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愛書人而言,在被書環抱的房間中靜靜坐著是最夢幻的吧?
但其實恐怖又致命──
原來,鋼筋水泥建築也有被書壓垮的風險!●日本各大網路書店、書評網站平均4顆星以上肯定;「読書メーター」書評網站174條評論,近乎100%好評!
●紙本書和電子書的網路媒體平臺《航》專欄精選人氣文章集結成書。
●愛書人高度共鳴的話題──囤書的滿足感卻也帶來煩惱,怎麼辦?本書提供了從未想過的答案參考。
●一則則真實的「人與書」故事,藉由作者輕鬆而深刻的散文筆調或有感動、沉思,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藏書計畫。如何整理爆滿的書架、很久沒讀但捨不得丟的書是愛書人都有過的困擾;時常遇到空間不足收納了,卻還是無法克制買書的衝動與習慣;更煩惱過未來某一天,這些海量的書究竟該留下還是該丟棄呢?
作者西牟田靖本是「行腳作家」,憑著遊歷各地的經驗寫下一篇篇精彩作品,工作室也總簡潔無比;某日,他動念挑戰書寫一本需要大量參考資料的作品,藏書數量便開始以等比級數激增,也因此悄悄地扭轉了他的命運──2012年,當他將工作室搬遷到木造公寓,赫然發現藏書量已經逼近無立足之地的境況;搬家公司的人看到狹窄空間堆滿了書不禁隨口一句慨歎,更使作者陷入了「地板會被書壓垮的」焦慮不安之中!
面臨「到底如何處理大量的藏書?」這個為難問題,西牟田靖先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煩惱,未料引起廣泛討論和建議,促使他展開一段不同以往寫作主題與風格的「新」採訪,收集了一則又一則與「藏書」相關的五味雜陳人生故事。
看看作者筆下如實描繪出的知名大文豪、人氣漫畫家、私人圖書館經營者、承接逝者藏書的家屬……等各種書庫、書房樣貌,以及處理藏書的不同方式和過程。將發現:原來,藏書不僅和愛書人本身有關,帶來的影響居然擴及環境,甚至對家族和整個社會都有所互動與連結。除了讀到名人軼事的驚喜,也顛覆了以往對「藏書」的認知,像是:大量的書籍並非想捐就能捐、想丟就可以丟、想賣就賣得掉;又像是:圖書館藏書作業也要再三篩選、對負載空間需精算配置。而藉由這些故事,作者更拋出一個延伸問題:紙本書與電子書,我們只能擇一嗎?當然,透過或哭、或笑、或感動、或省思的每一則真實經驗裡,我們也都想問:是否有必要囤書?最有效的整理與收納方法在哪裡呢?
綜合人文與科學的多角度思考,讓有共同煩惱的人感到溫暖的同理陪伴,更期待可以為你我此刻正感到侷促的藏書空間問題闢出解決之道。
那麼,下定決心來展開一次去蕪存菁的藏書取捨計畫吧!
日本亞馬遜網站眾多愛書人讚不絕口──
「本書介紹了各種可能的方法,甚至帶點哲思,以及作者試圖把紙本電子化實驗的詳細介紹,對愛書人有所幫助。」
「第一次曉得這麼多名人的藏書佚事感到十分驚奇。而對於不擅管理書架的人來說,這會是本很好的參考書。最重要的,讀後我才明白藏書不只是個人的事,其實也會影響到家人啊。」
「總是認定電子書沒有比紙本書好的愛書人應該一讀;當然,這本紙本書很值得收藏在書架上。」
作者簡介:
西牟田靖(Nishimuta Yasushi)
1969年生於大阪,作家。擅長非文學類,出版著作多以日本從前的太平洋島嶼領土為主題,像是:《我所見的『大日本帝國』》《來自日本國的日本人》《日本的邊界》等等。
譯者簡介:
劉向潔
臺大日文系畢。喜歡食物、藝術、語言、大自然,崇尚事物的原生感觸。譯作有:《圖解自然材料》、《跑馬拉松絕對不能做的35件事》、《綠建材知識》。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地板會被書壓垮嗎?
當我將工作室搬到一棟兩層樓木造公寓二樓後,在大約二˙二五坪大的房間裡,我的書多到幾乎看不見地板。
除了三面牆邊有組到一半的書櫃和尚處於解體狀態的書桌外,大部分的空間被每一捆約三十公分高的書堆塞得爆滿。站在房間中央的我,勉強在一落又一落的書堆間找到立足之地,低下頭來甚至看不見自己的腳!我的雙腳雖然沒沾上泥巴,卻有一種膝蓋以下深陷泥淖、動彈不得的錯覺;需要移動時,也只能從書堆中拔出腿來,然後要不直接踏在書堆上,要不踮著腳尖、勉強踩在一丁點的空隙中。
一句話點燃的危機意識
二〇一二年二月,我從東京中野區的分租住宅(三層樓鋼骨建築)搬到二˙二五坪大的公寓(兩層樓木造建築)。搬家當天,協助運送行李的搬家公司社長在途中邊開車邊對我說:「你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呢!」
這句帶有弦外之音的話讓我不禁疑惑,很想知道話中的真正意涵……難道,是指房間大小跟行李多寡不成比例嗎?
「你的意思是地板可能會塌陷?」
其實搬家前我去看過房子。當時一走進壁櫥裡,木板就發出喀吱喀吱的斷裂聲,聽得人不寒而慄:之後就算夾層木板整個斷裂開來也並非不可能啊!因為這個小插曲,所以我總隱約擔憂著地板可能隨時塌陷的情形。
不過他卻說:「不、不是這個意思。」一口否定了我的猜測,但我還是無法相信。他說得隱晦,應該是為了避免讓身為客人的我不愉快,才會在用詞上特別謹慎。
「你以前曾受委託處理過地板塌陷的房屋嗎?」
「倒是沒有。」
我猜,他一定是因為看見多到足以把地板壓垮的行李,才會不小心脫口而出:「你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呢!」這句話,之後才又慌慌張張地改口。與社長這番對話後,我突然擔心起那片被書本淹沒的地板。
仔細想想,行李數量根本超出了房間的容納限度。如果為了整理而將所有的書都集中堆放在房間中央,地板很可能會應聲塌陷!但比起地板,塞滿裝舊書的收納箱與抽屜的壁櫥,看起來更加危險;上層、下層、頂櫃各放入了三、四箱重達約三十公斤的衣物收納箱,也就是說,壁櫥每一層都承受了約一百公斤的重量!
若地板真的塌陷,住在樓下的房東可能會被掉落的物體砸到而造成嚴重的傷害,文件資料也可能因此佚失等等。另外,發生地震的話也很恐怖。只要看看神戶或東北震災後的瓦礫清除作業就曉得了。尤其大型地震發生時,無論再怎麼珍貴的資料也會隨建物、其他家當、砂石……全部化成一堆瓦礫。
雖然紙本書能促使人望著牆上一整排書名時迸發出新點子,也能滿足收藏的欲望。但是,已經確定承租的房間並不適合以前拼裝書櫃的模式,早知如此,租屋時應該更加慎重地挑選啊!當我坐在搬家公司的廂型車上返回住家前,心中盡是後悔。
走向地板塌陷的搬家計畫
搬家前的房間
從二〇〇六年夏天開始,我與朋友們在距離新宿很近的中野區合租了屋齡大約二十年、四房兩廳的三層樓鋼骨結構住宅,每間房間都鋪了木地板;格局上來說,一樓有一間房間與車庫,二樓有一間房間與廚房,三樓則有兩間房間。我們在那裡度過了大約五年半的時光。
整體結構有點特殊。因為沒有閣樓,三樓房間的牆壁與屋頂下緣幾乎連在一塊,而我的房間剛好就在這個奇妙的地方:二˙七坪的房間裡,四面牆中有兩面是傾斜的,所以天花板空間十分狹窄。
在非傾斜的牆邊,我放置了兩個快與天花板齊高的書櫃。為了防止書櫃倒下,在其中一個書櫃頂端跟天花板間的空隙裝上兩支伸縮桿撐著(伸縮桿書櫃);而另一個則是圖書館常用、下層較深的書櫃,為了防災,後來也使用了伸縮桿加強耐震度(圖書館書櫃)。兩個書櫃的尺寸如下:伸縮桿書櫃,寬六十×深十九×高(最高處)二百四十三公分,大約重二十公斤;圖書館書櫃,寬九十×底深二十九˙五×高二百一十五公分,大約重三十公斤。跟傾斜天花板相連的牆邊,則各放了一個寬九十×深三十×高九十公分的書櫃。而房門右側(鄰近樓梯的區域),有個高度差不多到我腰部×寬九十×深二十公分的區域。在那裡,我趁假日將一個普通書櫃跟一個吊櫃組裝好、擺放,並在吊櫃頂端裝上伸縮桿以頂住天花板。書櫃和吊櫃疊起來寬九十×深十六×高一百四十至一百五十六公分。最後,我在剩餘可利用的空間裡,擺了一個寬九十×深十六×高九十公分的小型白色書櫃。所以打開房間,舉目所及都是書櫃。而且書與書之間沒有任何一丁點空隙地填滿了書架,總藏書量至少有一千至兩千本。
順帶一提,除了書櫃外,房間裡還有兩張書桌、桌上型電腦、業務用的雷射印表機、人體工學跪姿椅。因為沒有壁櫥與衣櫃,所以棉被就擱在鋼架上;過去工作所使用的文件、舊日記本、旅行時收集到的車票與地圖、已經沖洗的底片和防潮劑等等,一起放在棉被旁的收納箱或抽屜裡……僅僅是二˙七坪大小的房間就塞了這麼多東西!到了睡覺時間、鋪上墊被,連最後一點空間也不剩了。
可是過去我並非過著這種被書壓迫的日子。二〇〇三年底前,我為了採訪、長期在外旅行並搬了數次家,工作上也不需要大量參考資料,整個房間裡只有一座書櫃,藏書量維持在五百本以下,跟「壓迫」絲毫沾不上邊。但到了二〇〇四年之後,因為著手寫起歷史紀行《我所見的「大日本帝國」》,藏書開始增加。之後由於每次寫作皆需要倚賴資料,變得每年都會買超過一百本書。
前面提及二〇〇六年我搬到了分租住宅。二〇〇七年因結婚關係,在分租住宅附近又租了二房二廳的住家,原先房間才單純當成工作室,我就在這兩個據點間往返。但工作用的參考書持續購入,連帶使得工作室與住家的空間越見狹隘,比人還高的伸縮桿書櫃與圖書館書櫃增加為三個,不知不覺,藏書量也超出一千多本。
那時,工作室擁擠得快達上限。但我很喜歡那個空間,因為坐在桌前一伸手,幾乎就可以搆著所有的書。唯一讓人不滿意的是房租,住家一個月大約花費日幣十萬元租金,工作室則花費日幣四萬一千元。那段日子不僅得想辦法擠出買參考文獻與採訪相關費用,還要固定支付住家與工作室的房租,其實過得蠻辛苦。
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得腦中一個念頭逐漸成形。二〇一二年新年剛過,我便透過房仲業者以及自行在網路輸入合適條件搜尋,試著找另一間比分租住宅便宜又能存放書籍兼作工作室的租屋處。我本想過乾脆租一間倉庫。不過一坪半的倉庫一個月就要日幣三萬九千元,同樣大小的空間而言租金偏高,也就放棄了這個計畫。最後,我將目標鎖定在屋況老舊但物件選擇多、相對寬敞便宜的木造公寓。
大概耗了三週,最後決定了一間離住家騎腳踏車七分鐘、走路則要二十二分鐘的二層樓木造老公寓。若從分租住宅過去的話,騎腳踏車要十幾分鐘、走路大概半小時。雖然新房間只有二˙二五坪,但如果加上壁櫥裡的空間,其實跟分租住宅的房間大小相去不遠。
原先我不打算借助外力,想獨自處理搬家的事。不過後來發現:即使先拆解伸縮桿書櫃與圖書館書櫃,夾板零件長度約略等同於一名成年女性的身高,若想一個人搬運出去,肯定有困難。獨自搬著那麼長的木板穿過狹窄曲折的樓梯,還得注意不能碰傷牆壁,真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我決定聯絡搬家公司。
雇用一名協助搬運及駕車的服務人員,費用以一小時日幣八千四百元計。到了搬家當天,搬家公司的社長開著豐田HIACE前來。這臺車的承載量為一千公斤,也就是一噸。
我們兩人把已經拆解開來的書櫃零件陸續搬下樓後,繼續把捆成一落落的書搬上車。天空陰灰,好像隨時會下起雪來,氣溫大約攝氏五度左右,但我們打著赤膊也還是滿身大汗。一小時後,整臺車的載貨空間已經塞滿。每落高度三十公分左右,大概有五十到六十落的書和書櫃零件一起佔據車廂,卻還有許多東西沒搬上車。所以我們只好把電腦、印表機、椅子、電扇留在玄關後出發。此時,HIACE車身明顯大幅下沉,我有點擔心是否會在途中發生爆胎而失控煞不住的意外?
新的租屋處不僅包含二˙二五坪的和室,另有〇˙二坪的廚房。應是經濟高度成長時期,因應從鄉村聚集到都市工作的人潮所建造的房子。而壁櫥裡的平面空間則為〇˙七間(約〇˙三坪)加總起來也差不多是二˙七五坪,但一個月只要日幣兩萬五千元。原先分租住宅房間的租金是日幣四萬一千元,也就是說每個月省下日幣一萬六千元。
完成了搬家工作,後續仍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為了避免地板塌陷也必須慎重地整理一番,但關於房間配置卻毫無頭緒。
那日跟搬家公司社長對話後,我擔心了一陣子,總怕手機會接到諸如「地板塌下來了!」這種自己也束手無策的電話。心中的擔憂更逐步轉為恐懼,卻什麼都不能做地過著惴惴不安的日子。
果然情況不妙!
我經常使用Facebook分享日常生活種種,包含發布一些關於時事感想以及上傳照片。在結束搬家的那天晚上,我張貼了被書本占據的房間照片,想盡可能讓多一點朋友看過,好尋求他們對於地板塌陷的可能性、若真有危險又如何防範……等各方意見,以期早日消除心中的不安。張貼後,很快地累積了十則左右的留言:
「如果是二樓的話,可能會塌下來吧……」
「不太妙呢!」
「地板看起來快垮了耶。」
擔憂的聲音占絕大多數,卻有一個人持相反意見,那就是我自九〇年代後期開始來往的朋友,共超過十五年以上情誼的軍事記者,加藤健二郎。
「放心!只要把書平均攤開來堆滿的話,地板就不會塌陷了。」
正因為他的理工背景加上曾在大型承包公司擔任工程監督的經驗,我知道他在留言前已冷靜地計算過地板耐受度。聽了他的意見後,我一方面稍微感到安心一方面卻還是想知道真相-—真的沒問題嗎?或其實很危險?於是,之後在文藝評論家仲俣曉生的協助下展開了一次小型調查。
我是在接受作家專訪時認識了仲俣先生,跟加藤先生一樣,也是個很親近的友人。仲俣先生本身是編輯,也很熟悉網路事務。我便拜託他在Facebook與Twitter上募集相關資訊,大致內容如下:
Nakamata Akio@solar1964˙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緩募】我們常聽到「因為書太重造成地板塌陷」的案例,卻從沒有拜訪過有切身經驗的人。如果您親身經歷過或見過這樣的狀況就與我們聯絡吧!請使用主題標籤(hashtag)「#地板被書壓垮」。
很快地,募集訊息送出一分鐘後收到了首則回應:
「我老家曾發生過,但早已改建、沒留下證據,所以可能對你們沒有實質幫助。那是泡沫經濟時期便宜蓋成的房子,當時二樓地板垮了下來。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在庭院挖地基、蓋一間小屋,在裡頭生活了一陣子。」
之後,回應陸陸續續地增加:
「當年我祖父家的屋齡七十年左右。家中堆滿報紙(勉強讓人通行的一點點空隙+物品堆到天花板),可是地板並沒有因此塌陷。直到祖父離世後,我們把報紙丟掉才發現地板已經凹下去了!真抱歉,其實好像跟塌陷沒什麼關聯。」
「三一一大地震後,每次餘震我都很恐慌,直到現在精神還是飽受威脅。其實應該要趕快處理……」
「雖然地板沒有塌陷,不過走廊兩側的牆壁接地處有很明顯的縫隙,房門也變得難開關。尤其在特別潮濕或乾燥的天氣時,需要非常用力才能把門關上。」
「曾發生過房屋傾斜的狀況,還被房東提醒過屋內要注意平均擺放物品哩。」
「我伯母家的地板塌陷了。」
「雖然沒有整個垮下來,但我老家曾因地板傾斜的關係,特地找人來修理。」
「雖然跟地板無關,不過某家出版社搬遷時,將參考書籍堆放在大型壁櫥的上層,結果中間隔板整個塌了!因為下層沒擺放任何物品,所以東西全都掉下來。幸好那瞬間下層沒有任何人在。」
陸陸續續收到不少留言後,我便覺得可以將自己的經驗與各方回覆的內容寫成文章並刊登出來,隨即向仲俣先生提出計畫。
預定發表文章的媒體平臺即是由仲俣先生所經營的《航》,這是個探討數位化與紙本關係的網路雜誌,故藉此和他攜手合作,在《航》進行不定期連載。換句話說,我一方面採訪和蒐集他人經驗,一方面也想趁此找到方法解決房間的危機。
決定連載後,我便試著尋找過往案例參考,於是利用Google搜尋輸入關鍵字「書、地板塌陷」,發現了以下幾則報導:
<尼崎市民宅二樓地板塌陷,女性重傷亡>
<大阪某藥局天花板掉落,八人受傷:商品超重及屋況老朽導致塌陷!>
我還找到一篇更詳細的報導,內容轉載節錄如下:
房間堆滿報紙、雜誌超過二十年,地板終於承受不了重量而崩塌!連房間的主人都被紙張淹沒,還得仰賴搜救人員救出。這場罕見的意外發生在東京都。多到像座山的大量藏書如雪崩般滾滾而出,佈滿在五十公尺寬的道路上,造成附近居民困擾。
意外現場位於豐島區目白一處屋齡超過三十年的老舊公寓二樓。距離JR東日本山手線目白車站步行五分鐘,交通位置極佳,三坪大的空間每月房租約為日幣五萬三千元。
意外發生在六日傍晚近七點,現場正下方的一樓住戶、現年七十五歲的老先生回憶起當時:「回家時我發現天花板上的燈座掉下來,彎曲變形的天花板也發出窸窣窸窣的聲音,我一覺得情況不太對便趕去警局通報。後來跟三位警察先生才回到家,這時遲、那時快天花板就垮下來了!」住在鄰近的家庭主婦也陳述:「我聽到像爆炸般的轟天巨響,砰-—水管也破裂開來。搜救隊和消防隊員接力地將雜誌不斷挖出,整個救援作業整整進行了兩小時!」這些證詞記錄了強力衝擊的瞬間。
根據目白警察署的調查及相關證詞,房間的主人是在埼玉縣草加市公所工作的五十六歲男性職員。他從八〇年代初期開始住在這裡後,報紙和雜誌從未丟棄地全都堆在房間裡。
「崩塌意外發生後,雜誌與報紙穿透天花板掉落在一樓,還堆了近一公尺高,裡頭傳來呻吟聲。搜救隊在晚間十點二十分將受困的男性救出,」搜救相關人員道。被送到醫院的男性雖然意識清楚但全身多處挫傷、情況嚴重。(中略)
關於後續處理,男子意志消沈地表示:「丟掉也沒關係!」而目白警察署傾向不將此案送交地檢署調查,不過公寓管理員苦笑地說:「我們會把全部雜誌與報紙丟掉,男子也已承諾負擔所有處理費用,雖然實際金額難以估計……」
負責採訪這場意外的鎌田剛記者正巧是我的朋友,他回想當時狀況,說:
「先取得消息報導的是共同通信社,我看到之後覺得是有趣的題材,而上司聽了我的報告也興致盎然,於是我便趕往現場。
一抵達現場,首先看到的便是我所隸屬的《富士晚報》,地上也滿滿是報導奧運消息的報紙,還可以從其中一則巴賽隆納奧運新聞知道這堆是一九九二年的報紙。不過男子保留了雜誌跟報紙而非書籍,應該是個捨不得把東西丟掉的那種人吧!
這時旁邊有個年邁男性清掃著散亂一地的紙屑,我上前攀談,沒想到他其實就是逃過一劫的一樓住戶,還怒氣沖沖地對我說:『這條小命差點不保啊!』」
先前提到在Facebook上對房間照片的某則留言「如果是二樓的話,可能會塌下來吧……」,其實就是鎌田剛記者的回應。也就是說,正因他看過地板實際塌陷的慘狀所以出言相勸。
到底該相信土木工程專家加藤健二郎?還是採訪過地板坍塌意外的鎌田剛?老實講,我一點頭緒都沒有。
第一章 地板會被書壓垮嗎?
當我將工作室搬到一棟兩層樓木造公寓二樓後,在大約二˙二五坪大的房間裡,我的書多到幾乎看不見地板。
除了三面牆邊有組到一半的書櫃和尚處於解體狀態的書桌外,大部分的空間被每一捆約三十公分高的書堆塞得爆滿。站在房間中央的我,勉強在一落又一落的書堆間找到立足之地,低下頭來甚至看不見自己的腳!我的雙腳雖然沒沾上泥巴,卻有一種膝蓋以下深陷泥淖、動彈不得的錯覺;需要移動時,也只能從書堆中拔出腿來,然後要不直接踏在書堆上,要不踮著腳尖、勉強踩在一丁點的空隙中。
一句話點燃的危機意識
...
目錄
1 地板被書掩埋了
不安的開端/搬家計畫/「真的不太妙呢!」/建築師們的見解
2 尋找親身經歷地板塌陷意外的人
可怕的故事/完全相反的建議/鋼筋公寓大樓的地板也會塌陷嗎?/對「地板塌陷」興致盎然的小說家/知名作家井上靖的劇作《家庭口角 續篇》背後祕辛/賠償費?整修費?租賃空間整修之謎/整修的痕跡/施工業者透露的真相
3 如何面對被書掩埋的書房
與大量書籍的搏鬥/與不斷增生的書籍共同生活的家族/處理別人的藏書很麻煩啊/藏書v.s.疾病/書本變得令人厭惡
4 地震發生時,書本也可能瞬間變身兇器?
311東日本大地震的書架/淹沒地面的一百八十萬冊書/裂成兩半了啊/存在感稍嫌強烈的書
5 逝者遺留下來的藏書怎麼辦?
棘手的「祖父藏書」/作家藏書到哪裡了?/把天文迷父親的藏書丟掉!/親友展開的善後計畫/「祖父藏書」後續
6 自製電子書,可以嗎?
委託別人將藏書掃描成電子書違法嗎?/送去電子書業者手上看看/重新詮釋的思考邏輯
/「自製電子書」根本屠宰場作業
7 訪問漫畫博物館(上)
地處荒僻的博物館/遙遠的少女漫畫世界/踏進女漫館/編撰《少女漫畫大事典》/為什麼是水藍色的空間?/現代漫畫圖書館與米澤嘉博紀念圖書館
8 訪問漫畫博物館(下)
見證戰後漫畫史的痕跡/開始收集漫畫的理由/藏家離世後依舊不斷增加的漫畫/接手父親的藏書/邁向東京國際漫畫圖書館
9 因寫作而不斷增加的參考用書怎麼處理?
「地板塌陷」危機後的一年內,增加了多少書?/入侵自家空間的書/書增加的各種原因/不停增加的書和家族的未來/大量收書的必要
10 拜訪電子化的書架
這樣的解決方法可行嗎?/對電子化的期待與掙扎/用iPad看書的話……/兒時玩伴S君的嘗試/通通拿去電子化?/向「困難的人」請益
11 為什麼要蓋圖書館?
偶然看見熟人的書庫/「坍塌的書」去向/跟高塔一樣的書庫/狹小空間的書庫/為什麼書庫是圓的?
12 「只有我一人的房間」
損壞的前兆/難修復的裂痕/無藥可救的最後掙扎/重新尋找租賃物件/書桌上的床/人生的文件檔案/再見啦公寓/別離/回憶中的道別/從「只有我一人的房間」再出發
1 地板被書掩埋了
不安的開端/搬家計畫/「真的不太妙呢!」/建築師們的見解
2 尋找親身經歷地板塌陷意外的人
可怕的故事/完全相反的建議/鋼筋公寓大樓的地板也會塌陷嗎?/對「地板塌陷」興致盎然的小說家/知名作家井上靖的劇作《家庭口角 續篇》背後祕辛/賠償費?整修費?租賃空間整修之謎/整修的痕跡/施工業者透露的真相
3 如何面對被書掩埋的書房
與大量書籍的搏鬥/與不斷增生的書籍共同生活的家族/處理別人的藏書很麻煩啊/藏書v.s.疾病/書本變得令人厭惡
4 地震發生時,書本也可能瞬間變身兇器?
311東日本大...