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記錄南師晚年的言行教化,提供另一視角認識真實生活中的南懷瑾。
◎作者如實地描述與南師交集的歲月,記錄南師晚年的言行教化;並收錄相關相片,彌足珍貴。
◎除記錄南師教化,也述及老太廟、南公堤始末,並走訪南師故鄉。
◎從另一個角度談南師的書,書中言辭行文真切自然,引人入勝,讓讀者更進一步瞭解真實生活的南師。
本書作者是七都鎮書記(廟港是七都鎮轄區),作者說,七都是幸運的,能吸引到這樣的文化大家;七都的百姓是幸福的,可以與大師比鄰而居。七都也因南師而改變了氣質,轉變著民風。
這本書如實地描述作者與南師交集的歲月,記錄南師晚年的言行教化,或可有助於大家換個角度,去了解一個真實生活中的南師,一個平凡而又不凡的南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405843.pdf
作者簡介:
查旭東,一九七○年二月生。
作過員警、祕書,當過交通局長、鄉鎮書記。
二○一○年八月起,任職太湖七都,與南懷瑾先生結緣、交往兩年有餘,受其影響、教益頗多……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出版說明
二○一○年的九月廿日,晚餐前,七都廟港的沈遠林先生,陪著一位青年一樣的客人,前來太湖大學堂,拜訪南師懷瑾先生。介紹之下,原來是新到任的七都書記查旭東先生。
晚餐桌上,查書記對南師說民風,談見聞,說理想,談工作,流露出的是熱誠又理性,令人印象深刻。南師則頻頻點頭稱許。
查書記一行離去後,南師說,這是一個正直而且有見解的人,不落俗套。地方有這樣的官員,我們有福了,這也是國家之福。
在南師生前走後的六七年中,查書記親歷了一切,他的正派守法又通情的處理和作為,在他所寫的這本書中,隨處可見。書中除了忠實描述與南師交往的種種一切外,更顯露了對南師的深深情感,書中言辭行文更真切自然,引人入勝。
這是一本另外角度談南師的書,讀者有福了。
劉雨虹 記
二○一六年十二月 耶誕夜
名人推薦:出版說明
二○一○年的九月廿日,晚餐前,七都廟港的沈遠林先生,陪著一位青年一樣的客人,前來太湖大學堂,拜訪南師懷瑾先生。介紹之下,原來是新到任的七都書記查旭東先生。
晚餐桌上,查書記對南師說民風,談見聞,說理想,談工作,流露出的是熱誠又理性,令人印象深刻。南師則頻頻點頭稱許。
查書記一行離去後,南師說,這是一個正直而且有見解的人,不落俗套。地方有這樣的官員,我們有福了,這也是國家之福。
在南師生前走後的六七年中,查書記親歷了一切,他的正派守法又通情的處理和作為,在他所寫的這本書中,隨處...
章節試閱
五、傳統文化的力量
我曾與一位拜訪南師的領導坦言:我們現在的好多政商界領導人,之所以喜歡那種被前呼後擁的感覺,是因為他們一旦離開了這種簇擁,便失去那種被「眾星捧月」所營造出來的「高大」錯覺。南師則不然,一襲穿了多年的粗布長衫、一根手杖,一個人遠遠走來,舉手投足間自帶光芒氣象,無需任何外力烘托,也無法用言語形容,那種攝受力,讓人肅然恭敬。這種由內而外的仁義禮智、浩然正氣,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
當代孔子
一九八五年七月,南師在三藩市入境美國,在海關辦入關手續時,遇到了「麻煩」:南師從台灣離開時,帶了滿滿幾大箱的中草藥,以備日常所需。美國海關的邊檢人員不給放行,因為他們沒見過這些中草藥。隨行的學生頗費了一番口舌,還是沒用。
學生情急生智,指著遠遠站在一邊的南師說:「這些東西是那位老先生的,他是中國當代的孔子,是你們美國國務院請來的客人。」
南師身穿長袍馬褂,頭戴黑色禮帽,手持一根手杖,氣定神閒。美國海關人員被南師的不凡氣度鎮住,一時也沒那麼強硬了。
南師過來平靜地說:「這些東西是你們沒有的寶貝,你可以暫時扣著,但等我離開時,一定要還給我,我要帶回自己國家的。」
海關人員一番內部商議,竟同意南師帶著全部的中草藥入境了。
南師聊起,頗為感慨。他說,其實震住美國人的,不是他個人,而是他身上這身穿戴行頭,因為這也代表了中國的文化精神。那個年代,正是我們國人在心理上最自卑、最崇洋的階段,似乎穿西服、打領帶才代表文明先進。殊不知一個忘本的民族,才最被自己和他人看不起。
自從聽了南師的這段經歷,我參加完活動,去大學堂時,總會自覺地先解掉領帶,並儘量少穿西服。
服飾固然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表達,核心卻是中華文化內在的精神氣質,這是任何服飾無法替代的。一些所謂的「儒商」,穿著中裝,盤著手串,冒充文化人,門面裝點得不倫不類,言談舉止和內在卻是空洞庸俗,令人無語。
中醫藥的價值
前面說的美國海關的例子,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看點,就是南師對於中醫藥的重視和推崇。
在南師起居室的隔壁,有一間小小的中藥房。除了自用,也提供給學生或訪客。當然,南師會一再申明,自己並非執業醫生,治病還是要去醫院請醫生看過。但以南師對傳統中醫藥典籍的瞭解,一般的醫理知識,他都瞭若指掌。他的學生中,也不乏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一次去看南師,他見我眼布血絲、舌苔發暗,知道我又應酬多酒了。當即關照人去拿了一小瓶香港產的「六味地黃丸」給我,還交代了服法用量。
南師常說,傳統中醫學從理論到實踐,都有後繼乏人的危機。因為學習中醫,首先必須要學習和瞭解中國傳統文化,而現在醫學院校的學生,連繁體字都認不得幾個,又如何去向「老祖宗」學習。這是讓他憂心不已的事情。
他認為,中國文化的斷層,導致人們對中華醫藥的價值和作用相當輕視,更有太多錯誤認識。南師之意,並非要後人簡單復古、生硬模仿,時代變遷,迫切需要結合現代科學研究、推動中醫藥發展。
當他得知,綠穀集團研發的「四診儀」,意在利用科技將傳統中醫藥理論導入實踐,頗為欣喜。在「四診儀」研發遇到瓶頸時,也是南師從生命科學和中醫藥的精髓,指出了改進的方向。每當有領導或醫藥界的人來訪,他一定不忘推介一番。
以上內容節錄自《說不盡的南懷瑾》查旭東.南懷瑾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405843.pdf
五、傳統文化的力量
我曾與一位拜訪南師的領導坦言:我們現在的好多政商界領導人,之所以喜歡那種被前呼後擁的感覺,是因為他們一旦離開了這種簇擁,便失去那種被「眾星捧月」所營造出來的「高大」錯覺。南師則不然,一襲穿了多年的粗布長衫、一根手杖,一個人遠遠走來,舉手投足間自帶光芒氣象,無需任何外力烘托,也無法用言語形容,那種攝受力,讓人肅然恭敬。這種由內而外的仁義禮智、浩然正氣,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
當代孔子
一九八五年七月,南師在三藩市入境美國,在海關辦入關手續時,遇到了「麻煩」:南師從台灣離...
作者序
前言 南師與七都
七都(廟港),太湖之濱的一個江南小鎮,古稱「儒林里」。這裡漊港縱橫、湖泊眾多,風光秀麗、物產豐饒;這裡是全國的光電纜基地,在區域及行業內小有名氣。但真正讓外界記住此地的,是這位世紀老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文化大師南懷瑾先生。他人生最後的六年定居於此,他創辦太湖大學堂,結廬授課、湖畔講學,成就了一段人文佳話。
七都是幸運的,能吸引到這樣的文化大家;七都的百姓是幸福的,可以與大師比鄰而居。七都也因南師而改變了氣質、轉變著民風。而我,作為七都的一名地方官員,無疑是其中一個幸福的代表,因為工作之便,我得以與南師近距離交往數載,蒙受他老人家的關懷和教導,受益匪淺。
南師離開我們三年多了,時間真是個可怕的東西,會讓一些寶貴的記憶變得支離,或受主觀情感的影響而日漸模糊。
我突然意識到,是時候寫下點什麼了,為了對南師的懷念,為了繼續無師依怙的人生旅程,也為了給後來者留存一份耳濡目染的曾經。
南師一生輾轉多地,書劍飄零,受教者無數,堪稱傳奇。有人說他是當代孔子,有人說他堪為帝師,他的道德文章,時間和歷史自有公論。而南師的〈狂言十二辭〉,或可看作是他給自己的一個總結:
以亦仙亦佛之才 處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學 當談玄實用之間
具俠義宿儒之行 入無賴學者之林
挾王霸縱橫之術 居乞士隱淪之位
譽之則尊如菩薩 毀之則貶為賊
書空咄咄悲人我 弭劫無方喚奈何
我才疏學淺,無意也無資格評點南師的學問道德,但作為一段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感念南師的人生終站與七都結緣,無論在個人感情,還是從歷史責任的角度,都不能再偷懶、緘默下去。如實地描述這段與南師交集的歲月,記錄南師晚年的言行教化,或可有助於大家換個角度,去瞭解一個真實生活的南師,一個平凡而又不凡的南師。
知易行難。願望有了,滿腦子縈繞的記憶片段歷歷在目,卻無從下筆。
左思右想,首要的是盡可能還原記憶,記錄客觀事實,若表述不當,誤人害己,罪莫大焉。反正不管何日寫成,至少要把資料先積累好。
為表達對南師的恭敬,我特地拿出珍藏的二○一二年南師題名相贈的「悅心」筆記本,用來記錄所有與南師相關的點點滴滴,這也可以說是一本「大事記」。我想,與其空白收藏,不如物盡其用,南師天上有知,也會同意我這樣做的。
文字非我專長,但我可以保證的是:這裡所記述的,都是我親身所見所聞,也力爭以平實的言語筆觸來表述。因我對南師的恭敬之心,始終如一!
二○一五年十月下旬的一個晚上,我和往常一樣,來到太湖邊的淨名蘭若,看望劉雨虹老師,並報告「南師逝世三週年紀念活動」的一些安排。
南師走後,儘量多抽時間去看望、請益劉雨虹老師,已經成了我工作之餘的一個習慣。席間,劉老師突然發話:「你和馬宏達(按:南師生前最後一任祕書)等人也應該寫點東西了,就寫你們所認識的南老師。」我雖然已有此想法,但還覺得資料積累不夠,加之公務繁雜和自己的惰性,就有些拖拉。冷不丁被劉老師的話一激,心想:或許劉老師正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怕我偷懶。而她又看到網路、書攤上各種版本,關於南師的文章、書籍真假莫辨、以訛傳訛的東西太多,確實需要長期親近南師的人留下些真實客觀的文字、聲音,澄清誤傳,以正視聽。
劉老師以九十五歲的高齡,仍筆耕不輟,並以微博、筆記等形式,繼續整理南師書稿,讓我們這些後生晚輩汗顏。我想,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這前言 南師與七都大概就是劉老師對我的棒喝吧。
這些題外話,是我真實的心路歷程,先向大家交代清楚。
查旭東
二○一五年十月三十日
前言 南師與七都
七都(廟港),太湖之濱的一個江南小鎮,古稱「儒林里」。這裡漊港縱橫、湖泊眾多,風光秀麗、物產豐饒;這裡是全國的光電纜基地,在區域及行業內小有名氣。但真正讓外界記住此地的,是這位世紀老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文化大師南懷瑾先生。他人生最後的六年定居於此,他創辦太湖大學堂,結廬授課、湖畔講學,成就了一段人文佳話。
七都是幸運的,能吸引到這樣的文化大家;七都的百姓是幸福的,可以與大師比鄰而居。七都也因南師而改變了氣質、轉變著民風。而我,作為七都的一名地方官員,無疑是其中一個幸福的...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南師與七都
一、魂歸太湖
悼念辭文
永遠的缺憾
三夢南師
最後一份報告
二、文化太廟
南師的決定
南師與汝留根
老太廟和十八畝地
意外的驚人之舉
老太廟文化廣場
七都孝賢
三、不老的「老頑童」
記憶力超凡
羞愧呀羞愧
情人節的禮物
從「父母官」到「小老弟」
南師講笑話
跌倒的學問
四、中國的南懷瑾
南南北趙
只買票 不入場
南師評蔣介石
資助「潛伏」者
訪日的故事
戰敗的奮起
佛門楹聯
「大家」是怎樣煉成的
五、傳統文化的力量
當代孔子
中醫藥的價值
生日是「母難日」
漢字的魅力
風水、相面之說
三家店
作一個「搬運工」
史學與文學哪個更可信
文化是千年的事業
學問與作人
英雄和聖人
專才及通才
書是要讀的
南師的宇宙觀、生命觀
另一件憾事
六、出世入世的教導
尹衍樑的一碗肉絲麵
修一條人間大道
缺水是個大問題
女性的教育
廿一世紀的不治之症
做可傳承的事業
不能犯的三個錯
謀一域與謀全域
桃紅柳綠 勤思少言
南師的人情世故
會花錢才是本事
批評別人要加上自己
如何糾正領導的錯
七、音容宛在 師道常存
無門無派無弟子
聖人身後 雞犬升天
南師的編輯
留下最後一課
文保單位元與兩岸交流基地
老太廟文化廣場落成
太湖國學講壇
南公堤文化長廊
「廬墓」三年
重走南師路
探訪南師故鄉
後記
附錄一 吳江各界「南懷瑾先生追思會」上的悼辭 文/查旭東
附錄二 讀《創業的國度》所想到的 文/查旭東
附錄三 在首屆「七都孝賢」表彰儀式上的致辭 文/馬宏達
附錄四 佛門楹聯廿一幅(南懷瑾)
附錄五 老太廟重建碑記
出版說明
前言 南師與七都
一、魂歸太湖
悼念辭文
永遠的缺憾
三夢南師
最後一份報告
二、文化太廟
南師的決定
南師與汝留根
老太廟和十八畝地
意外的驚人之舉
老太廟文化廣場
七都孝賢
三、不老的「老頑童」
記憶力超凡
羞愧呀羞愧
情人節的禮物
從「父母官」到「小老弟」
南師講笑話
跌倒的學問
四、中國的南懷瑾
南南北趙
只買票 不入場
南師評蔣介石
資助「潛伏」者
訪日的故事
戰敗的奮起
佛門楹聯
「大家」是怎樣煉成的
五、傳統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