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少看臉書,多看本書!
羨慕別人的心情,想必大家都有吧!FB上看到別人PO去外國旅遊的照片、知名餐廳的美食照片、孩子考上明星學校的消息、獲獎的消息、聚會的歡樂照片⋯⋯等等,老覺得幸運之神眷顧著別人,自己還埋首在電腦桌前處理著怎麼也處理不完的公事,或是寫不完的功課、還有補不完的習,哎⋯⋯「別人的性命是框金又包銀,阮的性命不值錢。」台語歌〈金包銀〉的歌詞說出許多人的心聲。明明網路上這些PO文都是好事、好消息,為什麼會讓人憂慮、焦慮、沮喪呢?其實就是「向上社會比較」的心理作祟,讓人感到不如人的沮喪,「臉書憂慮症」是千真萬確、真有其事的。馬維欣的這本《做自己就好》就是要和這群人好好對話。
《做自己就好》和臉書最大的不同是臉書的使用者只PO出自己想PO出的部分生活和部分想法,想維持正面形象的人,就淨挑好事才PO,習慣抱怨的人,就只挑自己辛勞面與別人做不好的面向PO,都只是部分的事實而已,並不是生活的全貌,而《做自己就好》陳述了每個角色厲害的一面和膽怯害怕的一面,正反都敘述,這點大大提醒了讀者,別淨羨慕富豪如郭台銘的富有,其實他事業做這麼大,每天的壓力也不小,別淨羨慕王建民、陳偉殷在美國大聯盟的高薪與高知名度,其實,日復一日的苦練、受傷低潮何時才能復出的不確定性以及台灣之光的光環讓他們心理壓力也不小呢!所以,不用去羨慕別人,做自己就好。
我喜歡書中的前後蝴蝶頁,它有26種貓咪不同的姿勢,暗示著讀者也邀請讀者更多去認識自己,也去探索自己生命的可能性!認識自己夠多了嗎?夠深了嗎?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嗎?最討厭的事是什麼嗎?最令自己開心的事是什麼嗎?這一生怎麼過才值得呢?人生只有一回,時間很珍貴的,不要一直羨慕別人,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好好愛自己、自在做自己!
看了許多本馬維欣的作品之後,我覺得馬維欣是個社會觀察家,在她的繪本作品中,常能看到她對這社會的觀察與她的倡議,在《最想要的禮物》中,她提出雙親的陪伴是孩子最想要的禮物;在《雙倍的祝福》一書中,她提出父母離婚之後,小孩不該是沒人要的皮球而是要得到雙倍的祝福;在《我替你記住就好》一書中,她提出高齡化的社會,要有反哺之心,以耐心與愛心永遠守護著長者是長照的核心價值;在《做自己就好》一書中,她提出不用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有幸福與辛苦的一面,做自己就好!馬維欣的每一本繪本作品,都提出一個觀察與一個倡議,宛若對現今的台灣拋出一顆顆石頭,期待盪起漣漪,一圈又一圈的擴大漾開,讓滿滿的愛,正向的價值觀,傳遞到台灣各角落,影響祝福著台灣許許多多的家庭!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蔡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