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篇
事之至難,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誠能知人,則天下無余事矣。——陸九淵
商湯辨味識伊尹
夏朝末年的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無度,窮奢極慾,昏庸殘暴,惹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當時,商湯是夏朝的屬國商國的國君,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領導者。商湯看到夏桀已失民心,決心推翻夏桀的統治,並為此做了大量準備。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手下雖然有不少能征善戰的大將,但還缺少一位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棟樑之材輔佐。為此,商湯想盡辦法來搜羅人才,結果成效甚微,使得他心急如焚。
正在此時,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他近來吃的飯菜不是淡而無味,就是鹹得發苦,於是就派人詢問,結果是商湯的妻子有一個陪嫁的奴隸伊尹,擔任廚師之職,雖然平時也算盡職,但這些天伊尹做的飯都是忽鹹忽淡的。商湯十分惱火,便派人把伊尹找來大加訓斥。
伊尹卻不慌不忙地說:「我當然知道做飯不能太淡,也不能太鹹,只有鹹淡適宜、五味調和,吃起來才有味道。這幾天我做的菜時淡時鹹,其實是有意藉此提醒大王,治國與做菜的道理是一樣的,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放鬆懈怠。只有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方能如願以償。」
商湯聽了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做飯的奴隸竟能說出這番道理深刻的話,而且還深諳治國之道。商湯略加思考,愈發覺得此人肯定很有來歷,於是派人暗中瞭解伊尹的身世。他很快便驚喜地發現,伊尹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學士,還曾做過莘國國君女兒的宮廷教師,只是由於莘國滅亡,伊尹才輾轉做了商湯妻子的陪嫁奴隸。毫無疑問,這是一位胸懷大志、精通韜略的奇人。要實現推翻夏桀、建立新政權的宏偉藍圖,伊尹正是難得的棟樑之材。商湯大喜過望,當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隸身分,任命他為右相。
從此以後,商湯根據伊尹的建議,先是廣造輿論,歷數夏桀驕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種種罪行,號召那些被夏朝統治的部族、部落反叛夏朝,歸順商國;對不聽規勸的葛伯族出兵討伐,予以消滅;對夏朝的羽翼,如韋、顧、昆吾等,則各個擊破,使夏朝孤掌難鳴。同時,商湯也採納了伊尹的統戰策略,對部族中的某些人網開一面,促使他們改邪歸正。這樣一來,商湯美名遠播,成為眾望所歸的領袖,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擁戴。於是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發表宣言,揮師伐夏,終於推翻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用人點撥
今天看來,商湯獲得伊尹幫助而成就大業的事件,是有一些偶然性,但其中也有必然性,這就是商湯一心求賢。假如商湯不是求賢若渴,朝思暮想,像伊尹這樣身分低賤的奴隸,是不會進入他的視線的。正是由於商湯處處留意,誠心求賢,不拘一格,禮賢下士,才成就了這段佳話。
周文王打獵求子牙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因為他後來被周文王號為太公望,又叫姜太公,姜望。千百年來,姜子牙的名字一直是家喻戶曉,歷代傳誦。姜子牙幫助周文王平定天下的故事,也一直膾炙人口。在歷史的長河中,姜子牙已經被大家神化了,儼然是個能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神仙。
姜子牙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之際,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然而在發跡之前,姜子牙僅僅是個靠在商朝國都朝歌以宰牛為生的人,過著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的生活,懷才不遇,默默無聞。真正提供條件使他得以一展身手的,就是那位求賢若渴、欲攬天下英才為己用的一代明主周文王。
盤庚死後又傳了十一個王,最後一個王叫做紂。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在這件事上,商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戰爭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負擔,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
紂和夏桀一樣,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了地建造宮殿,他在他的別都朝歌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鹿台」,把搜刮來的金銀珍寶都貯藏在裡面;他又造了一個極大的倉庫,叫做「鉅橋」,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他把酒倒在池裡,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他和寵姬妲己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他還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凡是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這叫做「炮烙」的刑罰。
紂的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
周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這個部落在現在陝西、甘肅一帶活動。後來因為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到了古公父的孫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繼位的時候,周部落已經很強大了。周文王是一個能幹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紂王正相反。紂王喜歡喝酒、打獵,對人民濫施刑罰。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他還虛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
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有個大臣崇侯虎在紂王面前說周文王的壞話,說周文王的影響太大了,這樣下去,對商朝不利。
紂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關在鸇里這個地方。周部落的貴族把許多美女、駿馬和珍寶獻給紂王,又送了許多禮物給紂王的親信大臣。紂王見了美女珍寶,高興得眉開眼笑,說:「光是一樣就可以贖姬昌了。」立刻把周文王釋放了。
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他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
當時,姜子牙年已逾古稀,仍然未遇明主,後來聽說周文王很重視人才,便拿上釣魚竿到渭水之濱,終日藉垂釣來修養心志,磨鍊毅力。他釣魚從來不用魚餌,且魚鉤是直的,正所謂「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其實他是想看周文王是否識才,能否放下架子求才,進而決定是否為他效力。
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帶著他兒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打獵。在渭水邊,他看見一個老頭兒在河岸上坐著釣魚。大隊人馬過去,那個老頭兒只當沒看見,還是安安靜靜釣他的魚。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車,走到老頭兒跟前,跟他聊起來。
姜子牙說:「凡是河流源頭淵遠者,河水必然奔流不息,於是才有魚群棲息;樹大根深者必定枝繁葉茂,於是才能果實豐碩。同樣的道理,人與人之間唯有相互理解,心靈相通,才有發展偉大事業的前提。比如在溪邊垂釣,小魚總是盯著小餌,若有若無的釣線使牠放鬆了警惕;稍大些的魚兒總是看好塊大味香的餌料,即使是釣線就在身邊,為求得香甜的美食,牠也會忘掉危險而冒險一搏。而要想釣到大魚,就要安上大塊餌料,釣線也要粗壯結實,否則就會失之交臂,魚餌兩空。魚一旦吞下釣鉤,釣線就牢牢地牽住牠;用人也是如此,人才一旦接受了相應的待遇,便會為施恩者盡心竭力地服務。
用網捕魚,還會有漏網的;可用餌釣魚,卻可以把水中之魚陸續釣盡。同樣的道理,提供相應的待遇,就可以把天下的人才都招攬而來。懸綸垂釣與治國平天下,雖事有大小之別,目標也有高下之分,然而其中的道理卻是相通的。釣魚的三大要領無非是釣點判斷、餌料設計和提竿溜魚,而治國平天下也有三大法寶:提供優渥的待遇,是為了讓所用之人貢獻聰明才智;提倡視死如歸的精神,是為了讓士兵英勇善戰;設立高官厚祿,是為了讓賢臣良將幫助君王成就大業。」
經過一番談話,周文王知道他叫姜尚,是一個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你把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說罷,就請姜尚一起回宮。
姜子牙理了理鬍子,就跟著文王上了車。
用人點撥
日月如梭,往事悠悠,三千多年的光陰已經逝去。在當今構建市場經濟大廈的時候,我們備感人才奇缺,而歷史的經驗卻是可以借鑑的。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里馬固然重要,然而假如沒有伯樂發現牠們,識別牠們,千里馬也就只能駢死於槽櫪之間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周文王的留心求才,慧眼辨才,不是更值得我們稱道嗎?
寧戚擇主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齊桓公的領導下,國勢強盛,成為五霸之一,得宰相管仲之輔更是如虎添翼,但是齊桓公仍不滿意,依然到處羅集人才。
一次,宰相管仲率領軍隊討伐宋國,有一天,在野地之中安營紮寨後,忽然一個裝扮像鄉野牧牛的人前來求見。此人自稱寧戚,交談中,管仲感到此人論天下大事頗有見地,智勇雙全,乃是英才,想到齊桓公素來喜歡搜羅英才,便寫薦書一封,交給寧戚拿著去見齊國的國君齊桓公。寧戚帶著管仲的薦書來到了齊國,然而寧戚性格剛烈,他見到齊桓公之後,並不出示管仲的推薦書,反而在朝堂之上譏諷桓公大逆不道,殺兄得位,濫用武力,以致民不聊生。雖盟無不成,但前景岌岌可危。齊桓公聞之大怒,喝令部下立斬寧戚。殿中武士將寧戚向外拖,但寧戚卻怒目威嚴,毫無懼色。桓公見寧戚如此威武不屈,十分敬重,覺得寧戚是個人才,升起了愛才之念,於是喝令武士放了他,並奇怪地詢問寧戚:「我看先生也非常人,應該不是僅僅到這裡來羞辱寡人的吧,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只要寡人能辦到,一定會幫你的。」
這時寧戚才拿出了管仲的推薦書,並說出自己嚮往明君之意。
桓公大惑不解:「你既有相國的薦書,為什麼不早點拿出來給我看?反而造成這麼大的誤會,幾乎使你成了刀下鬼。」
寧戚回答:「當今之世,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主公若是個不愛聽忠言真話,只喜歡阿諛奉承的人,我寧死,也不會把薦書給主公。」
桓公聽後,茅塞頓開,大為讚賞。接著,他們又談起了天下形勢,寧戚談論天下,頭頭是道。桓公大喜,受益匪淺,當即便要拜寧戚為官。有人上諫道:「這兒離寧戚的故鄉衛國不遠,主公何不派人去調查一下?以防受騙上當。如果寧戚德才兼備,再封官也不遲。」桓公對朝中大臣說:「我看寧戚這個人不拘小節,又性情好勝剛烈,在家鄉難免有過失,會得罪一些人。倘若調查時有人說他的壞話,那就會造成錯覺,就會動搖對一個人才的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發現了這個人才就應堅定地去用。」最後桓公也未聽勸阻,拜寧戚為大夫。後來寧戚果然正如桓公所料,是一個難得的奇才,他文武雙全,為輔佐桓公霸業立下了大功。
用人點撥
一個真正的人才不會阿諛奉承,拜倒人下求碗飯吃,他們的剛烈正直,正是他們德才的表現,也是他們自信、自尊、自重的表現。而那些阿諛奉承之徒,本無德才,如果他們不溜鬚拍馬,阿諛奉承,怎能討個一官半職?這是識別人才的辯證法。
桓公用寧戚,高就高在桓公看問題的角度與一般大臣不一樣,他能看到問題的本質。寧戚雖是牧牛野夫,但見桓公時,他不拿出相國的薦書,反而怒斥桓公大逆不道;當桓公要殺他時,他又凜然不懼,這正是他超出常人的大智大勇,膽略過人。桓公正基於這種認識,才斷定寧戚是奇才賢人,桓公善於識別人才。
子產識伯石
春秋時,鄭國的子產很有才幹,精通政事,善於治理國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國家大事。子產手下有一個非常能幹的官員,名叫伯石,平時交付他做的事,總能讓子產非常滿意,然而伯石性格自私而虛偽,雖然非常能幹,其他人卻並不喜歡他,只有子產比較欣賞他的能力,而總交付他辦理各種事情。
有一次,子產因有一件國事需要伯石去辦,在交給他任務之前,熟悉伯石性格的子產先命人把他叫來,莊重地告訴伯石:「這次吩咐你去完成事情非常困難,你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如果你這次圓滿地完成了這次的任務,我就稟明陛下請他把一座城池賞賜給你。」伯石最終完成了那件任務,於是子產就稟明鄭國公給了他一座城邑作為領地。另一個官員太叔對子產說:「事情是國家的事情,國家是大家的國家。大家都為國家辦事,為什麼單單送給伯石東西?」
子產說:「人和人不一樣,像伯石這樣的人,讓他沒有個人慾望是困難的。滿足他的慾望而讓他成功地辦成所辦的事情,這不也是國家的成功嗎?城邑有什麼值得吝惜的,難道它還會被搬走不成?」
後來伯石聽到眾人的議論,非常害怕,於是就找到子產要交回封地,但子產說:「這次陛下賞你的封地是你功勞的體現,你受之無愧,以後只要你好好為國出力,賞賜還會更大!」還是堅持把城邑給了他。伯石以後在為國辦事中,果然就如同子產所說的更加賣力。
不久,鄭國的公卿伯去世,鄭王讓太史命令伯石做公卿。太史來到伯石的封地宣旨,伯石心中十分得意,但又擔心其他大臣不服。自己的威名也不足以擔當如此位置,於是就假意推辭,說自己無能無德,不堪重任。太史無奈,只得退出。太史走後,伯石又派人去請求太史重新發佈他的命令,等到太史發佈命令後,伯石又假意推辭,就這樣一連反覆三次,伯石才接受任命。這就給人一個假象,似乎伯石很謙虛,三次任命才接受。
子產對伯石的這種虛偽和貪婪很反感,所以在自己當政期間,雖然對伯石愛其才能而屢加重用,也賞賜了他很多財物,但卻始終讓他處於次於自己的地位,不加任用。
用人點撥
古語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是水清了,缺少魚類賴以生存的微生物和養分,魚就無法在這樣的水中存活;一個人對下屬要求過於嚴苛,不允許他有一點毛病,一點缺點,他也就沒有下屬可使用了。
用人,先要知人,知人越詳,任用也就越恰當。知人就要瞭解人,瞭解人的長處短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用其長,避其短。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出於公心,如此,才不怕別人說長道短,才能名副其實地做到人盡其才。
姑布子卿識別趙襄子
春秋時期,姑布子卿是當時鑑別人的能手。一次,他應邀去趙簡子家做客。
在快到趙簡子家時,姑布子卿看到一個小男孩在路邊搬石塊砌小小的城牆,旁邊有一張帛,帛上彷彿是一座小城堡的草圖。姑布子卿驚訝了一陣子,就去趙簡子家了。
趙簡子帶著孩子們出門迎接姑布子卿。姑布子卿隨便問了孩子們幾個問題。
趙簡子問:「他們才能如何?」
「沒有能當上將軍的。」
「那趙家將要滅亡嗎?」趙簡子禁不住擔心了。
姑布子卿想了一想,問:「還有其他孩子嗎?」
趙簡子說:「還有一個叫毋恤。」就叫人去找他。
姑布子卿說:「可能就是我在路上見到的那個小孩子。他會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
孩子進門來,正是姑布子卿路上所見的。「未來的繼承人肯定是他了。」
姑布子卿說完,眾人都非常驚詫,連忙追問原因。
姑布子卿解釋道:「第一,趙簡子家氣數昌旺,必有傑才藏在府上;第二,那小孩非一般孩子,平常人家也不會有此小孩;二者相疊,多半是趙家公子了。至於出身,無關緊要」。
趙簡子說:「但他母親身分卑微,原是奴婢。」
姑布子卿說:「上天授予的,低賤也會尊貴。」
從此以後,趙簡子就對他的兒子們一個個地進行考察,發現毋恤最為賢能聰明。一次,為了測試兒子們,趙簡子說:「我在常山上藏了件寶符,誰最先得到它,誰將被立為繼承人。」他的兒子們都騎馬到山上尋找,結果什麼也沒有找到。只有毋恤回來說:「我已經找到寶符了。」趙簡子讓他講出來。
毋恤說:「從常山上俯看代國,代國一目瞭然,我們應該攻取它。」
趙簡子由此知道毋恤果然聰明,於是就立他為繼承人,他就是後來趙國的開國之君趙襄子。
用人點撥
鑑別人才就像挑選木材。伐木工人在選料的時候,先從外形上打量,看樹木是否有筆直挺拔的態勢;再考察質地,是縝密結實呢,還是疏泡鬆脆;從品種上看,要嘛敲敲打打聽一聽,用多種方法來判斷樹木是否能有大用處。品鑑人也一樣,總要見一見面,有一個初步印象之後,再進一步考察品德和才能。見面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從外形相貌上來考察、鑑別人才。
趙襄子任用膽胥己
趙襄子當政的時候,任命任登為中牟這個地方的長官。
過了一年,任登在將全年的帳簿呈給趙襄子的時候,順便向趙襄子推薦說:「中牟有一個人叫膽胥己,他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希望您能夠重用他!」
於是趙襄子召見了膽胥己,並且馬上任命他為中大夫。
膽胥己走後,有一些人開始不滿起來,很有意見,衝著趙襄子說:「大王這麼做,不感覺太草率了嗎?我想您對這個人只是耳聞而已,一點都不瞭解這個人,為什麼就相信他呢?隨隨便便就當上了中大夫,這樣會讓國家遭殃,讓臣民不服的啊!」
趙襄子聽完他們的抱怨之後,只是笑了一笑,說:「我提拔任登的時候,已經耳聞目睹了他的實際情況,任登所舉薦的人,我如果還要仔細地考察,那麼還有誰的話是值得相信的呢?我相信任登的眼光。」
用人點撥
趙襄子對膽胥己的信任,源於他對任登的信任。君主往往要有識人的眼光,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是考察十年,可能也無法辨別一個人是否真的具有才能。
的確,領導者在識人的時候是存在風險的,但是不能因為有風險就舉步不前。如果說怕這怕那,對誰都不信任,那又怎麼能將賢能的人才,放在自己身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