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選民、中國配偶、女大生,看似無關聯的樣本間,伴隨著公民權、性別與世代的概念產生層次交集。
以嚴謹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帶你看見女權在當下時局的浮光掠影。
十七世紀霍布斯的理論替歐洲民族國家建立基礎,接著法國大革命徹底瓦解封建勢力的統治權,國家角色被限制。但到了十九世紀的英國,自由放任的市場所導致的社會問題卻又必須仰賴國家來解決。於是有關公民權的概念與內容開始慢慢擴展,由法定地位、權利以及義務之間的平衡進行定義。
然而,男性壟斷了有關公民權的論述,女性被排除在外。因此,公民權的爭取不僅是男性與民族國家之間的拉扯,也同時是性別平權的前哨戰。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以及全球化的結合下,個人可以選擇透過移民方式到他國生活。而移民群體與主流群體之間的碰撞也影響著移民的公民權獲得,甚至更進一步影響融合以及認同的建立,進而女性婚姻移民所面臨的挑戰是更為艱鉅。此外,近年來的經濟情勢讓各國的年輕世代對未來感到憂慮,在心態與行為上與其他世代產生明顯的差異。
台灣的現狀,從性別差異、移民認同以及世代正義各面向檢視,可以發現不同身份與不同年紀在台灣生活的女性卻未必擁有著相同的公民身份與權利,並非為一個同質(homogeneous)的群體,群體之間有著各異的生命經歷與生活條件,對於公民權利義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本書將以台灣的女性三個不同的群體作為研究對象:第一個群體是出生即俱有台灣公民身份的女性;第二個群體是透過婚姻方式移住台灣的大陸配偶;第三個群體是以台灣年輕世代的女性大學生作為樣本,其中還包括來台灣進行學術活動的大陸交換生做為比較。因應不同的群體將針對三個研究問題搜集資料進行分析,分別深入探討一般女性的投票行為、大陸配偶的文化認同以及年輕世代女性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