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棟消失的建築,
都是一片遺失的歷史拼圖。
一代代、一座座的建築物,記錄當代的美學表現、工藝技術,塑造了城鄉的變貌,也呈現人類的文明發展;是歷史的舞臺,也是時代的見證。
雖然每棟建築建立之初,都被期許堅固永恆立於大地,但建築材質有其極限,能夠千秋萬世留存的建築非常稀少。展示威權的房子、崇神敬天的房子、擋風遮雨的房子、裝載記憶的房子……建築不見了,到哪裡去尋找?曾經的記憶和感情,在哪裡安身立命?
本書透過作者和繪者細膩的手眼,重現曾經存在於臺灣土地上各式經典建築鮮明的色彩和故事,從住宅、餐廳、戲院、百貨到各種公共設施,帶領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臺灣,一覽那些已經消失、但曾經存在於這塊土地上的建築肖像,重溫久遠以前臺灣城鄉的莊嚴與典雅。
《紙上明治村》淺顯易懂的文字與描繪精美的圖像,記錄了已經被消失或遷移的建築景觀風貌,以無形文化財的方式延續其價值,引導人們走入歷史。閱讀本書不只是緬懷過去的美好,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為什麼要保留文化資產,該留下什麼給臺灣的下一代。
──蕭文杰(臺北商業大學助理教授)
透過宗魁的歷史書寫,搭配培哲的手繪圖像,這本彷彿具有時光隧道魔力般的圖文集,帶領著我們反省過去,思考未來。
──榮芳杰(新竹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鄭培哲的圖像風格溫柔細緻、又富含生活感性,優雅又具透明感的色彩,讓人總是在畫中品味再三。
──沈奕妤(印花樂設計總監)
一座座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身影躍然紙上,搭配近兩百幅插畫家鄭培哲以明信片風格繪製的建築物圖像,充滿手工感的人文氣氛與淡淡鄉愁。
作者簡介:
凌宗魁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現職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規畫師,負責古蹟修復與展示業務。著有《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
鄭培哲
畢業於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現從事商業設計。平時喜歡四處觀察舊空間、體驗老房子,也常參訪現代建築。工作之餘創作平面影像及圖像記錄,因而開始繪製建築,透過不同主題的插畫,重新感受臺灣曾經存在的空間。近年常受邀參加國內外設計展,曾於2009年獲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大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沈奕妤∣印花樂設計總監
洪致文∣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連振佑∣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孫啓榕∣建築師
孫德鴻∣建築師
黃舒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恩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楊 燁∣北投文史部落客
榮芳杰∣新竹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薛孟琪∣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蕭文杰∣臺北商業大學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沈奕妤∣印花樂設計總監
洪致文∣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連振佑∣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孫啓榕∣建築師
孫德鴻∣建築師
黃舒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恩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楊 燁∣北投文史部落客
榮芳杰∣新竹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薛孟琪∣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蕭文杰∣臺北商業大學助理教授
推薦序
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
黃舒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拿到稿子剛開始讀,不由得想到近幾年文化資產保存制度實踐最喜歡說的「影像保存」,彷彿什麼都可詳細記錄後就放心拆除。當然,本書作者,是慘劇已然搶救不及,努力在空氣中捕風捉影,無數夜晚的資料蒐集與描繪過程毋寧是最無奈深情的再現。仔細讀完,似乎更能體會細緻圖像背後的深意。自建築成為專業以來,絕大多數的專業雜誌報導都以新作為主,呈現啟用前最接近藍圖的空間狀態,此後如何使用變化,往往不是鎂光燈關注之事。城市設計亦然。另外,從一九七○、八○年代後文化資產保存逐漸被當成一特殊專業來看,都是過去(過時)的建築物,或者稱之為古物或文物,彷彿已然不在是/世建築。
然而區隔領域的同時,我們往往忘記了每棟建築物付諸成形之前,有多少反映著時代政經潮流變化與個人力求表現的計較用心,都有著特定時刻的「設計」,而每一棟被拆除取代的建築物被貼上過期標籤,這過程也充滿著意識形態與美學的角力,不論結果,都可能是極富教育意義的一刻。然而,至今我們不太去談去反省近代化過程的種種獲得與失去,也不太願意去看「保存」相關有多少形式之外的歷史認識與文化流動,一度為建築物錨定,但凡遭遇劇烈破壞或拆除,包括異地重建,都可能鬆動了文化交匯的空間表現。
本書所選作品諸多見證了近代化的發生,所謂「近代化」(modernization),或者說「現代化」,是怎麼一回事?從二十世紀至今持續是研究上論辯不休的題目。透過本書,尤其能看見其過程相關的財富集中積累、知識的跨界交換與學習、新生活方式的摸索,移動方式與速度認知的改變等等,同時,也有沉重成本代價才成就亮麗成就。基於台灣特殊的多重殖民經歷,見證台灣的近代化建築物,還一一見證外來政權帶來的進步展演。可是「時尚」在二十世紀乃至於數位時代是如此瞬息萬變,這些建築很快地落入了進退不得的處境,不僅因改朝換代而政治表現不正確,往往因為「不夠舊又不夠新」,好似不足以成為被制度保障的文化資產,要持續作為進步形式又已過時。推土機蠢蠢欲動之下,書中一一收錄的這些作品就在時代巨輪轟然掃蕩中一一倒下。
來到二十一世紀,我們身處的世界真得如此進步嗎?其實透過這本書仔細梳理近代建築的身世,不難發現其中相關的空間概念或文化旨趣,往往都還沒有「過去」。一如美國小說家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名言:「過去還沒有死盡。過去甚至還沒有過去。」(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本書中所提及的「雨淋板」這種外牆工法,今日人們逐漸認知其為日式宿舍特色,殊不知此工法自歐洲旅行至美國,又從美國經過日本帶來了台灣,曾經是時尚,如今成為殖民留下的傳統。若能超越形式,理解每個時刻對於進步表達的渴望和不安,才有機會對於當前各種打著進步大旗的嶄新計畫做更深刻的理解和反省,儘管其夾帶形式語彙可能推陳出新(或者新中有舊)令人眼花撩亂,而不是一味的擁抱必然過氣的時尚。以福克納的道理來說,過去其實還沒有過去,進步的主張繞了一圈也回到過去。
此外,這集子不僅僅是重新在紙上築起一棟棟見證時代文化流動的精采建築,也藉由爬梳每次拆除宛如城市脈絡突然斷裂,如同索引導人認識「發展」的型態,或者更主觀地說,暴力在特定時刻的空間表現。像是市區改正時期為服務新理想城市而劃開的潛園、因親王曾待過而被異地重建於新竹神社的爽吟閣,後續又因戰後轉用、近年風災而陸續破壞、終究拆除。每個事件何不是這建築與城市的多次時代對話,對話若劇烈些,效果也特強烈。
今日,在不同地域間的交流抄襲或追趕,非但未曾停過,只有密度越來越高,洋流方向越來越複雜詭辯。同時,拆除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君不見完成十餘年的建成圓環可能馬上就要拆除。這時刻特別感謝有兩位作者協力呈現的精采圖文,儘管悲傷,卻能優美地召回那些重要的時空交匯,讓讀者有機會去看見發展容積效率以外的文化密度,去接近那些珍貴的時刻宛如凝固的音樂。這是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意義之一,也可能是調和文化資產與城市設計的重要一步。透過紙上重現,我輩才能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拿到稿子剛開始讀,不由得想到近幾年文化資產保存制度實踐最喜歡說的「影像保存」,彷彿什麼都可詳細記錄後就放心拆除。當然,本書作者,是慘劇已然搶救不及,努力在空氣中捕風捉影,無數夜晚的資料蒐集與描繪過程毋寧是最無奈深情的再現。仔細讀完,似乎更能體會細緻圖像背後的深意。自建築成為專業以來,絕大多數的專業雜誌報導都以新作為主,呈現啟用前最接近藍圖的空間狀態,此後如何使用變化,往往不是鎂光燈關注之事。城市設計亦然。另外,從一九七○、八○年代後文化資產保存逐漸被當成一特殊專業來看,都是過去(過時)的建築物,或者稱之為古物或文物,彷彿已然不在是/世建築。
然而區隔領域的同時,我們往往忘記了每棟建築物付諸成形之前,有多少反映著時代政經潮流變化與個人力求表現的計較用心,都有著特定時刻的「設計」,而每一棟被拆除取代的建築物被貼上過期標籤,這過程也充滿著意識形態與美學的角力,不論結果,都可能是極富教育意義的一刻。然而,至今我們不太去談去反省近代化過程的種種獲得與失去,也不太願意去看「保存」相關有多少形式之外的歷史認識與文化流動,一度為建築物錨定,但凡遭遇劇烈破壞或拆除,包括異地重建,都可能鬆動了文化交匯的空間表現。
本書所選作品諸多見證了近代化的發生,所謂「近代化」(modernization),或者說「現代化」,是怎麼一回事?從二十世紀至今持續是研究上論辯不休的題目。透過本書,尤其能看見其過程相關的財富集中積累、知識的跨界交換與學習、新生活方式的摸索,移動方式與速度認知的改變等等,同時,也有沉重成本代價才成就亮麗成就。基於台灣特殊的多重殖民經歷,見證台灣的近代化建築物,還一一見證外來政權帶來的進步展演。可是「時尚」在二十世紀乃至於數位時代是如此瞬息萬變,這些建築很快地落入了進退不得的處境,不僅因改朝換代而政治表現不正確,往往因為「不夠舊又不夠新」,好似不足以成為被制度保障的文化資產,要持續作為進步形式又已過時。推土機蠢蠢欲動之下,書中一一收錄的這些作品就在時代巨輪轟然掃蕩中一一倒下。
來到二十一世紀,我們身處的世界真得如此進步嗎?其實透過這本書仔細梳理近代建築的身世,不難發現其中相關的空間概念或文化旨趣,往往都還沒有「過去」。一如美國小說家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名言:「過去還沒有死盡。過去甚至還沒有過去。」(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本書中所提及的「雨淋板」這種外牆工法,今日人們逐漸認知其為日式宿舍特色,殊不知此工法自歐洲旅行至美國,又從美國經過日本帶來了台灣,曾經是時尚,如今成為殖民留下的傳統。若能超越形式,理解每個時刻對於進步表達的渴望和不安,才有機會對於當前各種打著進步大旗的嶄新計畫做更深刻的理解和反省,儘管其夾帶形式語彙可能推陳出新(或者新中有舊)令人眼花撩亂,而不是一味的擁抱必然過氣的時尚。以福克納的道理來說,過去其實還沒有過去,進步的主張繞了一圈也回到過去。
此外,這集子不僅僅是重新在紙上築起一棟棟見證時代文化流動的精采建築,也藉由爬梳每次拆除宛如城市脈絡突然斷裂,如同索引導人認識「發展」的型態,或者更主觀地說,暴力在特定時刻的空間表現。像是市區改正時期為服務新理想城市而劃開的潛園、因親王曾待過而被異地重建於新竹神社的爽吟閣,後續又因戰後轉用、近年風災而陸續破壞、終究拆除。每個事件何不是這建築與城市的多次時代對話,對話若劇烈些,效果也特強烈。
今日,在不同地域間的交流抄襲或追趕,非但未曾停過,只有密度越來越高,洋流方向越來越複雜詭辯。同時,拆除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君不見完成十餘年的建成圓環可能馬上就要拆除。這時刻特別感謝有兩位作者協力呈現的精采圖文,儘管悲傷,卻能優美地召回那些重要的時空交匯,讓讀者有機會去看見發展容積效率以外的文化密度,去接近那些珍貴的時刻宛如凝固的音樂。這是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意義之一,也可能是調和文化資產與城市設計的重要一步。透過紙上重現,我輩才能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
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
黃舒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拿到稿子剛開始讀,不由得想到近幾年文化資產保存制度實踐最喜歡說的「影像保存」,彷彿什麼都可詳細記錄後就放心拆除。當然,本書作者,是慘劇已然搶救不及,努力在空氣中捕風捉影,無數夜晚的資料蒐集與描繪過程毋寧是最無奈深情的再現。仔細讀完,似乎更能體會細緻圖像背後的深意。自建築成為專業以來,絕大多數的專業雜誌報導都以新作為主,呈現啟用前最接近藍圖的空間狀態,此後如何使用變化,往往不是鎂光燈關注之事。城市設計亦然。另外,從一九七...
作者序
無常世事的永恆掛念
凌宗魁
「堅固」是一棟好建築的基本原則之一,建築因而給人恆立於大地的印象。由於天災和戰爭破壞、空間使用需求的調整、改朝換代的意識形態等變數,永遠留存的建築非常稀少。建築是人造之物,與人一樣都是這世界的過客,鬼斧神工的堂皇巨構終將化為塵土。
在臺灣豐富多元的歷史長河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和民族陸續來到這座美麗的島嶼,譜出精彩的建築樂章。各種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此歷經衝突、調適,到和平共處,在建築風格上,產生了與鄰近地區截然不同的獨特面貌。優良的建築可以印證人類文明發展、表現美學與工藝技術、城鄉的演變,也是見證歷史事件的舞臺。
消逝的經典建築令人惋惜,除了鄉愁等情感因素,也代表從此失去對於好環境品質的體驗機會。取而代之的新建築,是否能有更好的表現也難以掌握。縱然建築不可能永恆存在,但仍不禁設想:許多未達使用年限而過早消逝的精彩建築,就像在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期罹難的臺灣菁英,若能走完他們原本應有的歲月,今天的臺灣會有怎樣不同的風景?
日本明治村與臺灣民俗村
在明治維新之後的近代化過程中,日本學習西方各種建築樣式,打造新國家的門面。而其以西洋建築特定的風格形式,大幅改造了追求和諧的東亞城鄉地景,也隨著帝國殖民事業的版圖擴張,將這樣的變革帶來臺灣。與戰後為了復興、席捲全球的現代主義相較,近代化極具時代精神面貌、風格鮮明的樣式建築,所承載的象徵意涵也相當豐富。
然而,隨著經濟的急速成長,日本自明治時代以來,各式見證國家發展歷程的精美建築快速走入歷史。一九六五年,建築家谷口吉郎與名古屋鐵道社長土川元夫,這兩位第四高等學校(現金澤大學)的同窗有感於此,於是成立財團法人,購買土地蓋博物館,取名「明治村」,將各地面臨拆除的珍貴建築物解體移置重組,並且聘任全日本頂尖的建築史學者擔任館長。時至今日,這裡不但成為愛知縣著名的觀光景點和戲劇拍攝場地,也讓日本年輕人認識先人篳路藍縷開創國家的歷程。
臺灣也曾經有彰化富商施金山,不倚靠政府資源,獨力打造「臺灣民俗村」,蒐集陳列臺灣十餘棟各地面臨拆除的精美建築,為臺灣保存過往歲月風華的實體空間。但這股來自民間的力量,與各地建築的消逝速度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許多由美好建築塑造的城鄉風貌,只能在泛黃的影像中尋找和緬懷。
紙上記錄消失的建築
在戰後國民黨政府長期塑造以中國為文化主體的歷史背景下,學校教育長期欠缺本土史地關懷的面向,民眾對於生活美學也日漸輕視。曾經歷往昔歲月的人逐漸凋零,除了老照片、明信片收藏家與學術研究者,在這座島上生活的居民,知道臺灣過去美麗風貌的人越來越少了。
長期躁動不安的政治環境,塑造出臺灣人集體邊緣焦慮的海島性格,促使許多人向外發展,無法離開的人在經濟條件改善後,也會努力在生活中模擬各種異國情調、品嘗各地風味的食物、居住在外國風情的房子,並視之為人生成就。
這樣的本質在過去數百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化,在手法上卻因為生產系統的演變,過去的建築反而有著更精緻、更具藝術價值的成就。在今天,我們尋覓消逝建築的影像,除了認識這塊土地曾經有過的滄海桑田,體會不復存在的工藝美學,更重要的是,從過去美好的經驗中汲取足以讓未來更美好的養分。
對臺灣消逝建築的紀錄,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界的前輩已累積豐富的成果。李乾朗教授在著作《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中,以行政區分類精選臺灣五十四處消失的經典建築,呈現臺灣城鄉快速發展的代價。而後他又出版《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訴說臺灣文資保存過程的得失。林會承教授在著作《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中的大事紀及事件年表,呈現百年來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活動從意識萌發到實際行動。傅朝卿教授等人所著《鑒往知來──消失的文化資產》,見證精美佳構的更迭起落,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李清志教授以觀察特定城市為主題的《臺北LOST& FOUND──都市偵探的世紀末臺北觀察》,記錄臺北發展過程中的絕版風景,力挽時代除舊佈新的浪潮,為後世留下先民生活軌跡而努力。
本書的書名借用日本明治村的概念,但選擇案例卻有許多不是落成於日本明治時代,甚至是戰後的作品,這書名其實是取自愛知縣的明治村,這裡有非建於明治時代的作品,而明治維新的歷程成就了現代化的日本,無論褒貶,明治時代無疑徹底改變日本的命運,是歷經動盪變革的激昂時代,因此該博物館以此為名,或許是深知洋風建築做為時代見證,此一帶有搶救性質的蒐藏舉動,必須選擇最具象徵的名稱。本書借用此名,並不是鼓吹效法建村,在現代化的壓力下,將面臨拆遷的精美房舍當作骨董搬遷至某處保存。事實上,隨著全世界日漸重視場所精神的文化資產的保存觀念,將建築類文化資產原地保存已成為國際共識。無奈臺灣的官方和民間,至今仍常將移動文化資產做為配合開發或建設的手段,臺灣在保存觀念和規劃倫理上仍有待提升。
本書在題材選擇與章節安排上,以建築使用功能為分類,雖然沒有顯著的時代分野,但大都集中在戰後官方歷史以往較忽視的日本時代,也選擇若干屋況不佳、面臨拆除或外觀已被改變的經典案例,除了讓讀者領略其往日風華,也期待未來可能復原。囿於作者本人智識與研究興趣,仍有許多建築類型及精彩案例未收錄,也未能顧及原住民文化精彩的居住空間,懇請讀者多加包涵,所有的疏漏和錯誤皆由筆者負責。
感謝本書繪圖作者鄭培哲,長期致力於將建築歷史場景的紀錄、復原,做為藝術創作的題材,接受筆者許多任性無理的要求,由斷簡殘篇拼湊出建築樣貌,加入巧思,讓時光撢去灰塵掩蓋重現風華。沒有他,這本書不會誕生。感謝《國語日報》王秀蘭編輯開啟培哲和我的專欄合作契機;感謝《欣建築》網站編輯顧庭歡、吳宜晏及何凭融持續協助提供網路平臺為發表場所;感謝遠足文化總編輯龍傑娣邀約,耐心編輯;也感謝網路上日漸蓬勃的臺灣文史討論社群,各方前輩先進不吝分享珍貴史料與資訊;最後感謝兩位在專業及處世對我影響至深的恩師──帶領我透過各種線索探尋時光長河中建築軌跡的黃俊銘教授,以及提醒我不能忽略使用建築的主體始終是「人」的劉可強教授。
期許這本小書能為大眾打開一扇認識臺灣過往的小窗,加深社會對臺灣歷史認知的視野,進而在形塑大眾對土地的認同上有微薄助益,也期待更多的朋友一同投入挖掘自身土地文化養分的工作。
無常世事的永恆掛念
凌宗魁
「堅固」是一棟好建築的基本原則之一,建築因而給人恆立於大地的印象。由於天災和戰爭破壞、空間使用需求的調整、改朝換代的意識形態等變數,永遠留存的建築非常稀少。建築是人造之物,與人一樣都是這世界的過客,鬼斧神工的堂皇巨構終將化為塵土。
在臺灣豐富多元的歷史長河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和民族陸續來到這座美麗的島嶼,譜出精彩的建築樂章。各種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此歷經衝突、調適,到和平共處,在建築風格上,產生了與鄰近地區截然不同的獨特面貌。優良的建築可以印證人類文明發展、表現美學與工...
目錄
推薦序 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 黃舒楣
作者序 無常世事的永恆掛念 凌宗魁
繪者序 每一棟消失的建築,都是一片遺失的拼圖 鄭培哲
第一章 住宅:安身立命的家園
1.從唐山過臺灣的漢人園邸
新竹林宅潛園、臺中吳鸞旂公館
∣因都市擴張而消失的漢人宅邸
臺北公館林永利古厝、新埔張宅外翰第
2.日本時代的大和居住文化
∣高級社會階層的生活樣貌
嘉義梅川宅、臺北中村三八夫宅
∣官舍的普及與保存活化
淡水警官宿舍
3.文明想像的西洋風情
∣文化交流下和洋並置的格局
臺中縣知事官邸、總督府土木局長官舍、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基隆顏宅陋園和館
4.多元融合的臺灣特色
鹿港黃宅金銀廳
5.注入西洋元素的中國合院
∣東西混血的合院
柳營陳貞法宅、斗六吳克明宅、員林曙橋張宅百忍堂、基隆許梓桑宅、斗六太平陳林氏寶宅涵碧樓、汐止周宅斯園、汐止蘇宅、大甲王宅順德居
6.臺灣仕紳居住空間
∣「成為日本人」
大稻埕李春生宅、基隆顏宅、霧峰林階堂宅、新營劉宅、大林江宅省園
∣戰後建築風格與古宅保存問題
第二章 餐飲空間:以食物跨越文化隔閡
1.過程即饗宴:日本料亭
臺北紀州庵支店本館、臺南鶯料理
2.飲食革命:西餐
臺灣鐵道飯店
3.醬爆油香見證的歷史註記:中式酒樓
大稻埕江山樓、大稻埕蓬萊閣、臺南新松金樓
第三章 戲院:呈現幻景的作夢場所
1.從家族娛樂到大眾場所
日本時代的娛樂活動
從淡水戲館到臺灣新舞臺
2.文化大城與反抗舞臺
臺中樂舞臺、臺中座、臺中州市營娛樂館、天外天劇場
3.城市的集體記憶
臺北新世界館、臺灣第一劇場、宜蘭座、高雄鹽埕金鵄館、臺南善化戲院
4.不隨時移的娛樂形式
臺南南都戲院、宜蘭頭城辳漁之家大戲院、新竹新埔戲院、高雄大舞臺戲院、西螺戲院
第四章 金融行社:經濟發展的穩固形象
1.巨柱與厚牆的信用象徵
帝國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大阪中立銀行、三十四銀行臺南支店
2.殖產方略的官方表情
總督府殖產局檢糖所、三角湧農會署辦事處、北港信用組合
3.與政府緊密合作的三井財閥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4.稅收制度的具體形象
嘉義稅務出張所、桃園稅務出張所、高雄稅關
5.航運時代的地標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基隆支店、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第五章 商店百貨:資本流動的消費戰場
1.繽紛多變的商辦會社
花蓮賀田組、高雄州青果同業組合、嘉義衛生公館
2.臺北城內的店屋混血身世
∣清代到日本時代的建築法規
∣臺北城市區改正計畫
西尾商店、表町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臺北出張所
∣店屋空間的傳播與擴散
太平町二丁目店屋、張東隆商行
∣戰後店屋秩序崩解
新高旅館
3.延續亭仔腳空間的街道風景
臺南州商工經濟會、林開郡洋樓、新竹日美堂靴鞄店
4.歷史在此發生
臺日聯手打造的辰馬商會本町店鋪
二二八傷痛記憶的所在
新舊共構留下的歷史遺跡
5.百貨公司的新潮消費空間
引領潮流的菊元百貨
臺北城內最高的民間建築
遠眺高雄港的吉井百貨
6.摩登消費時代的象徵
嘉義丸茂百貨店、花蓮吉村商店、基隆松元蒲鉾店、豐原呂內科診所
第六章 公會堂:市民社會的活動場域
1.公會堂的時代任務
基隆公會堂、淡水公會堂、新竹公會堂、臺中公會堂、嘉義公會堂、中壢公會堂
2.裝飾藝術的珠寶盒
虎尾公會堂、鹽水公會堂、佳里公會堂、善化街公會堂
第七章 郵局:傳情達意的收發基地
1.臨時機動的野戰郵便局
打狗野戰郵便局
2.郵遞事業的改制與格局
∣融入市街的木造洋風小局
金瓜石郵局、宜蘭蘇澳郵局、花蓮玉里郵局、苗栗大湖郵局、淡水郵局、基隆波止場郵局、 臺中郵局、嘉義郵局、新竹郵局、屏東郵局、彰化郵局
∣大城的磚造局舍
∣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堅固郵局
花蓮港郵局、臺北郵局、新臺中郵局
第八章 車站:風馳電掣的起點
1.西部城市的大門
臺北車站、基隆車站
2.地方風情的木造小站
屏東車站、新店車站、雙連車站、臺北後車站、新北投車站、三義車站
3.東洋和風式車站
萬華車站、宜蘭車站、桃園車站、新營車站
4.駛向未來的現代主義車站
花蓮車站、東花蓮港站、樺山車站、淡水車站、東勢車站
附錄:專有名詞解釋、經典建築位置對照、索引
推薦序 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 黃舒楣
作者序 無常世事的永恆掛念 凌宗魁
繪者序 每一棟消失的建築,都是一片遺失的拼圖 鄭培哲
第一章 住宅:安身立命的家園
1.從唐山過臺灣的漢人園邸
新竹林宅潛園、臺中吳鸞旂公館
∣因都市擴張而消失的漢人宅邸
臺北公館林永利古厝、新埔張宅外翰第
2.日本時代的大和居住文化
∣高級社會階層的生活樣貌
嘉義梅川宅、臺北中村三八夫宅
∣官舍的普及與保存活化
淡水警官宿舍
3.文明想像的西洋風情
∣文化交流下和洋並置的格局
臺中縣知事官邸、總督府土木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