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迷人又迷惑,關於迷路的旅程
「過敏的大腦」是一個全新的觀念。
過敏的大腦企圖解釋臨床上長久的疑惑。針對發炎、過敏的大腦,我想要提出一個可能的線索,解答關於神經耳科、腦神經科與精神科學上許多疑難雜症。
三十年來我在臨床暈眩症中不停地追索探尋,其中最重要的心得是:暈眩症與偏頭痛有極為緊密的關聯。及至跨足耳鳴領域,從更多的病例中,我發現耳鳴症狀和暈眩、頭痛、焦慮的背後,似乎有一個共同的病理源頭。
二○一四年耳鳴觀念進入四點零時期,我開始提倡「耳鳴的文藝復興」,強調更年期、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焦慮症(情緒障礙)是難治性慢性耳鳴的三大區塊。由於焦慮症與自律神經失調和其他兩大區塊一樣,經常伴隨長期的睡眠障礙,臨床上,幾乎所有的病人只要沒睡好,暈眩、耳鳴就更嚴重了。「睡眠」遂成為耳鳴暈眩治療的關鍵角色。
二○一六年耳鳴五點零版提出,中腦存在著一個開關「阿控門」,這是一個耳鳴和慢性疼痛的開關。這個快樂中樞掌管身體諸多感覺信號是否能往上向大腦感覺皮層傳遞。阿控門在腦內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感覺信號的濾波器」,一旦故障了,身體上眾多感覺信號可能就會失去調控,甚至會被無限放大,變成感覺過敏。臨床常表現為「感覺異常」(allodynia) 像是慢性耳鳴、暈眩症、慢性疼痛、幻肢痛、慢性喉痛、肩頸疼痛……而影響阿控門開關最重要的因素,恰恰也是「睡眠系統」。
那到底暈眩如何在睡眠中被處理?而耳鳴又如何在夢裡面被消磁?
大量的臨床經驗顯示,更年期婦女經過荷爾蒙療法之後,暈眩、耳鳴、頭痛、焦慮都消失了。許多呼吸中止症候群患者,所謂「漂浮的男子」,在以正壓睡眠機(CPAP)治療後,暈眩、耳鳴也消失了……這其中是改變了睡眠結構中的什麼部分?或是睡眠機制中的哪個步驟被調控了?
答案是「作夢期」。
近年,大腦的膠淋巴系統被科學家發現為大腦的「排毒系統」之後,睡眠結構中占據五分之一時間的「眼球快速運動期」(REM),也就是「作夢期」,突然變成人生中最重要的過程。因為「作夢期」被證實是大腦這座核電廠排放核廢料最重要的時段,有百分之九十的大腦高速放電代謝之後的廢棄物在作夢期排放。也就是說,夢作得不好、夢作得不美麗,大腦代謝後高毒性的蛋白質廢棄物,像是「核廢料」的物質將無法順利自大腦裡面清除;無法清除的大腦廢棄物積存於腦中,必然引發諸多不良反應。像是慢性腎臟衰竭會引發身體諸多內臟器官障礙一般,長期睡眠障礙、夢作得不夠好,將無法順暢讓大腦排毒,大腦可能就會有許多腦區因而產生局部性的炎症反應,而類似過敏的發炎反應在不同腦區就可能引起形形色色的軀體症狀。
如果發炎波及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系統引發血管反射失調,就是大家熟悉的偏頭痛;如果波及前庭平衡神經系統,則為反覆發作的暈眩症──「前庭性偏頭痛」;如果炎症反應再往週邊內耳迷路擴展,則可能發展為不可逆的內耳傷害,成為典型的「梅尼爾氏病」。如果波及耳蝸聽覺系統,就是「耳蝸性偏頭痛」,可能是急性耳鳴、波動性耳鳴,或漸漸累積為慢性難治性耳鳴。比較嚴重的耳蝸性偏頭痛,有時候就表現為原因不明的「突發性耳聾」。
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等情緒系統障礙,常常和偏頭痛、暈眩症、耳鳴和突發性耳聾共病存在;情緒系統的班長「杏仁核」(主管焦慮和恐懼)和阿控門緊緊相連。因此,很有可能類似的炎症反應波及了情緒系統的杏仁核、下視丘等神經核團,誘發了情緒系統複雜多變的症狀。而焦慮、恐慌在腦內最是耗費電能,持續恐懼空轉將製造出巨量的代謝廢棄物,使得原本就排泄不良的腦袋雪上加霜;堆積的毒素又惡化了杏仁核為首的情緒系統,終至惡性循環,一發不可收拾。
類似的炎症反應假若跨越至主管認知功能的理性大腦,加上某些基因上的缺陷,就有可能引發出嚴重的精神疾病。果真如此,則古典精神科學大師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也遇見了證據學上的物質基礎。
大腦排毒及其後續引發的炎症反應,或許能幫助解決大腦疾病於診療上的種種謎團和困境。由於身體內五臟六腑皆受頭腦指揮,大腦病變也是百病之源。大腦於睡夢中的排毒障礙造成身體各種五花八門的疾病出現,這個關鍵機轉值得科學家和醫師們後續更多的關注。
過敏的大腦企圖統一解釋我多年來在臨床上的困惑,也讓我嘗試在臨床診療暈眩、耳鳴、頭痛、焦慮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時,有更清楚明白的機轉。期望醫師們從此由上而下的嶄新觀點,全面整合身、心、靈各種療法,強調藥物精準的標靶治療,全面啟動身體的自癒能力,調整生活習慣,利用睡眠和夢的魔幻能力,幫助許多無助的、難治的「過敏的大腦」。
前庭性偏頭痛是暈眩症最大的模仿者
大腦過敏,就和腦中風、腦出血一樣,是一種在大腦裡發生的疾病。過敏的大腦為什麼會引起各式各樣的暈眩呢?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有關暈眩的解剖知識。
人體能夠保持平衡,能夠不暈眩、走路不飄,背後有一整套平衡系統在協調工作。比如走在沙灘上,感覺平衡不穩;閉上眼睛,感覺自己有些搖晃,這些都提示了我們,眼睛和腳底的感覺都在平衡中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無名英雄,是耳朵和大腦裡的前庭系統。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十分複雜,也稱為迷路,意思就是結構複雜、功能複雜,像迷宮一樣讓人迷惑。內耳位置很深,位於眼睛後面,耳朵裡面的交叉線,屬於顱骨的一部分,肉眼不能看到,因此需要很多輔助檢查。內耳有兩個功能,很多人對聽力圖不陌生,圖中像蝸牛的結構就是耳蝸,主管我們的聽力。但是旁邊還有三個半圓形的結構,稱為半規管,則是主管平衡的。內耳裡面有複雜精密的神經和細胞,它們都是生活在淋巴液中,就像水稻,任何可能影響淋巴液或者可能影響這些細胞神經的因素,都會引起內耳的病變,也會引起各種不同表現的暈眩和耳聾。
而前庭核這個暈眩的總司令,又是大腦裡面最大的一個神經核團,當大腦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很容易影響前庭核的功能,引起暈眩。當過敏的大腦發生炎症反應,可能波及前庭平衡神經系統,還可能再往週邊內耳迷路擴展。每次發病,影響的範圍、程度都不同,因此症狀就會五花八門,幾乎可以模仿所有其他原因的暈眩疾病,是最偉大的模仿者。包括模仿內耳前庭引起的耳石症、梅尼爾氏病、前庭神經炎,所引起天旋地轉的感覺;它也會模仿恐慌性暈眩,引起持續昏昏沉沉的感覺,我形容為「漂浮的女人」或「漂浮的男人」。偏頭痛暈眩就像暈眩症裡的變色龍,有時讓人一時之間難以釐清,但是再偉大的模仿者也會有破綻,我們會介紹這些疾病的常見表現,以及模仿者的破綻所在,大家可以從蛛絲馬跡中尋得線索,找到造成暈眩的真相。
走出暈眩的迷路
耳石症──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症(BPPV)
這個病基本上就是「床上事件」,患者多半是躺在床上才會出現症狀,常常一躺下、一翻身就暈。所以曾經有個病人很神秘兮兮地小聲告訴我:「醫師,我家的床中邪了……」耳石就是耳屎嗎?不,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那麼,耳朵裡真的有石頭嗎?答案是肯定的。耳石其實是內耳的一個正常的顯微結構,非常微小,肉眼看不見,只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但是功能強大。在正常生理情況下,我們必須通過耳石系統,才能知道汽車是加速還是減速,電梯是上升還是下降。這些小石頭和腎結石,膽結石的成分差不多,都是碳酸鈣的結晶,所以也叫做「耳石」。但是,不像腎結石、膽結石,只有病人才有。這個耳石,所有人、動物中都有,就像石子路一樣,鋪在內耳裡面的固定位置。但是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部分耳石脫落了,就會引起耳石症。
經常有病人問,得了耳石症,需要像腎結石一樣進行碎石治療嗎?這真的行不通。耳石只有幾微米,本身就已經很小很小了,沒辦法進行碎石,也沒辦法取出來。但是現在有了很好的辦法,就是「耳石復位術」,可以把「流浪的耳石」送回家,當它們歸位了、不再動了,也就不再引起暈眩了。
這個病的治療挺神奇的,是耳鼻喉科裡少數可以使醫生一次成為「神醫」的幾種病症之一。因為這個病特徵典型,雖然讓病人非常痛苦,但治療效果非常好。
破解
很多暈眩都是一動就暈,不動就好一些,前庭性偏頭痛引起的暈眩也有這個特徵,所以單從症狀上看,前庭性偏頭痛引起的暈眩和耳石症確實不好區分。但是耳石症在暈眩時有自己特殊的形式,不僅暈眩得厲害,眼睛也有特定方向的運動,叫做眼震。雖然前庭性偏頭痛引起的暈眩可以模仿暈眩的症狀,但是不能模仿這種眼睛的運動,這就是最大的破綻。
當然還有一些線索也可以給我們提供資訊,畢竟耳石症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年齡大了,耳石老化了就脫落。如果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性患者告訴你,她三天兩頭地耳石症發作,基本上不可能,首先年齡是一個疑惑;再者,耳石的脫落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會那麼容易三天兩頭發作。所以遇到這樣的病患就要小心,不要輕易診斷為耳石症,也不要反反覆覆給予復位治療。耳石症的眼震基本上很物理也有固定模式。如果不是很典型的,通常就不是耳石症。而且耳石症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是可以自癒的。
急性前庭神經炎
急性前庭神經炎,是主管平衡的神經出現了問題,可能是病毒入侵了神經的變電所,也就是前庭神經節,導致整根神經癱瘓。
一些見過急性前庭神經炎的患者的醫生,都說患者的表現讓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患者會有強烈的眩暈,一動都不敢動,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通常一定會持續五到七天,才慢慢結束。這有點像電影中飛機突然一個引擎失控,就會出現強烈的轉圈一樣,耳朵對身體來說就是兩個掌管平衡的引擎,一側突然失靈,就會引起嚴重的暈眩。第一天、第二天,病人還不太擔心,以為是太累了;但是三天以後還是暈得厲害,病人就會非常擔心,他們多半都是躺在病床上或者坐在輪椅上被推著進來,低著頭,一動也不敢動。
而且即使旋轉感消失了,後續的走路不穩、晃動感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向患側快速轉頭時會出現晃動感。這個病是自限性的疾病,最重要的是盡早展開復健治療,所謂復建就是鼓勵患者做那些會引起暈眩的動作,只有這樣,大腦才知道一側的引擎出了問題,才會調動全身的力量彌補這個問題。年輕人活動多,恢復力以及代償就 會比較快。但是老年人因為害怕摔倒,總是不敢活動,恢復得就會慢許多。
破解
偏頭痛引起的暈眩,多半在三天以內就會明顯好轉,大部分患者都會告訴我,第一天特別重,第二天輕微很多,第三天基本上沒症狀了。所以病人沒有那麼擔心,休息一下就會明顯好轉,所以多半都是走著來看病。即使有少部分患者真的臥床七天不能動,但是好轉情況非常神奇,經常是說好就好,這和真正的急性前庭神經炎類似前庭神經切斷術後的病人,需要兩週到兩個月的對側代償才能逐漸恢復不同。
難治性聽力損失和慢性耳鳴
門診中好多病人會說,他們經常耳聾、耳鳴,有時工作比較忙,來不及看醫生,幾天就自己好了。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因為一次突發性耳聾後耳朵就再沒有恢復到正常,是不是很不公平?
內耳裡面也是一個小社會,充滿著細胞和神經,它們就像水稻生長在水裡,這些細胞神經生活也是生活在淋巴液中。種水稻我們需要關注水的成分和營養情況,內耳也是同樣的道理,內淋巴液成分也決定了內耳這些細胞的神經是否健康。當炎症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影響淋巴液時,就可能造成內耳的病變。但是你可以想像它是一池水,如果迴圈得特別快、特別流暢,或者我們給了點藥,即使進去一點髒東西,很快也就乾淨了,也就是細胞神經可能昏迷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如果內耳原本就存在一些沒有察覺的病變,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脆弱的平衡,這時你加了一把火,儘管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把火,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再恢復起來就比較困難。
所以,如果啟動力量不是非常強,內耳原本功能也比較良好,有一定的儲備能力,這時痊癒的機會就會比較大。但是因為存在這幾方面的風險,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低頻率耳聾大部分都痊癒了,但是有小部分患者卻怎麼都治不好,搞得醫生和患者都有不甘心的感覺,努力使用各種方式治療,這時患者的過度焦慮、加上各種過度治療,甚至內耳注入藥劑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的治療,不僅對恢復幫忙不大,反而阻礙內耳功能的恢復。再加上過多的治療,引起過度的焦慮、恐慌,反而加重大腦的過敏,使聽力更加難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