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中觀: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的圖書 |
中觀: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 作者:桂紹隆(Shōryū Katsura),馬克.西德里茨(Mark Siderits) / 譯者:方怡蓉 出版社: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21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迷惑與不滿,希望與恐懼的原因,只有一個:
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 **
中觀就是深觀,用智慧之眼辨證萬物的存在。
一旦明白萬物的虛實,無執、無滯的空性智慧,
便能清除內在的成見、枯寂、不滿足及痛苦。
【內容簡介】
錯誤的見地一旦斷除,
輪迴不需捨棄,涅槃不需他求,當下即解脫!
印度佛教論師龍樹菩薩以「八不」中道為思想核心,提出「27觀」來論證萬物的真假虛實,將小乘佛教,乃至其他學派對「究竟真實」所持的假設及見解各個擊破,確立佛教核心「緣起」的深義。「八不」中道指出一切萬法「緣起性空」,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四組相對的概念:生滅、常斷、一異、來去,正是阻擋我們看凊事物真相的罩門。
本書詳解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的論證,彙整當今最重要的四部論注:《無畏論》、《佛護注》、《般若燈論》、《淨明句論》的精華詮釋,清楚闡述了龍樹的思想背景,以及每個論證背後的脈絡與理路,讓複雜的思辨系統及佛法要義背後的哲學論點深入心髓。
作者**/**譯者簡介
** **
【《中論》作者簡介】
龍樹菩薩(Nāgārjuna, **約150-250)**** **
龍樹出生於南印度的婆羅門家庭,相傳為證得初地果位之菩薩。他樹立大乘佛教的思想體系,廣泛影響大乘佛教各宗派,同時也是中觀派的創始者。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又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編撰者簡介】
桂紹隆(Shōryū Katsura)
京都龍谷大學印度哲學教授及亞洲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廣島大學任教多年。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佛教論理學與知識論、阿毘達磨哲學、中觀與瑜伽行派哲學,以及大乘經典。主要著作包括《「喻」在古典印度論理學中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Example (Dānta) in Classical Indian Logic)、《印度人的論理學》(Indian Logic),以及《因明正理門論研究》(A Study of the Nyayamukha)。
馬克.西德里茨(Mark Siderits)
首爾國立大學榮譽哲學教授,曾在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哲學多年,於2008年轉往首爾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形上學,此領域涉及當代分析哲學、古典印度與佛教哲學。其著作有《印度語言哲學》(Indi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人格同一性與佛教哲學:人空》(Personal Identity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Empty Persons)與《佛教即哲學》(Buddhism as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譯者簡介】
方怡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現職為法鼓山僧伽大學兼任講師。譯有《心念的賽局》、《經王法華經》、《佛陀之心》、《放下禪》、《放輕鬆》等書。
目次
序言
導論
皈敬偈
第1章 觀察「因緣」
第2章 觀察「已去」、「未去」與「現在去」
第3章 觀察「六處」
第4章 觀察「五蘊」
第5章 觀察「六界」
第6章 觀察「貪染」和「貪染者」
第7章 觀察「有為法」
第8章 觀察「對象」與「作者」
第9章 觀察「先存在者」
第10章 觀察「火」與「柴薪」
第11章 觀察「(輪迴)的始終」
第12章 觀察「苦」
第13章 觀察「行」
第14章 觀察「和合」
第15章 觀察「自性」
第16章 觀察「繫縛」與「解脫」
第17章 觀察「業行」與「果報」
第18章 觀察「我」
第19章 觀察「時間」
第20章 觀察「和合」
第21章 觀察「(現成事物之)生成與壞滅」
第22章 觀察「如來」
第23章 觀察「顛倒」
第24章 觀察「四諦」
第25章 觀察「涅槃」
第26章 觀察「十二因緣」
第27章 觀察「見解」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