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民俗學在臺灣一直是個妾身未明的學科,在各個學科之間,像孤兒一樣輾轉寄人籬下。由於研究者散落在各個不同學系之間,研究資源也無法集中。沒有制度上被認可的學科,研究者的研究計畫審查常常被歸屬到非專業領域的學者手中,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學生,學位口試時不容易找到專長相符的口試委員,在升學進修的選項上也很難找到適合的出路。在這充滿種種不利的因素的大環境之中,我們仍然認為,為了臺灣民俗學的學科發展,應該籌辦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來培育新一輩的民俗學者。希望即使在沒有民俗學系支持的現況下,仍有新血不絕如縷地加入我們耕耘的行列。
在國內,這是第一個以民俗研究青年學者為主題的研討會,意義非凡。即便幾乎每一年都有學術研討會以民俗作為會議主題,然而發表人多半是已在教學、研究機構任職、且小有成績的學者。對於就學中、或剛畢業的學子而言,並無一個主題相符、可以發表研究成果、與同行切磋的園地。本會議主要補足這個缺口,希望能加強民俗研究的學術風氣,也藉著此次會議的舉辦,瞭解臺灣民俗研究的強項及不足之處。以中青代民俗研究者為主體的籌備委員會,希望在鼓勵青年學者的同時,也能維護相當的學術品質。因此會後所收入本論文集的論文,均經過初審、會議現場發表評論、以及會後再次的審查,由審查人提供修改意見,投稿人修訂之後方予刊登。
在三天的會議中,我們見到了來自不同科系的年輕學子自不同的領域專長來針對各種民俗現象進行研究,一方面廣泛的參與角度令人欣喜,另一方面,論題未能有效聚焦也顯示了臺灣民俗學界缺乏方法論及學術理論的缺點。這一點,在民俗學尚未能成為體制內學科前,我輩應以之自我提醒,致力精進。同時,本會議的籌備及出版過程,均由民間團體主動集資籌辦,由於缺乏專職人員及穩定經費的支持,會議雖然順利完成,然而出版過程屢經挫折,多有延宕。可知政府單位對於民俗學及民俗教育的缺乏重視,未能適時以資源挹注支持,而使得培育民俗研究青年的這條道路,前進時腳步偶見蹣跚。
距離第一屆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已經兩年,這本論文集終於要結集出版。同時,第二屆的會議也已在徵稿中,我們樂於見到大家的積極參與,也希望與會的討論能有助於發表人知性上的成長。
民俗素養實在攸關一個社會的文明,深化的民俗素養代表了對己身歷史文化的認同,公民擁有足夠的民俗素養才能有互相尊重、和諧且充滿創意的社會。在未能達到這樣的理想之前,我們仍應努力不懈。
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