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是認知到世界上的萬物稍縱即逝、存在的世間是一種幻相。這種正知見智慧能夠通過內在的靈性體驗而獲得,獲得這種智慧的特殊過程即被稱為「參悟真理」之路或「智瑜伽(Gyān Yóga)」。通過「智瑜伽」可以獲得殊勝的智慧,即「自性智(Ātmagyān)」或「梵智(Brahmgyān)」。印度經典提到,這種殊勝的智慧會使人從無盡的生死輪迴中得以解脫。
經典中記載著三種獲此智慧的途徑,即「聞(Shruti)」、「思(Yukti)」、「修(Anubhūti)」。「聞」即是聽聞《吠陀經》和其他經典中涉及的《吠陀經》法義;「思」是指通過邏輯思考來明辨真和妄的能力;「修」則是通過將意識「置心一處」的內觀所體驗到的內在的本質智慧。前兩種方法可以證得「間接智(indirect Gyān)」,而第三種方法則可以證得「直接智」或「覺悟(Vigyān)」。
本書深入闡述何謂智瑜伽、修習智瑜伽的資格和方法,以及證得智的七個階段等,以饗行者對智慧正確理解之渴望。修習「智瑜伽」的行者當智慧圓滿時,就會證得解脫之果。
本書特色
■ 闡明智瑜伽定義,對「智慧」建立正確理解。
「梵智」是永恆的智慧,透過正確的理解並實踐,可獲得真正的智慧。
■ 詳細探討證悟自性的修習方法,打開解脫之門。
靈性生活所需的是一種深刻的覺悟自性,獲得智慧是達到解脫的媒介。
■ 說明獲得智慧的三種途徑,證得智的七個階段。
獲得智慧的三種途逕,即「聞、思、修」,證得智的七階段將安住在真我中。
■ 作者著作被印度政府國家物理療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uropathy)評為“1997~1998年度最佳瑜伽書籍”。追求靈性永久平和與寧靜的必備瑜伽書籍。
作者簡介:
尊者 惹查西牟尼(Swami Rajarshi Muni)誕生於1931年,早年忙碌於苦修於瑜伽實行。在1971年,瑜伽大師仁愛難陀傳授予欽選弟子惹查西牟尼瑜伽灌頂與甚深微妙之法後,尊者如同他的上師一樣,他離開所有外在俗務,每天至少練習10小時並隱居於阿蘭若處,全心全意修煉瑜伽實踐心法。
濕婆神的第28代化身拉克魯希在1993年以靈性形象示現其前,為了回應靈性的召喚、護持人類靈性福祉、弘揚永恆真理等目的,尊者創立了「LIFE Mission(The Lakulish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s Enlightenment Mission,中譯拉克魯希全球靈性傳承協會)」的非營利組織,傳承並弘揚4500年前的正統古典瑜伽,並致力於促使人類關注靈性與文化價值,重啟人類的道德覺醒。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尊者所舉辦的活動已取得普羅大眾的共識與政府的重視,也是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的上師,即印度國師。印度瑜伽自2016年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源於尊者對於總理的啟發。
在2019年國際瑜伽日(International Day of Yoga)上,尊者獲頒總理獎(Prime Minister’s Awards)殊榮,此為印度最高榮譽獎,表揚尊者弘揚瑜伽的重大貢獻。總理莫迪並讚揚尊者「對於推廣瑜伽不遺餘力,特別的是成立LIFE Mission與拉克魯希瑜伽大學(Lakulish Yoga University,是全球唯一一所國際瑜伽大學),指導學生們更精進瑜伽心法,對於社會服務的承諾更是出色」。
譯者簡介:
(依姓氏筆劃排列)
「華嚴譯經苑」本書參與成員
王丁:資深企業管理IT及ERP應用諮詢顧問。自幼對科學、人文有廣泛涉獵,特別對身心健康、靈性成長有濃厚興趣,翻譯、校譯多部相關書籍。
王穎:曾任職於世界100強歐企管理層。在心靈教育、企業培訓、教練領導力等領域常任國際大會課程現場同步翻譯,並校譯相關書籍。
郝文超:現居北京,曾任職於世界500強企業。2013年投入環保領域,進而瞭解心靈“環保”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近年積極投入內在、靈性工作。
羅燕春: 2012年開始帶領譯經苑團隊翻譯印度尊者惹查西牟尼著作。多次陪同大華嚴寺導師海雲和上訪問印度,協助中印文化及行法交流。
羅偉堯。
嚴錚:2012年加入華嚴譯經苑團隊,翻譯尊者著作。期間前往印度進行交流,學習瑜伽法。
章節試閱
第14章 智慧的七個階段
聖者瓦思師塔(Sage Vasishtha)在《瑜伽之道》(Yogavasishtha)中的《受生篇》(Utpatti-khand)(118:5-6)中講述了智慧的七個階段:「智慧有七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發菩提心(Shubhéchhā)』、第二個階段稱為『參究自性(Vichārańā)』、第三個階段稱為『修心入微(Tanumānsā)』、第四個階段為『清淨無垢(Sattvapatti)』、第五個階段稱為『離欲無執(Asansakti)』、第六個階段稱為『見性離相 (Padārthabhāvani)』、第七個階段稱為『超驗聖妙 (Turyagā)』,因此,智的狀態包含七個部分」。
同樣,《Védānt Sidhāntadarsh》中也講述了智的七個階段:「偉大的聖賢(Maharshis)已敘述了智的七個階段:『發菩提心』被稱為是第一個階段、『參究自性』是第二個階段、『修心入微』是第三個階段、『清淨無垢』是第四個階段、『離欲無執』是第五個階段、『見性離相』是第六個階段、『超驗聖妙』是第七個階段」。
經典所講述的智的七個階段中,前兩個階段的目標是證得智的資糧道。在「智」的第三個階段,行者選擇自己的上師,針對靈性修行接受上師的指導,開始他在「智瑜伽」道路上的正途。通過實修,行者經歷深層的內省,他的意識停止徘徊在外部世界。智的其餘四個階段表明智逐步提高的階段。智真正地、完完全全地破曉而出是在第四個階段,事實上,這也是形而上學知識真正開啟的階段。
我們現在簡單地描述智的七個階段。
一、發菩提心
關於智的第一階段《瑜伽精義》(Yogavasishtha)這樣敘述到:「『為什麼我靜靜地坐著像一個傻瓜?我要用真實的出離心從博學的人和經典中獲得智。』智者已經道出擁有這樣的渴望就是『發菩提心』」。
人類的意識中自然會有世俗的欲望,人類通過滿足自身的欲望試圖找到快樂。為此,他將其所有的能量運用到獲取財富,以及所有其他滿足其欲望的必要手段中,不斷沉溺於能賦予快樂與痛苦的感官享樂。世俗的快樂是短暫的,因此人類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開始瞭解追逐短暫易滅的世俗快樂,但這種快樂所帶來的痛苦要比幸福多得多。人類便開始明白無法永久地享受各種各樣的感官享樂,慢慢地,開始不滿於世俗生活,一個尋求更好選擇的欲望浮現在腦海裡。這種欲望更殊勝,它不是出於挫敗感或無聊,而是出於一種探究生命真相的渴望。這樣的渴望被稱作「發菩提心」。
當這種「發菩提心」出現時,人類開始明白,沉浸在世俗短暫的快樂、執著於妻子、孩子、財富等等是愚蠢的,並且,開始熱衷學習靈性和超靈的密義。他開始研習經典從而獲得深奧的密義,親近博學之人,聆聽他們的教導,向他們學習。這樣,他逐漸喜歡經典、聖賢並親近真理,他總是尋找博學的人聆聽他們的教導。在智瑜伽中,這種行為被稱為「聆聽」。
《Vedānt siddhāntdarsh》是這樣定義「發菩提心」階段,「發菩提心」是解脫的欲望,源於培養有識別力的理解什麼才是真正地永恆、以及什麼是無常和易滅。
人類放棄愚蠢和這個世界虛偽的假相,當思索到這個世間每件事物都是無常的,只有靈魂是永恆時,人類就會變得渴望瞭解「自性本體」。博學之人已經把這種傾向稱為「求解脫心(Mumukshutva)」或「發菩提心」。
二、參究自性
關於智的第二個階段:「參究自性」,《瑜伽精義》做了如下敘述(118:9):「學習經典、親近智者、培養出離心、發心開始靈性修行,這種與正行相關的活動被稱為『參究自性』」。
在學習經典、與智者交往的過程中,在第一階段——「發菩提心」之時,行者開始理解純淨的思想與行為的重要性。隨著憑藉「思惟」這個工具使得他在這條路上所取得的進步,他的辨識力與出離心開始變得更加牢固。他對這個世界萬物的執著和對世俗的欲望逐漸開始消退,他慢慢安住在追求靈性修行、獲得真我的知識的渴望中。
在這個階段,他開始尋找一個相應的上師指引他,渴望得到這樣一位殊勝上師的指導,依據所得到的指導從事靈性修行。他發心放棄對這個世界所有的幻相、情感、榮譽、讚揚、執著、厭惡等等,到一個安靜隱蔽的地方,依止上師的教誨,在那裡從事靈性修行,這被稱為「參究自性」階段。在這個階段,行者正確地理解了「沒有上師是不可能證得真實智慧」這個法則的必要性。「智瑜伽」的修習不但要依靠「心智」而且還要依靠上師,因此,一位有資格的上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並且,上師不僅要精通經典,更重要的是,上師需通過自身的實修,是一位已經證悟到「自性本體」或「超靈本體(Paramātmatattva)」之人。神主奎師那在《薄伽梵歌》(4:34)中講到:「要知道,通過虔敬,通過詢間和侍奉,洞悉真諦的智者,會把智慧教給你。」行者一旦得到這樣一位上師的指導,對享受世間快樂的欲望就降低了。在這樣的狀態中,更增加了想要獲得能引領解脫的更高知識的渴望。
關於智的這個階段,《Vedāntsiddhāntdarsh》講到:「行者的意識中有意去親近上師並聆聽《吠陀經》的內容並加以思考,這種傾向性的增加被稱為『善察正理
(Suvichāranā)』。放下自己的驕傲自滿,尋求一位已證悟『梵智』或『本體智』的上師,親近供養使其滿意,並且,通過聆聽上師的講述,他會傳授給你《吠陀經》法義中真正的智慧。隨後,行者要自行深思其通過聆聽上師的講述所獲得的知識,如有不懂之處可以向上師請教,上師會答疑解惑。以此方式,行者會增長『別辨智』,能更加通達何為真、何為妄;何為永恆、何為短暫;何為我、何為無我。隨著這種認知的增長,行者對於世間的執著就會日趨減少,並且,有辨識力的出離心也會從行者的意識中萌發出來。因此,行者對於世間的執著減少,而他的興趣也會更加專注在正確的行為與學習上。」
三、修心入微
針對智瑜伽的第三個階段——「修心入微」,《瑜伽精義》中敘述如下(118:10):
「通過『發菩提心』和『參究自性』階段,行者已經在所經歷的前兩個階段的過程中獲得與感官物質的出離心,意識的純淨度提升達到細化,這被稱為『修心入微』。」
達到智的第三個階段是比較難的。一個人只有通過先前兩個階段——「發菩提心」和「參究自性」奠定堅固的基礎,那麼這個人在第三個階段就能取得成功。只有通過恰當的遵守前兩個階段從而減少對世間物質執著的行者,才能進入「智瑜伽」的第三個階段。如果他不能擺脫世間的誘惑和執著、榮譽和讚美、依戀和厭惡等等,不能靜靜地隱居,則證明他是完全不適合「智瑜伽」的第三個階段。
行者渴望解脫所獲得的力量與其增強對世間的出離心成正比。出離心不僅是他經歷世間苦難或失敗的結果,也是精心培養理解和辨識力的結果。行者只有處於真正地對世俗快樂與感官快樂漠然的狀態中,才能達到心理約束,並且為獲得真實知識從而對靈性修行產生興趣。對靈性修行的興趣不能只依靠師從一位上師並從上師那裡得到指導。從這個觀點來看,如果通過辨識力,行者的意識不能得到約束和淨化,那麼即便是已經擁有了一位上師,行者依然無法在靈性修行上取得進步。只有真正追求解脫的人才能進入「智瑜伽」的第三個階段。
在此階段,行者的意識停止徘徊於外部世界,轉而經歷深刻地內省,其意識逐漸不斷得到淨化。其意識中的「燥性」與「惰性」傾向不斷下降,「悅性」傾向不斷上升。對感覺器官的約束也不斷變得越來越堅固,慢慢的,他的意識變得純淨與高尚,一些美德,諸如:滿足、平和、沉著等等也隨之產生。這個階段在靈性修行中是一個工具,被稱為「置心一處的禪觀」。
《Vedāntsiddhāntdarsh》對「修心入微」的定義如下:行者通過修習「置心一處的禪觀」,使思想全神貫注,就獲得了理解微細事物的資質。這個條件被稱為「修心入微(Tanumānsā)」。在梵文中,「tanu」一詞意為微細的、精美的、精煉的。因此,tanumānsā一詞意為「通過對智瑜伽較細微細節的全面理解,能心領神會到經典所包含的智瑜伽的法義」。用這種心靈的力量,可容易把握到經典更深的奧秘,而從其他方面入手是很難理解到這個奧秘的。行者通過「置心一處的禪觀」這種方法,經由上師的加持在智瑜伽的第三個階段獲得這種精微的心靈力量,由此他能理解經典更深的奧秘。有必要在這裡澄清的是行者在這個階段依然是真實知識的追尋者,不是一位徹底的真正的智者。行者在這個階段獲得了可以得到「修心入微」的資格但還沒有悟道。
四、清淨無垢
關於智的第四階段,《瑜伽精義》敘述到(118:11):「通過先前三個階段的實踐,意識已經與外部事物分離,隨後心智已經建立在已經變得純淨的自我上;這被稱為『清淨無垢』」。
通過前三個階段的精進修行,行者的意識證得完全的向內探究,因此,與外部事物相關聯的感覺器官徹底分離。結果,行者的意識中對感官事物開始漠然,這被稱為
「克制感官(Uparati)」。在達到對世間的漠然之後,行者的意識中沒有任何渴望。他變得對這個世界無動於衷,在這種狀態中,行者有時失去對其身體的意識,其頭腦中對這個世界也不存有記憶。他在自身的意識中體驗到了智
慧之光。這是「有知覺三摩地(Sampragyāt Samādhi)」的開始,同時,這也是獲得真正智慧的開始。
這是一個啟蒙、啟發、認知的階段,智瑜伽士經歷了Tadātmya,Tadbudhhi和Tad-nishthā狀態,這是標誌他成為「了知梵者(Brahmmavid)」。對於達到這個狀態的智瑜伽士而言,他自己的身體和外部世界的顯現僅僅是一場夢。因此被稱為瑜伽士的「做夢狀態」。智瑜伽的第一個階段或狀態被視為覺醒狀態。在智瑜伽的第四個狀態中「這個可見世界是一種幻相」的體驗逐漸變得更加根深蒂固,行者從而總結出一切造物只不過是一種幻相,如夢幻泡影。這裡,行者具有真實的體驗——一切造物皆為幻相。
處於「清淨無垢」階段的瑜伽士除了運用智慧沒有任何「業行」的必要,因為他已經處於「自性智Ātmagyān)」的狀態中。在先前的三個階段中行者處於無明狀態,但立足於第四個階段時,行者則被認為有資格加入獲得「自性智」的瑜伽行者之列。就這樣一位瑜伽士而言,經典中講到:「處於這個階段的行者除了運用智慧沒有其他『業行』,但只有獲得『自性智』時才能被認可。」
瑜伽士在這個階段會忘記世間的世俗事物,但那種狀態持續的時間很短,時常會回轉到追憶世俗的狀態。換言之,與先前的做夢狀態相對照,他一次又一次地不斷變得清醒。
五、離欲無執
在智的第五個階段,《瑜伽精義》講到(118:12):「在實踐了前四個階段之後,由於意識完全與相關聯的物體分離,從而導致意識體驗了不可思議的幸福。這被稱為『離欲無執』的狀態」。
在這個階段,智瑜伽士的意識完全消除了對物質的所有印記,對自己的身體或其外部世界沒有感知,如同進入睡眠狀態,這被稱為瑜伽士的「睡眠狀態
(sushuptāvasthā)」。在這種狀況下,智瑜伽士專心於體內獨有的觀想。這樣的瑜伽士也被稱為「安住於瑜伽者」。
然而,這種狀況也是一種回歸。有時,智瑜伽士會獨自從那種狀態回歸,恢復到「出定(vyutthān)」的狀態,或說「從入定狀態回到正常意識」的狀態。這樣,他有時處於「入定」狀態,有時處於「出定」的狀態。當處於第二種狀態時,瑜伽士再一次具有「作者意識」繼而開始各種行為活動,但是,即便處於「出定」的狀態,其意識會自製,所做的行為活動不帶有任何欲望或希求果報的動機。所有的行為與經典相一致;沒有任何自私的動機或執著的汙染。這就是為什麼此階段被稱為「離欲無執」。有見識的人稱這樣的智瑜伽士為一個被賦予神聖知識的人。
第14章 智慧的七個階段
聖者瓦思師塔(Sage Vasishtha)在《瑜伽之道》(Yogavasishtha)中的《受生篇》(Utpatti-khand)(118:5-6)中講述了智慧的七個階段:「智慧有七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發菩提心(Shubhéchhā)』、第二個階段稱為『參究自性(Vichārańā)』、第三個階段稱為『修心入微(Tanumānsā)』、第四個階段為『清淨無垢(Sattvapatti)』、第五個階段稱為『離欲無執(Asansakti)』、第六個階段稱為『見性離相 (Padārthabhāvani)』、第七個階段稱為『超驗聖妙 (Turyagā)』,因此,智的狀態包含七個部分」。
同樣...
推薦序
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
二〇〇三年在美國芝加哥弘法的一次機緣,與一位印度修行者覺諦難陀相遇,而他告訴我兩件事:
一、這位修行者說到當年他發現癌症末期後,如何投入「牟尼我師」的修行行列(牟尼是對印度行者的最高尊稱之一,我師之稱猶如本師、世尊之謂)在其敘述的過程中,並展現了六、七十種各式瑜伽體位法。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優秀瑜伽行者,也難怪他的病能夠痊癒,讓他得以從印度到了美國全心投入瑜伽的推動。
當時,我的心緒澎湃湧動著,雖然我本身也是癌末之人,也已能抹掉癌病的威脅,但我卻不知為何能去掉它,只知它走了;然而,自己卻更像是一名法界孤兒流落荒野而不知所終。因此不免欣羨眼前這位仁兄家有長者,可以一五一十的教導他如何一步一步的踏上菩提大道而免沿途之坎坷!
從修行的領域來看這位修行者闡述的瑜伽,可學、可教、可重複、可複製,故而有傳承,可直接上承祖師傳承的授記與灌頂,並由外而內,從身體乃至心性上的淬煉。而反觀現代社會中追尋修行的人們卻只能在暴風雨之夜摸著石頭過河,一再的嘆息,怎麼還在這裡?雖然我在一九八五年的某一個夏日午後,持續在摸石頭過河中突然發現「這是哪裡?」卻無法記起經書,也無法重複,思其過程,更為之語塞,自此常有「如喪考妣」之感!爾後雖在弘法的過程中能不將「法相積木」堆來堆去,而能理出一些佛陀的思維與理路,卻無法明白「心法」中的下手處及涅槃之境,故對此情此景,怎一個「羨慕」了得!
二、印度修行者稱自一九九二年後,其師牟尼,奉菩薩之聖諭,應赴美國去找尋漢傳佛教修行人以幫助永恆真理的法化弘開;於是這位修行者多年來回洛杉磯與芝加哥,終於和我相遇,倍感興奮。於是,即邀我前往印度一會其師,以驗證菩薩之諭。吾於同年年底派二十餘人赴印學習,並取回經典。我也邀約修行者赴台教學以驗其學,至二〇〇八年共邀使者蒞台五次,並派赴印度十餘次百餘人。
此中觀察所教所學之過程中,由於教學中對調身與調息的重視,而一直未及於調心的範疇,故我一直未踏上印度之行。直到二〇〇八年九月二一日承菩薩之囑,欽因祖師將賢首兼慈恩宗之衣缽囑託於我身,遺憾未能交待慈恩之大乘瑜伽行法之緣,故而決定親赴印度探尋「牟尼」之大乘瑜伽行法。而於是年底成行;並於十二月三十一日接受其教派傳承,至今已逾十年。期間已將中國失傳七、八百年的東山法門重整,並恢復其教學體系,並已在世界各地全面展開教學。
有關「牟尼我師」的著作系列,中文版取名「永恆真理」叢書,是有其特殊意義的,一者由於「牟尼我師」是位德行具足的大瑜伽士,其著作貴如經典,而非坊間暢銷書。因此,我們在翻譯的立場,即以「入藏」規格視之,雖無譯場之勢,確必須要有譯場之實,故十餘年來兢兢業業以從事。雖然義大利、俄羅斯、美、英等國皆早已發行,印度方面也一再的催促中文版早日出版,但我們並不隨波逐流,必待編纂完備、臻至完美而後始可付印。
雖我不知印度人對於吠陀經典的認知與其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但我對此聖者的言教,置於《大藏經》中的首位,甚至與《華嚴經》的地位並列,其思想教示更有助於身處在這紛擾的塵世中,心不亂也。
此一系列叢書初稿已備六部,尚有部份正在翻譯之中將陸續出版,此書雖會於市場流通,但重要性等同於華嚴大藏經的序列之中,惟其屬經部、子部、集部、史部尚待分類。總之此一叢書十餘年來計有三十餘人投入,有些人已經離隊了,而有些人始終如一地對三寶忠誠無有二心、不忘初心,如羅燕春、Jennifer、日美、忠龍、郝文超、羅燕春、王丁、王穎、羅偉堯、嚴錚等人,皆是菩提道上之良友也。
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
二〇〇三年在美國芝加哥弘法的一次機緣,與一位印度修行者覺諦難陀相遇,而他告訴我兩件事:
一、這位修行者說到當年他發現癌症末期後,如何投入「牟尼我師」的修行行列(牟尼是對印度行者的最高尊稱之一,我師之稱猶如本師、世尊之謂)在其敘述的過程中,並展現了六、七十種各式瑜伽體位法。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優秀瑜伽行者,也難怪他的病能夠痊癒,讓他得以從印度到了美國全心投入瑜伽的推動。
當時,我的心緒澎湃湧動著,雖然我本身也是癌末之人,也已能抹掉癌病的威脅,但我卻不知為何...
目錄
第1章:何謂智瑜伽
第2章:吠陀經典
第3章:後吠陀經典(一):《聖傳書》和《史傳》
第4章:後吠陀經典(二):六派哲學
第5章:後吠陀經典(三):《往事書》、《阿含》和《密續》
第6章:從經典中覺知真理
第7章:梵,真實-虛幻、易滅-不易滅、非凡-普通的原初物質
第8章:以經典為依,對「幻力」、「有屬性的梵」和「具象的靈魂」加以考量
第9章:束縛於三身中的「具象的靈魂」
第10章:「原初物質」是與「梵」合一的障礙
第11章:業、業的束縛和解脫
第12章:業瑜伽是智瑜伽的先決基礎
第13章:修習智瑜伽的資格和方法
第14章:智慧的七個階段
第15章:如何證得超驗聖妙三摩地
第1章:何謂智瑜伽
第2章:吠陀經典
第3章:後吠陀經典(一):《聖傳書》和《史傳》
第4章:後吠陀經典(二):六派哲學
第5章:後吠陀經典(三):《往事書》、《阿含》和《密續》
第6章:從經典中覺知真理
第7章:梵,真實-虛幻、易滅-不易滅、非凡-普通的原初物質
第8章:以經典為依,對「幻力」、「有屬性的梵」和「具象的靈魂」加以考量
第9章:束縛於三身中的「具象的靈魂」
第10章:「原初物質」是與「梵」合一的障礙
第11章:業、業的束縛和解脫
第12章:業瑜伽是智瑜伽的先決基礎
第13章:修習智瑜伽的資格和方法
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