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6 項符合

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匠人的生活美學態度

的圖書
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匠人的生活美學態度 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匠人的生活美學態度

作者:柳宗悅 / 譯者:侯詠馨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7-02-2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評分:
圖書名稱: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匠人的生活美學態度

跟著柳宗悅一起用耳、用手、用眼來讚嘆和紙之美,
再遇見大和美學Wabi-Sabi的簡樸詩意。

本書匯集〈和紙之美〉、〈和紙之訓〉、〈和紙十年〉
三篇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傾注熱情之作,
透過和紙來強調其材料蘊含的自然及傳統的力量
並把和紙視為日本文化的象徵。

「紙」的日文發音與「神」(kami) 相同,將紙推崇為至高無上的存在。二○一四年「和紙:日本手漉和紙技術」成功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為無形文化遺產。和紙為什麼使日本更為美麗?日本人是如何極致發揮和紙的魅力與美感?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為和紙四處走訪,並作《和紙之美》一書——〈和紙之美〉、〈和紙之訓〉、〈和紙十年〉,三篇小文除了〈和紙之美〉寫於一九三三年,另兩篇成文於一九四二年(來臺民藝巡禮前夕的)。字裡行間在在流露出對和紙傳統的驚嘆及愛惜之心,娓娓描述和紙「用之美」,也表現他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尊重致敬及延續創新的渴求。

第一篇‧〈和紙之美〉
潔白的紙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真是不可思議,明明只是一張書寫用紙。光裸無瑕的紙面,卻蘊含另一種美感。美紙召來美夢。我思量著紙的天性,揣測它的命運。

第二篇‧〈和紙之訓〉
在和紙身上,最容易見到日本的姿態。潔淨、溫潤、堅強,同時充滿特殊的情趣。原本,和紙即非單一風貌的紙張。無論是哪一種和紙,在未混入其他紙張的情況下,都呈現日本的姿態。

第三篇‧〈和紙十年〉
許多人敬愛和紙。不過,有多少人會關心在背後製作的人們,反省製作者的生活與信念呢?在人們遺忘之際,無名工匠逐漸凋零。而,造紙工作卻永恆不滅。
  
柳宗悅的民藝巡禮,足跡曾踏上臺灣土地,本書特別附錄林承緯教授專文〈柳宗悅的臺灣民藝紀行〉,一窺柳宗悅如何關心與欣賞島國臺灣特有的民間造型美感?此外,和紙製作在臺灣也曾有過發展,「微型特展」單元蒐集了出自南投埔里、承襲自日本傳來的手工造紙技術又積極創新,從自己土地發展起來的臺灣手工紙數款,讓讀者從美麗而強韌的紙紋絲路、內在纖維感受紙張的魔力。希望藉由這本小書,從論述、從價值、從作品、從材質、從故事、從旅行……去感受去發掘紙的無限內涵與感染力。

本書特色:
1.日本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近年逐漸受台灣讀者認識與喜愛,推出細微精緻的《和紙之美》一書給喜愛日本文化的朋友,增進認識柳宗悅所提倡的「用之美」,並在「用之美」中感受紙張的美麗與力量。
2.柳宗悅:「……我們則在不知不覺中,用耳、用手、用眼來讚嘆和紙之美。」在電子書崛起的時代,紙本書的觸感及印刷品的氣味等,對人類被新興科技沖刷過後的感知有沒有可能喚起影響?有一天,是不是可能從傳統工藝美學的復興中,重新體驗到恆久不褪流行的日常美感與滿足?。
3.和紙製作在臺也曾經有短暫的發展,本書書末特別展出來自南投埔里、承襲自日本傳來的手工造紙技術又積極創新,從自己土地發展起來的臺灣手工抄紙數款。讓讀者從美麗而強韌的紙紋絲路、內在纖維感受紙張的魔力。

作者簡介:

柳 宗悅 Yanagi Muneyoshi

やなぎ むねよし(一八八九~一九六一年)。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就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時,開始察覺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美學,提倡「用之美」,並開始收集、研究日本及朝鮮的民藝。一九三六年設立日本民藝館,向大眾宣導民藝之美不遺餘力,活躍時期被稱之為「民藝運動」,一九四三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一九五七年榮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後人美稱「民藝之父」,不論在保留日本傳統工藝美學及培養大眾對於民藝用品的美感皆有所貢獻,更對其後的創作者影響深遠,包括柳宗悅的兒子、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出版有《柳宗悅全集》、《日本手工藝》等書,臺灣譯有《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民藝之國日本》。

【畫家簡介】

吳繼濤(本書水墨畫、封面題字)

生於臺南市,書畫創作者,旁涉書畫藝術評論、策展工作。曾獲東華扶輪美術獎(一九九八)、吳三連藝術獎(二○○一),出版個人創作集七輯、專書二冊,水墨作品並為國內外美術館典藏。現任教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譯者簡介:

侯詠馨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誤打誤撞走上譯者之路,才發現這是自己追求的人生。喜歡透過翻譯看見不同的世界。現為專職譯者。

TO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謝明良|設計師、第二十二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劉悅德|廣興紙寮董事長․黃煥彰|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瑞惠|「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陳韋聿

*專文推薦〈在虛擬的時代迷戀實存〉/巫佩蓉(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特別附錄〈柳宗悅的臺灣民藝紀行〉/林承緯(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和紙作畫、封面題字/吳繼濤 (書畫創作者、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今日,這本《和紙之美》在臺翻譯出版,正好提供你我感受柳宗悅來臺前夕對民...
»看全部
TOP

章節試閱
第二篇‧〈和紙之訓〉



在《紙漉重寶記》繪本的結尾,有一幅令人難忘的插圖:一張紙隨著輕風飛向遠方,有人追過去撿拾的圖。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紙張的尊貴,每一張紙都被人們視如珍寶。這幅畫的畫工並不是特別精巧,但畫中人物的惜紙之心卻讓它更加動人,令人難以忘懷。畫裡充滿對紙張的愛惜之情。我忘了曾在哪本書上,看到人們應把紙視為值得敬畏的神明。這是一道尊貴的訓示,也說明紙張宛如神明般潔淨的本質。

請大家想像石州產的泛黃紙張,過去,這種樸素的紙隨處可見,我卻毫無來由地愛上它。每回造訪工房,偶爾會看到他們...
»看全部
TOP

推薦序
【推薦序】〈在虛擬的時代迷戀實存〉/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巫佩蓉

答應了寫這篇序,不久便感到後悔。書中的文字太迷人,讀者直接閱讀便可,何必一篇序來畫蛇添足?若讀者也是愛物之人,便能感受到作者惜紙、愛紙,甚至沉溺於所愛的心情。若無此心,推薦者又如何強邀讀者,窺見小物之中無窮之趣?與其一一分析此書之妙處,是否可容我也分享一下對紙的感情?或者,讓我任意地與書對話?

原書寫於一九四二年。柳宗悅先生有感於日本傳統的「和紙」漸漸不受重視,於是以自身經驗,寫下各種和紙的獨特之處。其中有客觀的描寫,包括製...
»看全部
TOP

目錄
◎推薦序:
〈在虛擬的時代迷戀實存〉/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巫佩蓉

◎柳宗悅小傳與生平年表:
〈發現尋常中的隱微之美〉

第一篇‧〈和紙之美〉
 ─潔白的紙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第二篇‧〈和紙之訓〉
─在和紙身上,最容易見到日本的姿態。

第三篇‧〈和紙十年〉
─無名工匠逐漸凋零。

◎特別附錄:
〈柳宗悅的臺灣民藝紀行〉/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林承緯

◎淺談尋紙與用紙:
〈意在楮穎間〉/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吳繼濤

◎風格散步:
〈穿梭於傳統與當代之間,當一天...
»看全部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柳宗悅 繪者: 吳繼濤 譯者: 侯詠馨
  • 出版社: 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7-02-24 ISBN/ISSN:9789869445108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12頁 開數:25開
  • 類別: 中文書> 社會科學> 文化研究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魂永生有聲書第3輯(新版)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06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書輕導讀有聲書第 3 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01
66折: $ 137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健康之道有聲書第3輯﹝2015年新版﹞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1-16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與超靈有約有聲書第6輯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2-12-03
66折: $ 21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國小康軒新挑戰自然自修五下{113學年}
作者:康軒編輯
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31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14-10-30
$ 23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回到古代當獸醫 卷四(完)
作者:希行
出版社:藍海製作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26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推的孩子(14)
作者:横槍メンゴ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心智生命
作者:漢娜.鄂蘭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7
$ 54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臭臉表弟可愛到讓我受不了 side直樹-02
作者:高比良りと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7
$ 119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