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尼於1996年加入美國管理協會(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MA)擔任課程主管(Program Manager),負責製造、品質與採購方面的公開專題研討會。在轉換到專案管理領域後,他被提名為紐約市管理發展中心(Center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課程群主管,擔任專案管理、訓練與發展、溝通、採購、和一般管理的課程主管。之後他擔任「專案管理最佳實務」的全球實務領導人(Global Practice Leader),帶領一個國際團隊負責確認最佳實務,並將其納入美國管理協會全球學習解決方案當中。
希格尼也是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和紐約道林大學(Dowling College)的兼任講師,教授包括專案管理、生產與作業管理、作業研究、領導統御、一般管理、人力管理系統、全面品質管理、統計品管/統計製程管制、和高階主管培訓。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格魯曼航太公司(Grumman Aerospace),之後他在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帶領一個專案團隊,建立並實施全公司的供應商績效評比系統。
希格尼是長島大學C.W. Post學院教育系科學學士,以及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工業管理系科學碩士。他和許多機構有專業上的聯繫,包括專案管理學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國際專案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和美國品管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若沒有前三版的作者詹姆斯‧路易斯(James P. Lewis)的努力,本書《我懂了!專案管理》也不會成為暢銷書。路易斯博士是路易斯機構(The Lewis Institute)的總裁,該機構專門從事專案管理的訓練與顧問諮詢。他是一位經驗相當豐富的專案經理人,他所主持的專案管理相關研討會遍布美國、英國及遠東地區。
從1980年至今,路易斯博士已經訓練了超過3萬名主管和經理人。除本書之外,他的著作還有《專案管理三部曲:成功專案規劃、排程與控制》(Project Planning, Scheduling, and Control)、《專案領導》(Project Leadership)、《產品研發專案管理》(Accelerated project Management,以上中譯本由麥格羅希爾出版)、《專案管理聖經》(Mastering Project Management,中譯本臉譜出版)等。
自本書英文第四版出版(2012年)至今,已經過了四年,專案管理世界的一些重要指標已經產生了改變。近期專案管理學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的「專業脈動」(Pulse of the Profession)深度報告指出,2012年至2015年,專案成功(達成專案目標)的百分比一直停滯在64%。然而,當今的高執行力組織,正開始把焦點放在有利於專案成功的文化、人才與流程等基本事項上。這些組織推動專案管理,以及達成原始專案目標與商業意圖的達成率,比低執行力組織要高出2.5倍。這份報告帶給我們清楚的訊息:回歸基本事項,並且為未來的專案成功打下基礎。這次《我懂了!專案管理》的增訂版是一個優秀的工具,能讓專案經理在管理專案時替自己打好基礎。如果合適的話,本書還能持續引導你,讓你成為一位資深的專案管理專業人員。
這一版新增了兩章。2013年,《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的第五版納入了利害關係人管理,成為一個新的知識領域,因此我們也新加了第四章「將利害關係人管理納入專案規畫流程」。想想當你的專案歷經專案生命週期到達成熟期時,有多少人、多少小組協助你?你有找出你的利害關係人嗎?你有從專案起始直到專案結束都好好管理他們嗎?很多專案經理並沒有這麼做,而這反映在他們的最終結果上。這一章會提供最佳實務、工具與技巧,以協助你與利害關係人互動並管理好利害關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