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子遠其子”而必教之於少小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音霞);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顏氏家訓•卷一教子第二》
【直解】
狎:過於親昵而不莊重。
簡:怠慢,不講禮節,無尊無敬。
陳亢:即子禽,孔子學生。
君子:此外指孔子。
遠其子:此遠非疏,而是講父待子不可親密無間,要有點距離,以利於教育。
不親教其子:非不教育其子,而是不宜親為子師,因為《詩》《書》《禮》《春秋》《易》中,都有不宜由父親直接向親子講授之處。
少成若天性:少年時代接受的東西,終生不忘,內化最強,有如天生的本能良知。
教婦初來:舊社會陋習,新媳婦剛入門要嚴加管教,以免養成壞習慣,以後不好改。
教兒嬰孩:親子教育要從嬰兒開始。顏之推引《禮記》聖王胎教之法稱:“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生子孩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須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
本處三段,都引自於《顏氏家訓》教子篇。
第一段講:親子教育,當以父嚴母慈為要。父待子要有威嚴,不能過分親昵,否則便會從小養成不敬之心;骨肉之間的親情,也應講究禮節,不可以簡慢,簡慢了就無以談慈愛孝敬。
第二段講孔子的學生子禽,從孔子的兒子伯魚那裡,知道了孔子並沒直接向他親授學業,便十分高興。那麼孔子為什麼不親授其子呢?因為 “五經”各書中都有一些父子不可以直接教授親子的內容。講吧,有失於禮;不講呢,又有失於教。所以民間有諺曰:“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
第三段是顏之推引述孔子與民間諺語的話來強調親子教育要從小開始。因為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同天生一樣,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不早教,等到養成壞習慣再去管教,那就會“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就是說等孩子長大了,你纔想起來管教,你就是打死他,也改不了已養成的壞毛病,而且他也不怕你了;儘管你不斷地發脾氣怒斥也沒有用,只能徒增恨怨。
【絕非說教】
早教於先,而無須管繼其後
顏之推曾講道:“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反獎,應呵反笑。至(其)有識知,謂法當爾。”就是說,你對子女在少兒時期慣下的壞毛病,長大了他就會認為本該如此。所以顏之推又講道:一般人家做不到分床胎教,沒有雇用師傅、保姆的條件,那麼至少在小孩子開始知道大人臉色時,就該開始教育——“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須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從小教育好了,讓他聽話,那麼等他大了,就用不著“棍棒底下出孝子”了,用不著你去斥罵、體罰、鞭打了。這樣做父母既有威嚴又不失慈愛,子女有敬畏之心而不敢大膽妄為,自成孝子。這就是所謂的“好孩子不用管,管死不成人”。因為有“教”在先,便自然無須“管”繼其後了。而想“無教而有愛”就成人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孩子你不嚴加管教,不加以棍棒教育,也可以成人;但你想不通過從小就加以“教”,而只是一味的溺愛,那是絕對不行的。
七歲所誦,終生不忘;二十所學,一日而廢。
為什麼要對孩子早教呢?這就和園藝造型一樣,在花木枝幹還沒有木質化之前,你給它造個什麼型就是什麼型,隨你的創意所願。而一旦定型,你想讓它變都不可能。如果等到枝幹木質化後,你纔想起來給它“造型”,那就是在害它,一定是事倍功半而徒令幹折枝斷傷痕累累。樹木尚可,而人子如何受得起這般摧殘揉傷?這就是“棍棒底下”也不再“出孝子”,甚至更加叛逆、變本加厲的原因所在。
顏之推還講道:“我在七歲時所背誦過的詩賦,只要十年左右再復讀一下,便可數十年不忘;而在二十歲以後所背誦的東西,有一天不復述,便忘記了。”所以他又說:“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為人父母者教子之學不可失機,同學少年亦當秉燭夜讀,學之以早,不求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總該努力勤學,以免大庭廣眾之下而受終生之辱,職場生計之間,“書到用時方恨少”,而悔之晚矣。
“零距離”:性濫之論而非君子之道
有道是“僕人眼中無英雄”,不唯教子,人際關係也如此。東西方名家偉人都認為上下級、人際間一定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而科學家則認為鳥類不管怎樣密集群聚,但最起碼的距離是兩翅之間,不影響起飛;群居的兩個塘鵝窩巢間的距離,至少保持在兩鵝脖子總長度以上,免得互相撕啄。千萬別再講“零距離”,那樣會破壞人際關係。
親子之間也是同樣,太親近了必有失尊重,失去尊重便有無理苛求及至反目成仇之虞,這是定論。不但孔子、孟子、顏之推都主張“君子遠其子”,“君子不教其子”;老百姓也講“孩子要由別人教的”,所以世有學堂院校。而且現當代心理學至少也不贊成人際間過於親密的情溺愛濫。顏之推的“君子遠其子”之理论,而孟子的“不教其子說”也許另有一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