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代軍旅詩代表詩人洛夫、瘂弦、商禽,
在社會局勢不穩定、政治高壓箝制、遠離故園的情況下,
如何型塑空間詩藝?
§ 以「空間」概念切入,縱橫剖析洛夫、商禽、瘂弦之詩作美學與精神
§ 突破「台灣意識」與「中國情結」二元論述,開啟戰後詩研究新視野
§ 原著曾獲國家文學館──「2008年台灣文學研究博士論文」獎助肯定
台灣現代詩歌的研究一般多以「歷史」及「時間」為參照,
「台灣意識」或「中國情結」往往佔據論述的篇幅,而忽略了美學與藝術真正的精神與價值。
本書以「空間」概念切入,結合「詩歌」與「空間」分析,不僅只於獨立探索詩美學,也並非鑽研物理空間,而是透過鳥瞰式掃描和地毯式搜索,為僵化的歷史時間另闢一條新的思路。作者以一九五○、六○年代戰後現代詩軍旅詩人洛夫、瘂弦、商禽為考察對象,一方面由於三位詩人的作品在軍旅詩人中較精純與整齊,在現代詩的創作質量上也展現顯著的躍升,迄今對詩壇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他們的崛起與壯大應和著五、六○年代台灣文壇特有的發展景況。
●透過鳥瞰式的掃描,可知當時的環境氛圍與詩人所採取的創作策略密切相關:
洛夫的「石室」是前線金門的碉堡,充滿死亡的氛圍,其空間越往下越壓縮狹小,幾至無可救贖的可能;瘂弦的「航行」意象充滿暗礁與險阻,人生常被比喻成死亡機率極高之「航行」。商禽的「自我監牢」與敞視建築,往往桎梏住肉身與靈魂,其所反映的是無所不在的箍制與監控。
●透過地毯式的搜索,由詩人創作技巧去探索他們創作的理念與美學技巧:
洛夫以蒙太奇手法,呈現主體、客體易位與擺佈,雖然其詩常被歸類為超現實主義,然而由其存在的空間來看,反而能從其創作找到貼合點,發現詩人「遞降地窖式」的空間書寫。瘂弦透過「韻律式」的節奏與歌謠風,產生「地方芭蕾」的特性,在其劇戲性的表現風格中,可發覺他所拉出的類喜劇距離與張力。商禽善用變形的詩藝,長篇敘事地營造情境,詩中充滿著動物化的隱喻,打破了有限存在的藩籬、海峽空間的文化阻隔,以及親人與長輩的懷想距離,進而以無限、想像語言所蘊含的生命意義來破除對死亡的恐懼;詩人如「介殼蟲」一樣擅於「保護」及「防衛」,也與他創作的主題與材料如出一轍。
作者簡介:
劉志宏
筆名伍季,宜蘭蘇澳人,佛光大學文學博士畢業,現任逢甲大學國語文中心、國立虎尾科大及中國醫藥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以及文學廢五金出版社發行人兼總編輯。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國家文學館博士論文獎助、文建會現代文學碩士論文獎助、國藝會出版獎助、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獎、全球華文星雲佛教散文獎及台北市、鳳邑、玉山、大墩、雲林、夢花、桐花、台中縣、菊島、浯島、台中市、吳濁流、新北客家詩詞、後山、後生、竹塹、桃園、海洋、馬祖、乾坤詩刊、彭邦禎、耕莘等文學獎。作品散見報紙、文藝雜誌及個人網站「伍季文學廢五金行」。詩作〈籃球〉選入《九十一年年度詩選》(台灣詩學)、〈桂河大橋〉入選《閱讀與書寫》大學新詩教材選文、〈時間之鼠〉收入於《詩路2001年網路詩選》(河童),著有詩集《與鐵對話》、《痛苦已把門檻化為礦石》。目前正蘊釀散文《失肘港》誕生。
章節試閱
Mapped waters are more quiet than the land is,
Lending the land their waves’ own conformation:
And Norway’s hare runs south in agitation.
Profiles investigate the sea, where land is.
Are they assigned, or can the countries pick their colors?
―what suits the character or the native waters best.
Topography displays no favorites; North’s as near as West
More delicate than the historians’ are the map-makers’ colors.[1]
―By E. Bishop “The Map”
│一、空間的探討可以開拓詩學研究的新方向│
筆者非常喜歡,這首名為〈地圖〉的詩,它是美國當代著名女性作家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1911-1979)1934年除夕夜,一個人坐在格林威治村賃居的寓所地板,凝望著一張裱框的北大西洋地圖神遊而寫成的。她在實際地圖中,加入不同種類的人文地圖想像,像浪花層層推進,涵括了人類學、方誌學、植物學、性愛的,乃至觀光和家居生活……讀完讓人著迷傾心,讚嘆怎有人可以將物色觀察得如此細微、詩情寫得這麼跌宕有致,將地圖的空間妥貼綰進所佈設的人文空間裡與想像裡。她從地圖辨別的不只是空間的地理方位,透過想像,也深入了自己身體的想像世界,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實質地貌的風景與生態, 也是知性地反省歷史學家和製輿者不同的人文與空間觀照。
地圖為現代人旅行的導覽,曾珍珍在導讀〈地圖〉這首詩時是這樣說的:
歷史學家總以特定的地理區域為考察中心,析論各樣人文活動在該區域的發展沿革,除了線性時間內的事件始末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外,各種權力的角逐也影響了歷史論述的取向。[2]
我們知道歷史是秉持一種特定史觀為中心論述,容易先將地域定位作為考察中心,再抉取時代社會的特性作分期與敘述,析論在該區曾發生的事件與各種人文活動,以及這些事件與活動的發展沿革,和文學作品及作家產生怎樣的對照與呼應。我們不否認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詮釋,由於時空變異,許多學者與文學史家都用同樣的方法去呼應歷史、召喚文學的想像時,我們便漸漸從其中看到盲點與缺漏了。首先,這樣的史觀容易流於薄面化與簡捷化,敘述觀點太單一,表像的洞見之後隱藏著選擇性的有所不見,讓原本就不存在的不偏不倚之客觀,變得更偏倚;它忽略了時間有其延展性,也忽略了時代的演變跟作家的思潮推進有極大關係,而非僅僅來自政治的層面。
│二、空間的書寫可以跳脫傳統史觀的框架,開拓多元層面的探索│
由於在楊師松年的啟迪下,筆者漸漸想從線性的思維與歷史史觀中,去尋找其他面向,[3]恰巧我自己也很喜歡空間性的東西,因緣際會,再觀察到台灣現代詩的發展(下一節文獻檢視時,會再作深入探討)與閱讀到外國詩人諸如奧登(W. H. Auden,1907-1973)、碧許等,深被其作品所帶出來的生命力道、空間思索與美學思維所感染,便想從空間角度概念切入,耙梳台灣現代詩裡的空間美學,而這個角度也是較少人做的。相較於歷史學家所採取的角度,我們知道,製輿者的空間認知是多角度、多觀照、甚至是全方位的。「北方和西方等近」,透過碧許的詩,我們更清楚意識到多角度的觀照並不會減損對特定細部的認識,反而更能打破我們習設的界線、分期,與自覺十分客觀其實卻無形中已加重了界域的思維。
│三、跳脫台灣文學史書寫的窠臼,從另一方向思索詩史的內涵│
以往在威權統治時代,台灣文學除少數外,[4]多只能用「鄉土文學」來替代,要儘量避開類似「台灣」這樣的敏感字眼,更別提有台灣史、台灣文學史及台灣現代詩史的產生。1987年解嚴後,在地文學的聲音不論在創作或論述上,都像一股地底的能量般,被釋放出來,豐富了整個文學環境。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雖然遵守傳統文學史學的書寫方法,卻有一定的建樹與意義。不過,現在看來是卻過於精簡,流於作家作品分類之書寫, 更遑論與其後的文學史家如呂正惠、陳芳明等人的撰述,他那種意識先行、將有機文學切割變成作家作品的簡單介紹,竟宛如填空作業一般,無法跳脫前人的局限,也難以逃離固定的思維模式、僵化論述裡的二元/族群對立。這樣的書寫,不僅無法兼顧到文學史諸如思潮演變、傳播關係、不同文類與跨文類相互影響等等層面,也無法去細部/細緻耙梳文學與人生的美學狀態,更遑論其他「空間」之想像。
再者,台灣政治氣候藍綠對峙明顯,文學創作與詮釋常見「中國情結」與「台灣關懷」等不同意識型態的抗衡對立,壁壘分明。以六十年代來說,偏「中國情結」論述者,認為渡台對博大的中國傳統及五四文學是一個「失根與放逐」現象,「在地」變成宛如「異鄉」,台灣應是中國的一部分,如簡政珍《放逐詩學》、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和白少帆《現代台灣文學史》都是在這種視角下寫成的;而偏重「台灣關懷」論述者,則會認為這是個斷裂,由外來的大陸作家「領軍」、主掌/霸佔文壇, 使本土作家失去發聲的管道與連繫迄日據以來的台灣文學傳統, 如向陽的《台灣新詩風潮論》、[5]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和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等俱是。倘若我們能從空間詩學的角度著手,便能避開諸多爭辯不休卻無所進展的議題,拉開視野與器識,找到多元包容的活水與力量,並從較寬綽的角度, 省思這個宇宙與藝術想像、人文世界生命與生活經驗的關係,並更加細心、細膩地看待這片土地與,人群。
│四、空間的觀照,更可看出作者宇宙觀、生命感與價值觀│
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在〈多佛海濱〉(Dover Beach)一詩中,寫到他和愛人下榻於英國東南部多佛海濱的一間旅店,他呼喚她到窗口一起欣賞海景,聆聽海聲,並在週而復始的浪淘捲石聲中,聽到「永恆的悲調」(The eternal note of sadness in)。他的心靈視野在這個小旅店中不斷拓展,空間由腳下海濱出發,橫跨英吉利海峽到法國、然後跨越歐洲到希臘愛琴海,時間則由十九世紀中期逆向回到古希臘劇作家Sophocles(495?-406 B.C.)所聽到的海浪聲,這就誠如陳黎在詮釋這首詩所說的:
這首詩以平靜的語調開始,以哀傷的語調結束,溫柔抒情的底下是動盪的情緒變化,雖然整首詩只出現一句短短的愛的呼喚,但支援它的卻是深刻宏觀的思想。這是一首「立足多佛海灘,放眼世界」的視野寬廣的情詩。[6]
好一句「立足多佛海灘,放眼世界」!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胸懷,卻讓我們在此詩中完成了。生在這個價值丕變、是非錯亂的時代,你我汲汲營營,錙銖必較的詩人,人與人相處充滿心機與虞詐,幾乎已喪失了人類本性的開濶心襟;但透過「拉開」的文學作品,我們看到不同的文人思維與生命態度,引領我們去深思與陶成。像這樣的書寫,綜觀台灣現代詩作為數也不少,都能在無形中流露出那對空間、宇宙的觀照與審美經驗以及對人生、生命的價值觀有深度的探索與痌瘝情懷,只是詩人有時反而不自覺而已。早期在台灣瘂弦有多首詩作發表,諸如〈巴比倫〉、〈巴黎〉、〈倫敦〉、〈芝加哥〉、〈印度〉、〈那不勒斯〉,洛夫有〈石室之死亡〉、〈灰燼之外〉、〈海之外〉, 以及後來陳黎、楊牧的在地思索,寫下諸如〈太魯閣•一九八九〉、〈花蓮港•一九三九〉和〈七星潭〉、〈仰望―木瓜山一九九五〉等詩作都是,只是承繼無力也缺乏論者整理、有效論述與關注,倒是近年來地方文學獎與文學地景書寫的提倡[7],又漸漸展露聲息,可又大多停留在較平面/片面的書寫視野中。這些都是線索,值得我們去發現與追索、耙梳,在空間詩學上理出一個較清晰的脈絡與輪廓。
│五、自己美學的淵源與關懷│
因受到碧許啟發,早在兩年前筆者便開始嘗試採取類似在所學的思維來創作。由於,筆者才疏學淺,自覺無法與心中所景仰的大詩人相提並論,但寫過的一些有關地理學思索的詩,確曾以實際創作來探尋台灣這塊土地人文與地誌的關係,〈指南―記新竹〉詩可做例證,它可是我和她的一段美學淵源,茲將它獻曝如下:
這條河躺在城市的邊陲,靜靜
地流,靜靜守護這城
城樓內,如一個王國,曾經
固若金湯,河水輕輕繞過四座
城門,於東,意味季節率先降臨
有風俯下身來,指引日頭前進的
方向。於西,青青的草坪
總是欣欣地生長,無視秋天的肅殺
與寒冷的夜霜。至於南和北呢
他們常拿岩塊當棋碼,沿著尚未規劃完整的
市街擺佈,在思索的空檔便撚撚下方
長滿柔軟青苔的鬍鬚
光復路與車站的名字,在他們舉目的
北北方,這個平原最繁華的路段
密密麻麻,擠滿字跡,指北針在打開的
尺幅右上方,圓環中心的投射地帶
有一個波浪的圖紋,這裡曾有一片海洋
道卡斯族以其渾厚嗓音作標記。轉東門街後
直行即可到達他們的年輕時代,那是
用竹塹圍起來的的身世。起初
有些石路仍羞澀地躲在嚴峻後方,巷弄
更是為海水的手輕輕撥撫,不知具名
精巧的輿匠仍細部將它們辨別出來,好讓
在旅次中追索的迷客有所指向,好讓
年長的歷史為它們作照護
指標上的門牌有點斑剝,那塊有
「進士第」的匾額在季節的容顏對望中
悄然老邁身退,三開五進的院落
被時間摺成小小的方塊,但仍完整在
圖輿裡留下位置與證明。河水到此已剩
乾癟走過的槽形,把自己託付予炎炎蔓生的
青草。延著草堆繼續前進,在北門街尾
你可清晰感受到繪製者細膩的筆調與
狂喜之心情,像探尋者充滿墾闢的願景與
未知之企盼。壯碩的馬匹突然被勒住繮繩
羊止住吃草,石虎將身子凝在一種藝巧的
模型裡
「遇南大路左轉續行明湖路
經育賢國中後門……」墓園的
色系一向總是冷冽與單調,一種玄秘
所決定出的方位與地理,無法做任何
更動。青草在秋去春又長,雖未做任何標記
卻佔滿手冊大片的面積。莿竹換成典緻的
混泥土,曾經築城的人就臥躺在下頭
屬於時間的匵匣。今日天氣晴和
訪問先賢請注意禮節及程式
繪製者特別叮嚀與提醒,標記出
精確的方位與該有的字數、說明,不因
時代的湮遠種性的強弱而 扭轉了方向[8]
後面幾行,幾乎就快和碧許的詩貼齊了,可見她對我的影響與意義。碧許的〈地圖〉期許製輿者的設色能吻合地域的本土特質,能不因自己喜好而任意「編派」,如同我當時所呼籲的,製圖者不可因「時代的湮遠種性的強弱而 扭轉了方向」,更不可因時間的遠離,而不去說明、註記,導致字數、身分的缺遺。空間的思索不僅讓我們打破時間、種性的界限/界線,也讓我們體認到美學與政治在空間認知的分野與糾葛。地輿者有著比史學家更細膩的心思,在有限空間裡反而更有廣濶的視野與胸懷,「同時涵括了宏觀的大自然和肉眼目擊的個別物色,如未被再現過的海洋與天空,樹木與山嶽,街頭和店面,屋宇和水漬等等」。[9]由於歷史涉及記憶,總要臣服於時間的因果排序,而地理關乎空間,是多向度的整體。在空間觀照底下,我們有如在空中鳥瞰地景,沒有起始與中心點,只有不斷出現的驚奇、發現,與層出不窮的差異。
[註釋]
1 本詩:
地圖上的水域比陸塊沉斂儒雅,
默默把自己起浪的形態熨貼地付予陸塊:
挪威這頭野兔子向南疾奔如受驚駭,
側身探索著大海,在水陸交陸之涯。
―什麼顏色最適合家鄉的水域,最能彰顯它的特色?
是編派的,還是每個國家可以挑選自己的顏彩?
是製輿學從不偏私;北方和西方等近無差。
比歷史學家更細膩的是製輿者的設色。
請參閱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著,曾珍珍譯《寫給雨季的歌》(台北:木馬,2004),頁37。
2 曾珍珍〈失落的藝術要精通〉《寫給雨季的歌•譯序》(台北:木馬,2004), 頁39。
3 楊師松年著有《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4)、《中國文學批評論集》(台北:文史哲,1989)等學術著作。
4 如吳濁流在1964年創辦時雜誌,當時就《台灣文藝》為名。
5 向陽在〈5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一文中,將五○年代現代詩的三場論戰視為無比重要的指標,認為它們是帶動現代詩前進的力量;不過,宋澤萊隨後以「這種說法太輕率,也太高估論戰。其實,真正帶動現代詩發展的力量即是論戰背後的力量。」加以反駁。參見林淇瀁《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9年7月, 頁45-61;宋澤萊「台灣文學部落格」網址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 php?id=463&classify_id=26(下載時間為2009年9月30日)
6 陳黎譯著《致羞怯的情人》(台北:書林,2005),頁203。
7 例如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輯的《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台北:聯合文學, 2004)即是例證。
8 劉志巨集〈指南〉林松編《2007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輯》(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7),頁21-24。
9 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著,曾珍珍譯《寫給雨季的歌》,頁41。
Mapped waters are more quiet than the land is,
Lending the land their waves’ own conformation:
And Norway’s hare runs south in agitation.
Profiles investigate the sea, where land is.
Are they assigned, or can the countries pick their colors?
―what suits the character or the native waters best.
Topography displays no favorites; North’s as near as West
More delicate than the historians’ are the map-makers’ colors.[1]
―By E. Bishop “The Map”
│一、空間的探討可以開拓詩學研究...
作者序
塵封書架裡的溫暖
這本書從洛夫的「石室」展開對空間乃至現代詩歌空間書寫之美學思索與探究,從思考的萌發、著手寫作到最後完成,整整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方覺不探究則已,一探究,則精氣神不斷被割裂、紛亂難理,如墮入無底深淵,又似身陷洛夫等人所圍佈成的「地窖」,箇中滋味,實在難以向外人道。
初讀洛夫、瘂弦與商禽的詩,乃在青蒼少年時代,那時似懂非懂亦不求甚解,一種難以言喻的淡淡迷戀與迷惘;如今,回顧那段書寫的的日子,終日與其為伍,不斷在他們詩行中徘徊、遊蕩,時而搔首時而蹙眉,最後卻落得書硯「狼藉」,好幾回都在書桌前趴睡去,自己彷佛也成了他們詩中一個苦澀的身影。但是,這絕對是值得的,他們帶給我創作的養份,以及從研究中所得到的收穫,亦不是外人所能體會的!
我生命也有個二個石室,一個是深盤心靈底處,連陽光也探觸不著,但卻令人卻甘之如飴;另一個我所感謝的起居「石室」,在我捶胸擊牆鬱悶時,能叩以輕輕的回聲,讓我知道還有「人」在陪伴!衷心感謝陳師鵬翔相當嚴謹又細心的指導,沒有您,這本書是永遠無法成形的。感謝楊松年老師的啟蒙與教誨, 儘管後來您回新加坡沒有繼續完成論文初構的商討,卻讓我得到相當大的收穫與成長。對於李豐楙、蔡芳定、陳信元,以及陳煒舜老師們細心的評閱,並給予許多非常寶貴的意見,讓此拙論得以初露頭面,在此亦致上萬分的謝忱。謝謝中興大學校友室的林組長,是你讓我得以重回母校圖書館,就地取材更便捷地運用資源;更感謝秀威出版社願意將拙作付梓,讓它在塵封的書架裡, 找到一些溫暖及依靠。最後,將這本書獻給天上的父親,我不會忘記和您臨終前的約定,我做到了,但願沒有辜負您的期望!
塵封書架裡的溫暖
這本書從洛夫的「石室」展開對空間乃至現代詩歌空間書寫之美學思索與探究,從思考的萌發、著手寫作到最後完成,整整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方覺不探究則已,一探究,則精氣神不斷被割裂、紛亂難理,如墮入無底深淵,又似身陷洛夫等人所圍佈成的「地窖」,箇中滋味,實在難以向外人道。
初讀洛夫、瘂弦與商禽的詩,乃在青蒼少年時代,那時似懂非懂亦不求甚解,一種難以言喻的淡淡迷戀與迷惘;如今,回顧那段書寫的的日子,終日與其為伍,不斷在他們詩行中徘徊、遊蕩,時而搔首時而蹙眉,最後卻落得書硯「狼藉」,好幾回都在書...
目錄
【推薦序】台灣現代詩壇的「詩學」已建構到哪兒?/陳鵬翔
【作者序】塵封書架裡的溫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概念界定
第三節 文獻分析
第四節 美學定位
第五節 方法與架構
第六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白/灰地帶:五、六○年代三位詩人的空間與想像 鳥瞰
第一節 地窖式遞降的空間:洛夫的「石室」與死亡
第二節 船首神像的眼睛盲了:瘂弦的死亡航行與流動風險
第三節 商禽的禁錮意識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洛夫的錯置創作與空間的關係
第一節 蒙太奇技法與詩學的並置關係
第二節 存在(生)、消亡(死)「並置」的意蘊
第三節 主客體倒置所呈現出來的外在環境疏離之景象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瘂弦詩歌技巧與地方韻律的形式
第一節 瘂弦詩歌韻律所帶動的「地方芭蕾」特性
第二節 主體、身體、「戲劇性」肢體及「悲/喜劇」
第三節 遠遊、異域與想像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商禽的散文式變形寓言與殼巢意象
第一節 變形、寓言與祖靈
第二節 門鎖住,或者勿將頭手伸出:商禽的屋窗
第三節 退縮與防衛:商禽的圓巢/介殼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洛夫、瘂弦、商禽所考察之詩歌
參考書目
【推薦序】台灣現代詩壇的「詩學」已建構到哪兒?/陳鵬翔
【作者序】塵封書架裡的溫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概念界定
第三節 文獻分析
第四節 美學定位
第五節 方法與架構
第六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白/灰地帶:五、六○年代三位詩人的空間與想像 鳥瞰
第一節 地窖式遞降的空間:洛夫的「石室」與死亡
第二節 船首神像的眼睛盲了:瘂弦的死亡航行與流動風險
第三節 商禽的禁錮意識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洛夫的錯置創作與空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