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至今累積暢銷170萬本,
向那些無法被修改的青春致敬──
「我們都對了還是錯了,我們都愛了但是忘了。
走的時候你哭了還是怎了,我只是疼了但還是笑了。」
青春文學代表,作家七堇年首部散文集。
描寫關於年少歲月的叛逆與成長,荒誕與無羈,友情與溫暖。
如夢光陰。似水年華。
喚醒我們正經歷或曾有過的悸動徐徐綻放。
從前寂寞的孩子渴求海洋那樣令人窒息的無盡關懷,
但是在多年以後我們都看到了世界的荒蕪和深不可測,
即使被溫暖如春的浮華與明媚所掩蓋卻依舊無法消失。
所以我總是對朋友們說要好好地過,好好地過。
成長必然充斥了生命的創痛,
我們還可以肩並肩尋找幸福就已足夠。
我想紀念你們。在我十六歲垂垂老去之前的朋友。
我知道你們對我的愛以各種方式表達給我,
也許我曾經拒絕收到,
可是在我回憶往事的時候這一切熠熠生輝,
炫目得我來不及遮住眼睛就潸然淚下。
所有青春的疼與痛,年華的愁與怨,走過失落和慶幸,刻劃下一段時光。
作者簡介:
七堇年
1986年10月生於中國四川。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學歷。
16歲以《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一文入圍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自此在文壇嶄露頭角。19歲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2006年首次出版。
七堇年筆下具有超越其年齡層的洞見,以風格獨特的洗麗文風著稱。作品包括:散文集《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塵曲》《燈下塵》,長篇小說《大地之燈》《瀾本嫁衣》《平生歡》等。
主編《近在遠方》,翻譯作品愛爾蘭作家克雷爾.吉根《寄養》。另有短篇作品刊於文學雜誌《人民文學》《收穫》等。
2010年 以《塵曲》榮獲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
2014年 作品《平生歡》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獎。
章節試閱
1
很多很多個這樣的晚上,晚春時節的夜晚裡漸漸彌散開來的暗藍色天光會隨著很舊很舊的風迅速變濃。我在燈光煞白的教室裡看書和做題,抬起頭來眼睛會因為疲勞而出現幻影,那種一條一條的刺痛的影像,然後埋下頭繼續做,心裡面什麼也沒有。
周而復始,周而復始,每一天都是一模一樣的。我記得剛進高中時,一個又高又漂亮的女孩兒對我說,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隨後是她放肆的笑聲。這句話很莫名其妙地出現在我腦海裡一直沒有忘記。
我已經離開家了。這個學校一到週末,所有的孩子都提著大包小包回家,他們的父母殷勤地為他們敞開本田車的門,拎過包牽上車。
我收拾好東西回寢室,安靜地生活著,安靜到有風的下午,我站在運動場的看臺上眺望黑色欄杆之外的郊區,瘦而好動的男孩,小飯店寫著錯別字的招牌,垃圾車轟轟地碾過去。常常一直站到天色漸晚,天空中出現絕美的雲霞,我才離去。風卻一直留在那裡,廝守著有時候我疼痛的記憶驚惶擠出的一滴眼淚,花朵一樣搖曳著。
有本書上說,寂寞就是你有話想說的時候沒有人聽,有人聽的時候你無話可說。
二○○三年,在秋風恰至的時候,我在無盡惶惑之中進高二,文科。
同桌是個很不簡單的孩子,曲和。年級裡很有名,看了許多書,把自己的文字打成漂亮的印刷體,大本大本地放在身邊,有著天真的笑容。還有許許多多的文科生,非常勤奮向上,我看著都感到害怕。
我一無所有了。當我開始決定好好地找飯吃,我就放棄了所有的追逐。犧牲了很多自由去換取另一個自由,最終得不償失的後果讓我不堪一擊,我既寫不出讓老師們可以不吝嗇分數給予的高考八股,又寫不出我期待的表達柔軟而精緻的文字,最終庸庸碌碌淡淡然然悲悲戚戚地被遺忘,我看著它們,心疼如刀割,淚水久落不下。
曲和是前衛少年雜誌的記者,有大沓大沓的樂評雜誌和大摞大摞的CD,寫大篇大篇的有意思的東西,看大本大本的哲學書,比如那本不是人看的東西——沙特的《存在與虛無》。我覺得我一無所有,我買不起那輛義大利產的概念車,買不到我想要找的電影《夜幕低垂》,我站在聲色犬馬火樹銀花寶馬香車川流不息的大街上,在夜晚熙來攘往的人群中看著店子櫥窗裡的一件很傑作的上衣,色澤華麗沉靜一如我過去的年年歲歲,裁剪異常精彩,我看著一千五百八十八的價碼,望而卻步的心情就像我初次面對感情時的膽怯。我買不起,得不到,如此而已。
站在還有兩天就滿十七歲的無名悲哀上,我感到我塗抹著悲劇色彩的生命被陰影吞噬,就像一部分少年,惶惑,並一再懷疑。
我開始現實。
我看著操場上那些高三的孩子因為不用穿校服而顯得明媚張揚的樣子,人人都是一張寂寞的臉。我覺得說出「我高三了」這話一定非常驕傲,但我還沒有。我雖然已經安靜地去一道一道地解數學,聽課時用鋼筆行楷記筆記,下晚自習後伴著常常沒有月亮的夜色輕輕回寢室。沖澡,上床,繼續看書。聽一張大提琴,然後入睡。生活得那樣單純,近乎侷促刻板的平實具體。聽著樓下有女生撥吉他的聲音我可以突然覺得難過,那把音色響亮的吉他躺在櫃子裡,清晰地記得換和絃時,左手和指板摩擦而生的極似哭泣的聲音,像是一種控訴。媽媽週末打電話給我,要努力啊勤勤……我在電話這頭用很溫和的聲音回答,嗯我會的媽媽你放心。但是抬起頭被穿堂而過的疾風刺倒,並看見我的青春這條路的盡頭有黑色的洪流提前洶湧而來,時光拉著我在這頭迅速奔跑。這條路越來越短越來越短,我非常地難過。
曲和有著許多最近一期的旅遊雜誌,捧著它笑容天真地說我想去哪裡哪裡,我覺得看這種書比自虐還可怕,曲和也有同感。我剛剛能夠心如止水,死寂。我不能像她那樣桀驁地寫東西,用漂亮的措辭非常優美地把中國教育剮得體無完膚痛快淋漓,然後愉快地寫下「我們單薄的青春……」最後是漂亮的批語和同樣漂亮的分數。我從小就只會寫「李白的詩歌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我看著這些空洞無邊的東西已經非常平靜了。我的青春已經不再單薄,它已經厚重地踩過我抽身離開,剩下我緊緊擁抱著疼痛的理想。於是我寧願只關心我的飯卡上還有多少餘額,錢包裡有幾張票子還夠不夠我買張神州行 來給SKY發簡訊。就像我對曲和說我太愛大提琴了,我怕拉不好褻瀆了它所以寧願不拉,曲和說你啊有自知之明。
因為我們都如此輕易地走到了別人的光環和陰影的籠罩下,愚蠢地聒噪,還堅信這是自己的優點和價值所在。而我淡然地堅持以蒼白的語言盡我所能刻畫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敵對,以及內心深處庫存已久的冷漠與希望,決絕與妥協。真實真實再真實。青春,我可愛的青春。
曲和寫著長長的有關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理性與感性的探討,把所能認識的哲思滲透進去,表達人文關懷,在晚自習的時候拿給我看,寫得很好是能得分的作文。我看了覺得難過也就是為自己難過。因為一再告訴自己看現實,看高考,看成績,看排名,其餘山崩地裂世界末日都與我無關,於是我曾有的澎湃的思想在不堪寂寞之中倏然消失,剩下我一個空殼,一個漸漸癟下去的球,滾不動了。於一個孩子,這是最大的悲劇,一個真實的普遍的悲劇。個人的悲劇對歷史不過是一行語焉不詳的斷句,時光白駒過隙,我們做為人類欲望這齣壯闊的悲劇中沒有野心的小人物,有理由對記錄,對由詞語構成的歷史產生懷疑,但是畢竟無能為力。
2
在我屈指可數的幾篇還算寫完了的東西之中,我總是重複不斷地提到十五歲那年的離別。那是我心中完美的一道烙印,時時灼痛。
我記得以前張揚的日子。蜷在教室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一天一天地看雲,且聽風吟。耳朵裡塞著金屬,或者你愛我我愛你的情歌,瘋一樣地寫桌面文學,桌上牆上滿是我的筆跡,為此賠了學校不少錢。還有和朋友傳紙條。放學之後軋馬路,十分鐘可以回家的路途我要走半個小時。那些昏黃的日日夜夜,我牽著靖的手走在日落的坡道上,與年輕的幻想相遇,詢問快速流逝的光陰,心裡無比平靜地蔓延出憂傷,開滿學校後面的山崗。荒蕪的風把我包圍。
我知道,我還沒有到生命只剩下回憶的年齡,我一邊戀戀不捨地回首,一邊沾沾自喜地前瞻。唯獨冷漠地面對今日。這是怎樣的可悲。回到家裡看著母親疲倦煩躁卻滿是容忍的面容,心疼不已但是緘默。我是她雙手種出的麥子,我怎麼忍心告訴她,我真的想離開了我真的不想再去學校了,我常常不做作業,我夜夜在鎖了書房門之後從來不會看書,我只是關掉燈,推開窗戶,坐在七樓的窗臺上一根一根地抽煙。我常常深夜不想回家,無法忍受專斷的家庭我寧願選擇自殺為反抗。那個春天我在花園高大喬木下面待過很久,一地的眼淚。城市裡許多我十五年了都沒有到過的小街小巷在那段日子被我一一踩過。也曾經在最糟糕的夜晚放學不回家,我深愛的人把我攬在肩膀上無聲哭泣,寧願回家之後挨罵也不想走。我熱愛這個黑暗中的城市,我坐在窗臺上,凝望在我腳下匍匐行走的人們,疲倦而匆忙。還有星辰一樣的燈光綿延到黑暗深處。天色漸晚。在那些夜裡,我總是覺得自己像一個年輕的王,穿著華美的袍,站在懸崖上歌泣。腳下有眾多的子民, 都是自己的影子,天真的落寞的善良的罪惡的。像是一場紙醉金迷的盛大演出,靈魂飄沒。
可是我今天以晦澀的口吻把他們展示到紙上的時候,記錄變得蒼白無力。那些花朵一樣搖曳的過去,像時光一樣沒有辦法庫存。
3
我意猶未盡地想起你,以及有關你的所有。凌晨的雨,五月城郊的熱情陽光,教學樓西北角上的最後幾級階梯,在我醒過來之後你溫和的容顏,還有我在七樓的窗臺上喊出的你的名字,一切風逝。這些色彩游離的畫面構成我失敗的初戀的全部背景,像古代的壁畫一樣漫漶在歲月的撫摩之中。你寫在沙灘上的猶豫被潮汐捲走,但是在我心中卻鐫銘如銅刻。我在那幾年年輕得危險重重的日子裡,總是猶豫地、欲言又止地想向你表達我對你的關懷有無盡渴求,幼稚並且執著得令你無可奈何,可是你那麼善良,總是我一打電話你就出來陪我在街上亂晃,晃到凌晨你都睏得不行了才叫我回家,可是我依然孩子氣地戀戀不捨。
你還記不記得五月的假期我們心血來潮地在一個午後往郊外走,一直走一直走,沿途是鄉村泥土的味道,有一點乾燥,甚至夾雜著牲畜的氣味。風並不大,搖晃著喬木高大的枝幹,嘩嘩地響著,土狗,男孩們瘋跑,灰塵飛舞。太陽的眼淚落滿了我們的肩膀和面孔。我們走了那麼遠那麼遠,在城市的盡頭看見大片大片廢棄的倉庫和工廠,還有破敗的貧民住宅。這個場景有點像歐洲電影高潮過去之後的短暫間歇。太陽都垂垂落下了,我們站在河邊梳理愉快的心情和疲倦的笑容。心滿意足。
回去的時候我卻落在你後面腳步拖遝。幸福的步道總是這樣短,我們可不可以賴著不走。回家洗澡的時候看見自己曬得紅紅的臉,覺得甜蜜暢快,卻同時不乏感傷。畢竟這麼美好的午後又只能躺在回憶裡了。
你還記不記得畢業後的假期,我們去了遊客甚少的原始森林。溪澗清澈歡快猶似情人的眼淚,山山林林的虎嘯猿啼鳥啾禽啁,以及清晨的霧靄絲綢一樣纏繞在皮膚上。我們爬到山頂還看到了濃郁的綠色,層層疊疊地蔓延到遠方,偶爾被一間農舍、一座白塔、一行飛鷺打斷,於是這綠色就靈動起來,我觸手可及。
那天我們站在山頂,風呼呼地灌過來,我真的幾欲落淚。我想告訴你,我的愛,可是最終沉默地下山,帶著莫名其妙的沮喪,因為我還很失敗地沒有帶相機。
那天晚上我們在潮濕的、木搭的小房子裡住,夜色被檀木窗欞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和颸颸泠風一起瀉進來,我也第一次看見那麼多的螢火蟲,在黑暗中平靜而憂鬱地飛舞。晃晃悠悠的,像我們曾有的點點時光。
我一個人坐在床上喝了兩聽 啤酒。和你說話,看著你睡過去。然後輕輕地走到院子裡,看著這間小木屋覺得莫名的傷感。我親愛的你睡在這間房子裡並不知曉外面夜色如水,繁星滿天。
凌晨的時候我在牆上用煙蒂寫下「Te Amo」。黑黑的粗粗的塗炭。
也許你並不知道,美麗的旅途在我心裡疼如刀割。一直一直。
第二天我們下山準備回家。空氣裡彌漫著濕潤的草香。回到車水馬龍的城市,我對你說再見。是的,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你,也沒有你陪我在闃然無聲的大街上晃了,再也沒有愉快的行走了,一切再次風逝。
我們都對了還是錯了,我們都愛了但是忘了。走的時候你哭了還是怎了,我只是疼了但還是笑了。
我想引用一句被說過很多次的話,我生命中的溫暖就這麼多,全部給了你,叫我以後怎麼再對別人微笑。
十五歲那年綿柔的細膩心情在現實的逼迫中垂死掙扎,我在惶惶不可終日之中等待幸福的泅渡。我唯一的信仰就是能牽著你的手一直走下去,走到盡頭再看錯到哪裡。這種單純而且可愛的科幻一生只會有一次,它可以輕易地被扼殺在搖籃裡。在學色彩的時候,導師說過,水粉畫中的灰色不是指黑白相間的灰色,是指無數種顏色相混,這種很灰的背景能凸現層次感,使背景襯布退下去,導師也很稱讚我對灰色的運用。而我只是覺得這種顏色像極了我的成長,斑斕成模糊一片。
我在最後的離別時刻,聽見自己關節拔高的聲音,細胞分裂時窸窸窣窣的聲音,不停地掉屑,齒輪在堅硬地磨合。可是疼痛已經不再切膚。我想告別你的那天晚上是漫天的霪雨。窗外嘈雜一片。我那麼想最後見你一面啊,那麼想。
我遺棄了你們,把你們狠狠地甩在後面,一個人決絕地行走。該走了吧。
只是偶爾回述往事,會感傷地想起榛子在畢業典禮結束之後 騎著單車載我穿越喧嘩的城市,燈光快得拉成線一閃而逝。還有昊在黃玉蘭之下給我的匆忙的吻……一切都是未知的。
後我來到新的學校,母親忙裡忙外地幫我收拾寢室,溫和地囑咐我要好好照顧自己。然後姿態僵硬地和我擁抱——我已經記不起上一次擁抱是在多少年以前——她背影消失在陰暗仄仄的樓道裡的那一刻,我忽然感到淚水瘋一樣地在眼眶裡沸騰。我淚流滿面。忽然醒悟我是這麼脆弱的孩子,我愛我的母親一直都愛非常地愛。因為我們太像了,所以骨子裡相似的缺點開始頂撞,但都是無惡意和不刻意的。少年要經歷世態炎涼和人間冷暖才會知道父母的愛是唯一不計條件和回報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悲哀和落寞。
就這麼啊,我離開了家。
這段我生命初始的離別帶給我的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離別,它讓我揠苗助長似的突然成熟了許多。摒棄了多少不切實際的點綴,從雲端落到半空中。所幸還沒有衰老到頹然栽到地下。
1
很多很多個這樣的晚上,晚春時節的夜晚裡漸漸彌散開來的暗藍色天光會隨著很舊很舊的風迅速變濃。我在燈光煞白的教室裡看書和做題,抬起頭來眼睛會因為疲勞而出現幻影,那種一條一條的刺痛的影像,然後埋下頭繼續做,心裡面什麼也沒有。
周而復始,周而復始,每一天都是一模一樣的。我記得剛進高中時,一個又高又漂亮的女孩兒對我說,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隨後是她放肆的笑聲。這句話很莫名其妙地出現在我腦海裡一直沒有忘記。
我已經離開家了。這個學校一到週末,所有的孩子都提著大包小包回家,他們的父母殷勤地為他們敞開本田車的門,...
作者序
致臺灣讀者之信
二○一○年在香港讀研究生時期,曾去臺灣環島遊。對墾丁之藍與花蓮之綠,印象非常深刻。我甚至到過枋寮,下了火車,走過那一條寂靜的,有一扇藍色大門的藝術家之巷。那天的風彷彿都是翠綠的。
青春也是如此,時間的單行道逐漸狹窄,細節如牆漆剝落,只在記憶中留下一些色塊。
距離第一次出版長篇小說,已經過去了十年。三千日夜,一箭而去,離弓之初,其實並沒有確切的靶向。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是我少年時期的作品合集。十多年過去,我早已脫離那個階段,甚至膽怯於回頭去看當年的文字。稚嫩也許是無可避免的,但一個人總要敢於面對自己的軌跡吧,如此想來,也算坦然。
書名這句話來源於高中老師的訓誡,本來的意思是叫我們「不要賴床啊年輕人,早起去上自習吧,你還要高考呢。」
可就像高考一樣,曾經覺得無比重大的人生一戰,回頭看,也不過輕如人生一站。
生活像一個蹩腳而吝嗇的老師,一次只肯教會我一點點新東西,更多的時候,只是讓我一遍遍複習。他照本宣科,陳詞濫調,念得我昏昏欲睡。然而每次考試的時候,卻花樣翻新,我還是考不好。
因為我一直沒法學會舉一反三地面對生活的狡黠。好在,所有的故事也都是這樣的。
這幾天被一句偶然拾得的話震盪著,久久不得安寧,據說出自紀德的《人間食糧》:「你永遠無法理解,為了對生活發生興趣,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比如去看電影,比如去旅行,比如去釣魚。還比如,去寫作。
寫作的好處在於,生活裡所有的廢墟都自成風景。
不管多麼愚蠢的錯誤,只要放到作品裡就對了。閱歷的垃圾堆積如山,想像的邊角料五花八門,被時間回收,變廢為寶。一直感到自己不可思議地幸運,能尋一事,終一生。
時間是一把篩子,篩不掉的作品,終歸篩不掉。那些應該被篩掉的,就由著它被忘卻吧。我更相信的是——世上原本有很多路,有的,走的人少了,就漸漸不成了路。
所以很高興,能在人跡罕至的風景中,提前下車,或者只是多站一會兒。借此,才能與你在紙上相遇。
對此我深感榮幸。
七堇年
2017年8月
致臺灣讀者之信
二○一○年在香港讀研究生時期,曾去臺灣環島遊。對墾丁之藍與花蓮之綠,印象非常深刻。我甚至到過枋寮,下了火車,走過那一條寂靜的,有一扇藍色大門的藝術家之巷。那天的風彷彿都是翠綠的。
青春也是如此,時間的單行道逐漸狹窄,細節如牆漆剝落,只在記憶中留下一些色塊。
距離第一次出版長篇小說,已經過去了十年。三千日夜,一箭而去,離弓之初,其實並沒有確切的靶向。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是我少年時期的作品合集。十多年過去,我早已脫離那個階段,甚至膽怯於回頭去看當年的文字。稚嫩也許是無可避免的,但一...
目錄
驚蟄
遠鎮
北方
花朵之藍
春別
冰是睡著的水
薄奠
燈下夜禱
流景閑草
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
清明
書信
藍顏
幻聽
故城
昨天
城事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少年殘像
驚蟄
遠鎮
北方
花朵之藍
春別
冰是睡著的水
薄奠
燈下夜禱
流景閑草
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
清明
書信
藍顏
幻聽
故城
昨天
城事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少年殘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