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國文,都給我來一點!
跨領域威力加強版!這是一本你想像中的課本,這也是一本不是你像像中的課本!
國文課本的裡的文白之爭,究竟在爭什麼?這些高中國文課本裡常出現的經典選文,
又教了你什麼?或沒教你什麼?
或許,國文課文可以有不同讀法,就像你也可以有不同的人生!看看現在的國文課本對我們做了什麼?或者它本來應該做卻沒有做到的事?
現代社會文字使用需求提高,這樣的課本需要開外掛!
各種細讀歪讀一起來──跨領域解讀國文!
墨子也許是超級英雄,孟子活在現代可能是動漫迷。
〈出師表〉能從倫理學討論人格完整性的問題,由〈長干行〉來看究竟誰需要浪漫愛,用〈琵琶行〉思考音樂與人心的關係,〈師說〉則可做個邏輯上的推論練習。
〈賣油翁〉不只訓誡人熟能生巧,〈桃花源記〉讀到最後發現或許沒有桃花源反而怡然自得。
〈臺灣通史序〉在殖民環境中呈現知識分子夾縫求生存的努力,〈一桿稱仔〉思考日治時期曾經盛極一時的「臺灣話文」在當代的閱讀脈絡下該如何理解。
〈虯髯客傳〉是適合二創再二創的好故事,琦君的〈髻〉藏著「鬼腳圖式寫作」之祕密。
〈左忠毅公軼事〉明明不是小說卻也很有小說感覺,發現情感在動作裡,政治在空白處。
每篇後面還有「問題與討論」和「延伸文本」,讓你讀出自己的意思來!
我們其實可以做些什麼!
本書集合了十多位不同領域對國文課文很有意見的人,有文學作家、奇幻小說家、哲學家、劇作家、教師、歷史學研究者、文化評論者等等,用他們的方式帶我們重讀一遍國文課文,有「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也有「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
從他們各自的專業來分析國文課本裡的文章,組成了本書的第一部分「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誰說文學作品只能使用文學人的讀法?閱讀本來就是多元的,作品總是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從而激盪出不同角度的迴響,這才是現代公民社會的常態。文學從來不只是作家和教授的私人嗜好,它也可以有廣泛的公共性,有寬闊的詮釋空間,從而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質言之,雖然我們也對現行的國文課本不完全滿意,但這本書的目標卻不是全盤否定國文課本,而是試著讓它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另一部分的「細讀」,則是透過文章的細緻詮解,闡發與傳統國文教科書不同的見解,加深讀者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楊翠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重要著作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三一八運動事件簿》,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並與施懿琳、許俊雅合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與施懿琳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與廖振富合著《臺中文學史》。
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
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輔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與網路時論作家,專長為倫理學分析,擁有六個定期專欄與個人型新媒體《渣誌》,並從事線上教學與政治公關工作。
蔡宜文:
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秘密讀者編輯。專欄作家,以性別領域為主,作品散見於網路媒體,最終目標是想當個能賺錢的網紅。學術專長與個人興趣都是戀愛。有時會沉溺於庸俗老套的情節,小說荒的時候,會將各類新聞當成宮鬥小說來看。
陳茻:
曾任健身指導員。畢業於臺大中文系,其後主要在研究晚明異端思想、儒家經典詮釋學等。已對教育僅剩的一點熱忱,在體制外教室帶學生讀人文經典、探討社會問題。教育上目前最關心的事只有思考。不喜歡當老師,希望自己能一直當個學生,繼續傾聽與學習世上的事物。臉書專頁「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
黃震南:
讀書、藏書、說書之人。經營「活水來冊房」舊書書話粉絲團。著有《臺灣傳統漢語文學書目新編》(合編)、《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朱家安:
宜蘭人,中正大學哲學碩士,哲學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公民學院主編,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Phedo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朱家安致力於哲學與批判思考教育,相信哲學思考訓練能提昇公共溝通品質,深化臺灣的民主。
鄭清鴻:
屏東人,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現為前衛出版社主編、捍衛臺灣文史青年組合成員,曾任永和社區大學臺灣文學課程講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研究及本土語文議題。目前將臺灣文學出版與教學當成社會運動努力中。
厭世哲學家:
同名臉書粉絲專頁經營者,目前於高中任教。
瀟湘神:
小說家。臺灣大學哲學所東方組碩士,專長為儒學,著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合著小說接龍《華麗島軼聞:鍵》。關心文化資產、原住民、臺灣民俗等議題,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參與《唯妖論》、《尋妖誌》、「城市邊陲的遁逃者」、「歸鄉:惡魔潛伏之村」、「說妖」等計畫。
史英:
臺大數學系退休,現任職人本教育基金會; 森林小學創辦人(之一)。著有《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看事情的方法》、《數學想想》等等。致力於「教與學」的研究,推動「有感教室」尋求不同的教學方法。
林蔚昀:
作家、波蘭文譯者。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二○一三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關心兒童人權,相信教育是大人小孩共同合作的成果。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遜媽咪交換日記》(與諶婌婷合著),譯有《鱷魚街》、《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人,你有權利》等作。
簡莉穎:
彰化員林人,臺灣舞臺劇編劇,二○一二年選為表演藝術戲劇類年度風雲人物,二○一五年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代表作為《服妖之鑑》、《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新社員》,出版有劇本集《春眠》、《新社員》。
盛浩偉:
文學創作者。畢業於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大學唸日文系輔中文系,兩度赴日本東京大學、東北大學交換留學,研究領域則是日治時期的在臺日人漢文學,關注東亞近代的文化交流與文學概念的轉換,希望能跳脫傳統的侷限,從更廣大的歷史變動與視野來認識當代的自己。曾出版散文集《名為我之物》,合著有小說接龍《華麗島軼聞:鍵》、非虛構寫作《終戰那一天》等。
朱宥勳:
文學創作者。畢業於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曾任文學刊物《秘密讀者》編輯。已出版個人小說集《誤遞》、《堊觀》,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長篇小說《暗影》,與黃崇凱共同主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目前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
章節試閱
【不讓他長大:〈出師表〉】
文/人渣文本(周偉航)
諸葛亮〈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 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 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倫理學者總是企圖在和諧的表象中找出某些不安的因子。這不是為了要找某些人的麻煩,而是不挑出這些潛在危機,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煩。在分析各式各樣的「家事、國事、天下事」時,有個很好用的概念,是中文使用者相對不熟悉的,就是「人格完整性」。
人格完整性,指人擁有健全的道德判斷能力,並依特定的價值系統整合外在行動。這其實和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差不多,你有明確的中心思想,然後所做所為都繞著這中心展開。
雖然看來是很基本的事,但要培養出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充分尊重人的自主權,並讓他自行承擔錯誤行為的後果。如果你總是基於「為了他好」而干預他人的判斷與行動,代其做主,那他就永遠都長不大,也就不會有完整的人格。
在這個概念的影響之下,西方人多半認為小孩只要成年,就該滾出家門,不論是工作或求學都應該自己下決定,並且為此負責;相對來說,在東方社會裡,就算你活到五十歲,父母還是會覺得你「不懂事」,仍會干涉你的婚姻或工作,甚至食衣住行等一切小事都管。美其名是關愛,但你也很清楚這種關愛還是多少造成了傷害。
我們接著就要看到發生在約一千八百年前的著名案例。主角是二十歲的「小大人」,以及四十六歲,負責照顧前者的「奶爸」。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劉禪與諸葛亮。
小標/每句話背後的深層暗示
時間是西元二二七年,三國時代。蜀漢後主劉禪已登基四年,在這四年裡,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軍事與政治權力,他先穩定兵敗東吳之後的亂局,而後有效控制南方的叛亂者。他判斷戰略形勢已經轉變,所以著手推動前任皇帝劉備未竟的事業,就是向北進軍,試圖從曹魏手中奪取關中地區。
但這場仗不好打。北方的曹魏是大過蜀漢數倍的強敵,而日漸長大成人的劉禪,也可能趁諸葛亮揮軍北進之際,在後方「搞東搞西」。無法放心的諸葛亮,於是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劉禪。這就是聞名後世的《出師表》(《前出師表》)。
《出師表》的主旨,是宰相諸葛亮出征前,交給後主劉禪的「執政備忘錄」,但意思並不是「謹供參考」,而是「命令」。諸葛亮名義上是「臣」,劉禪是「君」,臣對君下命令,只怕「社會觀感不佳」,有損諸葛亮的英明形象,因此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用了許多語言技巧,把「命令」講成了「懇求」,不但無損於既有地位,反而還新增了不少分數,更讓他在千餘年之後,仍享有忠良能臣的正面形象。至少許多現代的華人在求學期間,都還是被要求背誦這篇文章。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先說明了當前局勢的不利之處,強調蜀漢沒有「擺爛」的空間,而劉禪的大臣們看在他老爸劉備的面子上,都還是很挺他,所以諸葛亮勸劉禪應公平對待宮庭與宰相府,以免起爭議。
其次,諸葛亮提到有哪些人可以用。雖然沒講哪些人不能用,但他也用劉備的嘴警告劉禪要遠離小人。再者,他也提及自己和劉備的深厚關係,並且表明南方已經搞定,現在要去處理北方問題,而這不是亂打,是要完成劉備的遺願。
整體來看,諸葛亮要告知劉禪的,不外乎就是在他遠征北方之時,蜀漢的大後方不能亂。當然,這不是光講講而已,諸葛亮有放一些「自己人」留守,劉禪只要配合就好了,別搞一些有的沒的。
諸葛亮的用詞謙恭,看來是懇求或規勸,完全是個力挺後主的暖男,不過他的每句話背後幾乎都有深層的暗示。像他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暗指「你自己要注意點,沒有亂的本錢」,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暗指「我知道你們在搞自己的」,說「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暗指「這些人你非用不可」,而講「三顧茅蘆」舊事,是暗喻自身等級不同,「是你爸求我,不是我求你爸」,講北伐是劉備遺願,其實是想說「這戰非打不可,沒有你反對的空間」。
動不動就搬人家老爸出來,不免會讓聽的人有點壓力,因此諸葛亮最後也補充說明,如果他失敗了,或他的留守人馬沒有用,大可處罰他們,「但是」,之後劉禪你,就好自為之了。
小標/缺乏選擇空間的為你好
就文字表現來說,這篇文章的確有一定程度的文學價值,也留下了「臨表涕泣,不知所云」這句現代人也很愛用的名句(雖然多半是用以諷刺看不懂的文章),但文章本身也傳達出很深沉的無奈感。不只是諸葛亮的無奈,也包括劉禪的無奈。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從劉禪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諸葛亮說得雖然客氣,劉禪卻沒有選擇的空間;若要臨表涕泣,我想劉禪應該哭得更大聲。為什麼呢?
如果劉禪聽諸葛亮的建議去做,那成功算諸葛亮的,一代名臣啊!那失敗呢?劉禪就得自己想辦法,但已經沒人救得了你,因為你沒有可用之人。
若劉禪不聽諸葛亮的建議去做呢?若做出一番成就,那就會產生一山兩虎的問題,如何面對諸葛亮的大軍與一干能臣呢?如果自己做,卻失敗了,只怕會是最差的後果:劉備說過,如果劉禪不濟事,諸葛亮可取而代之。
說是選擇題,卻只有一個答案。奶爸幫他安排的好好的標準答案。
這樣好嗎?依照事後的歷史發展,諸葛亮在七年後過世,劉禪接手的仍是一個諸葛亮「安排妥當」的國家。他雖然展現出一些委屈求全的政治智慧(這很可能是在和諸葛亮的互動中培養出來的),但他的個人能力卻無法改變這個小國的命運。他最後選擇降晉,以安樂公的身分過著「樂不思蜀」的快意生活,但這樣真的好嗎?劉禪小的時候是看別人臉色,就算到五、六十歲,還是習慣性的看強者臉色,就算諸葛亮的一切設計是出自於對劉禪的關愛,那這樣的結果,又會是諸葛亮想要的嗎?
若要評價《出師表》,倫理學家很可能不會給太高的評價。就算諸葛亮的目標是中興漢室而非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但就手段面來說,他都沒給劉禪「做一個完整的人」的機會。說是為他好,但其實害了他。
整體來講,《出師表》在美學層面上仍是一篇精采的文章,但也證明了善意與美好的規劃,不見得能和道德正當性建立連結。
‧問題與討論:
一、在現代生活情境中,不難碰到「好為人師」、「好為人父」的傢伙,請談談與這些人的互動過程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不愉快經驗,並說明這對你造成了何種影響。
二、你認為公開信是一種良善的溝通方式嗎?私下好好講與公開對大眾闡述兩人關係,差別在哪裡?何者在道德上更可能是正確的做法?
‧延伸文本:
一、〈後出師表〉(可能為偽作)
二、陳琳〈討曹檄文〉
三、麥克阿瑟〈麥帥為子祈禱文〉
【不讓他長大:〈出師表〉】
文/人渣文本(周偉航)
諸葛亮〈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
推薦序
【序:一張遊戲地圖】
文/楊翠
這是一群傻子一整年的勞動結果。歷經無數次的天馬行空,無數次的創意撞擊,無數次的細節爭辯,終於,這群傻子獲得更多同盟者的俠義相助,將一個蹈空夢想,落實成為一本豐實的書冊。
一切始於二○一六年歲末的一場聚會。最初的發夢者約了我和幾個年輕寫作者相聚,說要找大家來談談「國文教育」的問題。我以為是一個公開論壇,還準備了討論提綱,到了現場,看來是一場閉門會議,據說有開啟線上直播,但好像斷斷續續,後來大家就忘了直播這回事,各抒己見,討論熱絡。不過,近午時分,與會者大多另有他事,逐漸離去,結尾好像有什麼懸在那裡,沒有著落,沒被延展,只是誰也沒有說破。然後我們四方散去,回到自己的生活場域。
我確實以為,散去之後,所有的事情都將如舊。不都是這樣的嗎?我們這些人,一年到頭,這裡那裡,一場一場,講的時候,好像自己也被點燃,以為世界正在綻露嶄新光色,離場之後,世界復歸原樣。久而久之,我們覺悟,這便是這個世界的節奏;一再點燃,一再懸宕,然後,火花滅絕。
然而,這回,連我們自己都沒想到,一次又一次的聚會,一次又一次看似毫無生產性的、焦點經常渙散的無邊漫談,竟然就真的成形了。從二○一六年歲末以來,我們的隊伍日漸壯大,除了小由、蔚昀、宥勳、婉嫈,又加入陳茻、瀟湘、浩偉、昌政,最主要的,是奇異果出版社的年輕俠侶,之韻和定綱,他們從未缺席。沒見過這樣的出版社,完全不在意一本書的時間成本。
談著談著,我們發現,有一些什麼把大家栓在一起了。今年五月,我們決定集結成「深掘國文行動聯盟」,簡稱「深掘盟」。「深掘盟」仍然只是一個內部共識的行動團體,除了無數次的閉門會議、臉書封閉社團、臉書訊息群組,沒有大聲吆喝,沒有喧嘩張揚。又過了幾次會議,在一次語詞釋義無限展開的遊戲中,
「深掘盟」多了一個別名,「深崛萌」,取其多義;深掘,深覺,崛起,覺醒,盟友,萌發,萌萌。
我們不是什麼翻牆組織,也不是嚴肅的倡議社團,我們結盟,是因為想一起完成一些事,如此而已。
一整年,我們頻繁聚會,幾乎是每隔兩週、三週就一次閉門會議,每次總要開上四、五個小時,每次總會有人天馬行空,發出奇思異想,但也每次總會有另外的人,從另一個奇想的側面,找到可以讓它落實的行動策略。我們先是一本書一本書討論,然後逐篇逐篇討論,再後來,甚至逐段逐段、逐字逐句討論,於是,「深崛萌」的第一個成果,《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憑空誕生了。
真的是憑空而生。一年前,我們誰也沒有想過,真的要「潦落去」做這件事,即使真的已經「潦落去」好久了,一起想像一本「國文課本」應該長成什麼樣子好久了,也從沒想過,我們這群年齡、職業、性情、才華各異的傻子,會真的「潦」出具體的東西來。
《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是「深崛萌」第一個集體勞動的結果。它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不是在質疑「國文課本」的存在價值,相反的,「深崛萌」是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國文課本」的各種可能性。
也可以說,《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是一張桌遊地圖,「深崛萌」是以拋問題的方式,提供各種不同路徑,你可以持著這張地圖,玩出屬於自己的閱讀與思考遊戲。
我們想要介入的,當然是國文課本,但又不僅是國文課本。我們想要深掘的,是文學教育究竟如何可能,通過文學教育所延伸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又如何可能。
在當前,國文課本,幾乎已經成為一個黑化的名詞,以及禁錮、填鴨、無聊的同義詞。國文教育剩下形音義,作文範例只有起承轉合,國文課本成為一片只能蓄養瞌睡蟲的荒惡土地。即使我們不願承認,卻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
國文教育與文學教育分離,國文課本是儒家道理雜貨店的變體,知識學問以子曰孟云為標的,文學修辭以成語運用為至高藝術。在這樣的荒惡田土中,教者、學者都奮力耕耘,卻很難長出美好花實。
有人說,這些年有不少變化了,創新教學、翻轉教育,都搞得很熱鬧啊,惡土荒地已經開始改良。但是,仔細看看那些所謂「創新」與「翻轉」,大都還是形式上的遊戲方式改變而已,況且,當「創新」與「翻轉」成為一種跟風流行,一種集體修辭,「創新」就不再具有創新的意義,「翻轉」也翻不了轉。在這個有著創意焦慮症的時代,我們眼見許多朋友,為了一次次的「創新」與「翻轉」,疲於奔命。
《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不是一個「創新」教案,也沒有標榜「翻轉」,我們只是提供一張地圖,操演更多閱讀策略,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介入「國文課本」的路徑。
這本書提供兩種閱讀策略,「細讀」與「歪讀」。這兩種策略,又交織出無數種讀法,像萬花筒一樣,能夠自己轉動,就絢麗無限。「細讀」,是幾位文學專業的導覽,他們展演了專業讀者的閱讀策略,深入文本肌理,解析它想說什麼,說了些什麼,如何說什麼。「細讀」,既是顯微作品的思想紋理,也是拆解作品的藝術構建與裝置。「細讀」就是在證明,國文課本與文學教育之間,其實是可以如此密合。
如果「細讀」是文學地圖的深耕,那麼,「歪讀」就是文學地圖的擴寫。「歪讀」,可以看成一種對話式、混搭式的閱讀方法,比如說用說話技巧來讀〈出師表〉,用性別觀點來讀〈長干行〉,用音樂視角來讀〈琵琶行〉,用哲學反思來讀〈師說〉。這種「歪讀」,開展作品的新生命,見證了文學的跨時性能動量。
如果現有的國文課本是一個「唯讀」檔案,只能單向度閱讀背誦,無法對話、深耕、擴寫,那麼,「細讀」與「歪讀」,就是雲端共寫檔案,不同的主體,循走不同的道路,即使前往同一個地點,路邊所見也都不同,主體的心領神會,更是各有風景。
《國文課本(沒)對我們做了什麼》這張遊戲地圖,是「深崛萌」的邀請,無論深耕或擴寫,顯微或混搭,我們一起來翻整惡土荒地,一起「對國文課本做些什麼」。
【導讀:國文課(沒)對我們做什麼】
文/朱宥勳
《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這本書,是從一個「分裂」的態勢中誕生的。
所有臺灣出身的文學作家,在養成過程裡,一定都聽過前輩講過:「文學寫作跟作文完全不一樣。」或者「國文課教的觀念有問題,文筆好壞不是看修辭。」之類的話。長久以來,「文學圈」和「教育圈」就這樣分裂成兩個區塊。這是臺灣獨有的奇景,應該教導閱讀寫作的科目,跟真正在閱讀寫作的人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大家長久以來對此心知肚明,卻也一直沒人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此中拉扯,就產生了環繞著國文課之不足而形成的各式各樣「補充機制」。因此,雖然臺灣的文學出版銷量一直不高,但整個教育產業卻很願意投資各種文學活動。大多數的中學都有校刊,長年在校園內設立文學獎的高中、大學也為數眾多。部分的學校也會舉辦文學營隊、延請作家到校演講。這些補充國文課之不足的「文學投資」之廣泛,甚至已取代版稅和稿費,成為許多文學作家收入結構的主要部分了。
另外一個顯著的「補充機制」,則發動於同時遊走於文學圈與教育圈的一小群人--他們通常本身是創作者,也有教育工作的經歷,這樣的交集,讓他們出版了一系列著作,針對現行的國文課本進行補充或延伸。從二○○八年凌性傑、吳岱穎合著的《找一個解釋》開始,乃至近年的拙作《學校不敢教的小說》、祁立峰的《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和陳茻的《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一冊:翻牆出走自學期》,基本上可以視為一組出版上的「小傳統」。這些書都融合了文學創作者的文學見解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理念,形成數種路數不同的「國文課本的外掛程式」。
這類「外掛程式」不斷地出版,且始終具有穩定的銷售能量,透露了兩種需求:一是來自文學人的,對現行國文教育的不滿,希望能夠出版來補足課本之缺漏;二是來自讀者的,他們渴求更深刻的文學知識,但學校內的國文教育顯然無法提供。
你手中的這本《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也可以視為同一個脈絡的產物。但我們採取了一種跟前述幾本書比較不同的切入點。前述的「小傳統」,基本上是「由文學人寫成的外掛程式」,著重在更深刻的文本分析與義理闡發,本書的第二部分「細讀——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就繼承了這條路線。但我們的思路,卻不只是要寫這樣的「外掛程式」而已,而是希望可以直接「擴充國文課本的功能」。
因此,《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邀請了來自各個不同背景的作者群,從他們各自的專業來分析一篇國文課本裡的文章,組成了本書的第一部分「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誰說文學作品只能使用文學人的讀法?閱讀本來就是多元的,作品總是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從而激盪出不同角度的迴響,這才是現代公民社會的常態。文學從來不只是作家和教授的私人嗜好,它也可以有廣泛的公共性,有寬闊的詮釋空間,從而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質言之,雖然我們也對現行的國文課本不完全滿意,但這本書的目標卻不是全盤否定國文課本,而是試著讓它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這可以濃縮成兩個問題,對應到本書的兩個部分:國文課本對我們做了什麼?國文課本還有什麼能對我們做,卻還沒做的?
於是有了本書第一部分的六篇「歪讀」,「歪」者,指的是非正統,卻不是胡亂解讀,而是透過意想不到的「人 / 文」組合,賦予了數十年不變的傳統篇章新的意義,使老梗發出新芽。具有豐富政治公關經驗並以「人渣文本」的筆名成為國內知名政論家的周偉航,專文分析了〈出師表〉,指出劉禪與諸葛亮特殊的權力結構,作為君王的劉禪其實處處受制於作為臣子的諸葛亮,而這篇文章更帶有一種「把『命令』講成了『懇求』」的語言技巧,並不是主流詮釋的那樣,純粹是老臣的苦心孤詣。研究親密關係的性別研究者蔡宜文則帶我們回到〈長干行〉的歷史脈絡裡,指出我們用現代的「浪漫愛」概念理解古人的情感,可能反而遮蔽了這是「誰需要的浪漫」。愁的怨的,真的是詩中的女性嗎?陳茻除了是國文老師,也同時是樂團主唱,因此從中國古代的音樂和詩歌觀點切入,討論〈琵琶行〉中的同情共感,是跨越了怎樣的階級背景。藏書家活水來冊房黃震男收藏了無數珍稀的臺灣早期文獻,在本書中以「前後政權一致讚揚的奇文」為題,談〈臺灣通史序〉這篇文章如何在日治時代的殖民環境中,呈現出了知識分子夾縫求生存的努力。在新版課綱將這篇文章移出「推薦選文」的背景下,這篇文章或能帶來一些提醒。哲學普及推廣者朱家安長年推動哲學教育,此次便以〈師說〉為範例,示範如何捕捉、確定作者所使用的抽象概念是否融貫,論述是否清晰。臺語研究者鄭清鴻則從〈一桿稱仔〉談起,思考日治時期曾經盛極一時的「臺灣話文」在當代的閱讀脈絡下該如何理解,以及如何突破單一「國語」的想像,建構更多元的語文環境問題。
而第二部分的「細讀」則透過文章的細緻詮解,闡發與傳統國文教科書不同的見解,加深讀者的閱讀體驗。「厭世哲學家」是廣受歡迎的文學粉絲專頁作者,在本書中分析〈墨子選.公輸〉的精彩攻防,特別是對墨子的「第二場心理戰」之詮釋,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令人十分驚艷。精熟二次元文化的小說家瀟湘神,同時也是東方哲學的研究者,以動漫常見的「熱血」概念破題,來詮釋孟子的思想,做了非常細膩卻又清晰的概念梳理。教育改革家史英提倡一種「從反面切入」的讀法,從三個關鍵句的提問與對話,翻轉〈賣油翁〉的傳統詮釋,讀出新意。翻譯家、作家林蔚昀以廖瞇的詩集《沒用的東西》與陶淵明〈桃花源記〉對照,探討這種體制外的桃花源,究竟是逃避還是追求?又是在逃避或追求什麼?劇作家簡莉穎從「好故事的基本架構」說起,分析〈虯髯客傳〉中的每一個角色為什麼吸引人,而這樣的好故事又為什麼成為一代代創作者不斷汲取靈感的來源。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盛浩偉則以「鬼腳圖」的遊戲,圖解琦君〈髻〉的寫作手法,不但讀出文章中寫出來的部分,更指引讀者去注意被作者「化繁為簡」所「化」掉的,沒有寫出來的部分。而在本書最末,拙作也以小說寫作中「用動作帶情感」的技巧,討論〈左忠毅公軼事〉的精巧佈局。
二○一七年下半年,由於一○八課綱的制定,國文科的「文言、白話之爭」一躍成為熱門話題,諸種論述激烈交鋒。即便在本書的作者群當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對此議題有一致的立場。然而,無論論述交鋒如何激烈,希望能讓國文課本變得更好、彌縫國文科與當代脈絡的「分裂」態勢,都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自從讀了這本課本以後……國文課(沒)對我們做什麼》不是一本批判之書,而是一本支援之書。面對一○八課綱的全新挑戰,新的教學理念與舊的體制結構互相拉扯,我們試圖從中找到出路與平衡點,捲動更多關心文學教育的人,引入更多思考資源,一起參與這波方興未艾的改革。
國文課本還能對學生做更多事,產生更多好的事情與影響。我們能一起讓它成真。
【序:一張遊戲地圖】
文/楊翠
這是一群傻子一整年的勞動結果。歷經無數次的天馬行空,無數次的創意撞擊,無數次的細節爭辯,終於,這群傻子獲得更多同盟者的俠義相助,將一個蹈空夢想,落實成為一本豐實的書冊。
一切始於二○一六年歲末的一場聚會。最初的發夢者約了我和幾個年輕寫作者相聚,說要找大家來談談「國文教育」的問題。我以為是一個公開論壇,還準備了討論提綱,到了現場,看來是一場閉門會議,據說有開啟線上直播,但好像斷斷續續,後來大家就忘了直播這回事,各抒己見,討論熱絡。不過,近午時分,與會者大多另有他事,逐...
目錄
序:一張遊戲地圖(楊翠)
導讀:國文(沒)對我們做什麼(朱宥勳)
【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
第一課‧不讓他長大:〈出師表〉 /人渣文本(周偉航))
第二課‧誰的「閨」,誰的「怨」:〈長干行〉的浪漫與不浪漫 /蔡宜文
第三課‧說穿了不過你我之間事:〈琵琶行〉與樂府 /陳茻
第四課‧前後政權一致讚揚的奇文:〈臺灣通史序〉 /活水來冊房(黃震南)
第五課‧〈師說〉的推論練習 /朱家安
第六課‧讀臺文系的人:讀〈一桿稱仔〉 /鄭清鴻
【細讀——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
第七課‧不只能打爆你的腦,還能打爆你的攻城器:〈墨子選・公輸〉分析 /厭世哲學家
第八課‧人生需要的,不過是覺悟罷了:〈孟子選〉 /瀟湘神
第九課‧〈賣油翁〉這一課真的是篇「教訓文」嗎? /史英
第十課‧無用之用:讀〈桃花源記〉和《沒用的東西》 /林蔚昀
第十一課‧二創再二創:讀〈虯髯客傳〉 /簡莉穎
第十二課‧「鬼腳圖式寫作」的秘密:讀琦君〈髻〉裡那些寫到的與沒寫到的 /盛浩偉
第十三課‧情感在動作裡,政治在空白處:讀〈左忠毅公軼事〉/朱宥勳
序:一張遊戲地圖(楊翠)
導讀:國文(沒)對我們做什麼(朱宥勳)
【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
第一課‧不讓他長大:〈出師表〉 /人渣文本(周偉航))
第二課‧誰的「閨」,誰的「怨」:〈長干行〉的浪漫與不浪漫 /蔡宜文
第三課‧說穿了不過你我之間事:〈琵琶行〉與樂府 /陳茻
第四課‧前後政權一致讚揚的奇文:〈臺灣通史序〉 /活水來冊房(黃震南)
第五課‧〈師說〉的推論練習 /朱家安
第六課‧讀臺文系的人:讀〈一桿稱仔〉 /鄭清鴻
【細讀——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
第七課‧不只能打爆你的腦,還能打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