命的本質,進而明白外在的世界,才能真正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時習堂
2010年4月,依南師所囑開始籌劃農林工技術職業學校
2012年4月,南師命名之農工技術實踐學院於嵩山會善寺正式開學
2013年9月,農工技術實踐學院於太湖廟港冠名時習堂
2013年10月,杭州中印庵修習營、臺北時習堂成立
2014年10月,花蓮修習營、北京王府時習堂成立
2014年7月,加德滿都時習堂成立
2015年4月,京城修習營成立
.作者簡介
.黃湘娟
1989年迄今,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1973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作為一位編輯,黃湘娟堅持在空間設計領域長達40年,主編過的雜誌伴隨著臺灣地區室內設計相關科系在學學生和從業者共同成長。她同時也將累積的經驗出版了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見證臺灣室內設計25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獨領風騷的臺灣設計人;第二本形同臺灣室內設計發展史首部曲;第三本則是古文明與城市美學的掠影。
.蔡煜
1979年生於北京。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同年加入張弓石花工作室參與動畫藝術短片《樹》、《鳥》的製作。2004年加入《漢聲》雜誌擔任美術編輯迄今。2012年開始學習修養。
.汪杭軍
1975年生於寧夏銀川市。1993年考入中國計量學院。1997年獲工科學士學位。2000年通過全國MBA聯考和面試,進入復旦大學與香港合作的國際工商管理項目,兩年後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加入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曾任淘寶網人力資源主管,中國雅虎人力資源經理,支付寶招聘總監,支付寶人力資源總監及業務夥伴等職位。在阿里巴巴服務11年,累積了豐富的專業及管理經驗。2004年由於身體原因退出職業舞臺。秋季時,適逢北京王府三日的修學體驗,從此步入生命修養的學習旅程。
.趙遠
1984年生於北京。讀高中時曾作為AFS國際文化交流組織的第一批交換學生前往巴西進行為期一年的文化交流學習。2008年畢業於北京旅遊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畢業後前往安哥拉工作,任職葡萄牙語翻譯。現就任於北青航媒科技傳播有限公司。2014年開始學習修養。
章節試閱
大膽往前走(序文 / 登琨艷)
經歷三年的彙編,《新管理學》學而篇○一輯的修習心得報告終於在時習堂三週年前夕如期出版,並繼此○二之後,○三也已規劃接續要出版,各輯修學作者雖不同,版型編排卻一致,規劃他日成為系列,直到我停手。依循修習營男女眾分開修學的守則,男女眾心得報告版本亦應分開編輯,以為方便各眾的閱讀。
由於第一輯的版型式樣已經確立,繼次的編排即可如同叢書一般,可有一平面設計的共同依準模式,眾多撰述者的心得報告初稿我個人也早已協助審慎校覆過,惟因數量繁多,仍有一些錯別文字,與標點符號的失誤,況且還有因我個人與助理之間的電腦簡繁體的轉換作業造成的字義辨識差錯,都須要再三重複修正,這些又是不識繁體的國人所能幫忙的;如此的反覆校稿作業,今次也勞請幾位已漸熟悉修習文辭的老同學一起協助;也當作是文字的學習功課與個人的奉獻,也是生命修持的學習,相信在參與校稿的過程中,校稿者也多少能從撰述者身上獲得更深入而細密的學習。如此作業流程,除了減少了文字上的失誤,也減少了我個人的承擔,在此對參與再三反覆校稿的老同學致上萬分的感謝,如佛經所言之功德迴向,相信大家也會因此而更進步。
修習營因為常在戶外或山林野地學習,受氣候及環境所限,不能固定辦理修習營,所以修習心得報告的寫交是無法預期與定量彙集的,但也努力做到每年有固定修習營的安排,希望可以成就滿足新書持續不斷出版的文字數量,也做為個人的修學行持功課。時習堂到處不斷開辦修習營與大家共同修學三年來,雖然心得報告繳交有限,且多屬搪塞,真正依上山守則如實寫交的,實在屈指可數。能持續修學而得實益,且文字可以公開出版的,更是真如鳳毛麟角了。因此出版一輯五位修學者的學而篇,其彙編工作之繁浩與珍貴,是外界難以想像與理解的。只因為出版此修習營修學心得報告系列的《新管理學》,乃吾師辭世關門前的囑咐,因此,再困難我也必須往前走。今日01,02輯既已如期出版,後繼的出版就應該可以依樣接續彙編了;真是萬事起頭難,期望後續的出版可以更順利。
生命修養乃世間最是繁複而細密的工程,除了涵蓋全面的傳統中華儒道與百家文化,更包含印度傳來的佛家文化,學習已經很困難,要開口對人言說更是艱難。今日出版的這些眾多修學者的修習實踐心得,雖仍多顯青澀,但應屬珍貴,僅此三年,就累積如此龐大數量之生命修學實踐報告,應該也是不容易的工程了,至少過去沒出現過,否則吾師不會辭世前急迫商請大陸兩家至高公信的出版社予以協助出版;惟礙於大陸對出版刊物審查的規定,此多所引用佛經道藏的生命修養記述文字,加上編插到處學習靜坐修養與寺院古蹟的圖片,近期之內仍不易在大陸付諸實現;就是因為世事因緣如此,所以之前更感謝臺灣大型出版社的鼎力協助。希望可以因為此系列叢書的順利出版與發行,能獲得出版社更大的支持與外界的迴響,督促我們努力繼續彙編。只有更多的類同修習實踐與得益心得的出版,才能讓外界可以不說而明,而今礙於其他原因,第二輯改由持地班自行編輯出版。世間事從來即如是。因為明白,所以向前走就不會疑惑,也不會覺得困難與辛苦,何況有眾多老同學的協助校對與出版等諸多繁瑣事宜,在此特別感謝。
文字的彙總編輯與校對雖然繁瑣,而在此崇尚照片文字並序閱讀的眼識覺受時代,適量插編與修習相對應的照片,方便讀者更易理解,也屬必然。惟是與作者修習對應照片的選擇,與再對應內文加註適當說明文字,對編輯工作來說則是更困難與麻煩的工程。因此,今日也藉此撰序的機會向大家請求,希望日後再有因緣上山參加修學的新老同學,審慎三思,是否願意真實依行上山守則,體諒我和美術編輯助理日夜工作的繁重,以便減少我們的困難。在此,必須說明照片的編選程序,首先得從數以幾十百萬計的照片中,經多次過濾掉下列狀況:一、不寫交修習心得者。二、花綠紋飾穿著者。三、歪七扭八和出現撓動的靜坐者。如此過濾,幾乎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的照片可以備選。四、又要從中再找出可以對應作者真實的修習照片,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五、最後還要通過對美學挑剔成性的我的接受;還要不能過去使用過的重複,那真就叫大海撈針了。也因此,與每次修習營發出籌備通知時,我都會不厭其煩的懇請大家在決定參加前,務必再三閱讀上山守則,並願意確實依行。上山守則就是修習營的清規,等於是現代叢林的清規,也就是生命修養的戒規,願者則來,不願者則請便,免相妨礙。只是我說歸我說,大部分的參與者仍然兀自依行自己的世行自由,可以說就是輕慢對待。也所以每次修習營結束半年後,剩下不到一個修習心得及格到可以讓我同意繼續再上山的,更遑論日後被我同意公開出版了。足見這本《新管理學》的成書出版之困難;如果不是受教明師,依囑行事,如此微小回報的艱辛與麻煩工作,何況還可能招來辱罵;若為世事,我早就放棄。因此,對於繼續努力修習而不斷記述心得的老同學,和一起協助各種工作的參與者,我內心常自合掌。也許這就是我大半生過度逍遙與享受生命的必然報應,落得今日必須低頭為人作務。
當然,我也清楚此系列生命的認知與修持之心得報告的成書,除了提供國人可以有另一角度回頭來認識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對於醫療、教育、宗教、和平與環保、生活等等不能善待與和諧的世事,也許可以提出一套可行易行的辦法。當然修習營所學所依也無有新鮮事理,無非就是傳統儒家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基本道理,只是我個人喜歡多方參雜引用,當然這是我因緣所習,自己依止實踐,而自覺多所受益;也願意出門與大家一起學習如此妥善對待自己與世間眾生的良方,若有不足, 南老師的教化著述大多早已呈現於世,傳統文化經典今日也隨處可取,已容易依止繼續學習。所以在依師囑大膽往前走的同時,會更謹慎觀待生命中的一切,如同觀照自己的內在,學習管理自己的言行舉止,不使給別人帶煩惱,這就是我從習明師所學的《新管理學》。
謹以此書供養一切因緣。
末學 登琨艷 謹記於廟港
大膽往前走(序文 / 登琨艷)
經歷三年的彙編,《新管理學》學而篇○一輯的修習心得報告終於在時習堂三週年前夕如期出版,並繼此○二之後,○三也已規劃接續要出版,各輯修學作者雖不同,版型編排卻一致,規劃他日成為系列,直到我停手。依循修習營男女眾分開修學的守則,男女眾心得報告版本亦應分開編輯,以為方便各眾的閱讀。
由於第一輯的版型式樣已經確立,繼次的編排即可如同叢書一般,可有一平面設計的共同依準模式,眾多撰述者的心得報告初稿我個人也早已協助審慎校覆過,惟因數量繁多,仍有一些錯別文字,與標點符號的失誤,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