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6 項符合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7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看到書名就很想購買,最近因為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3/02
看到書名就很想購買,最近因為看了另一本書,決定先把前言好好看完(過去喜歡挑愛看的章節先看)。看完前言,我就闔上書,過了幾天才繼續閱讀,其實在閱讀時,看了故事範例心情有點沉重,大概是知道世界上幾乎很多人都有創傷。身體會記住,也就是一種記憶體,有時候以為自己不記得,並不是真的忘記了,...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作者:貝塞爾‧范德寇 / 譯者:劉思潔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0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創傷使我們不斷面對自己的脆弱,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酷,
但也使我們面對自己卓越的韌性。」

我們會如何描述受到創傷的人,「神經過敏」「想不開」「自怨自艾」「沉迷往事」?彷彿只要學會正向思考、彷彿只要有意志及勇氣、彷彿有了愛及陪伴,人就應該要能戰勝創傷,而被困在創傷中的人,若不是性格太軟弱,就是意在博取同情。

然而,創傷後壓力症(PTSD)不但存在,而且還是一連串真實的生理變化,不受理性及意志控制。創傷會刻在我們的大腦迴路上、警報系統裡、身體感覺中,身心俱裂的那一刻結束了,卻在記憶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控制地反覆播放,不但壓垮我們正常生活的能力,更撕裂我們對於外界以及自己的信任。

事實是,把受創者困在受苦深淵的,不僅是創傷本身,還有人類演化出來原本應用來自保的種種本能、防衛機制。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出警報,壓力荷爾蒙因而大量分泌,睡眠節奏、免疫系統不停受到衝擊。即使受創者想要擺脫創傷向前走,努力忽略排山倒海的情緒,但腦中負責保命的部分,卻日復一日拖著身體回到千瘡百孔的過去。

面對外人所加諸的痛苦已經夠艱難了,但受創者的內心深處還躲著更暴虐的魔鬼,那就是羞愧自責。受創者會為了自己在受創當下的無能、恐懼、依賴或暴怒而鄙視自己。為了關閉種種無法承受的感受,有人選擇酗酒、暴力、自殘,有人變得解離、麻木,毀了自己完整活著的能力。結果是,受創者失去跟自己的連結,也失去跟當下的連結——他們不是活著,也不是死去,而是介於活著跟死去之間。

從家暴到校園霸凌,從童年長期受忽視到大型災難,從強暴到車禍,從喪親到失戀,衝突、意外、背叛、孤立,創傷在生命中無所不在,而且是現代社會最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們的一切,大腦、心靈與身體,都是為了在社會系統中合作而設計,這是人類最強大的生存策略,是人類這個物種成功的關鍵,但也正是多數精神問題中崩潰瓦解的部分。受創者需要專業協助,一般人也有大量負面經驗要處理,但要了解人類的痛苦,就要了解人類身體和大腦的神經連結。

本書出版不過幾年,便已成為創傷領域的經典,也被視為「最近三十年的精神衛生領域最重大的一系列突破」。作者在書中檢討了過往的創傷療法如藥物、談話治療為何效果有限,並一一深入剖析他這三十多年以自身為實驗並用在病患身上的各式新療法,包括以瑜伽來調節身體過度喚起、以正念幫助自我覺察、以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來重整記憶、以神經回饋來重設大腦迴路,還有以自我領導、建構、劇場等方式來重建跟自己以及跟別人的連結。

作者提出,在處理創傷時,處理的其實是創傷在身體、大腦留下的印痕,而復原的關鍵,是運用腦部本身的神經可塑性,讓倖存者感受到自己活在當下,並在最終重建對自己的所有權。

作者本人即出身受創家庭。他在不安的童年中長大,成為執業醫師後致力於解開人類受苦的難解之謎,從早年熱烈擁抱藥學革命,到理解病患才是他唯一真正的教科書,「許多歸類為精神疾病的表現,例如強迫性思考、強迫症和恐慌症等,以及大部分的自毀行為,一開始都是自我保護的策略,是面對創傷的適應性行為。」「我之所以能夠長年投入這份工作,是因為它帶著我探索自己的快樂、創意、意義和連結的來源──是這些東西使人生變得更有價值。我絲毫無法想像自己要如何面對我的許多病患所承受的痛苦,而我把他們的症狀視為他們力量的一部分──他們學著讓自己活下去的方法。」最終他發現——

「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的工作成為可能,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

作者簡介:

貝塞爾‧范德寇醫生Bessel van der Kolk, MD

1943在德國軍事封鎖下的荷蘭猶太家庭中出生,父親、叔父及左右鄰居皆為猶太人大屠殺的倖存者,母親也為童年創傷所苦。他的整個生命,就是一場創傷研究。

14歲開始對醫學產生興趣,畢業於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在哈佛完成博士後教育。實習時輪調到精神科時,震驚於人類的心智還有我們彼此連結、相互依附的方式,竟是如此不可思議得複雜,相對之下,精神科醫師對病患問題的根源所知又是如此之少。從1970年代開始投入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治療、研究及教學。擔任波士頓創傷中心的醫療主任長達三十多年,也是國家兒童創傷壓力中心複雜型創傷網絡的主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曾擔任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病理學教授、國際創傷壓力研究學會的主席。

他是創傷研究的先驅,發表了超過150篇經同行審查的文章,涉及創傷的各個層面。他也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PTSD現場試驗的計畫共同主持人,並撰寫大量文章,探討如何以神經科學的研究來找出PTSD的適當治療方式,也在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資助下,完成了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的首例研究。目前的研究計畫包括:

1. 在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資助下,研究PTSD的瑜伽治療

2. 在疾病管制與防治中心的資助下,在波士頓的公立學校以劇場表演來預防暴力

3. 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的機制

4. 感覺統合

5. 將神經回饋用於PTSD

譯者簡介:

劉思潔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專教師及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原諒就是力量》《回應生命的邀約》《巾幗領導學》《金齡教會的願景》《泰澤傳奇:和好、自由、信仰之旅》等書。

TOP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英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易之新/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國際認證教師GCFP

林耿立/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胡海國/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藝術家

廖士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主任、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趙儀珊/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蘇冠賓/台灣營養精神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實驗中心主持人、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蘇逸...
»看全部
TOP

章節試閱
【第六章|失去身體,失去自我】

雪莉垮著肩膀走進我的辦公室,下巴都快抵到胸口,我們還沒開始談話,她的肢體語言就告訴我,她很怕面對世界。我注意到她的長袖衫幾乎遮掩不住前臂上的結痂。她坐下之後,用尖銳又單調的聲音告訴我,她無法不去抓自己的手臂和胸前的皮膚,直到皮破血流。

從雪莉有記憶起,她的母親就在家提供寄養服務,家裡經常擠滿陌生、混亂、受到驚嚇也令人害怕的孩子,最多會有十五人。這些人總是突然到來,又突然消失。雪莉從小就幫忙照顧這些流動的孩子,覺得家中沒有房間是屬於她、能滿足她的需要的。她說:「我知...
»看全部
TOP

目錄
【推薦序】 以身為度,心腦互補:閱讀創傷及其時代(林耀盛)

【前言|面對創傷】

【第一部|重新發現創傷】
第一章 越戰退伍軍人的啟示
第二章 心智與腦的知識革命
第三章 透視大腦:神經科學的革命

【第二部|受創者的大腦】
第四章 逃命:生存的解剖學
第五章 身體與腦的連結
第六章 失去身體,失去自我

【第三部|兒童的心靈】
第七章 相互理解:依附與同調
第八章 困於關係之中:虐待和忽視的代價
第九章 與愛何干?
第十章 發展性創傷:隱袐的流行病

【第四部】創傷的印痕】
第十一章 揭開祕密...
»看全部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貝塞爾‧范德寇 譯者: 劉思潔
  • 出版社: 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05 ISBN/ISSN:9789869492768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64頁 開數:17*22
  • 類別: 中文書> 心理勵志> 輔導諮商
圖書評論 -   評分:
 看到書名就很想購買,最近因為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3/02
看到書名就很想購買,最近因為看了另一本書,決定先把前言好好看完(過去喜歡挑愛看的章節先看)。看完前言,我就闔上書,過了幾天才繼續閱讀,其實在閱讀時,看了故事範例心情有點沉重,大概是知道世界上幾乎很多人都有創傷。身體會記住,也就是一種記憶體,有時候以為自己不記得,並不是真的忘記了,其實還是深埋在心裡,或許需要一些觸發,才會開啟,但無論如何傷都一直存在。
 有位過胖的女士,曾經加入減重計...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2/04
有位過胖的女士,曾經加入減重計畫,並進行了縮胃手術,減少了四十三公斤的體重,本來大家以為她的肥胖問題已經解決。令人意外的是,過了不久這位女士開始有自殺傾向,為了控制自殺的念頭和行為,又轉進精神病院進行電擊治療。深入了解後,才知道這位女士曾經遭受強暴。她說:「肥胖讓人看起來沒有吸引力,但那就是我需要的樣子」。


有時候我們如果錯誤的將解決方法當成問題,不僅得不到治療效果,甚至會衍伸其他問題。在上述案例中,其實肥胖是女士為了避免再度被強暴而得出的解決方案,在不了解情況的外人看來,肥胖卻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經過手術後,問題看似解決了,其實反而讓真正的問題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是一本探討創傷症候群的書,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探討創傷症候群的人的腦部構造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和許多心理治療或者腦神經科學書籍最大的不同是,作者在感性和理性中取得一個非常好的平衡點,在描述創傷症候群患者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同時,也能夠富有的同理心的告訴讀者:「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的工作成為可能,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作的一切努力」。

看完這本書,你會得到什麼?
認識數種處理創傷的治療法
理解創傷在這個世界上其實以各種不同形式發生在許許多多的人身上,自己並不孤單
理解人的潛力無限,會慢慢變好的
理解自己或身邊親密的人為什麼有時候會那麼怪


完整閱讀筆記請見部落格:中途筆記
 這本書是所有講述人類心理相關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10/04
這本書是所有講述人類心理相關的書籍中,核心中的核心,真的是太重要的一本書了!

我相信世上的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成為有行為能力之人的過程中間,或多或少都經歷了許多會對你造成負面的影響,並烙印在心靈深處之中。

這本書,可以解開埋藏在心中多年想不通的疑惑、同時也能重新為你打開富有希望的人生!
 讀完很發人深省的書籍。 以前...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6/27
讀完很發人深省的書籍。
以前就看過很多心理、腦科學相關的書籍,基本上不同學派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治療模式,每個都有他的參考價值和意義。不過常常會覺得為什麼這些觀點有時互相矛盾?為什麼會用截然相反的方式治療都有效?諮商、藥物、其他療法,怎麼樣對精神疾病患者最好?

這本書給了非常宏觀、全面的說明。

作者從神經學、心理諮商、臨床實務、生理醫學的角度,讓我們看到精神疾病和一般醫學截然不同的面貌,這是由複雜的人心、社會連結、政府制度混合形成的疾病,不是單純可以找出明確病因的疾病。同樣的診斷,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生命經驗所造成的,要治療這些生命有殘缺患者,我們要做的是讓人面對心中造成精神疾病的源頭,而不是只是為疾病的表徵貼上標籤,試圖用藥來解決問題,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

這本書不僅對從事精神治療相關從業人員有幫助,對於一般大眾來說,這本書也可以給你對於看待自己人生挫折、生命上挑戰的不同觀點。因為儘管我們不是精神疾病,但是在當今社會中,相信不管是誰,都有屬於自己心理上的疾病。而本書可以幫助你覺察自己的問題、並且用科學化的方式來嘗試改善自己的生命
 要如何了解傷痛,要如何治癒,要...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5/17
要如何了解傷痛,要如何治癒,要如何共處,釐清頗析,以一種邏輯來讓自己更有力量的活著,一切的過往都將有跡可循。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值得推薦給大家。
 讀完很震撼的一本書 創傷不只...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3/27
讀完很震撼的一本書
創傷不只留在記憶裡、身體上、情緒中
也傷害了我們的大腦
還好,世界有創傷的發生,也有療癒的契機
瑜伽、冥想、戲劇、按摩都是能幫助創傷復原的方法

療癒,要先能安撫大腦的創傷反應
 才看到1/3就覺得難以續讀.....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3/03
才看到1/3就覺得難以續讀....
實在無法想像書中經歷創傷後的孩子,要如何重新面對世界,
也無法想像文字背後的情緒,有多麼令人心碎的片段,
每讀一段,都需要短暫時間去抽離自己的想像,
否則真的會受不了。

在許多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
或許有不少的兒童正遭受虐待或情緒暴力中。

作者表示"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的工作成為可能,
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努力",
生活本身就是場戰鬥,
而面臨創傷的孩子們更需要無比的勇氣去面對,
也許從小到大我們曾經歷無數大小的創傷,
只期望哪天能療癒自己的同時,
不讓未來下一代遭受曾經經歷過的傷。
 在社會上也許每個人都是傷痕纍纍...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1/25
在社會上也許每個人都是傷痕纍纍,透過各種不同案例的剖析,我們也會在當中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很神奇的閱讀經驗。
 這是一本推薦給所有人的一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9/30
這是一本推薦給所有人的一本書!在這人際關係複雜又高壓的年代,心靈的傷總是讓人容易忽視,書籍內容淺顯易懂,透過真實案例分享,解決心理的痛!!
 這本書用超越時代的眼界、細膩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2/09
這本書用超越時代的眼界、細膩的考證和醫者無盡的溫柔,寫出傷者的痛,也提出很多很棒的治療方式,這是一本充滿療癒但絕非心靈雞湯的好書,請務必要閱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健康之道有聲書第8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5-0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什麼啦!這也是資訊科學
作者:謝宗翔
出版社:聚光文創
出版日期:2018-12-16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STEM的一天:科技-配合108課綱自然科學領域,培養小學生科技素養,具備好奇心與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作者:南西迪克曼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3-28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與超靈有約有聲書第6輯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2-12-03
66折: $ 2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特殊傳說Ⅲ vol.10
作者:護玄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25-02-05
$ 25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膽大黨 16 (首刷限定版)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1-23
$ 127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只想交歡的年紀同人精選集
作者:桂あいり、田スケ、さめまんま、トイレ籠、HGTラボ
出版社:暮想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20
$ 40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吾命騎士【2025珍愛特裝組】
出版日期:2025-02-12
$ 55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16647(1)
出版日期:2025-02-13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深度思維(暢銷修訂版):讓邏輯思維更強大,打造更厲害的自己
作者:葉修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5-02-12
$ 35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