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北宋大書米芾(元章)在海岳名言裏說:一書至隸興,大篆古法壞矣!篆籀各隨字形大小,故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隸乃始有展、促之勢,而三代法王矣。」
米芾在書史裏又說:「劉原父收周鼎篆一器,百字,刻迹煥然,所謂金石刻文……字法有鳥跡自然之狀。宗室仲忽李公麟收購亦多,余皆嘗賞閱,如楚鐘刻字則端逸,遠高秦篆,咸可冠方今法書之首。」
在寶章待訪錄裏又論:「晉武帝王戎,書字有篆、籀氣,奇古,……美哉不可得而加矣,世之奇書也。」
元章不但自己詩裏有「二王之前有高古」,還引證韓退之石鼓詩「羲之俗書趁姿媚」,竭力為先秦書法鼓吹。可見遜清乾、嘉金石書家高倡吉金樂石的前五百多年,北宋學者就認為「古法」「自然」,可以「冠方今法書之首」。
當然,在隋唐楷法森嚴,唐代以書取士的制度下,引起干祿字體,此後的翰林字、院體、館閣體,雖屬規矩整齊,黑、大、光、圓,不妨實用,便於閱覽。但是我輩如若以書法當作高超的造形、見習的藝術論,就不能不盡力搜求隸楷以前,碑碣以外的吉光片羽。書體的姿彩品類,不厭其繁,多多益善。
米元章嘗自嘆:「閱書白首,無魏人遺迹,故斷自西晉。」然我輩生在二十世紀,能見到考古發掘的無窮寶藏,加之照像傳真影本印刷的科學便利,眼福真是遠勝前賢。
編者在編寫「中華書史概述」之餘,茲再搜羅我國古代甲骨、銅器、刻石、塼、瓦、陶器、漆器、鈢印、錢幣、布帛、權、量、詔版、鏡鑑、封泥、以及竹木簡上書述,彙編為十三篇,各篇附有圖說,並附錄各專家考證釋文,以供欣賞古文物書法同好檢閱之參考。
漢以來豐碑巨碣,宜有專論,前此如金石索、訪碑隨筆、語石諸書,皆傳世名著;名碑影本及六朝摩崖造象,亦多影印專冊,本編都不涉列。
篇末附印古代中國要圖及漢代書道關係地圖,以備披檢。
本編承郭委員長寄嶠先生賜序,並蒙賜借珍貴圖書參考,始克完成,謹此誌謝。
張龍文識 五十八年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