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 女女 男女 女男 女女 男男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性,一向對於保守的東方人是種矛盾的存在,既羞於啟齒又嚮往推崇。
就像用雙手蒙著眼,卻欲從指尖一窺究竟
《性學三論》赤裸裸的剖析性慾的本質及人類對其的發展歷程,披上精神分析的白袍,看佛洛伊德在當時對性慾、性愛、性衝動、性無能、異性戀、同性戀……等種種性愛議題,將他的精華一滴不剩的榨乾,原始呈現。
噢,不!這本書的魅力不容許任何一個懷有性慾的人類拒絕。
是佛洛伊德繼《夢的解析》之後對人性探討中最富創見和最永恆的貢獻之一。
作者簡介:
西格蒙.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奧地利精神科與神經科的醫生,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的弗萊堡(今捷克境內),4歲時舉家遷居維也納。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系。1938年因遭納粹迫害遷居倫敦,1939年12月因口腔癌在倫敦逝世,享年83歲。
佛洛依德關於心理學、病理學、醫學、哲學文化學和文藝學的多種學說,開啟了西方學術研究領域的心理學時代。其理論對許多理論觀點和學術流派,尤其在藝術和文學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夢的解析》、《性學三論》、《論潛意識》、《自我與本我》、《圖騰與禁忌》、《少女杜拉的故事》、《精神分析學引論》等。
譯者簡介:
孫中文
編輯工作者,臺大臺文所文學碩士,著有一些學術論文、得到一些文學獎、寫過一些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 助理教授 姜學豪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助理教授 李淑君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譯序
初讀佛洛伊德《性學三論》是2013年,那年為了考研究所而將它列入書單,當時讀的還是唯一的正體中文版本。二十餘年前出版的書本,頁已發黃剝落,但內容字字仍是歷久彌新,即便我只是匆匆抄錄,卻仍舊震撼於佛洛伊德的見解,百年前的大膽論點,百年後仍然前衛。只不過,彼時的我萬萬猜不到現時的我,又能有幸與此書再度結緣。
《性學三論》最早的版本於1905年發表,但此後佛洛伊德卻不斷地修改其中的論述,截至1924年寫成的最後一版,共有四種版本。其中許多觀點都有相當的修改與調整,而這些調整後的差異,即是精神分析學派與佛洛伊德思想脈絡的軌跡。而後,《性學三論》也被翻譯為多種語言,本書的編譯便以最完確且流傳最廣的版本──James Strachey於1949年所翻譯的英譯本為基礎,令其重新面世,讓正體中文的讀者能有更新的譯本可以閱讀。
如今放眼全球,性別平等議題、性少數權益的討論起落不休,於此時出版《性學三論》我想不啻有其非凡意義。期待此書能帶給人們更多不同的視角,在學術研究、醫學病理、社會法律,乃至時事議題的範疇,都能相互映照,成就更廣闊且溫柔的眼光。
2017年,夏,於台北
孫中文
名人推薦: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 助理教授 姜學豪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助理教授 李淑君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譯序
初讀佛洛伊德《性學三論》是2013年,那年為了考研究所而將它列入書單,當時讀的還是唯一的正體中文版本。二十餘年前出版的書本,頁已發黃剝落,但內容字字仍是歷久彌新,即便我只是匆匆抄錄,卻仍舊震撼於佛洛伊德的見解,百年前的大膽論點,百年後仍然前衛。只不過,彼時的我萬萬猜不到現時的我,又能有幸與此書再度結緣。
《性學三論》最早的版本於1905年發表,但此後佛洛伊德卻不斷地修改其中的論述...
章節試閱
第一篇:《性學三論》
之一 人人都有點「性變態」(Die sexuellen Abirrungen)
在生物學的範疇中,時常用「性慾」(Geschlechtstriebs)一詞來代指人和動物的生理需求。這種用詞其實是套用於食慾的概念。饑餓引發食慾,但我們的日常用語中卻沒有相應的詞語可以形容生理上的饑餓;在學術界,類似的性饑渴則被稱為「利比多」(Libido)或「原慾」。
公眾對性衝動的本質和特徵存有特定的偏見。人們普遍認為,性衝動在幼兒期並不存在,而是伴隨著年齡增長,在青春期逐漸出現的。在性衝動的作用下,人們難以抗拒來自異性的吸引,從而被迫向著實現兩性交合的目標努力,或是做出一些導向兩性交合的過渡行為。
不過我們有著充足的證據,表明這種說法其實與事實並不相符,只要稍加推敲,就可以觀察到這種說法偏頗、武斷,且漏洞百出。
在此,我們有必要先引入兩個概念:代表著性吸引來源的人,稱之為「性對象」(Sexualobjekt);性衝動所竭力達成的行為,稱之為「性目標」(Sexualziel)。
科學研究發現,在「性對象」和「性目標」這兩方面,都存在一些偏離常態的變態現象。這些現象與人們所認可的常態有著什麼樣的聯繫?這是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 變動的性對象
流行的性衝動理論,簡直就是一則如詩般的完美童話:「全人類被分為男人和女人,兩者在愛中尋求結合,直到再次融為一體。」因此,如果說有些男人的性對象不是女人而是男人,或是有些女人的性對象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童話便失色變調,宛若不潔。而這些未循童話、性對象為同性別的人我們稱之為「同性戀者」,或者換種更好的說法是「性倒錯者」,這種現象則被稱為「性倒錯」(Inversion)。儘管要統計這類人群的具體數量依舊困難重重,但可以肯定,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1. 性倒錯(Inversion)
(1) 性倒錯的行為表現
α 完全性倒錯者
簡言之,他們的性對象只能是同性人群,異性人群不但不能成為他們的性對象,還會使他們感到索然無趣,甚至產生性厭惡。對於男性性倒錯者來說,這種厭惡感將使得他們無法完成正常的性行為,或是在正常性行為發生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任何樂趣。
β 雙棲性倒錯者(性心理上表現為雌雄同體)
他們的性對象既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異性。這種性倒錯不具有排他性。
γ 偶然性倒錯者
這類人僅在特定的條件下,如正常的性對象難以企及(如軍隊、女校、監獄),或無法模仿正常的性行為時,才將同性列為性對象,並在與同性的性行為中獲得滿足。
上面三者說明性倒錯人群,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行為表現。同樣,性倒錯者對自身別於一般的性衝動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視性倒錯為理所當然,認為其與正常人的性慾並無區別,因此也就強烈主張將其與正常的性衝動等而待之;另一些人則排斥自己的性倒錯,將其視作一種病態的行為。
性倒錯現象出現的時間點也因人而異。有些人的性倒錯行為與生俱來,有的人則是到了青春期前後的某個特定時段,才發覺了自己的性倒錯傾向。 性倒錯伴隨部分人一生,但也可能在某些時間段消失,或是作為性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出現,甚至,還可能突然出現在性取向長期正常的人身上。還有些是在正常的和倒錯的性對象之間游離,難以認定,這在臨床上都有觀察和記載。更有趣的是,在一些案例中,性倒錯者是在與正常性對象的一次不愉快經歷後,才開始出現性倒錯行為的。
一般而言,這些不同類型的行為表現之間並無聯繫。只有在最極端案例中,性倒錯者才會週期性地認為自己的性倒錯行為由來已久,將其看作是自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許多學者不願將這幾種性倒錯的情況看作是一個整體,他們強調且區別這些情況的差異,也不願意突出他們的共性,根本原因是這些人對性倒錯存有偏見。
但肯定的是,無論用什麼方法去區分性倒錯現象,大多數人都過渡於性正常和性倒錯之間,因此也沒有必要具體細分性倒錯在各個階段的表現。
(2) 性倒錯的本質
有些評論認為,性倒錯是神經變異的先天表現。這樣一來,以往醫務工作者在精神病患者或類精神病患者身上觀察到性倒錯現象,也就不難解釋了。這種看法包含了兩種說法:「變異性」和「先天性」,我們需要對它們分別做出評判。
A. 變異性(Degeneration)
「變異」這個詞經常被濫用,因此也常常為人所詬病。只要不是創傷或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過去總是將其歸咎於變異。從雅克‧馬格南(Jacques Magnan)對變異現象的分類來看,就連最高級的神經活動也和變異有關。在這種情況下,不禁想問:「變異」還有著什麼樣的用途和新的內涵?「變異」這個詞,尤其不適用於以下兩類情景:
i. 沒有太多偏離常態的行為發生時。
ii. 工作和生存等一般能力沒有受到嚴重損傷時。
由此可推斷,性倒錯者並非變異而來,以下事實都能佐證此推斷:
i. 在一些並沒有太多異常行為的人身上,也可以觀察到性倒錯現象。
ii.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那些正常能力分毫未損,甚至還有著極高的心智發展和道德文化成就的人身上。
不看臨床經歷,而是從歷史文明的角度來看待,以下兩方面的事實也足以否定性倒錯是變異而來的說法:
i. 性倒錯十分常見,它總會在古老氏族的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出現,並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意義。
ii. 性倒錯在許多原始部落中也極為普遍。而變異這一概念通常只適用於高等文明(伊萬‧布洛赫Iwan Bloch),即使在歐洲的文明社會中,氣候和人種的不同,都能對性倒錯的分布和評判有著極強的影響。
B. 先天性(Angeborensein)
顯然,只有α型的完全性倒錯人群才談得上先天性,它主要表現為性倒錯者自身從未在人生的任何階段有過其他的性衝動取向。而另兩種人群,尤其是γ型的性倒錯現象,很難以先天性去解釋。因此,持先天性觀點的人們傾向於將完全性倒錯人群與其他兩類人群區分開來,也同時導致人們在性倒錯這個問題上缺乏統一的認識。按照這些人的說法,性倒錯在某些案例中是天生的,而在某些案例中則可能透過其他的方式產生。
持反對觀點的人們則認為,性倒錯後天習得的性衝動。他們的理由是:
i. 許多性倒錯者(也包括部分完全性倒錯者)都有早年遭遇強烈的性印象所留下的記憶,其同性戀傾向正是這些經歷持續發展的結果。
ii. 在其他許多性倒錯者身上,也能觀察到來自外在環境的影響力(如同性之間的長期排他性交往、戰爭時的共同相處、獄中的囚禁、對同性性交危害的認識、禁慾及性軟弱等),這些外在因素或許會對性倒錯推波助瀾,或許也會成為其阻力,但不論早晚,都穩固了性倒錯的存在。
iii. 性倒錯可以透過催眠暗示消除,這對於先天特性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這個角度看,先天性性倒錯的說法就有許多疑難論點了。反對者認為,如果進一步測試先天性性倒錯案例,也許會發現這類性倒錯者的力比多 發展方向其實是由其過去孩提時期的經歷所決定的(哈夫洛克‧艾理士Havelock Ellis)。這些經歷並不一定存在性倒錯者的意識中,但在具備特定條件的情況下,這段經歷的記憶又會重新被喚醒。這類學者的認為,性倒錯是性衝動的一種常態變形,它由個體生活中所受到的一系列外在影響所決定。
這種觀點看似完整合理,卻仍然無法解釋全部事件,比方研究證實,許多人都曾受到誘姦、相互自慰等所謂外在的性影響,而這類性影響也的確發生在孩提時期,但他們並沒有成為性倒錯者。因此,人們不由得猜測:先天生成和後天習得這兩個選項還不足以概括一切的性倒錯關係。
(3) 對性倒錯的解釋
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都無法完全闡明性倒錯的本質。性倒錯是與生俱來,必須說明什麼是先天形成,而非僅是將一個人的性衝動視為天生,就將其與特定的性對象聯繫在一起,如此解釋未免太過粗糙;如果是後天影響,我們就不禁要問,各種外在因素是否真的如此強大,足以使性倒錯形成,且不受到個體反抗因素的影響?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證明忽視個體因素的研究,也是不可盡信的。
(4) 雙性理論的引入
為了探究性倒錯成因,佛蘭克‧李茲頓(Frank Lydstone)、奇爾南(Kiernan)和柴瓦里爾(Chevalier)等人再次顛覆傳統的觀念,發表了一系列的新思維。
人們通常認為,一個人的性別非男即女,但學界發現在某些案例中,有些人的性徵十分模糊,即使是從解剖學的角度也很難判定其性別。這些人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陰陽人),在部分極端情況下,兩種性器官皆充分的發育(真性陰陽人),而更常見的情況是兩種性器官都發育不全。
這種一反常態的現象,推進了我們對正常發育現象的理解。從解剖學的眼光來看,一定程度的雌雄同體是很正常的。在每一個正常的男人或是女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異性器官的殘留,它們或是成為多餘的殘存器官,或是發生了轉變,承擔起了其他功能。
這些為人所知的解剖學知識告示著我們,人類在發育早期其實是雙性的,不過是在進化的過程中,其中一種性別強勢發展,而退化的另一性別則只留下了少許痕跡。
如果將這一觀念引入心理學領域,那各種性倒錯都可以被視作心理上雌雄同體的表現,只需找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雌雄同體之間的對應關係,即可證實這一點。
遺憾的是,這一個假設很快就落空了。人們預想中的心理雌雄同體與可以被證實的生理雌雄同體之間並沒有緊密的聯繫。在性倒錯者的身上,常常可以發現性慾不振(艾理士)乃至輕微的性器官退化現象。這些現象雖然常常出現,但沒有規律可循,也絕非必然。於是人們必須意識到:性倒錯和生理雌雄同體,整體上是相互獨立的。
此外,有些人還十分重視第二性徵和第三性徵的發展,並強調他們在性倒錯者身上頻繁出現的事實(艾理士)。這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不該忘記第二和第三性徵本來就很容易在每個人身上出現。雖然它們是雌雄同體的標誌,卻並沒有像性倒錯那樣使一個人的性對象發生改變。
如果因著性對象的倒錯,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如性衝動和性別性格也相應發生轉變,那或許就能印證心理和生理一樣也存在雌雄同體。但遺憾的是,符合這樣的性格轉變僅體現在少數女性身上,男性的陽剛性格更是絲毫不受性倒錯的影響。如果要堅持心理雌雄同體這種觀點,就必須證明其在不同層面上,生理雌雄同體和心理雌雄同體彼此最多只能產生微弱的影響。哈爾班(Halban)便認為,一個人在退化的性器官及第二性徵之間,並沒有太多的聯繫。
曾有一位男性性倒錯研究者對雙性理論做出了通俗的解釋,認為這就如同是「男人的身體配上一個女人的腦袋」。只不過,我們並不知道「女人的腦袋」裡到底裝著什麼,用解剖學觀點去解答心理學問題,這種做法既無效也不妥。在這一點上,馮‧克拉夫特-艾賓(v.Krafft-Ebing)似乎比烏爾裡希(Ulrich)的解釋要更準確一些,但兩者本質上並無太多差異。
馮‧克拉夫特-艾賓認為,雌雄同體除了表現在性器官外,還會在個體身上發展成男女兩個大腦中樞。在進入青春期後,這兩個中樞在相互獨立的性腺的作用下開始發育。但男女兩個大腦中樞的說法其實與男女兩個大腦的說法並無相悖,而且也無法證實大腦中是否真的存有類似於語言中樞一般能控制性功能的中樞區域。
綜覽上述論證,我們可以確定兩點:
一是性倒錯者身上也有雙性特徵,但除了一些解剖學上的猜測,我們並不知道這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二是性倒錯其實是性衝動正常發展受到阻礙的結果。
(5) 性倒錯者的性對象
心理雌雄同體理論認為,性倒錯者的性對象與正常人的性對象恰恰相反。一個男性性倒錯者就像一個著魔的女人,他會傾慕男性的身體和思維,像一個女人一樣尋求男人的愛憐。
這種說法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卻依舊不能概括性倒錯者的全部特徵。好比許多男性性倒錯者身上依然保留著男性的心理特徵,他們本身沒有太多異性的第二性徵,甚至更願意在性對象身上找尋女性的心理特徵。
因此,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就很難解釋為什麼無論是今天還是過去,一些專為男性性倒錯者服務的男性性工作者,從裡到外都要模仿女性的穿著和舉止。一如古希臘文化裡最強壯的人常常也是性倒錯者,他們喜歡某個男孩,顯然並不是因為其身上的男性特徵,而是因為他長得像女性,身上也具有部分女性氣質。他們的害羞、拘謹、無知和嬌弱,點燃了這些壯漢的愛慾。然而一旦這些男孩長大成人,他們就不再屬於壯漢的性對象,但宛若循環自己反而也成了戀童癖者。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男性性倒錯者的性對象並非純然同性,而更像是兩性的結合,是性倒錯者對男性和女性的愛慕相互妥協的產物。但有一個條件不可改變:就是其性對象必須具有男性的身體(性器官),從而與他們自身的雙性傾向相互對應。
雖然精神分析研究還未能完全解釋性倒錯的成因,但它已經發現了性倒錯的心理機制,對相關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所研究過的男性性倒錯案例中,在其童年的最初歲月裡,都曾對女人(通常是自己的母親)有著相當程度的依賴。在克服這種依賴之後,他們開始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女人,將自己男性的身體看作是自己的性對象。正是由於這種自戀情結的存在,他們開始尋找與自己類似的青年男子,希望他們能像母親一樣愛自己。
第一篇:《性學三論》
之一 人人都有點「性變態」(Die sexuellen Abirrungen)
在生物學的範疇中,時常用「性慾」(Geschlechtstriebs)一詞來代指人和動物的生理需求。這種用詞其實是套用於食慾的概念。饑餓引發食慾,但我們的日常用語中卻沒有相應的詞語可以形容生理上的饑餓;在學術界,類似的性饑渴則被稱為「利比多」(Libido)或「原慾」。
公眾對性衝動的本質和特徵存有特定的偏見。人們普遍認為,性衝動在幼兒期並不存在,而是伴隨著年齡增長,在青春期逐漸出現的。在性衝動的作用下,人們難以抗拒來自異性的吸引,從而被迫...
推薦序
推薦序一
科學與歷史交疊的重量
我記得我第一次閱讀《性學三論》是大二那年,在美國南加大修了一門美國性別史的通識課。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是這門課啟發了我對科學史的興趣。雖然 Lois Banner 教授沒把《性學三論》列入必讀書單,但課堂上的介紹令我大開眼界,使我反思對佛洛伊德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
當時 Lois 剛出版了一本關於人類學家 Ruth Benedict 和 Margret Mead 的傳記。二十世紀初,這兩位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剛萌芽的人類學系,顛覆社科對文化、種族、性別等議題的認知,是近代女性知識份子裡的傳奇人物,也襲手度過二十世紀裡最具代表性的一份友誼,甚至愛情。雖然早期性科學缺乏女性專家的聲音,但像 Benedict 跟 Mead 這樣重要的女性公共知識份子,仍非常關注精神分析學及其他性學學派對於性別與性發展的理解。我大學接下來三年,除了私下細讀 Benedict 與 Mead 的著作,也沈迷於深刻引響他們的早期性學作品,包括佛洛伊德的《性學三論》。
1905年《性學三論》首度面世,之後的二十年,佛洛伊德經多次修改,把原先 80 頁的書稿擴張至 120 來頁。現今精神分析理論重要概念,如閹割情節和陽具崇拜,也是後來才加入,沒出現在原稿。書裡他大膽挑戰世俗的眼光,闡述人類「性對象」與「性目標」的區分、孩童的性精神發展(指出不只大人,就連小孩也有性衝動)、性變態是人類的本性與本質、淺在同性戀慾望是正常現象(「所有人其實都有選擇同性性對象的能力,在潛意識中也早就在這麼做」)、異性戀並非與身俱來的特徵(「一個男人會對女人產生性趣,絕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等。
透過這些論點,佛洛伊德把人類性慾呈現為一項生理機能,一種生命的動能,發展過程或許被阻礙、壓抑、培養、轉移、 昇華。雖然在當時性學圈裡,他最大的貢獻常被認為是他所創設的心理起因學說,而推翻之前對「性倒錯」的變異性學說 (degeneration) 與先天雙性學說 (bisexual disposition),但有如 Frank Sulloway 等學者指出,佛洛伊德的初衷還是以生物學的角度去探討人性,因為在他的認知裡,性慾是人類最原始的生理機能。
為什麼佛洛伊德要選寫《性學三論》?如剛才已提到,二十世紀初是性學蓬勃時期,眾多學者來自不同領域,包含法學、精神科學、神經病學、生物學、民族學、心理學、歷史學甚至文學,都加入戰場,豐富性學的學科建立,其中以 Magnus Hirschfeld 在柏林創設的性科學學院 (Institut für Sexualwissenschaft, 1919-1933)為最鮮明且劃時代的例子。但佛洛伊德一生一直跟性學與其眾紛學門大師保留距離,因為對他而言,提升精神分析學的學術地位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因此,《性學三論》其實是透性學之名(英文原名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其實沒出現「性學」一詞),再次鞏固他一生最大的貢獻:細膩挖掘「淺意識」 (unconscious)的運作並把它設立為一個科學的研究對象。透過《性學三論》,佛洛伊德告訴我們各種性變態傾向均存在於精神病患的潛意識裡,精神病是性變態的一種負面展現。也因為他給了我們「淺意識」這個概念和思考途徑,間接挑戰宗教的知識論地位,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如達爾文的進化論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十九、二十世紀科學革命裡佔有一席之地。
常常有人批評精神分析的文化束縛,說它隱約透露西方中心主義。這種批評有它的角力,但也有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在東亞社會很少有人會如此質疑達爾文或愛因斯坦的科學論證(雖說從科學哲學的觀點來說,後兩者都有遺漏未解決的問題,且受往後門徒的調整)。但我認為,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佛洛伊德的作品及評估他們的重要性。近幾年美國學界出了一系列學術專書,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放進全球史的脈絡討論,勾韌出大眾文化如何挪用、顛覆並突破精神分析概念,在二戰以降的歷史時空裡突顯自我認同的觀念與政治張力(見 Political Freud [2015] 、 Cold War Freud [2016] 、 The Arabic Freud [2017] 等 )。因為在這一連串的歷史變局,我們無法將東亞社群的演變置身事外,對於鑑定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學在近代東亞社會文化史的參數,一樣來的急迫重要。
最近我在完成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專書《閹人之後:現代中國科學、醫療與變性史》,但我很疑惑什麼時候該「放手」,把終稿提交給出版社。我一位同事跟我說,什麼時候「放手」都沒有對錯,因為經過研究跟選寫這本書的過程,我們已成長為很不一樣的人。我覺得這樣的比喻,或許也能協助我們理解閱讀一本書的經驗。十五年前,我還是一位雙修生化與心理學的大二生,我以為佛洛伊德的想法像瘋子,我認為他對科學沒有重大貢獻,我沒聽過《性學三論》註腳裡引用的任何一位同期作者,我以為歷史是死的、在科學的世界裡只存在一種崇高的真相。如今,我對研究跨文化科學與醫療史有濃厚的興趣,我覺得佛洛伊德是位天才,我認為他的精神分析論跟進化論與相對論諭知同等級的科學革命角色,我熟悉大部份《性學三論》所引用的種種性學論述,我明白對歷史的解讀跟科學建立的真理一樣難成不朽的定局, 十五年後讀這本書的我,重新認識科學與歷史交疊的重量。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七日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
姜學豪
推薦序二
女性主義與佛洛伊德的百年爭辯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1905年出版的《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在台灣再次被翻譯出最新譯本,為經典再譯的重要成果。《性學三論》對後人產生不少影響並引發許多爭辯,有其理論上必須好好理解的重要性。佛洛伊德在出版此書時,顛覆了他那時代的人認為兒童是「無性的」的想法,如書中所言:「大部分人認為,性衝動的出現始於青春期,幼兒並不會有性衝動的出現,這樣的觀點起因我們對性生活的基本規則缺乏了解所造成」。從台灣現今的性教育與性別教育的脈絡來看此觀點,不少反對性平教育論述藉由將兒童視為「去性的」、「無性的」,進一步排斥中、小學關於性與性別的教學,便是落入將兒童視為「無性的」與「去性的」假定中。因此今日的性教育如何以性平觀點落實性教育,並在未成年階段好好討論是重要的,而非將未成年與兒童放置在「無性的、去性的」想像當中。
其次,雖然佛洛伊德將同性戀、雙性戀稱為「性倒錯」(Inversion),但在此書中也提出心理的雌雄同體與生理的雌雄同體之間並沒有緊密的聯繫,此論點將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脫鉤,兩者並不必然直接等同。而書中也提出「精神分析學說始終極力反對將同性戀視作異類,將其與正常人群分離開來。透過性興奮的研究,我們發現所有人其實都有選擇同性性對象的能力,在潛意識也早就這麼做」,並提出「性衝動不以生殖為目的,自由不受拘束」,但文化中「將一切不為生殖服務的性衝動,都受到束縛」,可以看出佛洛伊德早已指出異性戀框架、生殖為目的的性無法框限人的慾望。劉毓秀針對這一點也指出佛洛伊德的貢獻:「佛洛伊德理論顯示,生物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三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連結,這對『男女天生有別』的頑固迷思以及強制異性戀機制(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不啻致命的一擊。」 。除了生物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三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連結之外,劉毓秀在討論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時,提到佛洛伊德時有不少論辯,但也提到佛洛伊德理論的幾點意義與貢獻,包含佛洛伊德所描述的實際情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男尊女卑文化在心靈結構的形成與運作層面的狀況。
然而,佛洛伊德的理論引發的女性主義辯論也由來已久。不少論者從生物決定論、陽具崇拜(penis-envy)的理論切入討論。如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新論》(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ysis)在探討女性身體與慾望時,將陰蒂比喻被「截掉頭部的陰莖」,小女孩擁有的陰蒂如同「較小型」的陰莖,此論點便是將男性視為參照主體來詮釋女性,女性被比喻為不完整的男性。對此,露西.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在《此性非一》中批判佛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論述是男性視野的。此外佛洛伊德在解釋女性身體與慾望時,將陰蒂視為屬於「男性特質」,陰道屬於「女性特質」的二元對立的發展模式,是將女性視為匱乏的、小男孩、萎縮退化、陽具崇拜的客體。露西.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進而提出女人的性器官並非單一的性器官,而以「此性非一」的多元性器官來批判佛洛伊德陽具化的論述模式。
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學家Alfred Adler、Karen Horney、Clara Thompson則提出性別身份、性別行為和性取向是社會價值的產物,而非生物決定論,批判佛洛伊德的生物決定論。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 )提出佛洛伊德將女性的不滿意與不滿足歸因於生理因素,而非社會經濟與文化地位的不平等。然而,持不同論述的則有茱麗葉.米切爾(Juliet Mitchell)在《精神分析與女性主義》(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提出佛洛伊德並非簡單的生物決定論,而是表明社會性存在是如何從生物性存在裡呈現出來。上述種種論辯,皆可以看到佛洛伊德所造成的影響與引發的辯論眾多,因此對佛洛伊德的性學理論,勢必有完善理解的需要。本文認為今日閱讀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性學三論》,最重要的讀者視角還是必須將權力、性別、與性之間的關係進行思考,在理解心理狀態的形成時,必須鑲嵌在社會結構因素當中,亦即在思考精神分析時,文化、法律、政治、經濟、社會等外在結構如何形塑心理、精神、性別、性與欲望等內在範疇,其中的聯繫便是最重要的關注所在。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淑君
推薦序一
科學與歷史交疊的重量
我記得我第一次閱讀《性學三論》是大二那年,在美國南加大修了一門美國性別史的通識課。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是這門課啟發了我對科學史的興趣。雖然 Lois Banner 教授沒把《性學三論》列入必讀書單,但課堂上的介紹令我大開眼界,使我反思對佛洛伊德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
當時 Lois 剛出版了一本關於人類學家 Ruth Benedict 和 Margret Mead 的傳記。二十世紀初,這兩位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剛萌芽的人類學系,顛覆社科對文化、種族、性別等議題的認知,是近代女性知識份子裡的傳奇人物,也襲手度過二十...
作者序
原版序
世界上的戰火逐漸弭息,但全世界對精神分析研究的興趣越來越濃。我一方面欣慰,卻也憂心不是全部學說都讓大家接受與青睞。
精神分析學說中,「純粹心理學」方面的創造與發現,如潛意識、壓抑作用、致病的矛盾與衝突、疾病的益處、症狀形成的機制等,日漸得到人們的認可,甚至以往不接受的人們也開始逐漸重視。但與生物學相關的學說——即是這本書包含的要義「性學」——卻一再引起爭議,甚至部分曾埋首研究精神分析的人將之揚棄,轉而以其他路徑來定義「性因素」在正常和病態的精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儘管情況如此,我依舊堅信同樣源自細緻而公允的觀察「性學」與「純粹心理學」一樣接近真相,無論是透過不斷論證回溯,或是一再的事實檢驗。不過世人有如此大相徑庭的反應,本身也不難解釋。首先,只有那些擁有足夠耐心和學識精湛的人,才能將分析深入到被觀察者早年的生活之中,從而證實我提出人類性生活本源的說法。但是,醫學治療往往要求迅速見效,這也就使得這種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時,只有那些擁有精神分析理論基礎的醫生才具備相關的素養,從而能不受自身喜惡和偏見的影響,做出專業的判斷。
有些人抵制精神分析學說最主要的理由,乃是因為本書強調「性」的重要,他們不同意人類一切行為意義都與性有關,並批判精神分析學說是一種「泛性主義」,指責它將一切都用「性」來解釋。但人出於維護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作用下常常混淆是非,選擇遺忘或者扭曲,於是便「震驚」於這樣的說法,從而抵制。其實很久以前,哲學家叔本華就曾指出:性衝動決定人們的行為和追求——他所說的性衝動難道就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性衝動嗎?這番發人深省的警示怎可能被忘得一乾二淨呢?
至於性學概念的延伸,這是在分析孩童和所謂的性變態現象時所不可避免的。(如果人們早就學會觀察孩童,那我也就根本不必再去寫這些文章了。)最後,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對精神分析大肆批判」的人,我想都可以再試著沉澱與沉默一番,因為學說裡所擴展的性學觀念,和與哲人柏拉圖所說的──那種純潔無垢的「愛」,何其相似。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維也納,1920年5月
原版序
世界上的戰火逐漸弭息,但全世界對精神分析研究的興趣越來越濃。我一方面欣慰,卻也憂心不是全部學說都讓大家接受與青睞。
精神分析學說中,「純粹心理學」方面的創造與發現,如潛意識、壓抑作用、致病的矛盾與衝突、疾病的益處、症狀形成的機制等,日漸得到人們的認可,甚至以往不接受的人們也開始逐漸重視。但與生物學相關的學說——即是這本書包含的要義「性學」——卻一再引起爭議,甚至部分曾埋首研究精神分析的人將之揚棄,轉而以其他路徑來定義「性因素」在正常和病態的精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儘管情況如此,我依舊堅...
目錄
推薦序 科學與歷史交疊的重量
推薦序 女性主義與佛洛伊德的百年爭辯
編譯序
原版序
第一篇 《性學三論》
之一 人人都有點「性變態」(Die sexuellen Abirrungen)
(一) 變動的性對象
(二) 轉變的性目標
(三) 性變態總論
(四) 精神病患的性衝動
(五) 部分性衝動與快感區
(六) 精神病患中性變態的盛行
(七) 幼兒性慾的萌芽
之二 孩子們的「性衝動」(Die infantile Sexualität)
(一) 被遺忘的時光
(二) 幼兒性慾的表現
(三) 幼兒性慾的性目標
(四) 快感、自慰與性表現
(五) 幼兒的性研究之路
(六) 性組織的發展階段
(七) 幼兒的性慾來源
之三「性成熟」的青春(Die Umgestaltungen der Pubertät)
(一) 生殖器主導和前期快感
(二) 關於性興奮問題
(三) 原慾理論
(四) 男女差異
(五) 尋找性對象
(六) 三論摘要
第二篇 《性學三論》的實踐-----171
之一愛情心理學(Psychologie des Liebeslebens)
(一) 畸戀:男性選擇對象的特殊類型
(二) 性無能:情慾生活中的墮落傾向
(三) 處女謎思:一種禁忌
之二文化的性道德與現代人的精神病(Die kulturelle Sexualmoral und die moderne Nervosität)
附錄:佛洛伊德與他的時代
推薦序 科學與歷史交疊的重量
推薦序 女性主義與佛洛伊德的百年爭辯
編譯序
原版序
第一篇 《性學三論》
之一 人人都有點「性變態」(Die sexuellen Abirrungen)
(一) 變動的性對象
(二) 轉變的性目標
(三) 性變態總論
(四) 精神病患的性衝動
(五) 部分性衝動與快感區
(六) 精神病患中性變態的盛行
(七) 幼兒性慾的萌芽
之二 孩子們的「性衝動」(Die infantile Sexualität)
(一) 被遺忘的時光
(二) 幼兒性慾的表現
(三) 幼兒性慾的性目標
(四) 快感、自慰與性表現
(五) 幼兒的性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