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我為什麼要研究兩岸密使?
個人主要研究興趣在政治人物史和外交史。在歷史舞台上, 人物永遠是啟動風雲的主角,令人依依難捨。外交史的研究是我的「最愛」,雖說「弱國無外交」,但外交官能夠在外交玷壇上展現無礙辯才,折衝樽俎,為國爭光,何其難得?我特別不喜歡研究經濟史,除了本身素養不夠外,也直覺認為數字和表格,加上各種曲線圖,太枯燥乏味。我也不喜歡搞制度史,因為太單調刻板,了無生趣。同樣的,我也不想治軍事史或戰爭史,雖然古人常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兵者, 凶也」,戰爭的殘酷,傷亡的慘重,真叫人觸目驚心,翻開古今中外史冊,斑斑可考,所以實在不願碰。
最近我迷上兩岸密使。首先,該給「密使」下個簡單的定義, 畫個範圍。「密使」在英文裡有emissary、secret envoy兩字,或亦包含messenger(傳話者、信差),或commissionaire(經紀人、掮客)等,但絕非從事特務活動專搞破壞的secret agent,那是電影裡007式的傳奇情節,精采刺激有之,恐怕未必真實。
論密使身分,種類繁多,有軍人,有民意代表(立法委員), 有媒體工作者,有學者教授,有中研院院士,有政治掮客,有宗教領袖,亦不乏外國政治首腦,不一而足。他們的身分雖然不同,但大前提(無論主動或被動)旨在促成兩岸和平發展和統一,與目前兩岸的情勢發展息息相關。故這是個有待開發的研究專題,當然就成為我退休後怡情養性的新興趣所在。
大約兩年多前,我開始撰寫自兩蔣時代以來,歷經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那些穿梭兩岸,為政治領袖帶信、傳話,甚至參與兩岸事務祕密談判的使者群像,共得十七篇,以「舊庄居士」為筆名,陸續在華僑協會總會的雙月刊―《僑協雜誌》上發表,如今已到了收網、集結成書的階段。付梓前,除了重新校訂增補以外, 並增列兩岸主要參考著作近百種,藉此拋磚引玉,企望海內外有志一同,大家合力來灌溉這一塊新園地,讓它樹茂花香,美不勝收!
感謝秀威公司主編蔡登山的支持和鼓勵,本書始有和大家見面的機會。林弘毅先生全程幫忙輸入電腦並製作參考書目等工作,洪仕翰先生負責編輯,均備極辛勞,在此一併致謝!個人能力有限, 本書不足之處,尚祈海內外方家不吝賜教是幸!
陳三井 謹識
2016年6月15日於南港四分溪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