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過得精采如歌,才是正經事。
詞人姚謙關於旅行、人生、工作首度抒情而直面的對談「賦予去過的城市一段音樂,賦予旅遊過的地方一首歌,或是為某段情感嫁接一段旋律,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主要色彩,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姚謙
書衣選用進口美術紙,以乾淨的幾何線條寫上最日常又不凡的愉悅曲調,代表著生活元素的活潑色彩在旋律之間跳動。
珍藏限定〈姚謙詩手札〉,十首詩歌及格紋頁面,可以讀詩、可以創作書寫,反映生活的純粹,唱出詩歌般的美好質地。
輯一 履行者的旅行
中年之後做了決定,用更多的時間來旅行。並趁著初老未老,趕快去做遠程的旅行。旅行是一種很特別的與人接觸的經驗,與遊伴建立起感情的過程,彷彿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一種快速縮影:從陌生到熟悉,從各自行動變成一個小團體,在有限的時間裡快速過渡,也在不久的將來解散。
輯二 一個人的生活
我一直單身,選擇一人為家。一個能包容改變與成長可能的家,才會是理想的家。
音樂一直陪伴在我的生活空間裡,如有溫度的空氣,不打擾又有態度地存在著。而臥房裡的藝術品,常常是自己睡前和醒來時,第一個見到的親人。
輯三 觀望的視界
我刻意回到一個音樂使用者和消費者的位置,把自己放在更多不同的位置去聽音樂、去生活。音樂同語言文字一樣,進入生活,充當著溝通的元素。在畫作裡,我們能體會到時間、感情、價值觀與思考。藝術最珍貴的,不就是這個嗎?
人生是拾回自己和丟失物件的長程旅行,
每一步都在建構我們對人生想像的輪廓,
只有自己,能讓這般想像成為立體的生活實現。
時間是篩網,適度過濾生活的磨合,
以溫柔演繹,以記憶騰寫,
溫潤了日常,積累了記憶。
留下旅程的時間感,不需費力討好生活,
更盈滿而鮮豔的曲章在未來等著被譜寫。
作者簡介:
姚謙
詞人與音樂產業管理者,歷任臺灣 EMI、Virgin、Sony唱片公司總經理,三十年來於創作與管理兩面行者,熱愛藝術、文學、電影、旅行。 近年積極參與專欄、小說、電影等工作。
他的歌詞膾炙人口,獲獎無數。 代表作有《我願意》《味道》《魯冰花》《最熟悉的陌生人》《記念》《如果愛》等。 已出版長篇小說《腳趾上的星光》,隨筆集《我願意》《一個人的品味》《美麗的相遇》《一個人的收藏》等,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從事音樂工作三十年,姚謙打造出李玟、蕭亞軒、江美琪、劉若英、侯湘婷、黃立行等歌壇實力唱將,成功創造出眾多暢銷經典唱片。 不斷為華語樂壇注入各類音樂新力量。
2016年,姚謙擔任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的音樂監製,完成了向匠人致敬的原聲音樂大碟,其中,由姚謙作詞、陳粒作曲並演唱的《當我在這裡》更是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受到了各年齡人群的喜愛。 2017年,姚謙任央視文化類重磅節目《朗讀者》的音樂總監,為節目完成了動人的音樂,渲染了文字和朗讀的力量。
Facebook︱姚謙 Yao Chien
https://www.facebook.com/yaochienpage/
章節試閱
生活的幾種旅行
很多時候,當我閱讀別人的作品,依稀可以感受到他的思考,而一個人的思考也會反映出他成長的地方、居住的城市、吃過的食物和聽過的音樂—如此抽象地感覺著、也被感染著,多像一次旅行。
一個人的生命,是由每一秒鐘、每一分鐘、每一天、每一月、甚至每一年所組成的,這是公認的度量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衡量,人的一生應該是由一點一滴不同的經歷、感受累積而成。重複或相近的經歷會變成習慣,不同的經驗則會於生命之中留下新的印記。
習慣最為安全。雖然我們在習慣中養成了許多保護自己的行為,省去了敏感的反應。但是這常常也讓生命變得安全而單調,自在卻不自由。
我並非一個不安分的人,但我始終相信,一個人的好奇心,絕對是讓自己生命更豐富的一種動力!我始終順從好奇心去喜歡別人創作的音樂,閱讀別人思考之後所寫下的文字。透過音樂、美術、文學、電影這些讓這個世界充滿豐富視野的閱讀,對照自己生命的微小短促,常常覺得一生也不夠用來去經歷。很多時候,當我閱讀別人的作品,依稀可以感受到他的思考,而一個人的思考也會反映出他成長的地方、居住的城市、吃過的食物和聽過的音樂——如此抽象地感覺著、也被感染著,多像一次旅行。我也常常飛到另一個地方,去感受地球某一端另外一群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完全不同的人,體會他們的生活、思考和感想。透過旅行來對照自己接觸過的音樂、美術、文學、電影,將作者的角度與自己的旅行經驗相互比較、印證。
旅行就如同聆聽不同地方的音樂。不同地域、語言的人對音樂的喜惡各異,這都來自時間、地理、經歷的累積,背後各有不同的原因。就像我們旅行的經驗,初到一個陌生國度、身處另一個時區,能讓我們跳出習慣的限制,仿如進入另一個時空、換上另一種視野。氣溫的改變、地形的變化、植被的不同,甚至空氣中氣味的差別,不同語言在耳邊交錯所形成的迥異聲頻,都會帶給自己不一樣的反應,產生不同的思考和審美。更何況,每個地方有它過往的歷史,和今日面對世界的演變,生長在當地的人們是怎麼因應思考而形成不同的文化。閱讀與旅行常引發我做此類思考。
旅行,是我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件事,雖不能經常發生,幸運的是我有足夠的機會去實踐。這有賴於我從事的工作以及自己的性格。之前在音樂行業工作,正逢唱片產業的欣榮時代,為了開拓市場,經常越洋去到不同區域工作或開會,藉機就地一遊。在那段唱片業最好的時期,我去了許多地方,對旅行有了些不同的體會。
那些年,若真的要我完全放下工作去遠方旅行,我不會有太多瀟灑的決心。直到四十多歲,才驚覺中年已過近半,不久老年將至,該放下一些事多去旅行,因為旅行需要體力。我暗暗地做了決定,提前退休,用更多的時間來旅行,先挑些需要長途飛行的地方,或是曾經閱讀過、一直放在心裡的地方,趁體力還在,好好地去接觸那裡的地理、風土、人情,跟那裡的人交流。這個心願在五十歲之後順利實現,我開始了有較多旅行的生活模式。這幾年更開始不帶任何工作,純純粹粹地旅行!
去了非洲,以色列、不丹、摩洛哥、土耳其,我更是發現,太多太多以前在閱讀中不能理解的事,只有當你真實地面對那裡的人,站在他們的土地之上,才可能感受到言語所不能及的觸動。特別是非洲,除了驚心動魄的動物大觀之外,它還是一片多面貌的古老土地,充滿種種意想不到!趁著初老未老,趕快去做遠程的旅行,並細細地記錄下來,讓自己的生命多一點點重量和更豐富的色彩。
身體在旅行,心靈亦然。好看的文學,精彩的美術作品、音樂和電影,我仍一如過往地閱讀著,讓自己心靈的那扇窗開得大大的,看著這個世界。
理想的家
每個人對自己理想的家都有著不一樣的要求,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多人組合,需要溝通之後再去布置,滿足共同的期待是很重要的事。理想的家是我們往下一段人生行走的原點。
家有兩個面向,其一是人的單位,大部分因婚姻、血緣關係而形成;另一面向,就是家人們的共居之地。我想分享的是可變的後者。關於「理想的家」,標準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家中成員的期待,不足為外人定義。如何滿足不同的家的理想,這是需要自己去發揮一些想像和思考的,也是一次面對、檢查自己生活的過程。
說到「理想的家」,如果以我自己為例,則不得不先從我的家與大多數家的差異說起。我一直維持單身,選擇一人為家。因此,我對理想家的想法可能更多是自我滿足,或是順應自己的期待朝著我可能的下一步發展而設定。成年之後,我前後大概有過五個居所,回想每一次布置自己家的經歷,也都反映著我當時的年紀、社會角色和經濟能力,以及當時的審美與思考。牠們幾乎都有一個特質:盡可能在有限的空間裡減少間隔。
因為是一個人,所以無須隱藏,儘量讓空間通暢沒有阻礙,除了睡覺的地方——我喜歡躲在小空間裡睡覺的習慣至今未改。第一個家較小,這想法較容易實現。隨著經濟能力的變化,隨著自己累積下的物件增多,空間通暢的理想實現起來自然有了一些困難。我喜歡閱讀、喜歡藝術品,書和藝術品是記錄我生命的重要物件。收藏與陳列它們,變成我在建設理想的家時,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兩年前,我誠實地面對自己已經中年的實況,開始調整工作上的積極心,選擇了半退休。我搬離了市中心,希望此後的人生能常常站在真實的地面上。現在,我住在一個獨棟的屋子裡,有了自己的院子。收藏了十多年的太湖石終於可以離開室內,佇立在看得見天空的院子裡。為了這個院子,我展開的另一種收藏就是植物。
我從我的園藝師那裡購得一棵六十幾歲的梔子樹,那是棵有故事的樹,是他從他們家族僅有的四棵之中割愛給我的。梔子樹樹梢正好望著二樓客房的窗臺,每逢花季,芬芳入窗。我還在院中栽種一棵牛樟樹,這原是臺灣山區常見的一種樹,卻因為其樹幹適合種植靈芝而被大量砍伐,幾乎要絕跡了。近年的復育牛樟樹計畫,我也回應並在自己院子裡種了一棵,藉此感念自己與這片土地的關係。另一扇窗外我種了芭蕉樹。說不上為什麼對芭蕉特別情有獨鍾,也許跟自小喜歡閱讀古文、古詩詞有關係吧!
搬進這裡後,我開始思考,迎接老年生活的房子需要什麼:一方面要可以常邀父母來同住,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下一段人生。當青春不在時,我應該居住一個什麼樣的環境? 除了在院子裡種上植物,我還在樓梯放置了輕便的輔助椅,而我每天必經的地方也特別安排同樣的設置。此外,樓梯的左右兩側,放著我生活裡最需要的東西,一邊放滿「書」,一邊掛滿「畫」。我終於明白了古人所說的「書畫不離」,並以自己的理解將它們放在我的生活裡。
每個人對自己理想的家都有著不一樣的要求,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多人組合,需要溝通之後再去布置,滿足共同的期待是很重要的事。理想的家是我們往下一段人生行走的原點。而人會變化,所以不能單單以眼前的喜惡而設定,一個能包容改變與成長可能的家,才是理想的家。一個理想的家,是對過去種種累積的某種確認,也體現著居住其中的成員的價值觀和對於未來的期待。而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家,確認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是需要勇氣直面自己內心的思考與行動。
生活的幾種旅行
很多時候,當我閱讀別人的作品,依稀可以感受到他的思考,而一個人的思考也會反映出他成長的地方、居住的城市、吃過的食物和聽過的音樂—如此抽象地感覺著、也被感染著,多像一次旅行。
一個人的生命,是由每一秒鐘、每一分鐘、每一天、每一月、甚至每一年所組成的,這是公認的度量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衡量,人的一生應該是由一點一滴不同的經歷、感受累積而成。重複或相近的經歷會變成習慣,不同的經驗則會於生命之中留下新的印記。
習慣最為安全。雖然我們在習慣中養成了許多保護自己的行為,省去了敏感的反應。但是...
作者序
這些年發現,過去寫的一些歌已經多了一份時間上的地標感;當我發現許多相近的事情,因為不同的時間,就算是相似的經歷,卻有了不同的感受。「感受差」標示出自己隨著年紀的不同,從身體到思考上的變化。關於寫歌隨著唱片產業的式微,音樂產業此時還在摸索探進中,歌詞的創作少了,又在各種因緣際會下增加了許多雜文書寫。
這些文字成了這十年來,每隔兩年結集出書的緣由,每回結集也總會逼著自己回頭看一眼過去的自己,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一閃而過的感受,瑣碎點滴卻也讓生命顏色過度中看到蛛絲馬跡。這些留下了當時對於生活中閱讀、經歷的感想的文字,雖然都是主觀的、自己的想法,若是橫向交錯的重讀,也有了一個屬於時代的側寫。
在《如果這可以是首歌》中,我看著自己,這幾年走出臺北以外的旅行,和重新關心音樂的觀察,原來生命是演進的綜合,而不是穿越的結果。只有當自己變成旁觀者時,看著每一篇短文都是對應著時間裡某些事的小小感想,想起更早年在唱片工作時代歌詞創作為主時所寫的歌,對現在的我來說,兩者居然有著相近的意義。
雖然這十多年來歌寫少了,更多時候覺得,近十年所寫的歌是接近真實的自己,也更接近真實的時代。如果生活可以是一首首歌,與過往最大不同是「多角閱讀」這個世界了,因為初老的我,看待自己的餘生開始有了多維度的判斷。
原來生活中那些閱讀與思考的痕跡,對我來說都像是一首又一首的歌。
這些年發現,過去寫的一些歌已經多了一份時間上的地標感;當我發現許多相近的事情,因為不同的時間,就算是相似的經歷,卻有了不同的感受。「感受差」標示出自己隨著年紀的不同,從身體到思考上的變化。關於寫歌隨著唱片產業的式微,音樂產業此時還在摸索探進中,歌詞的創作少了,又在各種因緣際會下增加了許多雜文書寫。
這些文字成了這十年來,每隔兩年結集出書的緣由,每回結集也總會逼著自己回頭看一眼過去的自己,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一閃而過的感受,瑣碎點滴卻也讓生命顏色過度中看到蛛絲馬跡。這些留下了當時對於生活中閱讀、經歷...
目錄
自序
輯一【履行者的旅行】
美好的原點
星光下的睡眠
靈魂自由的旅客
中年後的旅行
我去過的孤獨荒野
走進非洲,走出非洲
摩洛哥:多情的旅人
舊夢重溫
日本:減法之美
記憶座標
莫斯科的第一天
芭蕾舞記
當我以為知道很多的時候
眼淚手槍
南極,初去天涯
南極行中的企鵝
烽火香江路
旅行的最大動機
思考勇氣
生活的幾種旅行
輯二【一個人的生活】
理想的家
沐浴記
寵物
孩子們的暗語:丟丟銅
親密恐懼症
繞圈的記憶旅行
女兒帶來的生命變化
怕與不怕:我讀周耀輝
電視,非主動有害
「好奇心」功課
虛擬的科技與虛擬的正義
如果汽車喇叭有「禮貌聲音」選項
歌的日記
季節中的音樂
LIVE 與開普敦
音樂,在他方
另一個時空的音樂
重逢的感嘆
演唱會的魅力,歌的魅力
隱藏無聲的風華
在變化中,自圓其說
未滿的畫
把它當探險一場
肖像的延伸閱讀
畢竟看人是本能
讀書、觀物、對照
爭過一幅畫的緣分
生活在藝術裡
輯三【觀看的視界】
音樂的新綠
音樂的新溝通力
金馬記:不要放棄
問金曲
再遇臺灣舊時金曲
音樂圈沒有 IP
真實的音樂與表演
八分鐘的創作
隱藏的歌手
直男的脆弱
運動證明著音樂復興
音樂需要「被使用」
讓我為藝術寫首歌
你在時間的那裡,而我在這裡
音樂、影像,及人的故事
長在手指上的眼睛
好作品進化區:三十歲時刻
APP 創投與西洋古典繪畫
對藝術美的兩種渴望
解開習慣與喜惡
新時代的「實體絲路」
一個音樂人眼中的時代
附錄歌單——生活是首歌
自序
輯一【履行者的旅行】
美好的原點
星光下的睡眠
靈魂自由的旅客
中年後的旅行
我去過的孤獨荒野
走進非洲,走出非洲
摩洛哥:多情的旅人
舊夢重溫
日本:減法之美
記憶座標
莫斯科的第一天
芭蕾舞記
當我以為知道很多的時候
眼淚手槍
南極,初去天涯
南極行中的企鵝
烽火香江路
旅行的最大動機
思考勇氣
生活的幾種旅行
輯二【一個人的生活】
理想的家
沐浴記
寵物
孩子們的暗語:丟丟銅
親密恐懼症
繞圈的記憶旅行
女兒帶來的生命變化
怕與不怕:我讀周耀輝
電視,非主動有害
「好奇心」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