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是論語 第二課
文化的傳承與天下的傳承
……
我們早上講了甚麼叫做《論語》,而《論語》到底又是在論甚麼?按《大藏經》三藏分類的經律論來講,經是佛陀滅度後,弟子們將佛陀一生說法的集結而成,是佛陀教法的要義;如《阿含經》、《楞嚴經》、《阿彌陀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等等;律是佛所制定之律儀。論是後世成就菩薩的修行者或各派論師對經律教義的闡述,譬如《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大乘百法明門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等。按照這樣的分類説法來看中華文化聖人孔夫子的《論語,》都沒有被歸類為經,當然也是經;後人將四書之《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稱為四小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稱五大經。我個人多事,自己依照《大藏經》的分類把《論語》歸類為論而已,其實是一樣的,我當然非常尊崇孔夫子,否則我現在在這裡和大家花這麼多時間一起來學習《論語》,豈不是吃飽了沒事做?如果真無聊,我不會去打坐?何況我還為我長居的地方取名叫「時習堂」,學而時習之的時習;各位聽話千萬別偏聽、偏取、偏見、偏解了,亂傳傳錯的話,那會害我被那些大論師們批死的,求求各位嘴下留情了。那麼如果依我這樣解釋,後世的人再來研究《論語》,論來論去,也只是論上加論,頭上安頭,算是多此一舉了。《論語》已經是論了,我們還來研究《論語》,我們在研究甚麼?不去禪堂好好坐著,不去學習成為一個自己可以站起來的人,不要再依他力的拐杖,我們人都是拿拐杖的,不能自立。我們學習的目標就做個不再依靠外在力量而能自己站起來的人,並且能夠出來幫助別人的人,就是修行成佛經講的菩薩,也就是《易經‧乾卦》講的大人;大人的大,就如同佛經用的摩訶,《心經》的摩訶是無量大的意思,無量大的大人才能叫做儒,叫做摩訶菩薩;摩訶是梵文的音譯,佛經上講的大阿羅漢、大菩薩就是摩訶菩薩。《心經》是講給將要成佛的菩薩們聽的,不是講給羅漢聽的。《心經》全稱叫《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講給很少數聽得懂的人聽的,我們這些凡夫聽了會如同臺灣俚語所説的鴨子聽雷, 南老師慈悲用白話把《心經》講得那麼清楚,並且印成書給我們看了,我看幾十年來也沒見個搞明白的人,否則他那麼辛苦講到九十五歲還每天在講,是和我一樣無聊嗎?
儒就是已經修到可以站起來獨立的人,不要再聽我吹牛,他自己懂了。我把儒字拆開來解讀,右邊上方的雨字,如同一個修道的人頭上帶著帽子,眼睛閉起來,下面的而字,如同兩腿垂直端正而坐,成為一個能夠自立的人,就是《易經‧乾卦》闡述的大人,無量大的大人,可以自立立人的有道的人;如同佛經中闡述的大菩薩,摩訶菩薩,可以自度度人的大修行者。這樣的人一定能夠找到下一位也能夠和他一樣成就為明白的人。所以當他把法傳完之後,就說我走了,剩下你自己玩,是一代一代傳的;佛教歷史一代只傳一個人,沒有密法,只是一般人聽不懂,證不到。絕對不傳兩個人,如果傳兩個,就亂了,一定出問題,歷史這麼告訴我們,我是這麼看歷史的,很嚴重,也許我錯解了,我再回去好好讀書。
我們的聖人文化傳到哪裡結束了?堯、舜、禹,傳到大禹,就結束了;從此之後,我們中國的統治變成了家天下。家天下到底是甚麼意思?就是把天下政權是傳給由男人跟女人交媾後女人懷孕生出來的而沒有修養得道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凡夫俗子;那之後就叫做家天下了,説起來很可憐,我們中國已經被凡夫俗子統治幾千年了,現在我們向西方學習的所謂民主時代,用各種方式選出來的那些從外面學來的偉大頭銜,不曉得他們是秉持甚麼知識在治理我們的民族和國家的。在夏禹之前,中國的天下傳的都是有道之士;那些修身養性修證到如同頭上有一條龍在跑,也就是修養成就為龍的人,上一個有道的人,傳給下一個有同樣修養成就的人,不傳給從女人陰部生出來的人。這種人從哪裡生出來的?當然這種人的色身也是凡俗父母所生的身體。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是從右脇裡面生出來的,我認為這經文有被解釋錯誤之嫌;佛到底從哪裡出來的?我的解釋是從頭頂出來的,所以觀音菩薩頭上坐了一個人,一路上去總共最高達到十一個,每一個都有表法。為甚麼有一個的?有四面觀音?有九頭觀音?有十一面觀音,最上面是阿彌陀佛,那是生命修證的大秘密,跟我們內在的氣脈是相關的;我大膽公開這樣講,一定有人會説我亂扯;大家因緣要在這裡坐七天,也只好姑且聽聽了;聽不進去的,就請趕緊離開,否則我後面再繼續講的,你會越聽越不舒服的。但是回去之後,以後想再來治病,恐怕也找不到門了,我不是出門來只是在為人治病的,我更是不敢隨便講話的人,我不想下阿鼻地獄。
學習不做這一撇一捺的凡人,要做這個自己站起來的儒,《論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論語不是孔夫子自己寫的,是他的弟子們記錄下來的,有些還是再傳弟子記錄下來的。弟子不說這是經,叫做《論語》,是弟子問,夫子回答的。佛經也是這樣集結而成的。聖人不立文字,耶穌基督也沒有立文字,都是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傳下來的。那麼為甚麼孔老夫子叫做論,為甚麼不叫經?
釋迦牟尼佛要滅度的時候,告訴他的弟子把他教的這些道理記錄下來,將來傳給後世的人,讓後世的人依經學習。佛陀自己命名這部經叫做《妙法蓮華經》,這部經叫做甚麼經,經名都是釋迦牟尼佛自己定的。佛陀講得很清楚,這部經是講甚麼的,是怎麼傳下來的呢?是他講法的時候,他的侍者阿難記下來的,阿難是有天耳通的,他每天跟在佛身邊,認為有佛陀庇護,他可以永保平安,不用修行,其實他工作很忙,等於是佛的主任秘書,兼辦公室主任,哪有時間打坐。他認為佛不會死,他每天聽著就好,但他有天耳通,所以聽了都記得,就像一部人肉錄音機一樣。當佛陀要滅度的時候,問他說,阿難我要走了,你有甚麼問題要問嗎?佛陀總共問了他三次,當然是在不同的時候,阿難靠著他是佛的堂弟,又認為佛不會死,不生不滅,所以就不當一回事,不依法實修,不打坐。這些我只是白話説説,阿難當然是個很用功的佛弟子。這些典故,請大家自己回去看佛經,上面記載得很詳細。別誤會我們這位阿難大師兄了。
等到佛陀在鐵匠純陀供養的最後一餐,吃了旃檀樹茸,當然那是有另外的表法的,以後我們有機會再說。吃那個有劇毒的木茸之後,佛陀就示現生病,決定要入滅了,佛陀在示現一個死亡的過程,告訴我們父母生的色身最後是會四大分離的。我們身體拿去燒,和我手上這根木頭,或大家坐的桌椅拿去燒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地水火風的成份比例不同,沒有兩樣的,所以我們和眾生都是一樣的。阿難認為佛陀不會死,所以就無所謂。阿難沒疑問,佛陀認為他説法已竟,因此決定要入滅,所以示現色身四大分離的生命死亡現象,開始出現肚子不舒服。那是很好看的一本經,叫《大涅槃經》,已經很少人能看得懂了,大部份只看佛陀死亡的故事,卻因為經文故事的精彩,而忽略了那是在講法,我很喜歡那部大經,不曉得哪一天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的閱讀心得。但是現在我可以説了,其實我見過一模一樣的示現,我不會忘記,那是佛法的無上的密義。
……
甚麼樣的人才能被稱呼大儒
這樣的人,在儒家叫做自利利他,自利利人,或稱自立立人;儒家、佛家、道家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沒有兩個道理,道理只有一個。如果所説的道理有分兩個的話,其中不是一個錯,就是兩個都錯,就是論來論去的,不斷的被互相否定的論述而已,如果真知道那是道,是真理,依止修持即是,哪有甚麼好論的,依法修持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論來論去?不會被否定的才能稱作經,中華民族悠長文化歷史,能夠留傳下來其實總共沒有幾部經,所以叫做《道德經》,叫做《黃帝內經》、《詩經》、《易經》,嚴重吧!所以這部《心經》不是亂來的;經書不能隨便拿去廁所看,你敢亂來,有報應我可不管,我先給大家說清楚,對《心經》不禮貌,有報應,我可管不著。我求請來送給你,是我跟我的老師求來的,是我千辛萬苦學來的,是多生累劫追隨明師學來,你不知珍惜,就隨便你了。
在這一世,我三千萬資產在上海被人家洗走,我的老師說進禪堂,我反應都不反應就進去了。哪像大家這樣,對不起,老師我等一下,我明天有一個很重要的會,我要去主持,開完會我就來。算了吧!會開完,你一定説抱歉我還得參加他們的飯局;你不會了的,就是勉強來了,聽一堂課,進禪堂坐一炷香,就又藉個理由開溜,唉!我見多了,還沒見過一個例外的。我沒有,也不敢,進去就是進去,不反應,講甚麼都好,都不反應,連好都沒有。一大堆人在一起,我總是在邊上,我絕對不會在中間, 南老師講完之後,偶爾會轉頭問我:「你聽到沒有?」很輕的一聲,我也總是很輕的回一聲:「聽到了,老師 。」 很少再有第二句話,不會說我明白或不明白,都不敢反應。因為我知道那是大菩薩,是來教我們的,我聽懂了為甚麼要反應呢?聽不懂的,自己參就是;我只有學習,沒有反應的餘地。因為他是來度人的,他自己度了,所以他可以來度人,度眾生,甚麼人都度,好人壞人他都度,連我這種稀奇古怪的人他都度;用偉大兩個字來形容他,是太渺小了。
儒釋道三家一體的道理
儒家、道家、佛家講的是同一件事,就是生命智慧的大道理,這個道理可以治百病,治眾生的病,叫做覺悟有情,自覺覺他;自己覺悟了,自覺了才能夠覺他。自己覺悟了、證悟了,證悟了儒,證悟了佛,證悟了道,同樣的道理,證悟了叫做自證,自己證明這個道理。自證的過程還要有他證,還要你崇敬的所謂的上師要證明你已經到這個狀態。後面還要再證自證,自己再證明把自己證知的拿去教別人,別人也同樣可以受益,這樣才算是菩薩。如果你所教出去的別人都不能夠受益,在你面前還有一個人在生病,你就是沒有能力度人,沒有能力立人,沒有能力利他,沒有能力覺他,就不算數。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只要一個人不成佛,他誓不成佛,講的就是這件事,那部經叫《地藏經》,全銜叫《地藏菩薩本願經》,看了都會趴在地上掉眼淚。不能做到這樣的人,講的話都不能聽,那叫妄想,妄語,誑語,把佛經講的多好聽都沒有用,建議你,那種人講經不用聽了。有道的人講經説法,出口嘩啦嘩啦沒完沒了,他不會累的,三天三夜講出一部大經來,這種人才能夠稱作大儒。我見過,我就是跟這種大儒學習的;所以你看,我才揩了點毛塵水的胭脂,就能出來開染房,每次大家的修習營,我也能吹上七天七夜,每天站十幾個鐘頭,你們看過我吃飯沒有?我每天睡幾個鐘頭,你們不會知道的,如果這點小本事沒有,你還想學佛?學修身養性?還是去把功名利祿學學好吧!別甚麼都要,到最後,看你帶走甚麼進棺材!
按照我的説法,這樣稱作大儒的人,他的頭上有人,是一股氣,叫做龍,就是龍的傳人,龍指的就是這個;所以有人説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也沒有錯,我們的文化都是這些大儒傳下來的。但我們現都不是龍,我們都只能稱作人,不能自立的人,我戲説叫半殘。我們不能稱作佛,佛是二六時隨地都在定中的大修行者。佛是一個成就自立的人,他的身體可以這樣坐著不動,所謂任督二脈打通的人,其實應該説是已經是中脈都通的人。因為他有道,任何人在他面前經過,他都知道那人生甚麼病,他由人身上的氣脈看出來為甚麼這個人老是歪著脖子,為甚麼你這樣趴著。一瞄就知道那人生甚麼病,中醫看病望聞問切,他連望都不必,最多望一下;那些聞問切就多餘了,不須要跟你開口,也不需要西醫任何病理切片化驗,照X光片,或甚麼電腦斷層掃描的,不需要在坐的那位中醫醫院院長來檢查確認,沒有認證這件事情,一看就明白。甚至人還沒有進來,他就先把藥開好,那種人叫智者。有人去看 南老師,聽説是要來問病的,人還沒有進來,他說宏忍師父你到藥房去拿甚麼藥,甚麼藥的,一口氣説完,宏忍師父轉身要走,他說等等少一個,再加一個甚麼的,師父去藥房拿來把藥擺在桌上。等那個人進來,吹牛吹了一大堆,都在談他的豐功偉業,其實他是要來問病,然後就開始説老師我哪裡不舒服了, 南老師說桌上那些藥你先拿去吃一包,嘿!講了兩次,他都不理,因為他不相信老師已經把藥開好了。
人沒有進來就知道生甚麼病,就會把藥開好,他憑甚麼能力?這個就是頭上氣出去的人的能力,這一條龍跑出去了,也就是我早上說的華嚴字母的出處,《華嚴經》講的都是這個世界,叫華嚴世界。大部份的佛經,大乘菩薩經典講的都是在這個修持的境界,在講怎麼樣去度人。這樣的人在印度,當時相對我們中國來説的西方,他們稱做佛,在我們中國稱做道,儒家都是從道家整理出來的,用現在的説法,儒家可以説是道家分支機構,不是從佛經學來的,那時候佛家還沒有進來;而佛家進來了之後,翻譯就從我們的道家儒家的經典裡面去找文字。所以最早協助佛家大士翻譯佛經和讀佛經的人大部份也都是道家,只有相當修養有成就的道家,才能夠用道家的文字去解釋佛經的道理,因為道家的道也是真理,只有真理才能夠解釋和翻譯真理。沒有辦法解釋翻譯的,只能依梵語音譯,所以如菩薩一詞,他們就不敢翻,不能翻,翻不精確了。佛也不可能翻譯,佛其實是印度梵語的語音,所有的佛經裡面你所看到的那些音譯都是屬於梵音,常念佛字也可治病,那是很高的法門;哪一天有因緣再教大家,現在你們學也沒有用,出去還亂教人。
佛經集結的浩大工程
那麼回到剛剛講的阿難與五百羅漢集結佛經的故事,這五百羅漢就已經接近這樣的人了,都是大阿羅漢,一共五百位,在王舍城山上的七葉窟準備集結,其中缺了阿難;其實集結佛講的經,缺了阿難這位有記憶神通的佛陀侍者也不行。當然也得有阿闍世王這樣佛陀的國王弟子,會發大願傾國家財富來推動如此浩大的佛經集結工程,才能完成,太令人欽佩了,沒有阿闍世王,今天我們哪能讀到佛經?哪來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座寺廟讓我們來參學?我又哪會用佛經來註解《論語》,頂禮,頂禮再三。當時佛陀的傳法弟子叫摩訶迦葉,迦葉尊者說阿難你不可以進來,給你七天,有本事你自己進來,門一關,他們就進去了。五百羅漢在裡面,沒有阿難,也不能集結經典,阿難精勤用功打坐七天,入了大定,之後他自己就進去了。門沒有打開他就進去了。進去了他就開始口述,像錄音機一樣,一路口述出來,他口述後,現場有五百羅漢,都是證道的大阿羅漢;阿難說我當時在甚麼地方,如是我聞,我聽到佛這樣說的,譬如一時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甚麼經。阿難就一路口述出來,當時在場聽聞的都說阿難說的是對的,或者是少了甚麼東西,這樣子來來去去,證明這麼多大阿羅漢聽到了同樣的話,這個集結才能夠成為經典,這是第一次的佛經集結,不是論的。
我們的《論語》為甚麼叫論?是因為孔老夫子講完,不是子路子貢聽見,就是甚麼人聽見的,都是聽見的,聽見的就講一小段,很少有很長的,大概是因為孔門弟子沒有像阿難一樣修得記憶神通的阿難侍者吧!其實按理講孔夫子應該講很多的,孔夫子學問那麼大,講道理絕對不會只有那麼一小段;按理大儒平常不講話,但是一開口講法説道,應該都能口若懸河才對,哪有只講幾句的,絕對不會只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麼一點點。再去掉幾個乎字,更沒幾個字了,也未免太精簡,太禪宗了吧!我不信。我相信孔夫子一定也是和我的老師一樣大慈大悲,甚麼道理都講給弟子們聽的,結果是今天我們讀到的《論語》每一段只有這麼一點,可是這麼一點到底有沒有經過其他同樣在場同學的認證,我不知道。佛講法的時候,不會單獨對一個人講法,佛講法一定是對所有人講法,所以一定有人可以認證。中國的經典記載老子、孔老夫子、莊子等我們的老師們大部份的中國高人都沒有這件事,絕大部份都沒有,看起來很多都是單獨聽說的。所以都是不全,就講這樣一小段讓別人去猜,〈學而篇〉就這麼幾個字,那到底在學甚麼?為甚麼又要時習之?而就這麼幾個字,我們要講一個禮拜,講完了之後出一本十幾萬字的書,我們講到現在,才出〈學而篇〉的學而字眼。唉呀!這個星期扣掉打坐,練功,唱誦,每天講三個小時,〈學而篇〉幾十個字我們講不完了。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