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閱讀本書的三個目標
城市正在下沉。這裡不是指海平面上升,而是人類欲求不滿的挖掘欲。現在有無數的隧道蔓生、延展、穿越全球各大城市的下腹,這個空間用於運輸、公共事業、通訊、避難與貯藏。開鑿和地底不斷增加的深度與速度,已經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式,但我們卻習以為常。本書廣納八十個地底的故事,它們橫跨各大洲、穿越數千年,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包羅萬象的地底故事總集。
這種書絕對不可能完全收錄,但彙編這些故事時,還是帶著三個清楚的目標。第一,我們希望延續揭開地底歷史的腳步,承繼文化歷史學家羅莎琳‧威廉斯(Rosalind Williams)的精神,她著有極具開創性的《地底筆記》(Notes on the Underground)一書,而這本書闡明了人類與地底空間的關係,會隨著時間流逝,變得親密且多元。我們希望能對抗,只將地底視為難以進入的公共建設空間的想法。第二,我們想挑戰,只有稠密的都市地區才有地底世界的概念。我們整理出幾個地底空間,它們乍看之下位於郊區、農村,甚至可說荒蕪之地,但想像力相互激發,讓人們可以在這個機動性空前的時代,更加了解都市的概念。第三,我們希望從時空方面,喚起大眾對地底世界的想像,它們可能只是概念、「半地下」或尚未實體化,卻能讓大家更清楚理解,城市底下的城市是進行式。透過這三個目標,我們希望能擴展人們的思維。居住於地表上,實體物質持續在腳下流動,這代表著什麼意義?地底有層層堆疊的事物、人與物質的循環、夢想與生活。換句話說,我們想說明人類與地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地底集結了希望、恐懼、勞力、記憶與反抗,而這些空間不只在物質上與地表的日常生活相連,還與人類糾纏在一起。雖然對一些人來說,地底空間很稀奇、古怪、散發不祥之氣或生人勿近,但這本書會告訴大家,地底是我們在世界上生存的中心,而且當城市下沉、延伸,以因應不斷增加的人口和物質時,地底世界就越顯重要。本書收錄的地底空間,代表了超越時空的廣度與多元性,就連它們的建造過程也包含了漫長的歷史與未來。
然而,並不是只有我們全心鑽研地底世界,在或許可稱為「垂直轉變」的思想下,一群思想家逐漸開始關注地底政治。都市學家史蒂芬‧葛拉漢(Stephen Graham)與露西‧希維特(Lucy Hewitt)表示,在英語世界中,扁平化的論調與想像,依舊主宰重要的都市研究,而這種思維一定要接受挑戰。葛拉漢與露西建議大家。將地理的想像力轉移到地下公共建設與超高的建築物,而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對抗「水平主義」(Horizontalism)。水平主義把社會問題歸咎於都市水平延伸,但它忽略了我們頭頂上與腳底下延展開來的世界。建築師亞爾‧懷茲曼(Eyal Weizman)的著作《虛空境地》(Hollow Land)承襲了推動垂直概念的理念。
書中他以約旦河西岸區當作例子,描述世界各地漸增的非對稱作戰。對懷茲曼而言,領空與地底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空間。自從《虛空境地》出版後,一批新類型文學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都在探討垂直概念的地緣政治學。不過,這些作品很多都繼續將地底空間,視為超乎我們認知的空間,也就是繼續把它們描述成概念性、類似禁區的空間,甚至有些作品還將之視作「化外之地」。地理學家蓋文‧布里吉(Gavin Bridge)則為地底世界的研究,帶入了更政。
里吉的管道與聯繫概念,至少在三方面對我們的研究有幫助。第一,我們將本書匯集
的地底世界,視為交互纏繞的空間,並拓展對垂直概念的想像力,但也不否定水平概念,因為兩個維度之間交織的文化密不可分。第二,管道也聯繫了地點與精神意義。地底世界是動人故事的載體,小至勞工的個人故事與探索避難所,大至探討階級、性別、財富永久不平等等結構性主題。第三,地底世界具體實現了循環功能,而這對今日連結全球網絡的城市最為重要,這個功能就是循環。我們不是要介紹一個孤立的設施,不但拒人於外,也只專屬於都市規畫者、隧道或水利工程師與勞工,這種概念將人、商品、資本、資訊、廢棄物的循環,與街頭和日常生活動盪的節奏,完全區分開來,而是要強調在地底世界匯聚的空間與政治,和其中有什麼連結。
我們盡可能以過往經驗為基礎來整理各種故事,建議你閱讀本書時,可以發揮想像力,
以編年史的角度,把地底世界想成時間與事件的集合處,同時也把它想成地表與地下、事件與物質之間的連結處。物質,正如同字面上的意義,包括人類留下的臭氣與殘骸、考古學上的發現、火車車廂、種子與核廢料都算。事件則包含戰爭、宗教迫害、政治迫害的避難所,或日常的移動。透過觀光或另類、迷人的路線,探索生人勿近之地、重新探討與揭開隱藏的本質。這種方法,讓我們遠離點、線、面的概念,並依哲學家彼得‧斯勞德戴克(Peter Sloterdijk)的球體理論(按:Sphere,這個理論是有關於「共存的空間」。空間常被忽視或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它其實包含了發展和理解人類行為著關鍵資訊。
想進一步的認識地底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反映出人們在哪裡構築地底空間的論述與實務,以及過去至今是如何轉變的。這種觀點,會讓我們優先考量有權力計畫、改變和操作都市空間的人,也就是建築師、工程師、皇帝、國王、教宗、貴族、富人、藝術家與政治家,只有這些人才有資源開挖。而且永遠都不該忽視這些挖掘活動的歷史背景,因為這裡還有其他故事等著被重新發掘:勞工的證詞、信仰、神話、破壞性的隧道開鑿,和地底居民。歷史悠久的城市,如羅馬、西安、倫敦、墨西哥、拿坡里與巴黎,它們往下的發展與向上一樣豐富,不只是因為物質過剩、堆積,也因層層堆疊的地基。回想一下亨利‧葛拉尼克(Harry Granick)的《紐約地底》(Underneath New York),封面上有隻巨大的手從天而降,把三座摩天大樓連根拔起,揭開了這些大樓底下,盤根錯節的纜線、管路與地基。大家經常從空中俯瞰這些垂直城市,其實細瞧的話會發現的路面上也沒停歇。事實上,這些大城從未停歇過。
本書分成十三個主題,分別是起源、勞工、居住、廢物、記憶、鬼影、恐懼、安全、反抗、詮釋、曝光、邊際、未來。這些主題大部分都能激發我們思考本書沒有涵蓋到的題材,和敦促我們找出沒預料到的交互關係。最重要的是,在城市、郊區、野地間,自然與人文彼此滲透、它們交會的地方,對所謂的「都市」概念提出質疑。
舉例來說,挪威北極圈有個山谷,是為了存放末日補給品而建,千里外的都市居民如何認出它來?想像一下在灰暗的未來,人們到這個地方旅行,蒐集絕種植物的種子,然後帶回實驗室與農場。同樣的,我們也很想知道,內華達州亞卡山(Yucca Mountain)的核廢料貯藏所(原本是史前時代,西部休休尼族〔Western Shoshone〕與西部派尤特族〔WesternPaiute〕的族群融合處),能否不辜負建造者所望,成為真正的「失落之地」。
我們的思維,受到舊有觀點的毒害,而都市的存在產生了與之相對的野外,而野外好像永遠都只是荒地。但是假如我們將一位藝術家的計畫概念化,在亞利桑那州沙漠的山中,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宇宙體驗呢?這位藝術家認為誰會來造訪?他希望訪客體驗到什麼?瑞士與法國之間、緊鄰日內瓦的交界底下,埋了強子對撞機,而現在這個地方是否像大學校園一般都市化?而且這臺對撞機,建於四世紀的高盧羅馬(Gallo-Roman)都市遺跡內,這又代表了什麼重大的意義嗎?這種問題會不斷的引導我們。
我們將這些題材分成十三個主題,或許看起來很隨興,又有點重複。但是舉例來說,就算將羅馬、卡帕多細亞、西安、墨西哥城、馬斯垂克(Maastricht)、伊斯坦堡都放在「起源」這個主題中,也不能忽略它們與其他主題的關聯,所以這麼分類或許是合理的。再舉個例子,西安的兵馬俑,是在早期的歷史時代打造的,但它也跟勞工、居住與鬼影等主題有關。同樣的,東部南極洲(East Antarctica)冰蓋下的建築物,讓大家了解核能建設無法承受冰的物質性,另一些建設則讓格陵蘭與南極成為環境的最前線,也就是說它預示了冰層變得更脆弱的話,城市會面臨怎樣的未來。
區分這些主題,也是為了將地鐵與下水道等,較不特別的地底世界給區分出來。舉例來說,費城百老街(Broad Street)地鐵的故事,就揭曉了建造這條地鐵的非裔美國勞工,以及他們被抹滅的歷史,不管是否有人刻意抹去。接著是布拉格的地鐵,它訴說著記憶與反抗的故事,而墨爾本、拉斯維加斯這些城市的下水道與排水管,同時也是避難所與居住區,不論狀況好壞,都可用來躲藏或重整旗鼓。波哥大的排水溝居民,顯然更顛覆一般人的常識,這些人避居於下水道,是因為人行道上充滿了殘暴的警察與四處漫步的敢死隊,這也提醒我們,哥倫比亞想提升治安、打造國際商業與創意中心,可說是徹底失敗。地底世界一如往常的揭發了政治辭令與現實的脫節。精神意義的球體集合,則代表了多方力量的整合:正面的、負面的,以及介於兩者之間。
因此,這些題材強調的關聯性,質與量都非常豐富,能喚起人們深埋於時間洪流、對垂直空間的想像。地底空間布滿了沒載於歷史的工人遺體,和自願或被迫居住於此的人們。這些題材將我們埋葬的廢物,從家庭垃圾到核廢料都有,攤在我們眼前,它們永遠不會消失。此外,地底居民也揭開了沒有連貫性的層層記憶,它們如猜不透的幽魂般再次出現,尤其因戰爭、死亡、恐怖攻擊等恐懼,迫使大家重新認知原有的記憶時,它們提醒道,在這個以監控作為主要維安手段的年代(感覺很遙遠,卻又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地底空間成了蓄水池、交通要道,與反抗勢力用來對抗空襲與無人機戰爭的基地。
這書本還有最後一個觀點,值得在此稍作解釋。有些題材會透過洞穴中的隧道、庫房與碉堡,讓人聯想到地底深處的真實世界,而與路易斯‧卡羅筆下的迷幻兔子洞相比,這個世界少了一點奇幻的氛圍。然而,這些題材跟《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都跨越了那道門檻,也就是說,透過閱讀本書,你就能像愛麗絲一樣,有新的認識和沉浸在迷失方向的探索樂趣中。拿這個例子作為隱喻,就是希望你在本書中找到相同的精神:相似性會產生特殊的感受,而深不可測的事物其實近在咫尺。希望你能向尼爾斯或是愛麗絲一樣準備好面對,在眼前開展的地底世界。
請謹記這段引言開頭提到的企圖心。我們的目標是點出和展現探索多元性的方法。在合理匯集的前提下,盡可能觸及更多觀點,與其說是解釋不如說是探索。對某些人來說,這看起來好像是免責聲明,或是一種對於曖昧不明的自我陶醉。不過我們相信「聆聽、匯集、組合」的方法,比起井然有序、高度一致性的編排更好。我們希望本書有足夠的彈性,為讀者創造出全新、意料之外的概念群集。如果你願意,可以把本書當成都市地底的球體集合,要從什麼角度來讀,完全取決於你。
推薦序一
地下世界是人類歷史得以延續的保護傘
人類存在於地球上已經有二十萬年以上,人類發展與歷史的演進,大部分都在地球表面上,對於地表面上的開發與利用,也達到近飽和狀態,但是地表面下這個未知的世界,仍然是一個極鮮為人所知的空間。
即使開礦往地下鑽探,深度也無法超越15公里以下,雖然沒有辦法進入地底深處,但是在歷史的變化中,卻可以發現許多的歷史紀錄,與城市的地底有密切的連結。
人類歷史中,對於地下的好奇始終有增無減。古代人們因戰爭與躲避戰爭,而往地下發展,戰爭中的碉堡、戰壕,甚至地底隧道因此應運而生。但同樣的,為了躲避戰爭,教堂、古堡也都紛紛出現在隱密的地下空間中。從古至今,地下世界就是人類歷史得以延續的保護傘,也是人類寶藏的藏匿地點。
到了現代,人類為了想有更多的生活空間,或尋找在經濟發展上可以利用的資源,如礦產、原油等財富的來源,都存在地底下。為了取得這些天然資產,人們開始往地下世界發展,進而造就出城市地底下的各種空間。
此外,人對於未來世界的渴望,與毀滅論的恐懼,並進一步防止人類滅絕與物種消失,地下世界也成為最終的生命體保存地點,挪威在北極圈地底設置了末日種子庫,使地底城市成為地球物種最後的諾亞方舟。
人與生俱來的天分,就是探索的欲望,地底世界藏有許多神祕,與不為人知的祕密,從這本書中可一窺其中的祕密,進而了解從古至今,這些城市的地底是個什麼樣的謎團。
未來人類的生活空間將變得更局促,地表面上的生存空間已經逐漸達到飽和,當人類把未來的目標放在火星上的同時,地底世界將是人類未來的另一個發展目標與方向,也許人們心中期待的香格里拉人間樂土,就存在於地底下的極樂世界中。
中天新聞臺《新聞龍捲風》主持人/戴立綱
推薦序二
隱藏於城市表裡的輝煌壯闊
記得國小時,我曾幾度帶頭,和鄰居小孩組成冒險團,尋找城市中未知的世界,我們走過了雜草叢生的閒置空地,也走過曲折蜿蜒的防火巷弄,更走過一座座橋梁下的防空涵洞,儘管足跡脫不了生活的地方,卻仍抱著一絲期待,希望哪條未知的小徑,可以帶我們如愛麗絲夢遊仙境一般,在地底經歷一場夢幻奇遇。願望達成了嗎?當然沒有,往往還走不到半天,大人們就循著旁人的指點找來。
上了國中之後,沒有再做過類似的冒險,不過那些有關地底的想像,總在不經意中一閃而逝,像是科幻小說中的地底探險、電影情節中的古墓奇兵,都一次次加深對理解地底城市的渴望。這樣的渴望日積月累,成為日後探究地底文明的濫觴,也在這本《城市地底的城市》中得到滿足。
在本書中,羅列了世界各地傳說中的地底城市,無論是尚存的、頹圮的、消失的、挖掘的,都一網打盡,盡收書裡。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鉅細靡遺的文字中,以別具現代感的世界觀,將地表串連地底,呈現出城市一體兩面的恢弘壯闊。
舉例來說,第一章開宗明義的揭示了地底的晦暗之城,從來都不是孤獨存在。它通常建立於輝煌地表的基礎上,一如天文學上的雙子星,質量與引力接近,但卻特性相異,於是互相吸引旋轉,不離不棄。因此,與其說地底是相對於地表的幽冥居所,不如說更像是一種有恃無恐,是人們對死後重生的渴望,也是希冀安寧的永眠,更是躲避各種迫害的安全港,一如秦始皇追求永生的機關幢幢,也一如卡帕多奇亞為了生存防禦而有的曲折隱蔽。
然而,在這本書寫的不只是過去地底城市的歷史,除了進行式外,更多是從現代延伸到未來的期待。在本書的第二部中,從斯德哥爾摩核子防禦工事說起,來自高科技、殺傷力堪稱人類浩劫的核子武器,讓人們憂慮、恐慌,但野心家們從來不曾正視其衍生的問題,執意用它作為達到目的的不擇手段,當地表無論如何都不能躲避核武帶來的傷害時,人們很自然的想到暗無天日的地底。
事實上,在原始生民時代,地底本身就是天然的防禦工事,給人們莫大的安全感。歷史上有太多的例證,是以地底城市作為最後安居的堡壘,因為封閉是一種安全,黑暗是一種庇佑,隔絕是一種靜謐,躲避是一種喘息,倘若人們在地上不能找到一方淨土,能期望的仍是過去最原始的避難所。想想,〈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尚且從鄰近水源的山的小口中,窺見彷彿若有光的與世無爭,而這看似閉塞的地底,又何嘗不能成為人們賴以庇護的最後樂土?
而地底縱橫的地鐵和捷運,無疑是人們挑戰幽暗地底的前導,在本書中,同樣提到人們探索地底的諸多努力,當人們魚貫進出地表與地底之際,也與光影縱橫的文明產生密不可分的連結。這令人不禁想到,如果真有所謂沉沒的大陸,那是否也有前一代的人類,因「地表之不可諫,地底之猶可追」,而深藏在與世隔絕的地底城市?
愛因斯坦曾說:「我們能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源泉。」當人們的城市版圖往地底推進時,也象徵著,我們得到愛因斯坦口中最美好的事物,於是,這麼一本羅列出城市地底城市的書,已然現世,你如何捨得不閱讀它,作為探索神祕的前導?
歷史作家/陳啟鵬
推薦序三
城市地底是發掘真我的祭壇
歷史的遐想總是優美的,著名歌手殷正洋曾經有一首動人的歌〈生命是一首澎湃的歌〉,歌詞開頭是:「記憶的長廊,在黑暗中顯得渺茫,想伸手去探索,挽回舊時空,卻尋回更多的失落……。」
生命曾經有過失落,我們才會珍惜現在的所有,在曾經的失落中,文明的詩意被突顯出來,讓我們對時空的感覺更加鮮活。《城市地底的城市》是一本帶我們探索記憶地底長廊的書。
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1864年的名作《來自城市地底的筆記》,是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存在主義小説,書中主人翁的心聲來自於聖彼得堡地底,城市地底可說是文學家發掘真我的祭壇,再加上心裡面那份熱情與浪漫,以對抗虛假表面世界的內心吶喊。
歷史上最賣座的百老匯音樂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顏面傷殘的音樂天才主人翁,早年為了逃避馬戲團的虐待,逃到了巴黎歌劇院地下水宮地窟,而巴黎的地底,是隔絕世俗歧視傷殘與弱者的保護地、是滋養音樂天分綻放的教室,更成為教育女主角克莉絲汀的聖殿,還是地底天才最終被世俗世界拒於門外的墳墓。
《城市地底的城市》以羅馬帝國的遺跡開始,並以「基因改造與農藥公司贊助全球種子庫」作結。種子庫是什麼?它是一個在世界毀滅後,為未來人類保存農作種子的基地,在挪威極北之地。這讓我想到了傑出的天文學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1941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夜幕降臨》(Nightfall)。
在這部故事中,Lagash行星上有六個太陽,所以在Lagash的任何角落、任何時間,都陽光普照。行星上的考古學家發現,他們的地下遺址中,曾經出現高度的文明,又有文明毀滅重複發生的證據。他們的天文學家更發現,每隔兩千年,行星就會有一次日全蝕,但是他們發現這個現象的時候,正好就是日全蝕的前夕。當喑夜降臨Lagash行星時,驚慌失措的人們失去理性而互相毀滅。
今日的地底,曾經是過去的陽光城市,而今日的城市,將會成為明日的地底廢墟嗎?且讓我們仔細的隨著作者群,到世界各城市地底,看看過去文明的軌跡。希望我們不會發現文明重複毀滅的證據,而是發現人類理性的力量,沉潛在地底,準備隨時融入到我們的陽光裡,生生不息。
知名臉書部落客/一言九鼎的文史筆記
推薦序四
是隔絕,也是連結
「在頂部幾顆燈泡的光線下,全身覆蓋水泥的工人,像異世界的灰色幽靈一般四處走動。其中有些人看起來像非常奇怪的鬼魂,戴著如同洗碗盆的頭盔,前往燈光較充足的地方。」
書中用幾句話,便勾勒出一個龐大而生動的地下世界。這本書最驚奇的是,它並非只用各種年代、數據與圖表,堆疊而成的資料海,而是相當生動的敘述地底各種生命的真實面目,把原本冰冷的地下世界,賦予動人的故事。整體而言,書中的描述令人有身歷其境之感。其中有些篇章,參閱了當時記者與當事人的資料,有些則使用了第一人稱,來敘述作者進入地下城的所見所聞,看著過往的痕跡、發思古之幽情。
不管人們對地底城市的想像如何……黑暗的下水道、廢棄的倫敦地鐵站、人去樓空的碉堡,大體上總會賦予這些地方一種詭譎而魅惑的感受。但事實上,人們很難簡單概括地底城市,隨著時間推移,當人們將地上城市的天際線不斷推高時,人們也在地底不斷的向下擴張。地底既是地面上的倒影,也是延伸,而正如同色彩繽紛的地上世界,不同城市的地底世界也根據不同的需求,各有不同面貌。
地底可以是隔絕的象徵:在一般人的想像裡,城市地底充斥著流放者、反抗軍、貧困的流浪漢,甚或是一些外型太怪異,而無法與正常世界和平共處的人。那些被光明世界永恆驅逐的人走入地下、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氛圍。通往無盡黑暗的下水道,總是可以勾起無限的想像,那些不被接受的生命,在這裡飽受折磨。
但地底同時也是連結的世界。整個地底世界鋪滿了水管、電纜與隧道,這些線路都通往另一個地上城市。在地上世界彼此封閉的時代,地下世界卻保持暢通,如為城市提供了公共空間,羅馬帝國的馬克希姆下水道讓沼澤改道,原是一片荒蕪的地方還成為羅馬廣場,變成羅馬帝國的象徵性中心。
地底也是亡魂最終的居所,在潮濕味道越來越濃重的土壤下,埋藏著城市各種過往的痕跡:垃圾、汙水、腐爛的水果皮、死刑犯的屍體、斷氣棄嬰的軀骸。人們甚至想像著都市地底空間的各種鬼影,包括地下墓穴的亡魂、倫敦的「幽靈地鐵站」,或是愛丁堡地窖老套的撞鬼之旅。
然而,與地面世界同樣廣大的地底世界,卻被人遺忘了。這些曾在地下生活、為地上文明奠定偉大基礎的人也被遺忘。費城地下道的竣工典禮冠蓋雲集,政商名流告訴媒體,這個建案將為費城帶來的可能性:地鐵明亮、安全,認為費城可以利用地鐵,替500萬居民開道、增加數百萬美元的額外稅收,並在美國站上卓越的地位,但是無人提及地鐵工程背後的辛勞與犧牲。開幕典禮沒有半張照片,展示挖掘隧道的工人,他們完全被抹滅於回憶與歷史中。
懷抱這樣的想法,這些地下世界的各種生活面向匯集於《城市地底的城市》,它勾勒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眾生相。一方面它提到的城市或國家,如此耳熟能詳,感覺已經在其他書中或旅遊頻道看過無數次;但另一方面,本書描述的地底世界,又是一般人從沒經歷過的奇特世界。這些地下空間既是繁殖與死亡之地、豐饒與毀滅之地,和誕生與葬身之地。各種衝突的觀念在此交融,本質上就說明了,在這一塊曖昧不明的空間裡,充滿著無限的可能。
知名臉書部落客/海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