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爭之地
自序
說到該書的由來,有些話長。
大約在一九八三年四五月間,解放軍報社文化處的吳紀學、何湘初兩同志找到我,說要開闢一個名為「古今戰場」的專欄,介紹點有關歷史軍事地理方面的知識,問有沒有興趣。我那時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參與編纂《魯迅大詞典》,適值該項工作快要結束,其他事情還沒著落,撞到槍口上的事情,咋會沒興趣?況且,那時最大的興趣,莫過於變成鉛字就是勝利。
但這類稿子該怎麼寫,不知道,要求寫成什麼樣,也沒講清楚。好在我對歷史較為熟悉,也懂得幹什麼事情做什麼準備,琢磨了幾天,聯繫自己去過某些地方的記憶和感受(這點很重要),試寫了《西安幾回傷往事》、《太行之險千秋在》、《得采石可圖金陵》三篇稿子送去。寫作過程中,食古未化之處也許有,任意杜撰絕對不敢。當時的想法是:閑著也是閑著,有棗沒棗打三竿,不行拉倒,文章滿紙書生累淚,退回來就當練筆了。他們覺得還行,很快見諸報端,讓接著寫。而當這類文章陸續發表了十幾篇,有人勸我寫成一部書,認為肯定能出版。既然有這前景,給解放軍出版社的范傳薪同志打了個電話。
范傳薪同志當即表示支持,建議書名叫作《兵家必爭之地》。於是,一年多之後有了這部書。然而,儘管它是我首部著作,難忘的並非這點,而是我這個當年思想學識不成熟的年輕人,信筆塗鴉些自己都沒有把握的東西,竟蒙敬愛的徐向前老帥題寫書名,讓祕書送到出版社。人家解放軍出版社,也可能不看僧面看佛面,首版印數即達三萬四千二百冊,精平兩種版本。
如今,二十六年過去,為何要修訂再版這部書呢?不久前翻撿舊作,絕非敝帚自珍,忽覺該書或許仍存在閱讀價值。放眼歷史軍事地理學研究,雖然早已受到眾多歷史地理學家和軍事歷史學家的重視,在他們撰寫的大量專著論文中,就有不少涉及到疆域沿革變遷、歷代戰爭發生地點的軍事地理環境分析,以及繪製編纂歷史軍事地圖集方面的內容,從而為深入研究歷史軍事地理提供了良好基礎,但這麼多年來,還沒見有誰再像我那樣,用閱讀起來較為輕鬆的隨筆方式,對華北、中原、川陝、江淮古往今來四大作戰方向,一百個著名戰場,既做縱向敘述,又做橫向評論,重在揭示其軍事地理意義和何以成為交戰雙方爭奪之緣由。
以至現在看來,當年的寫作雖未免幼稚,基礎還算紮實。若在此基礎上,對畢竟存在缺憾的地方,加以修訂補充,使其內容更充實,脈絡更清晰,行文更流暢,現代戰爭不僅反映我軍戰史,還應反映整個中國軍隊的作戰情況,包括國軍在抗戰中的表現,再配以各個戰場的地域方位圖,以及在此地發生過的古今戰役戰鬥的作戰態勢圖,那它給予讀者的知識訊息量,是否因此倍增?我確實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至於做過之後,是否仍然不過是在自以為是,就不知道了。
鑑於有些讀者也許對歷史軍事地理這概念不夠熟悉,為幫助大家瞭解何謂歷史軍事地理,也為感念曾為該書舊作撰寫序言的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沈偉烈同志,茲將他在那篇序言中的幾段論述,移錄於此——「人類自有私有財產和階級以來,就有了戰爭。敵對雙方,為了一定的政治、經濟、軍事目的所實施的武裝衝突,都是在一定的空間,即一定的地理環境中進行的。地理環境,一般指人類社會的生活環境。戰爭的地理環境,是指直接而又經常作用於交戰雙方軍事活動的那些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所構成的綜合體,稱之為軍事地理環境。古往今來,許多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都非常重視軍事地理環境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古代大軍事家孫子明確地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結論是:「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將苑》上,把「就地之勢」與「因天之時」、「依人之利」並列。後來的《武備輯要》,又極為深刻地指出:「凡引兵取勝,須量兵相地。」上述之「地」,不僅是指微觀上的地形地貌,而且是從宏觀角度探索用兵所涉及的地理形勢、地理環境。歷史上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如齊魏馬陵之戰、楚漢成皋之戰、吳魏赤壁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勝者一方,除政治軍事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巧妙地選擇與利用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地理環境,出奇制勝。敗者一方,往往由於不瞭解或不重視地理環境的利弊條件,以至坐失良機。可見,地理環境對軍隊作戰行動,有著直接而巨大的影響。
我黨在指導中國人民反對國內外敵人的革命戰爭中,就把地理作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客觀基礎之一,作為建立根據地、選擇戰場和確定作戰方向的重要依據,並將地理因素與政治、經濟、軍事諸因素結合成整體,來分析對戰爭的作用。如在指導江西根據地紅軍的第一次至第四次反「圍剿」、抗日戰爭華北的大破襲戰(又名百團大戰)、解放戰爭的陝北三戰三捷和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等著名戰役中,除精心研究政治軍事情況外,還十分重視對地理環境的分析,並採取趨利避害的措施,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因而戰勝了敵人。」
「軍事家和軍隊領率機關,在長期的戰爭實踐過程中,日益關注戰爭中地理因素的作用和地理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逐漸形成了研究地理環境與戰爭活動之間關係的學科,即軍事地理學。而為了指導戰爭與指揮具體的戰役戰鬥,對一個國家或地區,既要熟悉其地理環境的現實態勢,又要瞭解它的歷史狀況,這樣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認識,掌握其發展變化的規律,作出最佳的戰略決策,引導戰爭勝利。因而,在軍事地理學科中派生出一門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和戰爭活動之間關係的分支學科,即歷史軍事地理學。歷史軍事地理,實際上是現代軍事地理向後延伸的部分。
它側重於:一、探討歷史上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戰爭的自然、經濟和人文(社會)條件,及其對兵力部署、陣地構成、戰役容量、攻防態勢、作戰方向以及戰爭進程結局的影響;二、考察與論證歷代疆域國界、邊防衛戍、軍事區劃、古戰場和古戰鬥地名的沿革變遷;三、研究歷次戰爭中形成的山川險阻、關隘要津,交通樞紐、行軍路線、名城要地等兵家必爭之地的分佈狀況,分析這些軍事要地在作戰中的地位和作用;四、考證與編纂歷代戰爭史戰例地圖,以及歷史軍事地圖集等。其目的,是為現代軍事地理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鑑。中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據史料記載,在中華民族遼闊的疆域上,曾發生過數以千計的戰爭。
每次戰爭,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其大小戰鬥和軍事行動,又是在具體地域的各種環境中進行的。而有些地域,因在歷史上經常發生戰爭,被交戰雙方作為攻取戰守必爭之地。在古代眾多的歷史要籍、地理志、方志和兵書中,蘊藏有豐富的歷史軍事地理內容的資料。尤其是顧祖禹編著的《讀史方輿紀要》和施永圖撰寫的《武備地利》,堪稱是歷史軍事地理學專著。其中,既有對歷代疆域沿革的敘述,也有對古代戰爭史上進行軍事行動戰場的分析,以及對山川險阻、關隘城堡、倉儲分佈等極為精闢而生動的評述。這些資料,今天對我們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古今有成就的軍事戰略家,一向是重視運用歷史軍事地理知識的。毛澤東同志熟讀兵書和戰史,在他的軍事論文中經常引用古代眾多的戰例,不但對戰略戰術有獨到深刻的分析,而且對戰例所述地區地理環境的利弊條件,也瞭若指掌。加之深入調查研究,因而在指導戰爭及指揮戰役戰鬥時,能結合實際運用歷史地理資料,得心應手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有利地理條件,量兵相地,引兵取勝。朱德同志在參與研究確定中原地區為我軍戰略進攻的決戰戰場時,就運用了他所掌握的豐富的歷史軍事地理知識。他指出:「自古以來,誰在中原取得勝利,最後勝利屬於誰的問題,就能解決。
如漢楚相爭劉邦與項羽的決戰,即在中原。」(《朱德選集》第240頁)又說:「徐州從歷史上看,就是進行決戰的古戰場。」(《朱德選集》第245頁)因而,我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於一九四八年十月下旬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在中原戰場進行了有名的淮海戰役。王震同志於一九四九年九月率領我軍第一兵團進軍新疆前夕,曾專門研究歷史上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史,分析進軍新疆的行軍作戰路線所需要的歷史軍事地理資料。這些老一輩傑出的軍事家,在長期的軍事生涯中,孜孜不倦地閱讀史書兵法,研究戰史戰例,分析兵家必爭之地的利弊得失,從中找出有益的借鑑,為現實軍事鬥爭服務,是永遠值得我們後輩敬仰與學習的。」
「《兵家必爭之地》一書的出版,為我軍廣大指戰員學習歷史軍事地理知識,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參考書。本書作者是一位有志於歷史軍事地理研究的年輕人,他利用工作之餘,歷時一年多,閱讀了相當數量的古籍史書、地方志、戰史戰例和兵書兵法等書刊,搜集了有關兵家必爭之地的大量資料,對每一個地點,以古今戰史戰例的發展變化,從縱的方面進行敘述,又以史書專著、名家學者的評價作論述的基礎,將所獲資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辨析,說明其地理的軍事價值和何以成為交戰雙方爭奪之緣由。這樣的治學方式,頗有新意。
本書作者整理的一百個兵家必爭之地,遍及我國疆域的各個省區,而重點以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中原、華北、陝甘、江淮地區為主。這些兵家必爭之地,包括歷史名城——北京、長安、洛陽、南京;山地險阻——太行山、崤山、終南山、隴山;關隘要津——山海關、劍門關、龍門,采石磯;交通樞紐——蘭州、鄭州;著名戰場——徐州、滎陽、邯鄲、荊州;行軍孔道——井陘關、潼關、褒斜道、米倉道等等。《兵家必爭之地》的出版,為歷史軍事地理學科增添了可喜的成果。我們期待今後有更多的這類書籍出版,供廣大讀者學習、研究之參考。沈偉烈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於北京」在該版自序中,移錄別人這麼多文字,不好意思。但若因修訂再版,就將別人當年為原版所作序言棄如敝履,更不好意思。況且,沈偉烈同志乃是軍科的老前輩了,說的話對讀者有幫助。這裡,應再次向他表示敬意。
張曉生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