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應該繼續讀書的革命小將黃雙林帶著淳樸的政治理想、激情與希望,豪情滿懷地惜別家人、道別初戀、告別城市,跟著二千萬同伴大規模地「上山下鄉」革命去了。然而,進入農村後,匱乏的食物、費力的勞動、一場又一場的批判,偷偷摸摸的情愛,是否將一點一滴磨光知青的熱情與憧憬、精神與肉體……
「往事記憶三部曲」書寫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位武漢工人村出身的底層階級在中學時期,從成為紅衛兵到身陷上山下鄉的知青時代,最後招回武漢成為鋼鐵工人,以底層人民的故事拼湊文革十年的風雲詭譎。
本書特色
這世上最凶險的就是惡,沒有什麼能贏得了惡的
揭開文革時期知青上山下鄉的荒誕面紗
濃郁自傳色彩──「往事記憶三部曲」之二
好評推薦
王繼先生新著長篇《六月悲風》,是消失多年的知青文學的一次轉世暴動。這一曾經橫行八〇年代中國的文學流派,已爲世人遺忘許久。知青的凋零乃至知青文學的沉寂,都是眼前這個時代對歷史的遮蔽。當一代人的悲哀轉而又成爲某些人所謂青春無悔的頌歌時,當新的上山下鄉陰謀又在鼓吹時,我們是該來看看這部書了。這些事關我家鄉的記憶,這些我能旁證的往事,也許是這個日漸瘋狂時代的一針清醒劑……─作家 野夫
王繼的小說有一個了不起的特質:每一個人物都充滿馬奎斯般的鮮活生命力。他們穿草鞋、餓肚子、做春夢、相信口號和理想、改天換地、不知畏懼,直到最後的悲劇來臨。他筆下的鄉村充滿野趣,崇拜陽具,萬物共生,卻被狂熱的政治摧動而扭曲變形。所有的夢想與青春就像那一根山中巨大的陽具,在大爆炸聲中,將所有的夢與希望一起埋葬!
王繼為一個逝去的時代,劃下不可忘卻的容顏。
─作家 楊渡
我認爲王繼的《六月悲風》對人物設計時所體現的「道德節制」,是我所欣賞的。雖然他意在展示他所生存的那個時代的殘酷,卻沒有讓譴責泛濫到不可收拾,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作家 冉雲飛
《六月悲風》在這裡顯示出它切入歷史的巧妙。我認為作者在構思作品的時候,是設定了一個有效的邊界的,不論是出於小說的敘述的需要,還是在於他對歷史的理解,他都讓他的人物簡單起來,事件也簡單起來,讓迷霧重重、渾然囫圇的歷史只呈現出具體可感或最為醒目的部分。─文學評論家 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