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0 項符合
黑色.公共藝術論的圖書 |
![]() |
黑色.公共藝術論 作者:林志銘 出版社:暖暖書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1-06 語言:繁體中文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電子書 |
$ 266 |
![]() |
建築 |
$ 300 |
![]() |
建築 |
$ 300 |
![]() |
藝術/美學 |
$ 323 |
![]() |
藝術設計 |
$ 342 |
![]() |
各式建築 |
$ 342 |
![]() |
中文書 |
$ 342 |
![]() |
藝術總論 |
$ 342 |
![]() |
藝術設計 |
$ 342 |
![]() |
Arts & Photography |
$ 342 |
![]() |
Others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打著「公共」口號卻不公共的公共藝術!
原本應該是全民共享的藝文參與機會,因為缺乏公正性與客觀性,導致許多藝術家逐漸卻步,而流喪了原有公共性的本質。
學者專家是公共藝術推動執行上的助力?還是亂源?
「法定公共藝術在臺灣發展上最大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法令授予學者專家極大的操控權力,使得原本應是公共性的引導者,卻成為另一種空間的霸權者。」
專業領域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但在法令架構的層層禁錮中,卻促使公共藝術在不合情理,但卻完全合法之程序操作下,長期為少數人所掌控,反而成為臺灣公共藝術進化過程中的阻礙者;種種假公共的現象,更鮮明地道出臺灣公共藝術的層層隱憂!面對環境的再發展,「公共」或「美學」該如何尋求到最佳解答?
本書作者親身在公共藝術創作者、個案之執行與徵選委員、縣市政府審議會委員等各種角色中,真實經驗了公共藝術相關工作的無奈與困境,更深入各環節,剖析各地個案操作與審議機制上的種種弊病,歷經十多年時間的觀察心得中,匯整出第一套講述臺灣公共藝術發展現象的完整記錄。
作者簡介
林志銘
投入人文研究領域近三十載,長期於大學執教,並以建築學、藝術教育及城鄉文化為其研究主軸。於學術沈潛的過程,從藝術文化的研究者與教育者,到成為城鄉美學的推廣者,每年在島嶼的各處生活聚落間穿梭數萬公里,然而,其間感受的夢想與感動無法被里程計數,寫作是唯一的抒發方式,分享與訴說著每段旅程中,那些蘊藏溫度與生命觸動的島嶼生活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